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好友以及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们
麦麦今年十二岁,是我最好的朋友的儿子,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他的爸爸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也许和我和你一样,是60后,是知识分子出身,是在美国读书打拼的第一代。一个典型得不能再典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移民家庭,但是我今天要写写这样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麦麦是老二了,朋友生他时算是高龄父母了,麦麦上面有一个姐姐。因为是高龄产妇,朋友需住院做破腹产。因为我和朋友是三十多年的交情了,所以当朋友夫妻俩住院准备迎接麦麦时,我就去他们家住了二夜帮忙做了二天的babysitter照顾当时只有二岁多的姐姐。
麦麦出生当天我带着这个小姐姐一起去医院看望她的爸爸妈妈和弟弟。记得第一次看到小麦麦躺在床上,突然拉大便了,从来没处理过初生婴儿拉大便的我顿时慌了手脚,在朋友的指导下,处理完第一泡,谁知刚刚擦完,第二泡又像气球一样又跑了出来,嘿,这下有经验了。这,就是我和麦麦第一天见面的缘分。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朋友家的关系基本就像一家人经常来往。所以,从小就听大人们说我们一样:"我看着你长大的。"这句话可以用到了别人的身上,对麦麦来说,我是看着他长大的。
麦麦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讨喜的男孩,可是到了两岁,不会说话,朋友急,我们也担心,总认为这高龄父母生孩子会危险,如果麦麦是个哑巴我们该多难受啊。心里这么想的,但嘴上一个劲地安慰朋友:"没事!不怕!这么聪明的孩子不可能是哑巴,你想想爱因斯坦不也是说话很晚吗?没事的,不会有事的!"当时一件事情我们记忆最深,就知道这孩子绝对不会有生理智力上的问题。有一次去他们家,家里刚搬过家,一团乱,当时的麦麦才两岁,我们说什么,他拎得贼清楚,但就是什么也不会说。那天我们要问他们家借一盘光碟,朋友没时间理我们,因为搬家乱,找不到,小麦麦一声不想地示意要我们跟他上楼,于是我们跟着他到二楼的厅里,他闷声不响地打开DVD机,从里面拿出我们要的那盘光盘给我们。我和地雷哥喜出望外爱s他了。
不仅是我们俩爱他,连每个星期来收垃圾的工人都超爱他。为啥?因为他小的时候只要垃圾车一来,他就去门口迎接,并和工人挥手致意,这就是麦麦从小和垃圾收理工有的缘分。
两岁多以后还是一句话不会说,朋友送他去了special
education咨询。老师做了一些测试说了生理上一点问题没有而且麦麦的智商很高,就是要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就这样父母每周带他去special
education老师那里,据朋友说,一开始的半年,老师并不试图教他说话,就是和他交朋友,和他一起玩小孩喜爱的玩具,给他吃小孩喜欢吃的零食,以消除麦麦心里上的障碍。就这样连续了两年多,麦麦五岁的时候,终于开口说话了。我的朋友告诉我,当麦麦开口和老师说第一句话的那天,老师禁不住激动地哭了。
朋友夫妻两个对俩孩子的教育方式崇尚自然自觉,从没有看见他俩强迫孩子做这做那,姐姐学习刻苦力争门门得A,
朋友说不需要那么多A,别把自己搞那么辛苦那么累。麦麦开始会说话了,他告诉爸爸妈妈长大了他要当垃圾收集工人,开着大卡车,朋友鼓励并支持说好!
麦麦长大了,现在变成了大男孩,和我们在一起话匣子一打开,有说不完的话。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要把他小时候那几年没讲的话现在都要讲回来。
麦麦现在迷上了军用飞机模型,对各种飞机型号似乎了如指掌。每年的air
show他要去看,并买一些家里没有的模型。据他妈妈说在家里他已经收集了一百多种了,现在问他,麦麦长大了想干什么?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飞机设计师!”再也不提垃圾工了。而对麦麦父母来说,不管垃圾工还是飞机设计师,只要麦麦健康幸福,父母就欣慰了。这不是说说,这是真的。这一路走来,我能体会到我朋友的心情。
为人父母,拥有一颗平常心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
在此,向那些会教育孩子并与孩子交朋友的家长们,对你们说一声感谢!谢谢你们为社会培养了一颗颗拥有健康心灵的下一代,这样的培养比纯粹地追求上名校来得更加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