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五味斋七月逆流,柠檬一定喷嚏乱打,偷偷笑得牙歪眼斜。 我看了对柠檬公审的过程,和所有的群众运动一样,不外乎三大派,挺派,倒派,和稀泥派(又称“管我屁事”或“我啥也不知道”派)。 我的言论自然是倒派的,但我心里是喜欢柠檬的。一个认真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当然,有些人看上去很不认真,其实是很认真的。需要用心去甄别。)我对“认真”的定义是passion。(希望大家能区别passion 和paranoia)。我自己在五味发言,大抵都是高兴了,想起什么了,说那么两句。我天生财迷,不给我钱我肯定不肯多干活。而柠檬,还有别的几位,写文章引经据典,就算是知识太多忍不住流出脑袋,肯定也至少要喂鸡勾狗一番,做额外的工作,而所有的目的,只是为和大家分享知识。这是很难得的精神。 站在倒派的一边,我认为柠檬的思辨能力亟待提高。凡事总要问个“为什么”。我窃以为这是我们中国人普遍应该学习的一种思辨能力。我昨晚横在沙发上看southpark,8岁小朋友斯坦问老爹,“为什么我们要把鸡蛋染上颜色?”老爹答:“因为基督为我们献出生命,所以在他复活的这天我们要把鸡蛋染上颜色”。小朋友斯坦大怒,问“难道你不觉得‘基督为我们献出生命’和‘要把鸡蛋染上颜色’这两者间有个很大的gap of information吗?” 西人说无论是哪个“为什么”的问题,当一层一层地问到第8个“为什么”的时候--如果可以问出那么多“为什么”的话,(也有人说是13个问题,我记不得了),答案就是“上帝”。咱们聪明的中国人会说“那还问个屁,不就是让你信上帝么”,但傻冒西人就是要问,不然信不踏实。 在回答“为什么”的时候,自然也不能像斯坦他爹那样,想也不想,随便给个答案就完。文不对题的答案,再长也没有用。就算斯坦他爹把整本圣经给斯坦念一遍,仍不能回答他的问题。 这里面,聆听是很大的学问,没听明白,或者根本懒得听,那对话就无从说起。圣人尚且“不耻下问”,如果没听明白对方说什么,“不耻求说明白”就更是应该了。 挺派的意见,是“知识多是好事”,这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知识必须理解,成为自己分析能力的添加;不然就是一本书末页的index,连目录都算不上--目录至少还是有组织结构的。 阿润说论文必须有多少页的引用,证明引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因果关系有瑕疵。论文之所以要引用,因为知识是有连贯性的,后人做研究是在前人证实了的基础之上。(由此可以想见论文作假,胡编出处是多么有害--使先前的知识不可信,从而破坏了知识的传递。)规定了引用的最低数量,可以防止学者跳大神,把研究报告写成科幻小说。正经的学问,自然要重视引用。不说学问了,我给客户写个标书,都要引用来引用去,反反复复查证。但还是那句话,引用要“有用”。 有人替柠檬惋惜,觉得他和一群俗人说话,是他的不智。这个,我就没有什么话可说了。每个人看世界都有自己的角度,这是和他的智识,经历,个性,环境,都分不开的。有的人满口脏话,我看他/她却是一个大智慧的人;有的人之乎者也曼妙难当,我却觉得他/她愚蠢讨厌而不自知。 我们每一个人,好比那巴别塔上的苦人儿,永远听不太清,永远说不太通。既如此,不如安心经营自己的世界,打开门,让朋友来玩。有人吐痰的,擦擦即可,要体恤人家肺病的艰难。万不可期图做所有人的judge--你家的洋房再高,总高不过巴别塔。可是连巴别塔,都是一个烂尾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