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內卷 – 慶豐朝重回內捲化 內卷 involution,直觀地說,就是“向內演化,或繞圈圈”。與之對應的是 evolution,即演化, 進化。循序漸進,向前向外擴張, 比較耳熟的是達爾文進化論。Revolution,這個我們國人更熟悉,革命,也就是打碎舊的,來個全新的。 老毛俄國人的支持立國,先是和蘇聯結盟和美帝對抗,後來自我膨脹要做世界領袖,和蘇聯決裂。老毛和世界兩個互為敵人的超級大國都搞斷果真是一名偉大啊。最後落個四面為敵,只好閉關自守,以自力更生的名義哄着國人跟着走,其實就是內卷。 結果是國家搞到崩潰的邊緣,餓死國人千萬。老鄧熬到毛死上台,立即向美帝靠攏,於是國人開始吃飽肚子, 工業,科技也開始全面復甦和進步,在國際上也開始被接納,不內卷的好處顯而易見,這就是改革開放。
自從慶豐上台,雖然仍然喊着繼續改革開放,但慢慢搞回老毛那套。享受着前幾任在老鄧“外卷美國”的方針下掙來的銀子,就決定中國已經崛起,覺得可以和美帝掰手腕了。,“我們不吃你那套”,平分一下太平洋,搞個一帶一路,貿易談判懶得理了搞貿易戰就奉陪。
結果幾年下來,太平洋周圍美帝的五眼聯盟搞成了六眼,七眼,八眼了:日本要加入,印度要加入,越南要加入,菲律賓哄了不少慶豐帝的銀子後也嚷嚷要加入,南朝鮮在困惑着搖擺。 一帶一路,想法很宏偉,要在美帝強大的藍色海路之外,搞個黃土路和美帝比肩。難得有幾家大戶人家參加,幾年下來,澳大利亞不玩了,退出, 意大利亞也因為武漢最先出現的病毒最快到達這個一帶一路的歐洲國家而憤怒不已。至於其它,基本都是你拿錢來開路我高興,至於路開到哪裡,開不開的成,多半的非洲窮國是不care的。反正換個酋長上來, 或者你的錢給的不滿意,就沒打算認你的路。國人幾千億美金被慶豐帝扔進去了,還沒聽到響,眼看就沒法走下去了,和老毛當年投進非洲大筆銀子一樣。當年國人勒緊褲帶給非洲搞的坦贊鐵路,社會主義明燈阿爾巴尼亞的碉堡,現在誰還記得? 貿易戰倒是奉陪了。結果美帝手一緊,舉國自豪的華為,吹的世界領先的5g眼看在國際市場上大幅縮水,手機甚至都沒戲了,退回4g,4g也還求的是美帝的商家。掐脖子的芯片不光是華為, 連洗衣機,汽車生產都因為芯片短缺也暫時停產。航空航天也是國人自豪的,美帝掐芯片脖子以來,火箭,衛星,導彈發射失敗率直線上升。不買美帝的農產品倒是不傷面子,可國人最愛的豬肉成了普通人家的奢侈品了。 不光是搞科技,其它一系列的影響,帶出來個經濟學名詞在國內流行:內捲化。教育、醫療、養老、職場就業、房價、婚姻戀愛,仿佛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內捲化。 下面轉貼一篇據說是這一波崛起行動中被整慘了的華為內部論壇文章:社會內捲化的根源 內卷這個概念的內涵很豐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普及和傳播知識,我參考了相關的信息,把我個人的粗淺理解奉獻給朋友們。 更寬泛一點說,所有無實質意義的消耗都可稱為內卷。生活中許許多多低水平重複的工作,貌似精益求精,大家都按部就班,埋頭苦幹,樂此不疲,但只在有限的內部範圍施展,不向外擴張,工作方向是向內收斂的,而不是向外發散的,這就叫內卷。 試以七個大家熟悉的事例來作解釋。 1、無意義的精益求精是內卷。比如大會堂桌面上擺的幾千隻茶杯,橫看豎看側看皆成行,蔚為壯觀!那是很多工作人員花很長時間用繩子逐一定位折騰出來的。相對於會議的內容及其意義而言,這種嚴格和精準的擺設起不了什麼作用,這就叫內卷。 2、將簡單問題複雜化是內卷。例如,有些單位為了落實上級領導決定的項目,又要冠冕堂皇使整個決策過程看起來科學化,以應付審計和巡查,為此,大費周折,搞了一套又一套的可研報告,邀請了一批又一批的專家學者提意見和建議,開了一次又一次的評審論證會,窮折騰一番,其實項目早就由領導拍板決定了。這些龐大繁忙的工作,費錢費時又費力,把簡單問題搞得很複雜,目的只是補程序,把所謂決策科學化的圓圈畫完,這就是一種內卷。 3、為了免責,被動的應付工作也是內卷。每逢重大節日或敏感時期的前幾天,下級機構必須響應上級號召,組織大規模的安全生產(或維穩之類)大檢查。大家都明白,大部分領導可能連安全生產的資質證書也沒有,這些檢查未必有什麼實際效果,但還得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這個固定動作,以期萬一出了事可以免責,這也是一種內卷。 4、與預期的目標嚴重偏離的工作也是內卷。社會上許許多多的創建評比就是內卷。因為這些評比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不能藉助這些評比大賽來推動其預期的工作,無法實現其初衷,做秀成分多於實質效果。 例如,某某創業之星大賽,又或某省幾個部門聯合搞的科技創新先鋒大賽等等,事實上,個人不會因大賽才去創業,科技企業也不會因為大賽才搞科技創新。大賽的初衷是推動個人創業和科技創新,但實際作用卻微乎其微,這種大賽當然是內卷。 5、低水平的模仿和複製是典型的內卷。微雕和微刻只是形式上的藝術,其創作內容只會少於正常尺寸的藝術品,尤其在着色方面,微雕微刻受到致命的限制,微雕微刻的藝術內涵不可能超越正常的藝術創作。 這種刻意的微細化就是一種內卷。這是一種自我較勁,一種樂在其中的自討苦吃,花費了大量時間、耗盡了意志力,不但沒有創作出新內容,還得拿個放大鏡看,累死人。 6、限制創造力的內部競爭是制度性的內卷。例如,僵化的考試制度嚴重限制了學生的自由學習和成長的空間。學生為了考取高分數而被迫在教學大綱範圍內下苦功夫,限制的學生自由的靈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 同時,為了比出高下,出題人只好把考試題目出得離奇古怪,比如某某起義誰開了第一槍,誰開了第二槍,誰開了第三槍等等無聊之極的考題,這就是內卷。 7、在同一個問題上無休止的挖掘研究是內卷。中國人對很多歷史名著的研究讓人咋舌,就這麼幾本書,一兩百年來無數學者沒完沒了地去挖掘,你還能整出什麼新東西來呢?但是研究仍在深入,精細還能再精細,沒完沒了。 研究人員前赴後繼,內容卻不斷重複炒作,論文抄來抄去,不斷用曲解原著和牽強附會的佐證來標新立異,實際上都是那鍋里的一堆爛肉,這是典型的內卷。 內卷的成因很多,我們不必深究,也不必窮舉,否則自身也可能掉入內卷之中。略略從制度和文化的二個維度來認識一下。人們為什麼會身處內卷困境而無法自拔呢? 囚徒困境理論對此作了很好的解釋。按照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在制度的壓力下,人如同囚在困境中,為了自身的利益,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配合”的方案,極少人會選擇與體制對抗。 因此,人們便樂此不疲地與小範圍內的相關的人員進行零和甚至負和的博弈,客家諺語把這種現象叫做“褲襠裡面打拳”,大家爭來爭去,累死累活,不管你再努力,付出再多,利益總量不會增加,還是這麼一點點。由此看來,制度化的內部競爭是內卷的第一成因。 從文化基因上看,二千多年的帝王文化和太監文化馴化出無數的“順民”。帝王文化的核心是愚民,以利於其統治,而太監文化的最大特色就是拍馬屁,討好主子,以期獲得主子的恩賜。 所以,中國人從小就要求聽話,要求坐言起行都規規矩矩,習慣於在狹隘的人際關係裡尋求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文化基因里決定了中國人習慣於內部競爭,而缺乏向外開拓創新的勇氣。看看現實中的官場職場的殘酷內鬥,即可理解。 從文化的另一個角度看,傳統文化到了某個階段而無法適應新的形勢後,就容易走偏,走進死胡同,既然無法適應外來文化挑戰的新形勢,只好在內部不斷深挖,尋找寄託。 中國幾千年積累下來的諸多規矩、講究、禁忌就是內卷。封建迷信更是將內捲髮揮到極點了。人性是閒不住的,若是沒有新的思想產生、沒有新鮮事物可以期待,就必然會琢磨出一些東西來折騰,如各種風俗習慣,又如微雕、微刻和書法等等,以增加一點生活的花樣。這也是內卷的成因之一。 內卷是一種無聲的悲哀。它慢慢消耗了我們的聰明才智和青春年華,磨平了個人的銳氣。陷入內卷之後,對個人而言,是一種無聲無息不知不覺的虛度;對社會或機構而言,大量的人默默地做無用功,白白浪費了資源,降低了整體效率,削弱了對外的競爭力。 我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博士、教授和研究員,但是,我們的科技創新競爭力卻與之很不相稱,這或多或少與我們的教育體制和科研體制的設計有關,無數的人才被困在內捲化的制度性環境裡無法自拔,造成巨大的人才浪費,令人痛心。 內卷告訴我們,表面的精細、複雜、講究不等於高級,更不等於先進,那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假象,一種黑暗中無知的消耗,一種悲哀的精神寄託。只有跳出圈圈,站在更高層次上的不斷向外突破、創新和創造,才能不讓那種精緻的、繁複的、看起來特別敬業的內捲化狀態困擾我們,才能回歸到向上勃發的新常態上來。 明白了內卷的含義,大家便可以有意識地避免陷入內卷,減少內卷造成的浪費和傷害。 無論你是決策者還是執行者,做事之前都要判斷一下,儘可能避免內卷。社會應該鼓勵和推動開放自由的競爭環境,體制改革的目標應該放在鼓勵發明創造,建立最小約束的自由機制上來。 04/29/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