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年前的1977年8月30日,中央大报刊登头条消息宣布,在首都中心地带兴建的近三万平方米的二层高建筑“全部胜利建成”!这个中心地区就是原皇城的正南面,被誉为国门象征的中华门的原址,在兴建二层高建筑时它已不复存在,而是一片由苍松翠柏环绕、鲜花绿草簇拥的人行步道。
中华门建于明永乐年间,时称“大明门”;清入关改称“大清门”;明清交替的1644年李自成当政京城时曾改称“大顺门”,但仅29天;1912年10月改称“中华门”。它由于是皇城的正南门,因而享有“国门”的地位,其变迁可参见http://bbs.voc.com.cn/archiver/tid-5822254-page-1.html。
中华门前曾经是棋盘街,是商贾云集、买卖兴隆、热闹非凡的所在;门之里的千步廊,是连接皇城正门的御道,大气、厚重。这一组气势恢宏、肃穆庄严的建筑是京城整体布局的重要部分,是世上不可多得的伟大建筑,其最终的拆除是无法弥补的损失,是历史文化上的失误。
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失误不胜枚举,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等等无不消失殆尽,为什么?马未都先生曾解释为,由于家大业大,毫不在乎,可以任意推倒重来;再有就是中国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经不住战乱兵燹。我想可能还有第三条,那就是后朝忌讳前朝的遗迹,一有可能就用新桃代旧符。对于大清入主中原而保留故宫一事,马未都先生认为也许是满洲人对造建宫室不太在行,因而承袭了前朝的遗存。由此观之,大清对于文物保护还是作出一定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