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事实与原则(10) - 物质的宏观世界 |
| 事实与原则(10) - 物质的宏观世界
在上篇我定义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性质:A界有以下10个特征: 1) 物质为
最基本存在 2) 时间的客观性(一维度) 3) 空间的客观性(三个维度) 4) 惯性系统
5) “基础物质”不变 6) 物质运动产生速度 7) 速度大小决定物质的几何性质(相
对论效应) 8) 动物意识具有“唯一性质(整体性)” 9) 人类思维的结果,思想,的
显现方式(如文字,图像等) 10) “复合物质”互相转变(质能关系式)。从这以后
各篇,我要解释每个定义的意义。
我对“A界”(宏观世界)的定义,第一条为最基本的定义,即“ 物质为最基本存在”。
物质的定义是什么呢?我认为如下4条:
当且仅当:
1)人类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可以感觉到的一切(如石头,小动物,空气,其他星球等
)
2)人类通过自己制造的工具可以间接地用自己的器官感觉到的一切(如微生物,遥远
的星球等)
3)人类通过自己周围的环境可以间接地用自己的器官感觉到的一切(如地震前动物的
恐慌使我们确信地震存在等)
4)以上所感到的物质必需同时存在于时间和空间这样一个我们周围四维度的世界中
对于宏观世界,物质是唯一的存在,所以我们不可以怀疑物质存在本身。人类一切
活动的基础就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就是物质,一切都基于物质。没有物质就没有世
界,也就没有人类自己。而物质存在又必须满足时空同时存在的条件性,缺一不可。
任何只有时间或只有空间一个维度的“存在物”都不是物质。用范例的语言说,宏
观世界是“存在和定在”的范围。
必须说明的是,根据以上定义,笛卡尔四百年前说的“我思故我在”,在这里就是
不准确的。因为“思考”不是确立自己“物质存在”的充分条件。比如,以现在科
学手段,完全可以在福尔马林瓶子中泡一个“完全的大脑”,像爱因思坦的大脑一
样,但是可以思考,而不需要任何身体的外加部分。因为“思考”在这里重新定义
后并不必然与“我”联系。范例认为,思维有三个部分:思考,感受与意识(心理部
份)。只有意识,作为心理的一部分而且不完全在大脑范围内(“双头人”可以证明
),才能确信“我”的存在。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