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晚睡前,女儿踏踏走过来塞给我一本书说:读一读这个吧,太悲伤了!说完竟掩面而去。我一时很好奇,什么书能让这个一贯没心没肺的孩子说起了悲伤?翻开一看,却是一本黑白绘本。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giving tree who loved a little boy……简洁的文字,粗畅的线条,一页页勾勒出一个男孩和一棵树的生命故事。
最初的最初,男孩和树彼此拥有,岁月静好。男孩在树下嬉戏,休憩, 尽情享受着树提供的荫蔽。可是男孩很快长大了,树荫和果实不再能够满足他。他需要更多的东西,钱,房子,女人……自由……而树只想要男孩快乐。这是一个极不对等的关系。面对男孩的一次又一次索取,树平静地给出了全部。最后,男孩步入垂垂暮年,步履蹒跚再次回来,树用仅剩的半截树墩给疲惫的他提供了最后的休憩。树重又变得满足而快乐。
在这本书里,女儿和我看到了生命的两种层面。女儿说这本书很悲伤,因为男孩一直在索取掠夺,直到树失去全部,都不知悔改,身为那棵树也太悲惨了。我却从树那里看到了甘心付出的幸福。树给了男孩最深沉的爱,表面上看被掠夺了一切,然而她内心充足而喜乐。正如《小王子》里的那只收获了麦子颜色的狐狸,这棵树一定收获了爱的记忆。这种幸福怕是只有为人父母过,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吧。从孩子的孕育,出生到成长,哪一步没有伴随着父母的艰辛付出呢?然而孩子心安理得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并不一定会认同回报。书里那个男孩,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没有感谢那棵为他耗尽一切的树。好在树其实也不需要回报。在现实里,我们往往对孩子的爱也远胜过对父母的关心,这种不对等的直线关系似乎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方式。幸好,所有的父母都曾经是别人的孩子,算是可以勉强找平。
万能的维基百科告诉我,这本书其实很有名。自1964年发表以来,已被翻译成各国30多种文字,包括中文译本,受到大家的喜爱。各国人民对书中男孩与树的关系有着各种不同理解。比如日本人认为是描述亲情关系,瑞典人则偏向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宗教界认为此书描述了人与神之间背离和恩典的关系。还有环保人士认为可以用此书教育小朋友爱护地球资源。心理学界则总结个人对该书的不同解读是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研究课题。二十年后,有人不满该书的结局,干脆出了一本姊妹篇,叫做《The Other Giving Tree》。于那棵树旁边凭添了一棵私心树,结局是被砍成树墩的那棵悲伤的看着老去的男孩选择了旁边的大树荫蔽下休息,仿佛是对现实的嘲讽,却少了原作带来的美感。
不为人知的是,这本流传了半个世纪的书在寻求出版的时候曾经遭遇了莫大挫折。最初的出版商认为此书对孩子们来说太悲伤,而对成年人而言又太简单, 因此错误评估了市场。最后还是Harper & Row慧眼识物,总算发行了几千册,才使得这本书得以流传开来。
作者Shel Silverstein 出生在芝加哥一个犹太家庭,是一个诗人,词作家,漫画家,歌剧家。如果这些不够惹眼球的话,他还得过两次格莱美奖,金球奖和奥斯卡提名。Silverstein成名之前在芝加哥街头画过漫画卖过热狗,梦想当职业棒球手。经历了徘徊惶恐。他的人生总算应了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