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海一代,海二代--万维有奖征文
  庆祝万维读者网创建15周年(1998年4月17日~2013年4月17日)
我的名片
万维15周年征文 ,26岁
注册日期: 2012-12-05
访问总量: 2,241,70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老地雷:海二代,做垃圾收理工还
· 怡然:原乡,异乡,心灵的故乡
· 九头鸟:他反扭黑贼的手
· 大可:追逐快乐
· XTT:海二代在北京
· 叶友文: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征文列表】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老地雷:海二代,做垃圾收理工还
· 怡然:原乡,异乡,心灵的故乡
· 九头鸟:他反扭黑贼的手
· 大可:追逐快乐
· XTT:海二代在北京
· 叶友文: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 老钱:记原南工72771班北美同学
· 庄沈文:儿子在自信中放飞理想
· Licia:坚持住这个观点,永远不
【征文公告】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海一代,海二代 -- 万维读者网15
存档目录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Selina:学校和我的故事
   

  海一代还是海二代?要我选的话,我大概就是那个被夹在中间的悲催的1.5代。

  前几天爸爸刚准备好资料要帮我和妈妈整理资料续枫叶卡,扳着手指数,我来加拿大居然也快五年了,不得不感叹一句光阴似箭,转眼我即将上12年级然后高中毕业,心里忐忑不安却又隐隐有些激动。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生活逐渐改变了我沉默寡言的性格和态度。在学校里的那些酸甜苦辣的回忆也成为我人生中一个被赋予重要意义的篇章。

  对还未成年的我来说,什么最重要?

  学习、学习、学习!

  与绝大多数来海外读书的同学的经历不一样,我爸爸和哥哥早在2000年出头就移居加拿大,随后我08年和妈妈踏上了加拿大,当时我12岁,在出国上学的孩子们之间算是年纪轻的。小学毕业后我语文还没学好,数学马马虎虎,在英语上更是没有优势,去教育局评估后被果断扔到了ESL 1的教室从零开始。当时我在一公立小学上七年级,第一年在海外生活是痛并快乐着的。没有作业、整天吃喝玩乐,每天按时8点半上课、下午3点放学,对国内的朋友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但我因为语言无法沟通再加上难以适应学校这宽松的环境,瞬间有种待不下去的失落感。我常常和爸妈说,在这里我学不到东西,那帮同学就知道玩乐,让我怎么安心学习?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我可真是将“二”这一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幸,小孩子的适应能力是极强的。在老师的协助下,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教室二十几个同学很快熟络起来。我渐渐抛开烦恼,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第一年过后的那个暑假我和妈妈回国,几乎见到我的每一个人都会笑着说我变了——无论是那混杂着英、港、台的奇怪口音,还是我开朗多话的性格。

  大概是我对生活的态度变了。

  现在,已经是高中生的我无比羡慕那些还没升入High School的小孩子,整天没有功课和压力,只要背着空空的书包去上学、下午带着上课做的手工作品开开心心跑回家……我想,国外和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的人更注重“享受”生活而非拼命赚钱追求物质。尽管对社会和政府的一些不满也是存在的,“人人都有发言权”使得社会能见度透明化,才让我们活得更加有安全感。

  回到正题,说说我一高中生和学校的故事吧。我们家算是小康家庭,爸为我和我哥选了一间在区内排名不错的公立学校。它的外形不太好看,常被我称为“怪异的建筑物”,但橙和淡红的颜色让人看着很舒心。第一天去报道时到处可见和我一样手拿地图在学校乱转的小八年级,当时还在感叹——这学校怎么这么大!(事实上它比我国内的小学还要小)

  学校的课排得很有意思。我们的教室是流动的,就像大学那样上不同的课去各自指定的教室,也能和不同的学生接触。虽然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习惯这种上课方式。

  每每和国内的朋友聊天,他们总是怀着各种羡慕嫉妒恨的语气对我说,“在国外上学轻松吧?没作业吧?玩得开心吧?我也想去啦!”

  我总会愤愤地回他们几个字,“一点都不轻松!真的!”

  在海外生活久了我才发现它并非表面看上去的那般理想化,就像去年我外公来加拿大探访时说的那句话,“这里挺好,但没我想象中的那般好。”

  教育制度也是如此,年级越往上升,压力就越大,而老师抗议示威要罢工的事也屡见不鲜。除了在学校修个好分数外,大学似乎更看重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做义工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一届的同学学习又特别好,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是混合了国内外教育学习法的海二代三代——他们普遍数理化在年级排前、运动好、相貌好、在学校受欢迎,性格也像国外人一般爽朗外向,简直是德智体美劳全优!

  然而,高中出国留学的那帮留学生除了英语稍差,他们的理科水平占足了优势。有个上化学课坐我旁边的女孩苦着脸说,“我在国内明明是文科生啊,到这里却变成了理科生!”因为华人较多的关系,也导致我们学校的竞争力异常激烈,连那些平时不爱学习的白种人都在抱怨,为什么要来这么多华人呢?华人的成绩太好了,害得他们也不得不努力学习。所以我经常跟妈妈说,“别小看外国人哟,其实我们学校里那些真正的TOP Students也有不少是白人!”

  相比之下,我这类的海1.5代处于一个异常尴尬的阶段。因小学毕业就来国外念书的关系,我的中文水平一直停留在六年级,还好我闲暇时喜欢写点文章小说,比起同期那些会说中文的朋友们要好一些。五年,这是一个再尴尬不过的阶段——我的语文不咋的,小学数学学的那点知识也不够吃老本,英文虽然出了ESL也还没达到本地学生的水平,校内英语课也只能维持在B。

  这种竞争精神在公校内也是难得可贵吧。我想,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和一帮学霸竞争而已,但拼得不仅是学习和分数,还有更多。

  我11年级上半学期选了一门叫“Leadership”的选修课,直译的话它叫做“领导能力”。这不算是非常热门的课程,我身边的人也无法理解我为什么要选它,接着也有点犹豫,萌生了想要换课的想法,可惜三次去找教务处被打了回去,原因是没适合我的课可以换。也许是因为教这课的老师比较犀利的原因,再加上听不少学生说选Leadership这门课的都是那些想要挑战自己的孩子,分数也给得不高。开学的第一天,等我走进那间教室时我就傻眼了,大约三十个学生当中有80%都是外国人或者“香蕉”(并且不会说中文),这种课堂在华人比例超高的学校很是少见,让我立刻悔得肠子都青了。Leadership主要是培养我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并帮助学校组织活动,我一英文都说得不流畅的和一帮外国人比,存在感简直为0!

  然而,从最初不情不愿来到教室到后来帮忙组织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我和同学们的配合更加默契,他们也逐渐接纳了我,认为我是一个话不多但非常刻苦的女孩。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团队合作、为学校举办活动、和不熟的人相处、培养责任感和提升自信……似乎在外国人眼里,除了学习,还有比单纯的分数和一纸的A更重要的东西。

  那天,Leadership课的老师对我们说,“知道吗?大学在看你的录取通知书时,往往会把你傲人的成绩单放在一旁,看看你究竟为你的社区和学校做了什么。个人成绩确实重要,但在评判一个人时不应该单看他的分数,自我修养和领导能力才是制胜的关键。”

  这门课似乎彻底改变了我亚洲式的学习态度。比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重要的事,学会做人——国内的学校可能学到这些吗?

  在最后一次课堂的演讲上,我真正做到了不去看大屏幕上的字、提高嗓音、抬头面向大家完成我的演讲。之后,不仅是同学,连老师都特地走到我身边跟我说了一句“Good Job!”。演讲往往是最让我头痛的project,但这是我有史以来最棒的一次演讲,我想,这大概也是一种对人生的磨练和挑战。

  别人常常让我比较国内和国外的学校,哪个更好?你更愿意待在哪里?

  我犹豫不决,只能模凌两可地说一句,各有利弊。国内那种斯巴达式的教育确实可以培养出知识人才,但若是将两边综合在一起,产生的效果绝对出其不意。比起大多的同龄人,我觉得自己还是要幸运很多,为了逃避那种挑灯夜战的生活,我妈带着我漂洋过海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学校和我的故事还有很多,哪怕等我上了大学,它也永远不会结束。总有一天,我会用手将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各种事记录成册,我人生中的而每一个篇章都充满意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