汉加风系列(168)
印度总理访加花絮
作者:汉加
时隔四十二年,首位印度总理于4月14起到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印度总理莫迪继已故甘地总理访加后的“破冰之旅”,在加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在温哥华的笔者,从新闻报道中看到,加拿大给了莫迪(Narendra
Modi)很高的礼遇:礼炮、红地毯、总理哈珀三天全程陪同。短短几天内,加印两国签署了16项贸易协议,金额达到16亿加元。
4月16日莫迪的专机到访温哥华。笔者接到采访通知,去了机场及当晚的国宴。在此,和读者们分享一些感触及花絮。
预计莫迪将在16日14:25分抵达温哥华,采访通知要求各位记者在13:00于列治文某酒店集合,过时不候。过往,笔者听闻过有记者在采访哈珀总理时,因迟到一分钟,被挡在门口不得入内的经历。所以对于来自政府的采访要求,一般都不敢懈怠,基本会准时出现。说到准时,笔者颇有些感概,想多说几句题外话:联邦政府的记者会,有时候就开短短的十多分钟;西人贸易局的餐会、RCMP的表彰会等等,通知几点开始,总是先让人开吃,吃完了再发言。所以若去晚了,会议就散了、人全走光;或已经全吃完,西餐不会再端上来。而华裔的各种会,除了区泽光、杨萧慧仪的聚会是例外,大多数的活动通知从18:00开始,不到19:15~19:30是不会开始讲话的。动筷大致会在20:30。所以笔者每次都会事先吃饱,才去工作。幸好现在手机上有了微信、QQ,偶尔不幸中刀遇到傻等,埋头狂作手指运动,倒也不至于发呆无聊。
闲话少表。在酒店二楼被查ID、记者证、名片后,一群记者下得楼去,换乘校车school bus前往机场。其实就算不被细细查验,也很难混杂入内:平日跑政府线的记者基本上就这几个,和负责登记的保守党义工脸都熟。
被车拉到一个空荡荡的大仓库后,门口迎接众记者的是安检:摄影记者的大小镜头又沉且重。安保一只只很细致地检查。人则被要求脱鞋、摸裆。随后记者被引入一个小教室内坐等。间中有名警察牵着条尖耳朵的搜索犬进场。警察不禁止记者拍狗,但要求不能拍警察的脸,怕被Post(贴)到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去。手机信号还是有的。
等了许久,通知记者可以去室外了。右边有个一端开口的铁框子,后面搭好了一个供摄影用的高台。记者不能跑出这个铁框的范围------有个套着唛耳、戴墨镜的黑衣保镖盯着呐;左边另用铁框子圈出一块空地,里面是社区内有头有脸的印裔大佬。户外阳光灿烂,鸟儿自由翱翔。笔者抬头突发奇想,如果有恐怖分子混入、以手机作信号指引,遥控无人机携带炸药,那岂不是要血溅当场?看来记者这个职业还是挺有挑战性的。(注:家里领导看到笔者写的这段“突发奇想”,强烈建议汉加删除。很少有人会冒出这么些奇怪的念头。然而,在新闻现场,汉加总试图观察出些不同的细节之处.比如现场保镖的动作)
印度专机降落了。6个皇家骑警踩着仪仗队的正步,后面跟着一溜BC省的国会议员、参议员。前往迎接的国会议员没有一个戴遮阳帽,自然也没有戴墨镜。有几个女士还踩着高跟鞋。温哥华的阳光一向凶猛,不戴太阳镜来遮挡阳光,抵御紫外线对眼睛的侵害,会增加得白内障的风险。可见,当国会议员不仅要拼脑力而且需要付出体力及健康的代价。
接着开来了十多辆闪着警灯,但不鸣笛的车子。作为西方G7国家,加拿大真是蛮实惠的:这些警车从大小到车的产地全不一样,高高低低、新旧不等;在机翼前方下铺的红地毯,也就短短一截。飞机后翼的机舱打开,下来几个随行的印度摄影记者,比如印度最大的通讯社Trust
press of India 的资深记者。
从远处又悄无声息的开来了十几辆黑色的SUV及小轿车,大多是美国的雪佛莱。哈珀总理走了出来。随后,机舱的前方打开,在第一个随员出现后,莫迪总理单独出现在楼梯上,便于记者拍照。远方,仍然是不停的各国航班的起降,没有鲜花奉上、没有笔者小时候,在中国街头看到、听到的“欢迎、欢迎”的热烈欢呼声。
至于当晚20:15的国宴,在温哥华市中心的一家hotel的二楼举办,要求记者19:15前到达。笔者前往的时候,没遇到封路,住店客照常进出大堂。只是离开酒店一个block的街区,趴多了几台警车,散散地站了些RCMP。Hotel的入口处,列队排了些盛装的印度裔。通往二楼的楼梯口站着一个便衣女警,逐个检查通行卡。酒店靠近水景的吧台,照常营业。笔者一眼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来自多伦多的华裔参议员胡子修。
这次办理媒体登记手续,没有要求安检,同样后来又牵来了条警犬到处嗅。陆陆续续进来一些平时常在电视里看到的CBC、CTV、Global TV、Omni TV等频繁出镜的主播。笔者和一名印度裔的记者交换了信息。他给出的是自家餐馆的名片。看来这加拿大,和中国江苏台的主持孟非一样:餐厅老板爱出任媒体记者。
接下来的国宴,气氛热烈,然而菜品简单。两国领导人热情致辞。莫迪发言时,找来的英文口译带着浓厚的印度口音,但一点也不妨碍400多名宾客不断的笑声、掌声。
待笔者结束采访,走到酒店大门时,才发现不知何时多了一条警戒线:门外有几位原著民正在示威,抗议C51法案。看到酒店走出了媒体人,才开始起劲敲鼓呐喊。
望着夜色中美丽的温哥华,宁静而安详。喜欢这样的加拿大:朴实而不奢华,简单且充满着信任。抗议、游行是每一个加拿大人的民主权利。在电视里看到在16日下午,当莫迪参观印度教及锡克教神庙时,也有不少锡克裔在街头抗议。然而,让人民平和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而不是动用警力清场,这不正体现了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特色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