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宝与淘宝 Sat 23/10/2021 12:17 AM 每年春秋两季古董及艺术品的拍卖时不时的会有天价成交新闻。今年的苏富比和嘉德香港2021年10月秋拍会虽没有惊天的新闻,但仍以3件过亿,52件过千万(均为港币)的佳绩结束。别忘了,世界还笼罩在新冠疫情之中,正常的生活还未恢复! 有钱就是任性!可以为“买”宝一掷千金。这里的宝泛指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及艺术品。毕竟这世界还是没钱的人多。有钱的人“买宝”,而没钱的人则只能“淘宝”,就像在网上“淘”廉价商品一样。当然,此“宝”非彼“宝”。“淘”到的宝可能永远不会象“买”的宝那样,有朝一日为拥有者带来具巨大的商业利益。 进入“淘”宝的最初的诱因,是听到的,读到的,看到的那些瓷盘,瓷瓶,瓷罐及字画等在拍场高的吓人的价格。而真正让我开启“淘”宝的动机则是急需恶补历史知识。 我那时的历史知识几乎是空白。差到什么程度?不怕各位看官见笑,只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这还是因为从儿时起就过每年的“十一”国庆节,院门口要挂国旗,大人小孩都放假,晚上有烟火。然后,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是中华民国(实际上,中华民国一直存在,只不过管辖的版图缩小了而已)。再然后,还知道中华民国之前是大清帝国。再往前就糊涂了。连清朝有几位皇帝,也说不清楚。 中学最不喜欢的课就是历史课。原因有二。其一,总觉得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还老提它干吗?应该往前看,着眼于未来。特别是在历史为政治服务的年代,无疑更增加了历史课的枯燥和无味。一上历史课,听老师用官话叼叼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就一个“烦”字。其二,学历史需要死记硬背,而我最讨厌死记硬背,因为我记不住。多年之后,读计算机学位时才明白,我天生“内存”少,记忆力差。好在那是个不读书的年代,即便历史知识空白,也能混个中学毕业证书。开始“淘”宝后,每当看到中意的物件,都会查验一下年代背景,这样便在有意无意之中学了一点历史知识。 “买”宝的底气是银子,不需要智商及智慧。物件的来龙去脉,历史传承清清楚楚,谁都知道摆在那里的是个宝。它比的是经济实力,谁有钱谁牛气。“淘”宝的基础是学问,比的是知识和智慧,陶冶的是情操。虽然“买”宝和“淘”宝都希望有朝一日手中的宝贝能为自己带来收益,但“买”宝直接是奔着钱去的,投资的成份远远大于欣赏的兴趣。而“淘”宝则是欣赏加学习的兴趣大于投资的成份。“买”宝中意的是落锤的瞬间,我是大款,我第一,我争到并拥有宝贝了。向世人展示的是成功和金钱的威力。“淘”宝享受的则是在搜寻中运用智慧和己掌握的知识去发现宝贝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汲取新知识,增长见识及开阔眼界。 这些年来在小拍市场(没资本进入大拍卖行),虽然价值连城的宝贝一件都没“淘”到,但也买了些喜爱的小玩意自得其乐。最重要的是补学了不少相关的中国历史知识,虽然还是记不住,但大体上从夏商周,到秦汉魏晋隋,再到唐宋元明清及后来的中华民国有了年代框架。 “买”宝无可厚非。能在拍场上挥金如土,起码证明人家在商场上的成功。事实上,中外不乏买了宝之后的大亨们将财富用于行善之举。相反,若是买了宝之后变着法儿的想从旁门左道赚更多的钱,那就令人不齿了。开个博物馆,赚点儿票钱算是正道,起码,它还能传播知识,起到普及,提高及文化交流的作用。但要是把假货通过博物馆之名洗白,就不那么地道了。更有甚者,找点冠冕堂皇的理由,譬如因保护国宝所以要复制国宝等等诸如此类,照葫芦画瓢做假货坑蒙拐骗就实属缺德了。自从那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在拍场上创造了超过2.8亿港币的天价之后,市场上突然冒出了一大批鸡缸杯。就悉尼小小的拍卖市场,几乎每一场拍卖会都有若干个鸡缸杯,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几年前,某次在国内参观完博物馆后,走进博物馆的展卖部,赫然看见齐白石的画挂在那里,有大师的落款及钤印。但只标价两千人民币左右。从价格上就能判断那是仿品。从画质,画风上看,仿者还真有两把刷子,仿的挺逼真。询问了售货员之后,仿品得到证实。可那上边即没有水印,也没有任何其它能够证明是仿品的的标记。在艺术圣殿就这么公然卖假货,着实令我惊讶。在悉尼的小拍上,经常会看到著名大师们的仿品,钤印落款齐全。有的粗制滥造,很容易鉴别。有的还真挺逼真。那仿的不错的,说不定就是从这类博物馆的展卖部流出的。 所以,“淘”宝如履薄冰,特别是在小拍上“淘”宝,到处都是陷阱,假的比比皆是,真的少之又少。那些质次的假冒伪劣倒也好辨别,就怕碰到精雕细琢的赝品,风险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