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劳当劳的博客  
劳作之余,有个休闲的地方。  
https://blog.creaders.net/u/5996/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劳当劳
注册日期: 2012-02-25
访问总量: 312,36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苏轼书醉翁亭记 石刻二》大字
· 苏州"戎镒昌"小皮箱
· 明治九年(1876年,光绪二年)版
· 介绍清代行荦的一首诗
· 石头摆件
· 回首一九八一年
· 一个老宜兴紫砂壶
友好链接
· 好吃:好吃不懒做
· 百草园:百草园
· 在水一方:在水一方的博客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sansan33:sansan33的博客
· 老冬儿:老冬儿的博客
· 与爱同在:与爱同在的博客
· 半截懒人:土斯的博客
· 老谭:老谭的博客
· 沐岚:沐岚的博客
· 赞美:恩粮故事
· 俺是吾丁:俺是吾丁的博客
· 花见草:花见草的博客
· 老木坊:老木坊的博客
· 华蓥:华蓥的博客
· 望那儿一汪:望那儿一汪的博客
分类目录
【影像欣赏】
· 欣赏2016年的樱花
· 一九二九年中国各地老照片
· 樱花满开的时候
· 纪念"六四"的照片---
· 樱花开了
· "大清嘉庆年制"小盘
· 发现无名圆十二兽首
· 海边散步
· 下雪了。
· 台湾印象
【古董欣赏】
· 苏州"戎镒昌"小皮箱
· 明治九年(1876年,光绪二年)版
· 石头摆件
· 一个老宜兴紫砂壶
· 版画《长安春早》
· “昭和16年”日记本
· 抗战时期日本海軍双筒望远鏡
· 龙眼木雕刻寿星和鹤
· 民窑茶道瓷器
· 青花双耳小花瓶
【书山学海】
· 《苏轼书醉翁亭记 石刻二》大字
· 明治九年(1876年,光绪二年)版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贵妃洗禄儿--翻虫蛀的线装书
· 上南下北的老地图
【诗词】
· 介绍清代行荦的一首诗
· 题冰川神社
· 题武王山最明寺
· 卜算子·雾霾约会
· 闲说东京
· 回笼觉
· 七夕节前过大崎车站
· 试试用左手写反字。
· 五月五日窗外夜景
· 北京记忆
【散文】
· 故乡的月牙路
· 夏日琐事—说说乌鸦
· 千里马不乐。
· 福岛出差记
· 记一次为用户服务(附图)
· 友情----黄金周日志
· 贵妃洗禄儿--翻虫蛀的线装书
· 父亲做了大手术
· 登曹姑洲
· 外企的牛马故事
【随感杂谈】
· 《苏轼书醉翁亭记 石刻二》大字
· 回首一九八一年
· 散步
· 迎春赏花
· 《候 鸟》
· “昭和16年”日记本
· 屎 运
· 东京-山梨一日游
· 校庆感言
· 东京逛“大江户骨董市”
存档目录
02/01/2023 - 02/28/2023
04/01/2022 - 04/30/2022
04/01/2021 - 04/30/2021
01/01/2020 - 01/31/2020
09/01/2017 - 09/30/2017
10/01/2016 - 10/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包粽子
    

                                             包粽子

 

   坐在家里的堂中间,我象个"人间国宝",口咬着粽草的另一头,右手捏着棕叶,左手将粽草绕一圈,收紧系上.一个粽子就有棱有角地做出来了.在老婆孩子的注视下,把普普通通的三张粽叶,一把米,一颗大红枣包装成有了身价的"谋女郎",感慨不已.

   平时家里包饺子蒸包子,是以劳嫂为主,我只打下手.搓箩卜和馅.不用动脑,朝一个方向搅和就行了.也曾吹嘘自己能包粽子,会钓黄鳝.可是只说不练,没有真象.粽叶和粽绳是黄金周休假,劳嫂从国内带回来的.她刚刚在老母亲家里吃过哥哥包的粽子.哥哥不仅孝敬而且能干.这个粽叶也是他预备的.

   粽子包完了我心里才有底.其实以前包粽子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有件小事至今还记忆尤新.八岁的时候,我在门外青梅竹马地玩闹. 灯火初上,父亲领着全家正在包粽子,准备过端午节.此时,一不小心我把左手跌断了.原来手跌断了也叫骨折.胳膊还在也不出血.但是,已不能得劲,摔倒了就爬不起来.于是,父亲放下包了一半的粽子,抱着我去医院.坐在公共车上,只在车颠的时候才刺骨地疼.其实我不怕疼,父亲说没事,我也就放心了.他身上的烟草味总给我安全感.在医院的二楼,我意外地发现窗外的树很高,高过了窗顶.这是第一次进楼房.很快X光片子出来了.我看见了自己的骨头.在手腕处骨头断了还有些错位.接着就是体验打石膏.从桶里捞出的纱布,热乎乎地裹到胳膊上,很舒服.凉下来以后,石膏就硬了.当我像芦苇荡的新四军伤员一样凯旋归来的时候.家里粽子已经煮熟.这回我不得不改改左撇子,用右手吃东西,干一切的事了.那时以为左撇子是自己的不对,后来才知道那是天生的.

   每年家里依然包粽子,吃流油的绿豆糕.饭桌上也少不了炒黄鳝.至于怎么收拾粽叶,粽草,糯米.有始有终的准备,是不用我小孩子操心的.我只是在旁边看着,高兴了自己包一个,两个.包碎了就放在一边,溜之大吉.离家之后,端午节再没在家里过过.商店里,食堂里虽然也能见到粽子,但是已经找不到那种远去的感觉.离开了江南水乡,看不见水草丰茂的河塘和无边的水稻田,没有了炊烟缭绕的村庄,就没有吃粽子的氛围.正宗的粽子应该在土场上放上红泥火炉,一口铁锅盖着木板盖子.用松枝烧火.粽子的味道是烟味,叶香和着水气.粽子的形状是像菱角一样的特别的四面体,粽绳也要是专门的植物.而现在城里,有的粽子形状像董存瑞的炸药包,绑的则是喜儿的红头绳.哪里还有传统味道.

   学包粽时,还是个孩子.再包粽子,我已年过半百,领着妻儿在楼板上忙碌,地下铺着报纸.再也看不到父母包粽子的身影了.人生能和家人一起包几回粽子呢?粽子里包的正宗味道或许是人生滋味.记的有个名著叫<红炉梦> (久不学习,记不清了),开篇有首诗:满手糯米粘,一把粽子叶.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尝尝当劳的粽子. 有机会包一次粽子吧!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