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论】国民党善于偷吃掉捕鼠夹上的奶酪而不被其夹住,因为他们搞的是独台,而不是台独,真他妈幸运。
而大陆呢,又是一个喜欢用肉包子打狗的主儿,但只落得个有去无回的结局。
说好的打台独,不允许独台拖时间呢?
如果一定要给台湾让利,这“利”应该怎么“让”? 时间:2018-11-29 17:46 •来源: 凯申日记本 •作者: 常凯申
本文讨论的,是在“确定要让利”的前提下,应该如何选择一个“次优”的方案。让利的原则:1、不要给台湾输送造血能力。2、选择可以较容易地中断的项目作为让利。3、让利应该是“开放市场”的形式,绝不能用行政命令直接送钱。4、让利应该是我得利少你得利多,至少也是我不赔不赚,不能用损害大陆人利益的方式去让利。5、让利不能是单方面的付出。6、让利之度,适可而止。7、倾向于给在大陆的台湾人让利,但不要搞超国民待遇。8、配合国民党,对台湾岛内做足宣传。以上八点,就是我对“向台湾让利”的一些建议。 国民党反动派在“九合一”选举获胜之后,不出所料,立刻就把政治诈骗的视野投向了中国大陆。当选的几位蓝营县市长选后多次提到要来中国大陆“交流”,当然,也就是来收割“让利”了。 关于大陆应该如何处理“让利”请求,我在之前的《破“壳”而出——如何看待2018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里面简单提到过几点,本文将做一个更为全面的阐述。 首先声明一下,我是反对给台湾让利的,但是现在看两岸这个架势,估计是要“让”了。因此,本文讨论的,是在“确定要让利”的前提下,应该如何选择一个“次优”的方案。因此,您可能会看到一些和我之前观点有所差异的表述,但没办法,毕竟这不是我自己认为的最优方案,而是一个在“已有特定前提”之下设想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建议。 让利的原则:1、不要给台湾输送造血能力。我们的让利,应该主要以旅游业和开放部分农产品市场为主。而绝不要为台湾岛内投资建设一些能够产生工业能力的工厂,尤其不要把我们的一些原本在大陆的产业链,为了给台湾增加就业机会,“示好性”地特意转移到台湾。否则,一旦两岸再次交恶,将平白无故被别人控制。实际上,从当年台湾勾结韩国坑害大陆电视业的例子看,即使两岸维持表面上的友好,台湾同胞也是无时无刻不想如何算计中国大陆的企业。 另外,坚决不能接受两岸产业分工的建议。现在随着中国半导体等相关产业链的崛起,尤其是华为等一批整机厂商,带动起了一大批大陆本土的元器件厂商,这是非常可喜的变化,同时也在市场上冲击着台湾同类企业,压缩着他们的利润。接下来蓝营登陆,很可能会有台湾企业主提出类似的阴毒建议,比如“大家都是中国人啦,不要互相恶性竞争,有些东西不如就让台湾人去做,大陆官方出个文件,不要让大陆厂商介入这块,反正我们都是一家人不是嘛,谁做出来都是中国人做出来啦……” 实际上,多数台湾人和台湾企业家,都没有对“中国”的归属感,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挣钱的地方而已,如果“中国”能给我们钱,那我们就会唱几句“九二共识”、“两岸一家亲”、“大家都是中国人”,而一旦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们立刻就能翻脸不认人。 下面是台湾“很蓝”的中国时报的报道,从这股沾沾自喜的口吻中就能看出,他们根本不把中国当做一家人,对这个国家也没有什么责任感和认同感,不但没有,还渴望着从这个国家的“失败”中获取利益——如果可以获取到的话。 因此,我们的让利,不能给予台湾任何“难以剥夺”的造血能力,不能把任何产业链以行政命令或者其他的方式特意转移过去,也不能人为下达指令从台湾进行购买产品(比如要求中国大陆整机厂商转而购买台湾企业零部件,以凸显两岸一家亲,甚至为此给予补贴)。 总之,在制造业、科技类产业层面,不能让利。这应当是底线。 2、选择可以较容易地中断的项目作为让利。比如组团赴台湾旅游,如果一定要让的话,这点可以适当开放。这倒是符合韩国瑜说的“人进得来”。而且如果什么时候不想让了,随时都可以中止。 至于农产品,也可以适当向台湾开放市场,对台湾来说,这是“货卖得出去”。 3、让利应该是“开放市场”的形式,绝不能用行政命令直接送钱。我们对台湾让利,是向台湾开放市场,让台湾人在这个13亿人的大市场里能摆摊挣钱,提供的是这个挣钱的机会。我们的对台部门千万千万,不要下行政指令,比如直接去收购高雄的多少多少吨水果。这是违反市场经济的。如果台湾的水果真的好,那大陆的消费者自然会购买,用不着你去收购;如果台湾的水果大陆消费者并不喜欢,有关部门花大陆纳税人的钱买来之后,塞给谁呢? 再比如,向台湾开放旅游市场。如果大陆人觉得台湾的某些景点好,自己就会参团过去看。大陆官方不要用行政力量推动和宣传去台湾观光。 4、让利应该是我得利少你得利多,至少也是我不赔不赚,不能用损害大陆人利益的方式去让利。过去就有这样不好的例子,广西海南同样的水果滞销,我们却去采购台湾水果,这对大陆内部舆论会产生非常糟糕的影响(同类的还有给日本人找自行车、重视外国人报案等等舆论事件),千万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了。 5、让利不能是单方面的付出。国民党一直有个非常混账的“巨婴”逻辑,就是:我说出“九二共识”这个取款密码,就可以笑呵呵地让对岸给我送钱,对岸就必须照顾我,给我让利。 凭什么啊?双方合作,你一点事都不做,光让别人为你服务,你算个什么东西?就因为你顶着个狗牙旗吗? 大陆让利不是不行,但给了让利,就应该要求国民党在台湾岛内必须配合大陆,比如要求国民党在中美贸易战中配合中国大陆行事。如果美国想把台湾作为一个施力抓手,派军舰来高雄这样的事情,国民党得顶回去。也别说什么这是蔡英文的职权范围,你们在岛内狂赢15个县市,没力量帮我做这点事? 6、让利之度,适可而止。大陆应该明白,我们是不可能真正完全满足台湾人的贪婪欲望的。高雄有287万人,韩国瑜说要让高雄人“发大财”,那高雄人均月纯收入增加10000台币(约合2250元人民币),这勉强算“发财”吧。那一年就是2250×12×287万≈775亿人民币。这还只是一个高雄市,台湾蓝营还有14个县市呢。 我们要每年拿出多少“岁币”孝敬台湾人?我们自己的精准扶贫还要不要钱? 台湾本身就是中国最富裕的身份之一,现在我们自己内部一边要用大量的资源搞着扶贫,一边居然还要给这个最富裕的省份上供,而这个省自己不但丝毫没有支援其他省份的意思,居然还腆着脸来中央要钱! 775亿 ÷ 14亿= 55元,你同意让每个中国人每年拿出这些钱,去供养这个叫做韩国瑜的大诈骗犯去实现他给岛内小诈骗犯们的所谓“承诺”吗?想想我们农村现在每月的养老金才有多少钱吧。 让利让利,稍微让点,意思意思就得了,劫贫济富,这本来已经很不像话了,大陆方面应该自己有条止损红线,不能让台湾人太蹬着鼻子上脸。 7、倾向于给在大陆的台湾人让利,但不要搞超国民待遇。台湾人一旦离开了台湾岛,在大陆工作。那就是给大陆创造税收,为补充大陆劳动力不足做贡献。因此是对大陆经济有助力的。因此,我们在“让利”的时候,应该把这条作为一个重点,比如给在大陆的台湾人各种准国民待遇,或者直接是国民待遇,在就业、生活、办厂等方面提供各种大陆人享有的便利。吸引台湾的优秀人才来大陆工作,哪怕他们挣了钱有一部分回流到了台湾,但税收、消费这块都留在了大陆,对我们还是有利的。 当然,一定不能搞超国民待遇,那样就适得其反了。过去我们有些特殊政策,台湾人过来之后,我们就给创业资金,给廉价写字楼办公环境,而大陆人却无法得到这些优待政策,这是错误的。会刺激台湾人,让他们产生“因为没统一所以才如此优待我”的优越感,从而更蔑视中国大陆。 要让台湾人产生“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有这些好处”的感觉,而不是“因为我是台湾人所以我有这些好处”的感觉。 8、配合国民党,对台湾岛内做足宣传。上面说了,让利就这些了,不可能让台湾人真的靠这个发财。那么既然让了,我们不能花了钱还挨台湾人的骂,至少也要被骂的轻一点。国民党既然把“来大陆挣钱”作为施政纲领,那么必然也是希望能“有政绩”的。因此,在宣扬让利成果这一点上,大陆有关部门和国民党是有共同语言和一致利益的。我们这边可以把让利重点宣传一下,以上几条多挑一些例子在岛内多做宣传(注意:不是给大陆人宣传,是给台湾人宣传),让亲国民党的媒体在岛内多扩散这些消息。而国民党出于政绩需求,是有配合我们、至少不在宣传上过于拆台的动机的。 以上八点,就是我对“向台湾让利”的一些建议,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凯申日记本”。】
台湾要来大陆骗钱?这种担心有必要吗为民族复兴鼓与呼,与中国崛起共荣辱11-28 22:00 文/李小飞刀 “我,‘九二共识’,打钱”。 这是台湾岛内“九合一”选举之后,大陆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段子。 段子手拿电信诈骗短信中常用的套路,来调侃岛内一些政治人物嘴上要“九二共识”,实则政治上划清界限,经济上只要好处的盘算。 玩笑背后,是大陆网友对“九合一”后新近走红的一些岛内政治人物“蓝皮绿骨”的担忧。 同样,在大陆一家以年轻用户为主的流行视频网站“新当选高雄市长韩国瑜接受采访”的视频中,大量的弹幕留言是:“又要来大陆骗钱了”、“建议不统一就免谈”、“大陆喜提天价水果”、“白眼狼”。 由于这家网站的会员实行严格答题制,大量“水军”一时涌入的可能性不大,弹幕留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大陆年轻网民对岛内政治变幻的复杂心态。 回想两岸关系这10年以来,从马英九时期的“热”,到蔡英文时期的“冷”;从两岸实现“大三通”、大陆旅游团大规模赴台,到“太阳花”运动、两岸服贸协定被高挂,大陆网民复杂心态的形成,真非一日之寒。 这10年 在“九合一”当晚,韩国瑜胜选的结果尚未落定的时候,一位刚去过台湾的老兄对刀哥说,高雄原先是全台湾经济第二的城市,他最近去了一次,惨到什么地步呢,高雄一座离岛上偌大的一家度假中心,那天只有他和带他去的台湾朋友总共两三个人,岛民卖的砗磲,便宜到不可思议,他那时就知道,高雄经济撑不下去了。难怪韩国瑜高呼高雄“又老又穷”,会引起那么多共鸣。 回想大陆游客赴台最火热的2015年,赴台观光客人数首度突破千万人次,其中陆客达418万人次,占所有来源地区首位。 “阿里山的山,日月潭的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共同的文化背景,小时候对对岸的想象,以及台湾优异的软环境,是手续繁琐的台湾通行证也不能阻挡大叔大妈、文艺青年热情赴台的理由。 最美的风景也许只存在于远方,当距离真正拉近时,两岸长期隔离所形成的制度和习惯差异,旅游过度给当地社会带来的问题,当地准备工作不足以及经验的欠缺,更重要的是 “反中”“台独”势力不失时机的挑拨,让我们今天在网络上键入“大陆游客、台湾”的时候,很难寻到什么好消息。 大陆和台湾生活习惯的差异,个别大陆游客缺乏公德行为,被台湾媒体抓住,屡屡见诸报端,台媒还总结出大陆游客所谓“七宗罪”:一是不守纪律,二是不论场合喜欢大呼小叫,三是不喜欢排队,四是不讲卫生,五是没有礼貌,六是妄自尊大,七是行为乖张。 一些奇异的段子紧跟着出现,比如大陆人上厕所不关门,比如好几个大陆人吃一碗台湾臭豆腐。 大陆和台湾民众之间因习惯不同而引起的误会,有的根本是无心之失,也会被炒作成“差异”,大陆游客因此被污名化。比如有怀疑指责大陆游客偷窃的,动手打了人还指着人鼻子说:“知道你们是大陆人,大陆人好了不起哦,钱多嘛”;有爆料101美食街有妈妈让小孩当桌尿尿的,媒体跟进大幅报道,却发现当事人是台湾人,而且这位妈妈是在帮小孩子换裤子,不是让小孩便溺。 在网络时代,这些段子、冲突、偏见很容易从台湾的网路传播到大陆,引起更多没有去过台湾的网民们的负面情绪。 去的游客一多,旅游服务的负面消息、一些游客的奇葩“被宰”经历也随之传来,比如有不良旅行社雇用没有导游执照,却深谙陆客购物的习性、心态的“杀手导游”,把游客带到高价商店或者推销高价旅游项目,关店门恶意留置游客、贩卖伪劣或货价与品质明显不符的商品,台湾媒体把这些叫做“坑杀陆客”。 更加令大陆游客寒心的,是台湾当局对两次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理。 2011年阿里山小火车翻车事故,造成109名大陆游客受伤、5名大陆游客死亡,台当局最后的定性是“无人为疏失因素”,是“树木腐朽自然断裂导致”。 2016年桃园机场旅游巴士自撞起火事件,造成24名大陆游客及台湾导游、司机共26人丧生。事故调查原因为司机酒后驾车、放火,故意锁死车门。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对大陆死难者不闻不问,却给同车导游送去“典范长昭”的挽联,台湾一些政客甚至出席所谓公祭,包括“交通部”“观光局长”谢谓君率官员亲赴现场致意。 到了最登峰造极的时候,台湾一些网民以照片搭配中英日文制作广告,声称“没有中国客,人气景点也能放轻松心情”“遇见梦中之森,一个中国客都看不见”“找回最初的悸动,中国客不在”“不再受中国客所扰,安心旅程开始”。 蔡英文创办的“小英教育基金会”旗下网站“想想论坛”以这些广告为素材发表文章,声称台湾旅游业根本不需要大陆游客也能活得好好的。 资深媒体人单厚之当时就评论说,“不以客为尊,不把客人当客人,不满足客人的需求,只管狗眼看人低的国家,是不可能发展好观光的。陆客走了,东南亚又凭什么非要来不可?‘好空气’就留给台湾人自己享用吧,千万别浪费了”。 单厚之的话一语成谶,自2015年之后,大陆游客赴台人数遭遇雪崩式下滑,2017年大陆赴台游客人数为273万人次,比高峰时跌去近一半。 比数字更惨淡的是现实。在曾被称为“最拥挤景区”的日月潭,到早上10时左右也没有几个游客,所有游船都静悄悄地停靠在岸边。大陆游客最喜欢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每个展柜前通常也就三五个游客。主要面向陆客的旅馆、游览车、购物店,甚至小到卖茶叶蛋和牛肉面的摊贩,大规模的倒闭,有的还在苦撑,但收入明显下降。 台湾现在真的只剩下好空气了。 与大陆游客过去相对的,是近年来对台湾一些“两面人”进来的揭露,自“周子瑜”事件之后,包括九把刀、陈升等在内的“台独”艺人纷纷浮出水面,写过“one night in Beijing”的陈升甚至公开在接受采访时宣称,“我把中国市场封杀了”、“陆客真的不要再来了”、“我反服贸”、“等你们上厕所会关门的时候,我再跟你谈统一” 台湾时评人邱毅当时写下过这样一段话: (这些人)一方面在大陆挣钱,一方面在岛内又支持“台独”,反对服贸。比如“台独”大佬许文龙在大陆设厂。三立电视台总经理夫妻在大陆也开了公司,年代电视台的老板经营钱柜KTV,可是他们的电视台却在台湾污蔑、扭曲大陆形象。带有浓厚“台独”色彩的《自由时报》老板林荣三在大陆炒地皮、盖楼大捞钱。上述这类人尝到了两面的甜头,他们的两面手法往往仍达成名利双收的目的,因此乐此不疲。 如今在台湾,支持两岸和平发展的人们往往感到泄气。为什么呢?尽管这是台湾主流民意,但这些人大多数不说话,形成了沉默的螺旋效应。一旦这些人说话,比如郭台铭替大陆说好话,马上就遭到谩骂和网络围剿。所以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就转向了,开始说坏话。另一些人则变得低调、沉默。像我这类不服气,对着干,战斗不息的人则是极少数。 这类吃大陆饭,砸大陆锅的“两面人”的暴露,更让大陆网民对台湾政治人物多了一份警惕。 再反思 那么,此次“九合一”高雄变天,南部观光产业和农民群体起了很大作用,是不是说明了,“惠台”效果反而不如“冷台”呢? 一位多年研究台湾问题的专家对刀哥分析说,由于岛内的特殊政治环境,让每个台湾民众都能分享到两岸红利暂时很难。马英九执政时期,那些挣了钱的不吭声,都是挣着少的、没挣着的甚至做了赔本生意叫的响,再经过别有用心的人放大,伤了大陆民众的心。 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交恶,当年不管拿多拿少的,到今天真正发现红利没有了,明显感到了痛苦。以前“肚子扁扁也选阿扁”,是因为肚子没真扁,今天老本真吃光了,脑子也就明白了。 大陆网民对岛内政治人物的担忧,不能说没有道理。“九合一”中脱颖而出的国民党“三小太阳”中,高雄韩国瑜刚刚宣布基于身体健康因素及忙于筹组“小内阁”,决定不出席厦门两岸企业家峰会。台中卢秀燕则改口不追随韩国瑜成立两岸工作小组,而改设有事才有人的“临时任务编组”。 反而是赖清德表态,因为当选的国民党新的县市长都得到了民意的支持,如果他们要用“九二共识”与大陆交流,台行政机构都尊重。 认识是在不断曲折反复中向前推进的。在经过了这10年的反复之后,对两岸民众来说,应该有什么样的进步呢? 对台湾民众来说,恐怕需要明确的是,台湾经济首先需要生产自救,不能等、靠、要,在选举的热情散去之后,好好梳理下台湾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真问题,拿出一些药方来抓药。 在这些药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大陆市场可以抓着的。士林夜市的口味,同根同种的两岸同胞才懂,除了中国人,你的东西再好,有几个谁会去做回头客呢?在两岸对立的情况下搞所谓“新南向”,不管民进党多么嘴硬,已被证明是死路一条。 任何政策,都不可能给全体台湾民众来个“共同富裕”,今后两岸经济合作,应考虑进一步公开透明化,按照市场规矩来,讲开放、对等。不必像原先的服贸协定一样,大陆搞的比WTO还优惠,你开放60%,我开放80%。旅游业,在维护旅游品质的前提下总理管制;农产品采供,直接跟农民打交道,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对大陆朋友来说,那些对“我,‘九二共识’,打钱”的调侃,那些对大陆老当“冤大头”的吐槽,骨子里是对两岸高质量统一的一种期待,两岸统一的未来不能留给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两面人”空间。 但是朋友们,我们也要注意了,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台湾同胞向大陆援助70.5亿元新台币(12.1亿元人民币),为外援第一。马英九为帮助灾民募款,偕同夫人周美青参加演艺圈举办的“把爱传出去”四川赈灾晚会,亲自充当接线员。我们也不能忘了,改革开放40年,台湾同胞助力良多、功不可没,百万台商离乡背井,给大陆带来人才技术、经营理念、国际市场。 刀哥曾听说,有国民党老兵改革开放初期回乡寻亲,为老乡买彩电、买冰箱,最后身上只剩一张飞机票钱,躺在担架上回台湾。今天大陆发展了,发展的机遇让对岸的中国人先分享,也是顺理成章。我们要大气一点,应该有一种心胸,能包容所有中国人一块,出去挣世界的钱。 也欢迎大陆网民有理有据地甄别那些“两面人”,把他们剔除共享红利的队伍。 统一大业需要时间,我们更需要有耐心。两岸曾经高度对立,还有部分人强烈“反中”,争取民心是个长期的、可能要经历多轮反复的过程,任何政党和个人在岛内那个环境下,都很难有大开大合的魄力,而大陆不是,更何况时间和主动权,完全在我们一边。 图片来自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