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一则“‘穿青人’民族获认可”的消息引人关注,是否意味着“临时工”获得转正?
“穿青人”的民族归属颇具争议,早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就大费周章,议者分为2派:主张为汉族后裔和力主单一民族争论不休。前者认为“穿青人”是明初及其以后随军迁入的,并于土著通婚而成,是汉族的分支;后者列举有清以来的著述如《威宁州志》、《平选州续志》、《大定县志》、《镇宁县志》、《平坝县志》等书中记载,称“穿青人”为 “九种夷蛮”之一,是地道的土著。1981年“穿青人”所在地进行未定民族的识别工作,得出结论认为“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不是汉族”,但该结论为得到上级政府的首肯。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确认56个民族现状,将“穿青人”列入“其他未识别民族”。
“未识别民族”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数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697%,约734,438人(2000年)。光《维基百科》中所列“未识别民族”数计有63个,可见其数量之大。这些“未识别民族”被分别归并为某些民族之中,不过还是有异议存在。
存在异议是极自然的现象,毕竟民族是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所组成,追求幸福生活无可厚非。当然,利益驱动是隐身背后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非主体民族的人们享有主体民族所不能享有的独特的政策优惠,最明显的是生育和教育:非主体民族可以获得二胎权利和高考加分权利。于是便出现种种奇特现象,非主体民族成员想方设法成为非主体民族的一员,从而得到某种政策倾斜的好处。譬如我过去工作单位的一位老兄,自打婚恋始便积极筹划未来“高效”生活,他的择偶标准为:1须为本市户口(本市高考分数线底);2有工作(能够分担家庭费用);3族属必须是非主体民族(小孩高考加分);4必须是女性(这有点废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以偿。十几年后,他儿子真的考入重点大学,若没有那点加分恐怕会功亏一篑。诸如此类的例子应该是很多的,说明我们的民族有的是智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从反面讲有些政策取向是有问题并需要补救和修改的。
前面谈到“‘穿青人’民族获认可”的消息可能不十分准确,因为那只是身份证办理的方法、规定。按照现行身份证填写规定,对于像“穿青人”这样官方认可为汉族而本人有意见的,二代身份证上可以注明:“穿青”、“穿青人”。据此可以看出,官方并未突破56个民族的限度,并未获得“民族”认可,可以说是一种炒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