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道冲不盈的博客  
天上一流星,人间一过客。  
我的名片
道冲不盈
来自: 多伦多
注册日期: 2013-09-12
访问总量: 209,90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刘战魁著《道德经全解》第九卷出
· 刘战魁著《道德经全解》第八卷简
· 刘战魁讲评禅宗德山宣鉴大师开悟
· 刘战魁解密围棋中的上古智慧和象
· 气、混元气和混元气场
· 为什么说只有道冲之阴阳五行之象
· 为什么说宇宙自然并不诞生于“大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金刚经全解》】
· 刘战魁讲评禅宗德山宣鉴大师开悟
【枫情集】
【《薄伽梵歌全解》】
· 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故事(6)
· 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故事(5)
· 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故事(4)
· 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故事(3)
· 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故事(2)
· 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故事(1)
【《道德经全解》】
· 刘战魁著《道德经全解》第九卷出
· 刘战魁著《道德经全解》第八卷简
· 刘战魁解密围棋中的上古智慧和象
· 气、混元气和混元气场
· 为什么说只有道冲之阴阳五行之象
· 为什么说宇宙自然并不诞生于“大
· 现代科学能解答关于宇宙自然的所
· 西方为何无法建立起系统的智慧文
· 中国的古智慧文明文化是怎样发展
· 刘战魁简说东、西方智慧文明发展
【《东方智慧文化丛书》】
· 道莅天下、道化无方
· 怎样获得自由、幸福、健康、和谐
· 超越宗教的智慧
存档目录
09/01/2016 - 09/30/2016
01/01/2016 - 01/31/2016
06/01/2015 - 06/30/2015
04/01/2015 - 04/30/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阴阳五行规律及“七冲”之性
   

刘战魁道解宇宙的源起及衍生、演化(7)


       怎么理解阴阳五行规律造化繁衍万有万象的机制?其实,其造化繁衍之机的体是“道冲规律”,造化繁衍之机的用则是“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这四法则。当阴阳五行规律的造化繁衍之机展现其功用时,便会对处于升降开合中的混元气进行不间断的混化。

 

这样一来,在整个宇宙间,便因阴阳五行规律不间断的衍生演化作用,进而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各具不同属性特征的混元气、混元气场,即阴阳五行规律在演绎“升、降、开、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或聚、或散、或相互转化的功能特性。因此,在不同层次的混元气场中,不仅涵盖了现代物理学定义的统一场——弱力、强力、电磁波等,也涵盖了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间形成的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力。

 

从上述的内容来看,阴阳五行规律是通过“升、降、开、合、聚、散、化”这“七冲”之性来呈现自身的功用特征的,而五行法则是通过“生、克、制、化”的不同关系来呈现自身的功用特征的。

 

近几千年以来,由于世人大多不理解阴阳规律和阴阳五行规律的造化机理,不了解阴阳五行规律与五行诸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一方面误认为阴阳是阴阳,五行是五行,割裂二者之间的整体辩证性;另一方面,误认为五行法则可以涵盖或替代阴阳五行规律。五行法则本是阴阳五行规律呈现具体的衍生演化状态时展现的功用,可以说阴阳五行规律是五行法则的体,而后者是前者的用,或者说五行法则是子,阴阳五行规律是母。所以五行法则不可以涵盖或替代阴阳五行规律,完全混淆二者的涵义范畴是不正确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后世之人不懂得什么是阴阳规律与五行法则的机理,不懂得它们之间的整体辩证关系,只能按照自我的主观认知和逻辑推理来理解易文化及其象数关系的表达法,因此为“注解”它所演绎出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数论模型,层出不穷,也泥沙俱下,或只得其形而失其神,或只执一支流而不见其源,甚至完全谬解其义。对于这个内容,我们在后文还会展开讲解。

 

在整个宇宙空间,阴阳五行规律在衍生演化阴阳五行气时,其造化繁衍万有万象的机制就是通过升降开合聚散化来全面展开运化功能的。而如果从升降开合聚散化的角度来看阴阳五行规律,那么这个七冲之性是其呈现造化繁衍之功的基本条件与关键要素,而七冲之性是源于道的虚寂之体与冲虚之机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冲动特性。正是因为道孕生了冲虚之机,宇宙自然才不像一潭死水那样毫无生机,而是“用之久不盈”地生生循环不息。所以,老子才会通过“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来描述宇宙间自然规律之造化机的功能原理。

 

由于宇宙间的任何具体存在都是处在升降开合聚散化这个环境中形成的,因此认识这七冲之性的形成因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从阴阳五行规律形成运化功能的机理来看,形成橐龠之象的根本动力与依据是道的体用之性孕生的道冲规律与挫锐解忿、和光同尘法则,形成橐龠之象的关键条件是阴阳规律,形成橐龠之象的物质基础是阴阳二气。因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老子对整个宇宙空间形成橐龠之象的功能特性所作的概括性描述。

 

道的体用之性孕生出道冲规律,呈现出“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功能特性,因此“道生一,一生二”产生了阴阳规律。而阴阳五行规律在衍生演化宇宙间的阴阳五行气时,为什么能够“二生三,三生万物”地继续呈现“愈出”的功能特性?其根据不仅在于阴阳规律的本身所本具的相生互化的属性特征,还在于相对相生、相反相成的相互作用关系及互根互离的立极特性。而阴阳互根的那个“根”,即是太和元气这个至大之象——“一”、无形无象的虚寂之体——“道”,这些才是促使宇宙间一切差异性存在达成整体运化之动态平衡关系的前提条件。

 

从宇宙间存在的无数层次的无形但有象的混元气、混元气场(复合性统一场)来看,其中必然存在无法言喻的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万有存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现代物理学定义的弱力、强力、电磁波(包括光)等,都是“三生万物”层面所产生的内容,也就是在阴阳五行规律形成后才逐渐产生的。

 

学到这里,我们对老子讲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是否能够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呢?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道冲规律与挫锐解忿、和光同尘法则,那么宇宙间就无法产生阴阳二气;如果没有阴阳规律,那么宇宙间就无法形成各具不同属性特征、不同层次层面的错综复杂的混元气;如果没有阴阳五行规律的七冲之性——升降开合聚散化,那么整个宇宙间的万有万象就无法形成整体运化的发展状态与动态平衡关系;如果没有阴阳五行规律的生生运化不息、循环往复不止的功能特性,那么整个宇宙间的一切存在就无法在生克制化的环境里形成生息消长循环。因此,老子才会说“玄牝门”是天地(宇宙)间万有万象存在与生化发展的根。

 

(待续)

 

【注】本文摘自刘战魁先生著《道德经全解》第三卷第十四讲(Liu Zhankui, Dao De Jing: A Complete CommentaryBook 3, ISBN: 978-1927072127), Awakening Light Press, 2013 9月版。有著者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