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放着一本旧的线装书.纸张已呈黄黑色,且有些脆硬.书页平整完好,字迹油亮.只有封面破了些角.它是一张比书页更软更薄的近乎透明的白纸.书名叫《宋本毛诗注疏附校勘记》. 起初以为是毛泽东的旧诗稿.翻开看看才知道《毛诗》就是《诗经》. 《诗经》是孔子时代以前的诗歌集.距今两千多年了. 而《宋本毛诗注疏附校勘记》是唐宋时期的书.距今一千三多百年. 床头的这本书是光绪年的石印版.也超过一百年了. 《毛诗》的首篇是这个内容: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对于《关雎》的解释,从古到今很多汉学家有著作. 解释古代叫注疏.鲁迅博览群书,精通《诗经》.就因为太精通了,他在上海乘凉聊天时这样评论《关雎》: 就是周朝的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罢,它是《诗经》里的头一篇,所以吓得我们只好磕头佩服,假如先前未曾有过这样的一篇诗,现在的新诗人用这意思做一首白话诗,到无论什么副刊上去投稿试试罢,我看十分之九是要被编辑者塞进字纸篓去的。“漂亮的好小姐呀,是少爷的好一对儿!”什么话呢? -解释得真俗. 复旦大学教授陈子展先生著有《诗经直解》,正好有一本.对感兴趣的诗歌查一查就行,省了好多事. 先生跟那线装书是同时代的人,现在可能不知名了.但是画家齐白石还赠送自己的印章给他,可见不是一般人.比读各种《关雎》的解释, 雎鸠到底是什么鸟?不知道.多数人说是凶猛的鱼鹰.我宁愿它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鹭鸟, 鹭鸟温和高雅.在南方水乡,这样的景致现在也能见到.结合荇菜来说说吧.在长江边上有个城市叫芜湖.现在当地人叫它的古代名称鸠兹.芜湖市有个区就叫鸠江区.这里自古以来是包括雎鸠在内水鸟的滋生地.长江的支岔就是大河,小河,河水虽然平缓不流动,但它是活水.这种环境最适合荇菜,菱角菜,浮萍等生长. 荇菜和菱角菜是猪爱吃的水草.粮食过关的年代人也吃它.沙家浜里新四军吃芦根,现在不吃了.如果时代穿越,我是新四军指导员的话,那就发动伤员们在芦苇荡抓鸠鸟,让阿庆嫂垒起七星灶,铜壶煮雎鸠,搁上荇丝菜.那一定美味又疗伤.“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左右流之,学者们听古人的解释都译成利用流水来采取荇菜.错也.我认为是拨开浮在水面的叶子让小船穿过的意思. 荇菜和菱角菜一样有根入河底,水流它不会流的.见过打猪草的知道,那草是用两根长竹竿绞上来的.有些像吃意大利面条.无论《宋本毛诗注疏附校勘记》的作者唐代的孔英达,光绪石印版署检杨泗孙还是现代陈子展教授都是书香出身, 没见过打猪草也是可信的. 《诗经》看似只有文学专家才能看懂的书.其实里面成语熟句也很多.这是我翻阅床头这本线装书的收获.现简单列几条如下: 维雀有巢,维鸠居上。(鸠占鹊巢)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忧心忡忡)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古代匪字是好词啊!)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肤如凝脂)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一日不见如三秋)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美女如云)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一美人,多好!) (古代干部贪污腐败)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 硕大无朋。(硕大无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水一方) 。 学理工科的人,文学底子又薄.得闲看看老古董,只是一个爱好.网友见笑. 荇菜 《宋本毛诗注疏附校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