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海一代,海二代--万维有奖征文
  庆祝万维读者网创建15周年(1998年4月17日~2013年4月17日)
我的名片
万维15周年征文 ,26岁
注册日期: 2012-12-05
访问总量: 2,243,45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老地雷:海二代,做垃圾收理工还
· 怡然:原乡,异乡,心灵的故乡
· 九头鸟:他反扭黑贼的手
· 大可:追逐快乐
· XTT:海二代在北京
· 叶友文: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征文列表】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老地雷:海二代,做垃圾收理工还
· 怡然:原乡,异乡,心灵的故乡
· 九头鸟:他反扭黑贼的手
· 大可:追逐快乐
· XTT:海二代在北京
· 叶友文: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 老钱:记原南工72771班北美同学
· 庄沈文:儿子在自信中放飞理想
· Licia:坚持住这个观点,永远不
【征文公告】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海一代,海二代 -- 万维读者网15
存档目录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小竹:传播与传承,在舞动中飘逸
   
       舞之梦

  居住海外二十余载,温饱知足,好像不缺什么,但总还是觉得就缺些什么,永远地在寻寻觅觅,有一天闯进了一个非牟利的“国风艺术中心”,许多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国风艺术团创建五周年之际, 国风队员于二零零九年五月十五日晚向爱城的观众献上一台表现中华文化的歌舞盛宴。从辽阔的草原到神奇的天山,从梦中的江南水乡到钟灵毓秀的沂蒙山,从富有情韵的古典舞“桃夭”到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的现代舞“红扇”,从喜庆热闹的“载歌载舞”到不拘一格的有氧健身拉丁与串烧,这一台表现中华丰富魅力的舞蹈和歌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细心的观众可能察觉到台下有一群特殊的粉丝,他(她)们在为舞台上的孩子们,妈妈们,甚至奶奶们鼓劲加油。 在这小小的舞台上,是一组年龄跨度达60余年,有着不同舞蹈功底跨度,不同地域种族跨度的群体,她们在抒发对生命的感悟与挚爱,她们在颂扬 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悠久与绚丽。这就是国风几代人的组合:天真可爱的娃娃族,青春妙龄的靓妹族,英姿焕发的大姐族,不减当年的奶奶族。她们为自己能展演中国民族舞蹈的美丽而自豪。

  我是国风的一员,五年来,我看到她们在跳在做,我听到她们在唱在说,这群普普通通的国风人谱写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让我流泪,让我彻夜难眠,我要写,我要和大家分享这国风几代人的故事,我要国风人知道她(他)们所做的一点一滴,使这个特殊群体中的每一份子都成为了不起的人。

  国风人有着强烈的文化追求:以舞蹈为载体,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长河中,舞蹈是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爱城是海外的一个小小角落,如何让一代又一代的华人后裔认知中国文化的博大,传承其文化的精髓,如何让全球各种族的人民接触和享受东方文化,拉近东西方文化的距离,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任务。

  传承

  国风艺术团有几位在爱城公立学校教授中文的老师, 她(他)们用业余时间通过教授辅导中国舞蹈,让孩子们去触摸中华民族的脉搏,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

  李老师指导的“欢乐的大鼓”是由一群一年级的六岁娃娃们主演。没有列入教学大纲的“欢乐的大鼓”成为孩子们接触中国文化的启蒙。演出前老师和妈妈奶奶们为娃娃们梳妆打扮,梳起“冲天椎”小辫,打上腮红,要知道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登台表演啊。穿上漂亮精神的服装,娃娃们显得更加活泼可爱,他们上台了!这时,最紧张的是他们的指导老师,只见李老师跪在舞台帷幕后,头和身体大幅度的摆动着,按照音乐的旋律,拍节和节奏,做着和孩子们同样的舞蹈动作,激励着孩子们的兴奋,看到当时的她,我的感动是语言表达不出的。孩子们台上稚气的表演,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和着鼓声和欢快的音乐,使全场观众产生出一种特殊的情绪共鸣。

  王老师指导的“欢乐的小狮子”,平时就吸引了不少大一些的孩子。震天的鼓点一敲响,哪个孩子不想试试?哪个孩子不想显显狮子的威风?但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来不得半点含糊,为了指导正统的狮舞,王老师亲自拜师学艺,从基本功,基本步型和步法到套路技术学习,都严格自律,一丝不苟。结果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参加了舞狮队,孩子们为能成为狮子队的一员感到非常神气。在王老师动作要规范,姿势要正确地严格要求下,小狮子们越跳越起劲,越舞越出彩。

  黎老师指导的由六年级的孩子表演的“辣妹子”活泼可爱,让人们感受汉族民间舞蹈的欢快和俏皮。孩子们无论从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到面目表情,都表现出她们对中国民间舞蹈的理解。黎老师的妈妈也是国风的元老队员,她为孩子们做的演出服,亮丽多彩,从设计到剪裁,到一针一线缝上的服装,凝聚着黎老师和妈妈的心血和期望。可谓“师母手中线,小囡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孩子们感到自豪的是黎老师是国风的主力队员,老师美丽的舞蹈形象出现在歌舞晚会的广告和节目单上,无疑对孩子们是极大的鼓励,一位家长笑着对我说:“黎老师是我女儿的偶像,女儿简直对她崇拜得五体投地。”

  谢老师指导编排的“红扇舞”,将现代舞,爵士舞和中国武术的动作语汇融入到初中学生的形态当中, 舞者用大幅度的跳跃,清晰的肢体韵律,红扇花的飞舞将海外中学生年轻,奔放,跳荡的心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初中阶段是从童年,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孩子与成年人不同,也有别于天真幼稚的儿童,他们充满热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在红扇舞的整个排练中,学生们体验了中西文化的共融,学生增强了吃苦耐劳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了意志,培养了良好的品质。

  国风队员老师们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特殊的形象: 热爱中华文化,热爱舞蹈。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和家长们的关怀鼓励下,继续地唱,继续地寻找祖辈们留下的宝,继续培养着多元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审美意识,这就是传承。

  传播

  如何通过舞蹈的形式向多元文化社会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绚丽多彩,如何与各族裔的观众达成有效的互动,这需要舞蹈编排者根据观众的文化差异,对中国民族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的筛选,剪裁与转换,创编出观众易懂的舞蹈形式,这是传播的关键。

  演出中,我们看到国风仍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功。具有浓重地方特色与民族文化风格的舞蹈,吸引着爱城人们的好奇。 我的一位西人同事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以前一直以为舞狮舞龙是中国的唯一,今天才知道中国原来有这样美丽和风格不同的舞蹈,真是不可思议,令我打开眼界!”

  可不是吗,整台演出集多元为一体,表现了泱泱大国的文化全景。胶州秧歌“我的家乡沂蒙山”,西域风格的“新疆风情”,现代传统结合的“红扇舞”,汉族抒情舞“梦里水乡”,云南傣族的“绍多丽”,草原风格的“蒙古人”,古典风格的“桃夭”,即体现了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即保留了民族文化应有的内核,也体现了浓重的生命意识和审美特质。

  开场舞蹈“载歌载舞”是国风群塑的代表作。 参加舞蹈的队员多达四十人,而对她们的大多数而言,“载歌载舞”是她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等台献舞,她们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志愿者。 她们早早地来到后台,互相帮助化妆。奶奶辈的阿丽,平时少言寡语,每到周四晚上,总是早来晚归将训练场的门打开,帮老师做练习准备工作,排练之后再清理场地。她在“载歌载舞”中和其他很多外婆奶奶辈的舞者一道,向她们可爱的孙子孙女们亮相对中国舞蹈文化的热爱,尽情的享受着舞蹈给她们带来的欢快,更向爱城各族裔的观众展示华人妇女神采奕奕的精神面貌。

  欢快的音乐响起,舞者们排着整齐的队形,踏着优美的舞步,身着艳丽的各民族服装(包括汉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满族,高山族),舞动着色彩各异的绸带,台上气势不凡,台下掌声雷动。彩绸似波浪飘舞,绘出各种线条组成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千变万化的动作图案与舞者融为一体, 国风人在这舞台上宣泻着她们对中国民族的感情,向加国的观众尽情地传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美丽。 她们舞出了韵律,舞出了激情,舞出了喜悦,舞出了光彩。

  主演酣畅灵动的舞蹈“绍多丽”的三位队员,从开始学习舞蹈到登台演出只有几个月的时间,“绍多丽”是个难度很大的舞蹈,动作繁多,有需要舞者超常的柔韧度和节奏感,更需要娴熟的默契和配合,三位队员每天跟老师学习二个动作,回家对着镜子练,第二天再找老师“会舞”,再学下面二个动作。有时老师要外出开会,她们就会在过道里,边做功课边等待,一等就是几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舞台上她们演绎了三位轻盈美丽的傣家未嫁少女沐浴在春的怀抱尽情俏皮玩耍的情景,她们的韵律美和造型美,她们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给观众们留下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的视觉冲击。

  看到阿宇在“绍多丽”里婀娜多姿和她那充满灵性的柔韧高难腰部动作,有谁能想象出二年前刚进舞蹈队时,从未跳过舞的她没有一点信心和队友共舞,只能腆腼地问“老师,我能不能试一下跳狮子尾巴?”

  阿肇的父亲在她小时候曾有意培养女儿跳舞,不过可怜的老爸失败了,阿肇就是对舞蹈产生不了任何兴趣。老爸最终只能无奈作罢。如今当老爸惊奇的发现在舞台上的阿肇,优美,含蓄,轻盈,用不断变化的手姿,头姿和脚步,将傣家小妹对生活的热爱意绪表现的淋漓尽至。“真不知道老师用什么方法让她迷上了舞蹈?” 他禁不住用中国人最古老朴实的方法向 老师表达了感激心情:让阿肇送上了三罐辣椒酱。

  玲是一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在独舞“梦里水乡”中,她用娴熟的舞蹈技巧深情展露了江南水乡少女的韵味。去年在山东参加首界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前,她仅用了三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老师为她编排的汉族抒情现代舞“梦里水乡”的学习。她的“倒踢紫金冠”,“前软翻接毽子跳”,“射燕辗转”等技巧掌握很快,可是汉族姑娘所特有的含蓄温婉,却是这个生在加拿大热情开朗的女孩最难理解和把握的。为了达到技中有舞和技中有情,她认真地不厌其繁地用身和心体会歌词和舞蹈的内涵。结果“梦里水乡”使她拿到“汉语桥”中华才艺展示决赛的最高分,荣获了个人“最佳风彩奖”,她成功地向来自世界二十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生展示了汉族抒情现代舞的风采,让祖国亲人们看到海外新一代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继承。

  充满故乡情怀的双扇舞“唱江南”,2006年第一次在爱城温斯媲尔音乐厅公演时,就给爱城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该舞在爱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演出数次,如今观众们还是对“唱江南”赞不绝口。“唱江南”构思新颖,色彩丰富,用江南舞蹈肢体语汇表现多层次的生动造型。国风的艺术指导老师们和学员们用丰富的想像力,用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文明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创作出 如此有内涵的作品。我的朋友阿鹂已是第二次看“唱江南”,仍 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太美了,太想家了”。“唱江南”可以说是国风人为传播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自觉承担起责任的典范。

  有缘千里来相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国风人的推广下,在爱城已跨出了地域的限制,文化的限制,它不只是让华人及华裔后代有了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信心,也让不同族裔的爱城人,将它做为世界文明文化的一个元素来欣赏,认同和学习。

  在“新疆舞”“红扇舞”和“快乐的小狮子”表演阵容中,有二个金发碧眼的姑娘,那时米雪和她的妹妹。米雪平时训练一丝不苟,“红扇舞”地面练习时从未打过折扣。米雪的父母骄傲地对我说:“我这两位女儿简直迷上了中国舞蹈!”

  非华裔的司仪小甘只学了四年的中文,去年在山东参加首界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中荣获 中文演讲一等奖。 他在晚会上的中文解说能让观众们捧腹大笑。 他向我们透露了一 个秘密,他的未婚妻曾是国风的舞蹈学员,参加过彝族舞蹈“欢乐的火把节”的演出。谢老师听后笑着说:“那她就在我们节目单的封面上,这是缘分”。

  民族文化的活力和光彩,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民族文化的享受和满足,就是通过这些普普通通的国风人,通过她们 的实实在在和点点滴滴,不断地得到解读,不断地得到认可,不断地得到欣赏,不断地得到强化,这就是传播。

  幕后

  国风有一群传奇的女人,阿蕙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这场国风歌舞晚会上,台下有人在数“一,二,三 ……..七,阿蕙跳了七个舞蹈!而且是领舞,真不简单!” 她娴熟的动作,到位的感觉,表现出对不同风格,不同情感的理解,对每个舞蹈中“点,线,面”的把握,和对形体 与心理动律节奏的准确处理。这些素质需要长期在艺术上,文化上的积累和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阿蕙平日是爱城媒体和商业界的女强人,却是国风最认真,最严肃,最谦虚的学员。她对舞蹈的热情和执着,注定了她的成功。在排练“我的家乡沂蒙山”时,为了掌握胶州秧歌的风格体态,她每次练习,都提早半小时到训练场地,请求老师为她加课,严格训练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包括颈腰膝的弯曲和变化,和胶州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倒丁字步辗步”等)。结果这个舞蹈以它的婀娜多姿,柔中带刚,流畅传情呈现在观众面前。富有柔性与曲线美的“三道弯”的外在体型,红兜红裤红绸与动情的音乐结合,让观众如痴如醉。除了舞蹈之外,阿蕙还承担起国风日常的联系,组织,公关,赞助,排版,服装管理,甚至开车接送等多项任务,为国风立下了汗马功劳。

  幕前的姣姣舞者必有幕后的英雄母亲。国风小队员倩柔弹的古筝“渔舟唱晚” 旋律流畅优美,描绘出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诗情画意。倩柔的父母是国风的坚强后盾。父女同台演出,母亲春兰更是为国风四处奔忙。她为这次演出整理,剪辑,录制了所有的舞蹈伴奏的录音光碟。这是一项复杂细致又极其枯燥的工作。需按照编导老师的构思,立意和确定的要求,有时春兰需要一遍一遍的修改和整理。一个长度,一个节奏,一个听觉的符号,都要极其准确地听到,剪下,接上,这样才能给舞蹈正确的情感提示,才能与舞蹈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舞台效果。有时为了几分之一秒的差别,就要重录一遍。比如“桃夭”收尾音乐中的一段钟声,为了营造恰到好处的最佳效果,老师根据队员试跳时的感觉,改变了钟声前面的留白有七次之多,而春兰最后交出的“桃夭”演出版音乐光碟,不知花了她多少时间。 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例,更不用说整理编辑全部音乐光碟了。可以说没有她的关键工作,就不可能有这样完美的演出效果。

  古典舞“桃夭”需要用水色长袖去显示舞者的优美身段和婀娜柔美的舞姿,被国风人亲切称为“莉莎妈”的阿禅一针一线地将十二套服装袖子接长,让观众们欣赏到少女舞动长袖,伴着古典曲调如行云流水般的素洁高雅,让人仿佛置身于五月盛开的桃花之中。

  小琼老师从广州采购的“草帽舞” 的服装太大了,阿琳的母亲欣蒂得知后二话不说,承接了修改任务。这次修改不是剪短袖长和裤长,为了不破坏服装原有的过渡色,她需要重新剪裁,再重新缝制,五套服装的再制,欣蒂一连熬了几夜,才使舞着有可能在舞台上尽兴地表现乡村姑娘在田间劳动的欢快场面。倩柔要跳“红扇舞”,春兰将自己的黄色旗袍剪成两截,改制成一件新的服装,并亲自绣上红花装饰。

  晚会的女司仪和“甜蜜蜜”的演唱者筱玲是公司即兴演讲的负责人。她的报幕风格揉进了即兴演讲的色块,观众们可能并不知道她的侃侃而谈,使后台的舞者们赢得了换服装的时间。

  具有深厚中国民族舞蹈功底的小琼老师是国风的艺术指导老师,她为国风的成长付出太多了。为了这场国风歌舞晚会,她不顾手术后的疼痛,亲自编舞,亲自示范,亲自跑遍广州城寻找挑选合意的服装。作为编导和老师,她在民族舞蹈方面的长期实践和积累,使她能创造和改变多个舞蹈作品。在创编过程中,她认真酝酿,思考,推敲,磨合,创编出不同风格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大型群舞。在训练指导的过程中,她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她有理解感觉,再现感觉,传达感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她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她的献身精神和那颗永远热忱亲切的心,她赢得了学员们的尊敬与爱戴。

  常言道“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必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在国风却是“一群国风女人的后面必有一群支持她们的男人” 。老公和儿子们的理解,支持,爱慕和温情,使国风队员们越跳越起劲,越跳越青春。

  阿蕙和阿玫的丈夫和儿子永远是妻子和妈妈的支持者。阿蕙从舞台上刚刚下来,得到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儿子的赞美:“妈妈,我最喜欢看你跳的“沂蒙山”!” 阿玫也自豪地对大家说:“我们家那口子,只要是我上台,他会场场必到!” 阿蕙的丈夫和阿玫的儿子,身背长焦广焦的大炮,捕捉着妻子和妈妈台上台下的风采,记录着那些瞬间的美丽时刻,在他们看来,这是献给妻子和妈妈最珍贵的“无声胜有声”的礼物。

  小琼老师的两个儿子,演出结束后在姐姐的带领下,立即跳上舞台,为妈妈献上两束玫瑰花:“这束 是我们对妈妈的祝贺,这束是爸爸托我们送给你的。”工作脱不开的老公,也忘不了让孩子们为他带去那份支持和情意。

  华姐的先生亲切地为国风大妈族,奶奶族的队员们赠上一个美丽的外号“夕阳红”,国风人不会忘记他的汗马功劳,他及时从北京带回了演出急需的二十四把定做的双面彩扇 和红绸绢。阿肇的一家可谓是国风之家,妻子女儿在国风跳舞,父亲和三岁的小女儿则是现场的忠实观众。红英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每次她到国风排练,需要带着三个孩子先来,丈夫下班后,再从排练场上接走三个宝贝。

  马太每次来国风锻炼,马先生负责驾车接送,开始他坐在一旁闲读报纸,日久月长,他也被国风欢乐健康的氛围所感染,勇敢地踏入“女人圈”,成为国风的第一位绅士学员。舞蹈讲究刚柔相济,只有雄鹰在天空中飞 翔,姑娘的舞姿才能更加漂亮完美。总有一天,在国风的舞台上,我们会看见那些刚劲矫健的身影。

  普及

  国风有它的特色理念:吸纳爱城本地学员,不论年龄功底肤色,海纳百川,自成一脉,雅俗共赏。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地球的原始居民用这种特殊的肢体语言艺术去表达劳动生活气息和内心感情。经过几千年的演绎,舞蹈被提炼,被精华,而登上舞台变成了专业演员的专利。普通人每天被工作控制着身体,或长久的坐,或长久的站,或长久的思考。他们太需要身体的律动,太需要放松的伸展,太需要舞蹈了! 然而人们往往被惯性的“专利说”所迷惑,认为舞蹈不属于普通人。

  为了打破这一惯性思维的影响,让更多的普通人,尤其是普通海外华人体验到舞蹈可以属于自己,国风成立了。今天我们看到舞台上的非专业舞者,哪个不精神焕发?哪个被年龄束缚? 她们的魅力是用成熟,热情,用她们对舞蹈的重新理解去打动每一位观众,向观众揭示她们真实的,焕发的,热情的生活状态与态度。

  一位网友想知道加入国风的条件是什么?她得到的回答是:

  性别:男女不限

  年龄:99岁以下

  条件:热爱生活,热爱舞蹈。

  是啊,在国风所谓舞蹈的“门外汉”,只要热爱生活,亦能轻易地找到参与的位置,理由和空间,亦能验探舞蹈之美,体会舞人交往之境。看,硕大的舞台上跳着“有氧串烧”的她们是多么的青春,多么的朝气。她们抒发着,释放着欢乐和感觉,给予了“舞蹈专利”的新定义,讲解着“舞蹈之趣味,亦不限于专业舞人方可领回的新理念。”

  趣味何在? 首先是健身。其实,健身原本是件枯燥的事情,但国风的训练增强了健身的趣味性,尤其当强力节奏的音乐和现代动作的结合时,队员们的心中会豁然摆脱传统的束缚,她们表现出热情,释放出活力,减少了压力,而这种热情奔放,自由随意的健身方式,也会转化成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蓉蓉每次跳完“有氧”后,都会禁不住和队员们分享 :“感觉真是好极了!释放了能量,燃烧了脂肪,那种舒适酣畅的感觉无与伦比!”阿方和欣姐也是一样:“来国风就像一种健康充电!”燕敏和阿萍是典型的都市白领,每天要在局促空间的办公室里,用一个姿势工作八小时以上,长时间的伏案对着电脑,抬着右手操作鼠标,长此以往,她们的腰椎和颈椎经常感到疼痛。自从来到国风后,她们开始享受到运动和健身的乐趣,换取了新鲜的双倍的工作热情:“来这里是一种积极的休息,舒展了筋骨,补充了活力,松弛了紧张的神经,又享受到跳舞和听音乐的乐趣,真是一举多得!”

  国风不仅为队员们提供的健身健体的空间,更为队员们进一步了解祖裔中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对其舞蹈的形式和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产生的不同舞蹈艺术风格,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北方的粗犷,南方的柔和,蒙古人的后背后靠,藏族的上身前倾,朝鲜族的含胸拔背,傣族的柔韧起伏等等,每一动作都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在学习多种舞蹈的过程中,队员们体验到华夏民族之丰富之博大,感受到各民族的情感,神秘和力量。

  爱琳是生长在加拿大的“香蕉”,她的母亲是国风的老队员,当初妈妈回家练习中国舞蹈时,她会在一旁笑妈妈。后来,爱琳常听妈妈讲诉国风的故事,她抱着看热闹的初衷也来到国风,她很快就被优美,清新,丰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所吸引,开始认真地学习起来。国风的训练不仅严格,科学,而且充满人文色彩,使爱琳懂得了舞蹈里形体所表现的动作是有限的,而有限的动作却能表达无限的情感,形成不同的风格,表现不同的民族心态。这更深层的内涵要通过对文化的理解才能真正地被挖掘出来,被表现出来。谈到这里爱琳笑着对我说:开始我只知道学习舞蹈动作,认为动作学会了,就会跳舞了。现在我知道‘会跳舞’,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舞蹈的感觉。”感觉到为才能表现到位。而找到感觉的关键就是加深对文化的理解。现在爱琳是国风的主力队员之一,在这场晚会上她跳了五种风格不同的舞,不同的民族舞蹈,她的蒙古舞豪放豁达,新疆舞潇洒活泼,汉族舞矜持含蓄,现代舞自由舒展,古典舞气韵相生。在国风的训练中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这缤纷的舞台上,许多观众会找到他们熟悉的身影:“那不是阿芳吗?真不简单!阿芳可以跳,我也应该行。”“咳,我看见欣姐,她跳的那么起劲,我也要试试。”“阿丽比我大七岁,看来我有希望。”

  的确是这样。在这个舞台上,动作的细节并不重要,观众通过她们的“载歌载舞”和“有氧串烧”,看到她们跳的是自信,跳的是热情,跳的是惬意,跳的是希望。她们在舞蹈上的出现,本生就给人们一个启示:当舞蹈的空间归还于普通百姓,舞蹈又变成了一门年轻的艺术。她们再现的青春向人们完全证实了重新树立的崭新信念:舞蹈也属于我们!

  舞台上的帷幕慢慢合拢了,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场超出人们期望的盛宴。依依不舍的观众们仍然在鼓掌。我邀请一位老友来观看演出,当他得知是国风人的晚会,他脱口而出:“一群老太太啊!”。不过顾着我的面子,他还是去看演出了。当这群奶奶们,嫂子们,靓妹们面带青春洋溢的微笑,踏着轻快的脚步, 走向舞台谢幕时,这位老友禁不住站起身来带头鼓掌,直呼:“震撼,震撼!” 一位还有二个月就要做爸爸的观众激动得自言道:“等女儿长大了,也要送她去国风跳中国舞。” 在这位准父亲眼里,国风的舞蹈已成为他寄以传承为之骄傲的族裔身份的纽带。

  国风人来自爱城的每一个角落,她们是一组特殊的人群,组合成国风的群塑,她们的团队精神,她们的良好队风,她们的诚挚,团结,无私,严谨,使国风得以成长和进步,使国风得以融于社会,益于社会,这就是国风的迷人之处。

  国风人的故事说不完,五年前国风创办时我没在意,而今天,我看到了她们 把梦想变成现实,我知道,今后她们还会跳出新的故事,她们还会开始更加多姿多彩的旅程。

  故事写到此,我也有一句从内心发出的话献给她们:“国风人,你最棒!”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