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日月光华的博客
  阅读历史、思考当下、遥望未来
我的名片
日月光华
注册日期: 2022-03-08
访问总量: 1,467,15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版权所有,凡转载、使用本博主自创内容,请注明出处。
感谢读者垂爱,感谢批评指正。敬请引用《日月光华》博
最新发布
· 2024:最壞的一年,最好的一年!
· 中共又「收放自如」了:突然放行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四十一)
· 人類現代性建構的六個維度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四十)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三十九)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三十八)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名词解释】
· 我為什麼厭惡極左、極右?
· 名詞解釋:奴性飽和度
· 什麼是教育?什麼是洗腦?
· 名詞解釋:中國當代《學術義和團
· 「人礦」是啥?「礦主」是誰?
· 何為權力合法
· 成語新解:《拭目以待》
· 文明與文化的關係
· 什麼是文明正義?
· 什麼是人性正義?
【热点】
· 中共又「收放自如」了:突然放行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四十一)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四十)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三十九)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三十八)
· 中国“献忠事件”一年汇编
· 易中天《中國邏輯》(一)網上箴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三十六)
· 大選落幕後, 民主黨、共和黨何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三十五)
【思】
· 2024:最壞的一年,最好的一年!
· 人類現代性建構的六個維度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三十五)
·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一切都是擦
· 《哈耶克名言警句特辑》——網上
· 反駁型人格
· 何為善良?
· 劉仲敬 「阿姨」現象思考
·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
· 人類個體如何存在於歷史?
【想】
· 中美如何比較才算客觀、中肯?
· 現代文明與現代人價值信念
· 不同文明層級的演化遞進
· 文明與宗教信仰的關係
· 俄乌战争背景下 关于人类文明的
· 俄烏戰爭與中華民族命運走向(修
· 《新三個世界理论探索》(下)
· 文明與文化的關係
· 什麼是文明正義?
· 什麼是人性正義?
存档目录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俄乌战争背景下 关于人类文明的思考——《新三個世界理论探索》(全文)
   

俄乌战争背景下 关于人类文明的思考——

     《新三個世界理论探索(初稿全文)

           作者:日月光华             說明:

    一,本文在俄烏戰爭背景下,提出的新三個世界理論探索,意在從文明史視角重新定位、準確描述現代世界存在的三個世界格局,試圖說明現代世界矛盾衝突的根源所在,同時指出世界和平和諧的出路。

    二,新三個世界是對舊三個世界理論而言。這個舊三個世界理論是指中共、毛澤東在冷戰背景下,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的新格局把國際社會劃分為三個部分的國際關係理論。1973622日,毛澤東在會見馬里總統特拉奧雷時提到:“我們都是叫做第三世界,就是發展中國家”。1974222日,毛澤東在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首次公開提出這一思想,“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19744月,鄧小平在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議上發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闡述了劃分“三個世界”的戰略思想。“三個世界理論中的三個世界的涵義是:第一世界是指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在世界範圍內推行霸權主義的超級大國。第二世界是指處於這兩者之間的發達國家,如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第三世界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和未開發國家。其中以第三世界國家最多,而且彼此大有差別(除最貧窮的國家外,還包括盛產石油的國家),因此無法給出適當的定義。第三世界國家往往採取中立的立場,因而從政治上把世界一分為 三。毛澤東認為超級大國之間爭奪世界霸權地位是世界局勢動盪不安的主要根源。第三世界是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的主要力量。”  

   中共的三個世界理論乃是中共出於其統治利益需要,對國際政治採取拉幫結派為我所用的一種粗率的政治策略(文革結束後中共自己也不提了),並不具有系統研究的科學性,也就是不具有學理依據,純粹是一種功利主義的為我所用。然而這個理論曾經在「冷戰時代「的國際政治、共產世界、中國大陸及華人世界造成一定影響。而本文關於三個世界理論探索是從人類文明史角度入手,對當今世界存在的政治制度、管治模式形成的文明體性質,以人在該制度中的位格尊嚴權利作為衡量標準進行劃分,與中共的三個世界理論完全不同,為免混淆視聽,故採用《新三個世界》以示區別。

   至於奧地利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三個世界理論,屬於哲學認識論範疇與政治學及文明史無涉。卡爾波普爾在《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一書提出的有關知識論體系認為,世界一:由物理客體和事件組成的世界,包括生物的存在。世界二:由心靈主體和其感知事件組成的世界。世界三:客觀知識組成的世界。這套理論是有關觀察、定義現實的一種方法。

   三,本文涉及的許多核心概念,比如「文明「、「人性」、「正義「業內相關學者的著述汗牛充棟,中外古今各家觀點不同角度各是其是,難有學術共同體的共識,無法縷述。故本文以引用維基百科、百度的相關概念名詞解釋做參照,不是認為其具有學理上的 權威性,相反而是認為他們是多數民間普通人基於常識的認知觀點。本文採取的是大眾認知的相關概念定義的公約數作為研究比較的參照系,同時亦引用相關普及性歷史資料及現代個別著名學者的相關觀點作為研究比對。此外,正如維特根斯坦曾說過的大意這樣的一句話:哲學的根本問題是語詞與語法的問題。我的理解是多數人爭議分歧的原因在於名詞概念內涵的定義理解不同問題。故此本文力圖把文中提出的核心概念內涵邊界做清晰的表述,以便探討爭論有一個統一的平台,免生雞鴨論風馬牛不相及徒費時間精力。

  四,本文的目的在於以新的視角觀察當今世界矛盾衝突存在的關鍵問題,希望提供一個新的認知角度,引發探索者的熱情,而不是做規範的學術八股。

      五,本文所有引用文字均以括號署明出處,不另做詳細註解。凡有訛誤,由本文作者負責,與原作者無涉。    

         

         (上)

            (全文28618字)

  中俄當務之急是升級文明而不是窮兵黷武

      ——文明觀視野下的中俄文明體原形

  

 

    本篇核心概念:新三個世界是指—現代文明體社會、前現代傳統社會、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

 (說明:本文所有引用文字均以括號署明出處,不另做詳細註解。凡有訛誤,由本文作者負責,與原作者無涉。)   

         

 篇首语:別把文明層級的對抗當做意識形態的冷戰

   冷戰(英語:Cold War)按維基百科詞條的解釋:“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及其盟國(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及其衛星國(東歐集團)之間長達半世紀的政治對抗。一般認為,冷戰始於1947年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結束於1991年蘇聯解體。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及軸心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員國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華約成員國則為社會主義陣營,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

  這種解釋的確也是數十年來東西方政界、學界的共識。然而其最大的錯誤在於嚴重誤導了世界:讓幾乎所有人以為兩者是處在文明史共時態的競爭:哪種的制度更優越、對人民更有利?是共產專制制度還是現代文明憲政民主制度?其實根本不是回事!這只是非常表面的現象。

   

  大家恐怕都搞錯了,蘇聯共產集團與西方民主陣營一個世紀來的纏鬥,從來不是什麼意識形態的冷戰,而是不同文明層級的衝突對決,而且這一衝突對決附體在俄羅斯及中共身上的魔性迄今沒有結束。蘇聯、東歐共產集團的崩潰,文明層級的衝突對決依然沒有結束;中國以改革開放續命的「韜光養晦」陰謀也不是中共對西方文明世界的示弱認慫甚至認可。事實是:俄羅斯依然通過虛假的憲政民主借屍還魂回到曾經的前現代傳統社會;中共政權骨子裡從來就是一個前現代愚昧的傳統社會,即便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依然在近十年內強勁回歸前現代社會“原教旨”。中俄的政權的本質、奉行的價值觀底色是一樣樣的,他們與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台灣等現代文明體的矛盾對抗是文明層級上的對抗。以中俄為典型的前現代傳統社會,以沙特、伊朗、阿富汗為典型的政教合一的中世紀文明體是不可能與現代文明社會和平共處的——他們的關係是野蠻與文明、落後與先進、自由與奴役的不同文明層級的矛盾衝突關係。

 

   一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與中共站位

   2022年2月24日,當俄羅斯普京悍然入侵主權國家烏克蘭  ,舉世震驚。中共習近平當局卻為俄羅斯普京站臺,表面上聲稱「中立」,然而從高層傳導的信息到國內輿論引導,從黨國喉舌到民間自媒體鼓噪,都是一邊倒站在普京俄羅斯一邊。國內輿情呈現的是支持俄羅斯反對美國西方的喧囂以及大小粉紅們為俄羅斯入侵叫好的各式各樣賣力表演。

 

   3月2日,聯合國大會第11次緊急特別會議(ESS,Emergency Special Session)成員進行投票表決,最終以141票贊成、5票反對(俄羅斯、敘利亞、白俄羅斯、朝鮮、厄立特裏亞)和35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由烏克蘭等超過9國家共同提交的烏克蘭局勢決議草案。該決議要求俄羅斯停止在烏克蘭的入侵並撤出所有部隊。中共投了棄權票。

   3月16日國際法院(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裁定「俄羅斯應立即停止2月24日起對烏克蘭領土展開的軍事行動,以及俄國須確保由俄國政府控製或支持的武裝勢力不會繼續展開軍事行動。國際法院的判決書中說明這次裁定結果為13票支持、2票反對,而反對的2位分別是俄羅斯籍的法院副院長格沃爾吉安(Kirill Gevorgian)以及中國籍的法官薛捍勤。」

  針對俄羅斯在G20的會籍資格,美中展現了截然不同的立場。早在歐美國家傳出將俄羅斯踢出G20的評估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通過周三(3月23日)的例行記者會表示,「二十國集團是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匯聚了世界主要經濟體,俄羅斯是重要成員,任何成員都沒有權利開除其他國家的成員資格。」力挺俄羅斯的味道相當濃厚。

   3月24日,聯合國大會再次以140票支持的壓倒多數通過決議,要求莫斯科立即停止針對烏克蘭的戰爭。中共依然投棄權票。

   3月30日 - 鳳凰衛視周三報導稱,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安徽屯溪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晤。王毅指出,今年以來,中俄關系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保持著正確前進方向,體現出堅韌發展勢頭,雙方對發展雙邊關系的意願“更加堅定”。

   4月1日歐中峰會 面對歐盟嚴厲警告 習共依然老調重彈,拒不譴責俄羅斯入侵,怙惡不悛的穩固立場再次曝光。

   4月7日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决定暂停俄罗斯在人权理事会的资格。中国投票反对。

   5月24由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组成的四国集团(QUAD)的领导人正在东京举行峰会。中国和俄罗斯空军刻意在日本海、东中国海以及西太平洋海域上空举行了一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达十三个小时。联合取暖、威胁的意味甚浓。

   中共對俄烏戰爭的態度、联合站位已經昭然若揭。各種拙劣的所謂“中立”的“假動作”其實騙不了世界,只會暴露自己毫無是非、罔顧正義的真面目。

   

   二、  為什麼中共站臺普京俄羅斯?

   那麼,在如此重大是非立場上,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為什麼中共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違背《聯合國憲章》與《國際法》原則,與文明世界為敵,站在邪惡的入侵者一邊?

   我的看法是:中共与普京俄罗斯的政權的本質是一樣的,是一種王在法上的專製獨裁政體,一種權力最大說了算的野蠻製度。虽然他们也有现代文明社会的宪法法律,但離真正的憲政民主社會還非常遙遠。無論他們用什麼樣的憲法偽裝自己具有現代文明體社會的法治形式,都無法掩蓋他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製度模式、歷史觀、文明觀都依然停留在前現代社會桎梏中的事實。可悲的是 普京俄羅斯與習共當局兩者完全沒有明白他們的國家製度和價值觀所處的文明層級至今還是屬於前現代傳統社會,而不是現代文明體。他们信心满满地认为可以“背靠背”“上不封顶”“合作无禁区”地与以美国西方现代文明世界一较高低。

   他們还以为他们拥有强大的民意支持。他们看到其治下是人民由於長期被洗腦灌輸陳腐落後的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大部分人與他們的思維是同構的。所以,兩個政權的底層思維邏輯是一樣的,兩國的獨裁者普京和習近平的心思也是一樣的——為了永保權位,必須抱團取暖。如同習共所高調聲明:“中俄互信上不封頂,戰略合作不設禁區,世代友好沒有止境。”(1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號稱中俄關系“不是聯盟勝似聯盟”(王毅、汪文斌)。對兩國人民而言,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主要表現在當下俄羅斯被洗腦愚昧的群體占比应该低於中國大陸。俄羅斯還有數千科學家藝術家新聞記者以及數十個城市民眾抗議示威反對普京入侵烏克蘭。中國大陸少數的抗議聲音都被禁止屏蔽、抗議者被消失!剩下的都是烏央烏央的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老少粉紅”,恍如文革時期天安門廣場的红色海洋!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现代文明潮流浩浩荡荡。中俄兩國無論從國家政治文明、價值觀、歷史觀,無論是高層統治者還是民間百姓,當務之急是升級文明形態,而不是窮兵黷武,逆世界潮流與世界現代文明為敵!

 

   三、為什麼一場地緣政治戰爭忽然演變為世界範圍內的現代文明與前現代文明的價值觀之戰?

   基於前現代傳統社會的價值觀與思維邏輯,普京俄羅斯悍然入侵烏克蘭,無視二戰後的世界秩序,無視《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從而引發世界格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局。從聯合國兩次表決,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國家自然地站位在文明正義一邊,反對俄羅斯的野蠻入侵。尤其歐盟、北約空前團結。表面上看,他們是團結在二戰後的世界秩序一邊,實際上是團結在現代文明價值觀一邊。反之,普京俄羅斯、習共当局、朝鮮、敘利亞等表面上看他們是利益共同體的合乎邏輯的“道義”呼應,實際上是前現代專製主義獨裁者惺惺相惜、兔死狐悲的抱團取暖。

   原本一場地緣政治的局部戰爭,如今打成了一場現代文明與前現代傳統社會的價值觀之戰。不僅原來面和心不和的歐美空前團結,同仇敵愾,多少年美國做不到的事(北約各國軍費GDP2%占比),普京幾天時間就“幫忙”做到了。以德國的轉變最為突出,宣布立即釋放1000億歐元特殊預算,以實現其國防現代化。最近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在聯邦眾議院特別會議上說:"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年復一年地把國內生產總值2%以上投資於我們的國防」。同時,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和人民也紛紛站隊:是站在正義良知一邊?還是為反人類反文明的邪惡陪葬?一場戰爭把世界文明與野蠻的邊界、人與獸的邊界刻畫得越來越清晰了。俄烏大戰是大是大非,支持烏克蘭人民反抗還是支持普京俄羅斯入侵,是現代人與前現代人的重要分野,也是檢驗一個人的認知水平高低的尺度。“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错误思維早已經過時。

   二十一世紀新的國際秩序重组的序幕已經拉開。以俄烏戰爭的立場站位為分界線。以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台灣澳大利亞等為代表的現代文明體社會與以中俄為代表的前現代傳統社會(專制獨裁社會)的一場大決戰,是事關人類的前途命運的世紀大戰。同樣,也是一場甄別現代人與前現代人的戰爭。即便作為人類普通一員,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來臨之際,在這個大是大非的選擇面前,你的理性思考、判斷、立場、站位,不僅是檢驗你的認知水平判斷力,還將深刻影響你的未來,並持續影響你的子孫後代。

  我賭現代文明社會勝!

 

 

 

      新三個世界理論探索

       (中)

        不同文明層級的對決

     ——俄烏戰爭背景下的美國西方與中俄

  本篇核心概念:文明。現代文明。前現代傳統社會。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

   篇首语:一場俄烏戰爭打出了中俄偽裝下的野蠻落後原形,也打出了以美國西方為主體的現代文明國家強大的真面目。中俄都是披著現代文明社會的外衣,–有憲法、“民主”。憲法規定公民有自由(個人權利選舉權、言論出版示威遊行等)。甚至俄羅斯還有公開的“民主選舉”、中共號稱是“全過程民主”,是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家。而本質上他們是一丘之貉–从前現代传统威权政治逐渐沦落为專制獨裁政權。

  《新三個世界理论探索》(上),我提出“二十一世紀新的國際秩序序幕已經拉開,以俄烏戰爭的立場站位為分界線,是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為代表的現代文明體社會與中俄為代表的前現代傳統社會(專制獨裁社會)的一場大決戰,是關乎人類的前途命運的世紀大戰。”指出中俄兩國是屬於前現代傳統社會,歐盟北美澳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屬於現代文明體社會。現代文明與前現代文明(傳統社會)屬於不同文明層級的文明體,是人類文明發展所處的不同階段,在國家管治理模式與核心價值觀上是不兼容的文明體。現代文明體是從前現代傳統社會升級換代後的更先進的文明體社會,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文明發展的最高階段。我不認同俄烏戰爭是“新冷戰”的開啟或“舊冷戰”延續的老套說法;也不同意用陳舊的“修斯底德陷阱”叢林思維比附當今的中美之爭。這些觀察當代世界似是而非的視角,模糊了北美歐盟等為代表的民主社會與中俄為代表的傳統專制社會兩大陣營,是文明與野蠻、先進與落後的文明層級對決的本質。而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則是比前現代傳統社會更落後的政治制度。

 

  本篇探讨現代文明、前現代傳統社會和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的特征與區分。

一、何為“文明”?

  我關於“文明”的定義:

   (一)所謂文明,從廣義上說,就是所有人類有別於動物界的所有有形(器物)無形(觀念)的發現、發明、創造和作為。從狹義上說,則是指人類社會從野蠻無序的叢林時代,逐步邁向規則清晰、契約有效、榮辱觀強、儀式感濃,尤其以人性尊嚴、位格不斷提升為標志,具有總體傾向上升遞進關系的各個文明體。

   (二)文明既然僅僅屬於人類所有,其核心指標當然是人類的個體地位——自由平等權利尊嚴——在歷史發展演化中不斷提升、進步、完善的過程。一個國家社會是否文明以及文明程度高低,必然是以人的自由平等權利尊嚴獲得的高低、多寡為衡量標準。

 

   維基百科對文明的定義是:“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義,引申為“分工”“合作”,即人們和睦地生活於“社會集團”中的狀態,也就是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文明擁有更密集的人口聚集地,並且已經開始劃分社會階級,一般有一個統治精英階層和被統治的城市和農村人口。這些被統治的人群依據分工集中從事農業,采礦,小規模制造以及貿易的行業。文明集中權力,並且將人類對自然的控制力作極大的延伸。在人類學和考古學中,文明也可以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經濟文化的地區,例如兩河文明、黃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類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

  《百度百科》給“文明”的定義,特別限定在“歷史學、考古學”範疇內:“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文明是以文字的發明,單偶制家庭的確立和階級的產生為標志的,是人類或達到智慧水平之形式的存在形式和存在狀態,是指一切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存在形式。文明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觀念以及不斷進化的人類本性的具體體現。是人類開始群居並出現社會分工專業化,人類社會雛形基本形成後開始出現的一種現象。是較為豐富的物質基礎上的產物,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基本屬性。”

 

  關於“文明”的概念迄今史學界尚無公認的唯一定義,世界上沒有共識。

   美國學者布魯斯·馬茲利什在《文明及其內涵》一書中,指出文明這個詞(“civilization”)首次出現於1765年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政治家米拉波的《人類之友》一書。是帶有歐洲中心論色彩的詞匯。至於“文明”一詞的內涵至今依然眾說紛紜。

   著名政治學者亨廷頓《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主旨談文明,卻不曾給文明一個確切的定義。他在文本中的闡述有時候“文明”是“宗教”““文化”的替代詞,更多時候亨廷頓心中的“文明”與“宗教”是一回事。原因主要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並沒有關於人類文明學的專門學科。研究者都是從自身的視角定義“文明”,或想當然的以不言自明的各自主觀想象為文明的概念註腳。因此說“文明”其內涵和外延眾說紛紜實不為過。此外,我猜測亨廷頓或許基於“政治正確”的學術禁忌,不方便把宗教沖突直白說破,於是含糊地提出“文明的沖突”的概念。

 

   由於文明概念沒有統一的共識,有關“文明”概念的指向非常寬泛,使用也非常混亂。不過大致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

   (一)從文明核心價值形態和地域分布的空間劃分:主要是指以宗教為信仰和核心價值為地理邊界的歐美大洋洲基督教文明、中東西亞南亞的伊斯蘭文明、東亞儒家文明還有印度文明、中南美洲文明、非洲文明。

   (二)馬克思主義者則接續消化以往學者的研究成果,基於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理論,依據人類勞動工具的發明使用和社會集體發育發展進程,把人類文明演變為頗具自身特色的社會歷史理論,認為人類社會演化發展的先後順序以時間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認為世界上每一個種族、區域、國家和文明體都完整地經歷這種演化過程,是歷史潮流、文明趨勢。也就是人類社會終結於“共產主義”。

  (三)從考古學的角度看,以工具使用製造的精良程度,可以劃分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等。

 

   其他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又從社會的形成、制度模式的遞嬗、風俗習慣、文化模式區分不同時代地域的不同社會模式。從而產生不同理解視角的文明史。

   比如, 德國歷史學家斯本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一書中把人類文明形容為具有生老病死盛衰規律的生命體,被認為是文明生態學開山鼻祖。

   比如,著名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受斯本格勒啟發,在皇皇巨著《歷史研究》中,把人類文明劃分為二十四個文明盛衰體。

   比如,美國學者威廉 邁克高希從文化技術傳播角度解讀的《世界文明史》。

   比如,在諾貝特.艾利亞斯那裏(《文明的進程》),“文明”一詞是對現代西方社會發展水平的一種總結性的概念,它涵蓋如下內容:較高水準的科學技術、社會組織,以及某種生活方式。然而他在《文明點進程》一書中,“文明”與“文化”是混用的,雖然他指出在德國和法國、英國對兩個概念的理解完全不同。

  比如,美國著名哲學家文化史家威爾 杜蘭特用半個世紀心血撰寫的《文明的故事》,他以整個人類文明史(主要是東方文明)為觀察背景,著重敘述從古希臘到迄今為止的歐美文明發展史。他的人類文明史與普通世界通史並無本質不同。

  比如,上面提及的哈佛文明史家亨廷頓預言了東西方文明的沖突的必然性——其實他說的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沖突以及與儒家文明的沖突。而亨廷頓的得意門生弗蘭西斯 福山則預言人類文明終結於“西方現代民主制度”——這非常接近現代意義上的文明史含義。

 

  他們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闡述對人類文明發展史的思考與理解。

  

   與上述史學家們對文明史理解角度有同,本文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人的尊嚴、位格的完善與發育水平,作為人類文明進程的最主要標志。對文明的概念內涵、文明的生成發展的動力賦予不同內涵,以此作為衡量評價人類文明進程的標準。並據此對現存世界上的國家大致劃分為三種文明模式,這就是我的“新三個世界理論”——現代文明體社會、前現代傳統社會、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同時闡明,現代文明與西方民主不完全是一回事。

 

   二、現代文明體社會、前現代傳統社會、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的制度特征與價值觀、思維方式的異同

   亨廷頓先生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認為冷戰後的世界是由“七八個文明”構成:西方文明,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東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我認為現代世界大體可以歸類為三個文明體世界即:現代文明體社會,前現代傳統社會,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而且這三種文明體以人的尊嚴、位格的完善與發展水平作為人類文明進程的標準衡量,是存在先進與落後遞進關系的。以我的文明定義出發界定這三個文明體社會,現代文明體社會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發展的最高階段;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是當今世界最落後的政治體制和社會;前現代傳統社會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文明體。

 

  (一)現代文明體社會

  什麼是現代文明體社會?

   1,現代文明社會的制度形態:憲政民主自由法治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標配。其顯著特征是主權在民。人權高於神權(宗教)、王權(帝王)。法在王上。軍隊國家化。軍隊的功能是保家衛國、抵禦外侮侵略,其次是天災人禍的救援部隊。

   2,現代文明核心價值觀:平等(所有人、種族、國家、男女),自由(包括思想自由、信仰自由,言論、新聞出版自由,個人選擇、遷徙、追求幸福自由等),人性尊嚴、公民權利、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以理性科學精神建立教育制度培養現代公民;以現代公民社會造就、踐行憲政法治民主制度;以憲政制度與公民社會保障平等、自由、人權、財產等現代文明核心價值;以現代憲政制度和理念確立工業化資訊化專業化的經濟社會。以新聞、出版自由保障公民權利、監督政府行為、批判社會假醜惡行為。

   3,現代文明社會倡導自由平等獨立,尊重個性,尊重事實邏輯常識的教育理念,激發人的創造力與創新精神,催生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形成高度發達的社會創造力體系。現代文明社会保障社會基本的公平正義,個體自由度安全感幸福感較好。社會自組織能力強大,抵抗自然災害和腐敗政府及社會邪惡暴力的力量較強,社會各階層運行相對和諧健康安寧。

   4,現代文明社會個體的思維方式與行為特征:

   A,重事實邏輯常識,具備科學理性精神。立論判斷出於事實邏輯常識而非立場先行和主觀臆測。清楚自己知識儲備與認知能力的邊界,相信、尊重相關領域的專業意見。

   B,知識儲備與觀念處在實時動態更新狀態。亦即是隨事實與社會發展更新處在進行時態。

   C,三觀與現代文明核心價值不衝突。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是自由平權利理念,秉持社會正義、個人權利、人格尊嚴高於國家利益。也就是秉持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的法則。

   D,規則意識。遵守現代文明已然建立的各種約定俗成的行業專業規則。遵守世界學術共同體的共識。

   E,獨立思考意識。基於上述三點級個人知識儲備,創建屬於自己的問題意識和判斷體系,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世界視野。

   F,心態開放、包容,尊重多元價值、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各民族文化只是人類文化之一部分,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福音,是富益人類未來的文化資源。

   G,國家利益是建立在個人權利尊嚴自由之上,認可人權高於主權。  

   5,現代文明體國家較為典型的有:歐盟27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挪威、冰島、澳大利亞、新西蘭、以色列、日本、韓國、台灣、哥斯達黎加、烏拉圭、模裏西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參考英國《經濟學人》2021年度“民主指數”)。

   所謂現代文明簡言之,就是人類的地位(自由平等權利尊嚴)被憲法法律確認、為該社會道德良知所規範、是其核心價值觀為法治社會普遍認可,並由此惠及其他生靈。判斷一個國家社會是否是現代文明體,即以此為衡量標準。 

 

(二)前現代傳統社會

  什麼是前現代傳統社會?

  1,前現代傳統社會的制度形態:王權(帝王君主最高統治者)高於神權、人權。王權在憲法法律之上、在人權之上。權力淩駕於憲法法律之上,主權高於人權。最高統治者事實上具有不受憲法法律約束的權力。憲法法律是用來統治國民百姓、維護少數利益集團利益的工具,不是用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有效手段,也不是用來約束政府、公權力的大法。憲法的部分條款是不能在進入司法程序的。不存在違憲審查。一句話在現實中許多憲法條款是不能實施的。國家擁有大學、中小學較為完整的教育體系,不是用來傳播探索真知真相真理,而是用來洗腦、灌輸錯誤價值觀、歷史觀、世界觀、人生觀;不是用來啟迪心智、探索知識、完善人格、培養現代公民社會做準備,而是用來培養馴服的奴役工具。

  2,前現代傳統社會,軍隊警察黨有化或私有化。由國家豢養軍隊、警察的主要職能和目的是對付百姓而不是保家衛國、維系社會法治安全。他們以威脅、恐嚇、折磨、摧殘等手段達到威脅生存、肉體消滅、心靈恐懼的目的。他們所作所為不能讓你相信時,就采取各種手段讓你服,直至肉體消滅!以中國大陸為例,中共充分利用中國人怯懦、膽小、貪生怕死的弱點,用古老的株連法,挾持你的親人,直至挾持十四億人民以達到他們脅迫、屈服的目的。

  3,前現代社會的統治特征:執政者公然或表裏不一地反對、拒絕現代文明的自由、平等、人權等普世價值。其本質是堅持頑固的反人類反文明的、反歷史潮流立場。他們創造的所有蠱惑人心的詞匯都是用來麻醉、迷惑、誤導黎民百姓的。

  4,前現代社會的最核心利益是維護少數家族的統治集團的利益。為了維護集權統治的少數利益集團,謊言成了前現代國家的支柱產業。歷史真相和現實真相是他們最恐懼的敵人。宣傳部是這類國家的重要部門,與納粹德國一樣,他們需要制造謊言、傳播謊言、用一切辦法讓人們相信謊言,以達到指鹿為馬、是非顛倒、黑白難分的效果。他們利用中國人固有的邏輯思維貧弱的特點,在邏輯概念上上下其手。以中國大陸為例:刻意回避或混淆中國、中共、祖國的概念內涵。反共=反中,中國、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閉關鎖國、禁網禁言,封堵外面豐富多元的真實資訊。

  5,特務統治、警察治國是他們維系統治的主要手段。用國家機器威脅恐嚇人民,讓人民生活於恐懼之中。以中國大陸為例,國安、公安是他們的兩大耳目,甚至居委會街道辦事處都隨時可以是外圍監控百姓的基層機構。近十年來更是利用高科技手段監控十四億國人,把數據集權主義發展到登峰造極地步。國家黑幫化、軍隊私有化,社會黑惡化,利益階層凝固化,底層社會貧困化。

  6,前現代傳統社會個人的價值觀與是思維方式:

   A,統一唯一的政治正確答案,一元價值觀、不能容忍不同的價值觀念;

   B,國家至上,廣泛傳播狹隘的民族主義觀,文化上唯我獨尊;

   C,思維方式封閉,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邏輯思維能力普遍簡單低下,遵循一種自我認可的邏輯方式(中國式邏輯);

   D,精於生存之道和利己主義算計,或曰:精於工具理性、拙於價值理性。

   E,對現代文明普世價值、與現代思維方式普遍陌生隔閡甚至有排異反應。   

  

   7,前現代傳統社會(專制政體)較為典型的有:中國、朝鮮、古巴、俄羅斯、緬甸、委內瑞拉等(參考英國《經濟學人》2021年度“民主指數”)。

  簡言之,前現代傳統社會反對自由、獨立,不尊重個性、不尊重事實邏輯的教育理念,害怕人民獲得真相真知真理,所以長期堅持反人道反文明反科學的洗腦教育,導致社會整體創造力與創新能力萎縮低下,無法生成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創新體系、創造社會財富。專制獨裁的人治政治,權力就是真理,使社會缺乏基本的公平正義和生存保障,個體自由度安全感極差,社會自組織能力不足導致抵抗災害抗邪惡暴力的力量無序虛弱,社會各階層矛盾沖突不斷激化,仇官仇富的同時底層互害,人人自危,嚴重惡化社會的和諧健康安寧。

 

  (三)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

  何為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

   1,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制度形態:教權與王權合一,高於世俗權利和普遍人權。政教合一的領袖權力在憲法和法律之上、在人民之上。軍隊、警察、公權力都是最高權力的禦用工具。

   2,堅持宗教原教旨主義,傳統教義不僅沒有隨時代進步而進行合乎時代的詮釋,反而經常由宗教領袖基於局部或特殊群體的利益進行主觀解釋,從而導致教義非人性反文明化,尤其是歷史發展到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普世價值深入人心,宗教教義卻未能進行現代詮釋,與時代脫節、與文明脫軌、與人性悖離。

   3,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個人的觀念特征:不尊重宗教信仰的多元平等地位,不尊重個體多元價值選擇,不尊重男女平等,不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不能理解現代文明的潮流,無視人的基本尊嚴與權利,不知何為文明常識、現代思維,拒絕科學與現代文明基本常識規範。以旨宗教信仰和個人情緒好惡代替理性批判。是非理性宗教狂熱和宗教原教旨主義產生的溫床,執念於某種過時、非科學、非理性的信仰教條。

   4,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的另一特征是封閉、保守,教育落後、觀念陳腐、社會各階層分化嚴重。

   5,中世紀政教合一社會較為典型的有:沙特、伊朗、阿富汗塔利班等(參考英國《經濟學人》2021年度“民主指數”)。

 

   世界上除了上述三種典型的社會外,其他都是程度不同的介於三者之間的混合型社會。

 

  (三)現代文明並不等同於西方文明

   現代文明不僅是人類社會發展迄今優勝劣汰選擇的結果,而且是源於人性正義的必由之路。現代文明社會的政治架構、核心價值理念、思維方式是充分理解人性乃生存本能、善、惡三位一體的基礎上形塑的,因而現代文明是一套順乎人性又約束人性的普世價值理念和制度設置。

   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和制度設置確切說起源於晚近五百年來的西方文明。文藝通過文學藝術哲學的覆興,喚醒了被「黑暗中世紀」壓抑近千年的鮮活人性——人性蘇醒、自由解放、男歡女愛與正常的「食色性也」;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帶來個人主義、財產神聖、議會制傳統;啟蒙運動啟迪了人們對自由、獨立、平等的渴望等等,豐富、夯實了人性正義的內涵(關於「人性正義」將在《我的新三個世界理論》(下)闡述。此處不贅)。

   自由、獨立、平等、個人權利是源於人類文明史的大浪淘沙,經過數千年個文明體實踐反覆篩選的文化結晶,也是人類各民族歷史文化精華的薈萃。這些如今歸屬於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恰恰是來自對人性善惡的深刻洞悉以及對人性張揚與約束的適度把握。西方文明恰好在歷史關鍵節點率先發現揭示、接續弘揚了人類文明的精華——古希臘文明、羅馬文明、中世紀波斯文明、英國的大憲章運動和個人主義文化、意大利文藝覆興、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大航海時代商業文化、古代中國的科舉文化(文官管理系統)、法國啟蒙運動、美國獨立運動與現代憲政文明。由此形成了以西方文明的核心價值為主體的現代人類文明。這套價值體系在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維護人性正義方面具有迄今為止最大合理性與先進性。自由獨立平等個人權利,通過憲政法治民主的制度模式和教育科技體系和理念的變革創設,對張揚人性善、約束人性惡提供最佳機制,是人類文明的理性選擇。以民主選舉方式作為迄今為止西方找到的維護社會正義的最不壞的手段,為現代文明保駕護航,從而催生了人類有史以來嶄新的現代文明體社會。

   按照亨廷頓的說法,西方文明的生成是人類歷史的特殊性事件。其實世界歷史上任何文明都可以說是歷史的特殊性事件——因為沒有平行時空,誰也不知道在另一個時間維度上每個個別的文明體發展,將會是什麼樣的形態、樣貌。

   不過 亨廷頓強調的是西方文明的獨特性和不可覆制性,也就是說西方文明不是普世的,這一點倒沒有錯。他列舉了西方文明獨特性的八大特徵—

  1、   古典遺產(指希臘哲學羅馬法基督教等)。

2,新教信仰與天主教。

3,歐洲語言。

4,神權與世俗權力分離。

5法治傳統。

6,社會多元傳統。

7,政治代議制。

8,個人主義傳統。我發現這些特徵是西方文明的八個主要特徵,而不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價值。

 

   第一, 不可否認,組成西方文明的八大特徵,是推動、生成現代文明核心價值的催化劑,是孕育現代文明核心價值(自由平等人權憲政法治民主)的溫床,兩者並非具有充分條件的因果關系,毋寧說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產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乃是根源於人性正義。只不過這些源於人性正義的核心價值被西方文明率先發現、揭示,並在兩千多年探索實踐中淘汰優選出來,其本質是揭示了人性、人類共有的價值。

   人類在數千年文明史的探索發現中存在偶然性。賈雷德戴蒙德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中就探討了人類文明生成發展的偶然性因素。其中地球上大陸板塊的走向(縱勢或橫勢)、動植物分布、甚至病菌存在的偶然性,甚至氣候和地理方面的特點如各大陸不同的面積、位置、甚至形狀的偶然性都對人類文明產生重大影響。

   那麼人類文明在生成演化過程中,各種文化的出現也存在大量偶然性因素。比如中華文明發明了紙張、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文官選拔制度(科舉制度),這也是偶然性存在。希臘羅馬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都有各自原創性貢獻。但在歷史的演化過程中葉生成了某些共有的文化形態。比如世界主要文明大都走過從石器、銅器、鐵器時代演變的路線;也從從漁獵遊牧時代走向農耕時代。都先後產生過文字、詩歌文學、音樂、繪畫藝術等等。人類經過漫長的地域遷徙交流傳播、甚至野蠻的戰爭征服,人類文明文化其實就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雜燴,成為一個先來後到、吸收消化的互相激盪融合的海納百川過程。單一純粹的文化文明就像單一純粹的種族一樣是不存在的。

   不錯,西方文明率先發現、揭示了人類的普世價值,但並不等於擁有這一“專利”可以占為己有。反之,非西方社會,沒有發現、揭示這一人類普世價值,不等於說就不配享用。非西方社會更不必為了民族自尊另起爐竈,去“創造”另類價值體系自娛自樂。除非你不是人類大家庭一員,否則普世價值如上述所言乃根源於人性正義的法則,而非西方文明的獨享專利。如果說這項發現有“專利”的話,這個“專利”屬於全人類共有。

   第二,文化與文明也不是一回事。文明趨同,文化呈異。文明表達人類的共性,文化表達人類的特殊性。文明沒有邊界,文化有邊界。文明是制度模式、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屬於抽象的範疇。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表達方式,屬於具體形象的範疇。文明像攀援一座高山,只能登高才能望遠;文化像無邊無際的平原,各處盡可異彩紛呈。文化是可以地域色彩濃烈、可以異彩紛呈,豐富人類的生活與想象。文明要求的是人類基本價值觀、思維方式的現代化。任何國家民族的文化,只要不是反人性反文明的,也即是不違背“人性正義”的法則,都是屬於中性的無害的,褒貶完全屬於個人喜好。如:用刀叉還是用筷子,穿西裝還是穿長袍,都是個人愛好習慣,沒有優劣之分。在這個大前提下、且僅僅在這個大前提下,便不存在哪種文化更優或更劣。然而,失卻這個大前提,文化就有優劣之分。非洲對女性陰蒂的閹割文化,吃人肉文化;中國歷史上的太監文化、小腳文化;人類歷史上的人分等級尊卑貴賤文化、男尊女卑文化等等都是劣質文化。都不能說是優劣不分、可中性包容的文化。

 

   人們對現代文明與西方文明之所以產生誤解,首先是由於西方文明的核心價值與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絕大部分是重疊的,所以人們常常把西方文明直接等同於現代文明。日本、臺灣、韓國、哥斯達黎加、烏拉圭、模里西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社會無論是制度模式、文化形態都不屬於西方社會,卻依然是成功的現代文明體社會。原因在於這些成功的非西方國家,他們在關於人的核心價值和憲政法治民主制度設置上與西方現代文明社會的核心價值是一致的——堅守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的法則(關於“文明正義”將在《新三個世界理论探索》(下)闡述。此處不贅)。台灣(中華民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在社會秩序、公眾道德倫理規範、政府治理效率方面,不亞於西方最發達的社會。根據《經濟學人》2021年的報告,全球167個國家和地區民主指數排名,臺灣高居全球第八位,高於加拿大、德國、韓國、日本、英國、法國、以色列、西班牙、美國、葡萄牙。韓國、日本分別位居17、18位,亦高於英國、法國、奧地利、以色列、西班牙、美國、葡萄牙等西方國家。說明非西方國家完全可以成為優質的現代文明社會。

   第三,大航海時代以來,由於西方文明的強勢崛起,西方列強曾經的野蠻入侵掠奪給殖民者人民心理留下很深的傷痕,給他們帶來苦澀的歷史記憶,雖然客觀上西方文明的入侵也同時帶來先進的科技文化和近現代文明理念,但這不足以抵消由於侵略的傷害以及被喚醒的民族自尊心感受到的傷害。尤其西方文明的成功嚴重刺激了當地人民受傷脆弱的心靈,引發了在西方文明面前相形見絀的文化自卑,一旦他們在經濟文化上崛起,必然的心理反應是通過否定西方霸權和長期壟斷的話語權來獲得民族心理的滿足。遺憾的是,非西方社會的人民常常誤把西方文明等同於現代文明,誤把數百年來通過西方列強有意無意中帶來的現代文明核心價值的史詩般凱旋,當做是西方文明的勝利!這一誤解導致了迄今為止非西方社會、國家對與西方文明共有的普世價值也產生警覺與牴觸。一百多年來,非西方社會、國家一波又一波的反西方浪潮就是在這種心理背景下產生的。

   此外,此外有必要顺带提及的是,對西方世界而言,這一點非常值得警惕:西方民眾也罷精英也罷千萬不要誤解西方骄傲自豪的本錢是西方文化!錯!西方社會真正值得驕傲自豪的是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率先發現并完善了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這一套普世價值。

   只有釐清現代文明與西方文明不是一回事,即現代文明乃是源於人類的人性共有的稟賦——人性正義,人類文明的普世價值才能深入人心,廣泛接受。希望這一天不會太遙遠。

   我的結論是,不久的將來,人類文明歷史將終結於現代文明而不是西方文明或西方民主製度(弗蘭西斯 福山《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民主始終是捍衛現代文明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四)是國家強大重要還是文明進步重要?

   當年納粹德國、日本軍國主義不可謂不強大!這種強大的代價是什麼歷史已經給出答案——禍國殃民、人道災難、人類文明倒退。文明進步就是意味著融入現代文明體系,合乎歷史發展的正義朝向,普通百姓能得到基本的人權、法治保障。

   選擇國家強大對前現代社會(非民選政府或專制獨裁體制)的國家而言,受益的是極少數高層利益集團,人民依然是奴隸仆人——中國、俄羅斯、朝鮮、委內瑞拉、伊朗、敘利亞等等專制獨裁國家人民的處境就是明證。 選擇現代文明受益的是廣大百姓,他們可以享有作為人起碼的公平正義、擁有人性尊嚴的生活。日本、韓國、台灣就是典範。

   只有在人權高於主權的憲政法治制度下,國家強大才有正面意義——人民成為受益主體;反之,在國家主義的旗幟下國家越強大奴役越深重。

   此外,非民主法治的國家強大是短期的、不可預測的,其政權的脆斷崩解往往猝不及防,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是巨大的;只有憲政民主體制下的文明進步是長期的、可持續、可預期的,有自我糾錯的機制(三權制衡、第四權新聞自由監督),可以隨文明進程而不斷完善。“……只要我們還能把不稱職的領導人選下去,並維護好能夠揭露系統性謊言且淩駕於審查之上的信息生態系統,我們(民主國家)就可以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而這正是一個國家今天所能擁有的最重要的競爭優勢。”(托馬斯·弗裏德曼)

 

  (五)現代文明永不衰落兼及美利堅共和國盛衰

   近年來,中國大陸甚囂塵上的所謂“東升西降”呱噪,是中共禦用文人捏造出來的荒謬扭曲認知鬧劇,是對中國大陸人民的誤導和欺騙。以美國西方為主體的現代文明社會是人類歷史迄今為止文明發展的最高級階段。體現在他的核心價值——人類尊嚴、平等、自由、獨立、個人權利——得到全世界普遍認可具有普世性性共識,並把這些核心價值寫進《聯合國憲章》、寫進所有承認現代文明核心價值的國家憲法以及進入司法法律程序。在現代文明體社會,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得以最高程度的伸張。然而毋庸諱言,以民主選舉製度為核心的手段並非完美,依然存在重大缺陷——效率低下、陷入黨爭及民粹主義和白左陷阱——亟待完善、亟待尋找新的路徑、方法。

   然而有一點是肯定的,前現代社會的區域文明體則必然衰落,就像數千年人類文明歷史所經歷的那樣,所有的區域文明無一例外地衰亡、衰落,哪怕他們曾經像大海滔天巨浪般洶湧澎湃輝煌一時,無不發展演化為現代文明社會融入世界一體的現代文明大潮或正在融入這一文明大潮,所有的逆流暗礁都阻擋不了這一排山倒海的趨勢。

 

   美國是否會衰落?取決於美國的價值觀是否依然代表人類現代文明演化進步的大趨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美國就不會衰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美國的命運就和歷史上所有文明體的歷史一樣——走向衰亡。我的結論是美國不會衰落,相反,只會越來越強大。原因是下面四個前提的不改變:

 

   1,美國的憲政民主制度的核心價值(自由平等權利)依然健康而富有生命力嗎?依然沒有偏離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的軌道嗎?如果沒有,那麽美國的繼續強大是毫無疑問。

   2,教育、人才、創新依然是世界最好的凝聚中心嗎?這三者沒有改變,美國就不會喪失引領世界科技文明的領袖角色,就是說它的吸引力依然強大牢靠。

   3,美國還是全世界移民、資金嚮往的目的地嗎?迄今為止,美國依然是全世界人民嚮往的移民目的地,也是全世界資金最安全的落腳點。美元依然是世界最安全的金融之錨。

   4,美國的國土資源(地下礦藏、地面土地)依然可以保持並不斷優化嗎?美國只要稍作政策調整,其能源不僅可以自足還完全可以輸出,美國現有的土地只要允許適當開墾,美國的土地就可以餵飽整個人類。

 

   美國立國近250年,至今依然存在種種社會問題與困境。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是美國的政治。在和平時期,美國政治的核心問題是黨派利益高於國家利益。政客的目光變得“短平快”(短視、沒有高遠的理想、沒有長遠的目標,追求立竿見影),黨同伐異、黨派老朽化、缺乏活力生機。從兩黨的總統候選人年齡可見一斑。美國兩黨都存在民粹化傾向——極右與極左。美國的自由也越來越白左化,客觀中立理性的媒體空間越來越狹窄。民主政治低效率問題一直無法根治,反而由於兩黨政治的民粹化導致政治效能進一步低質化。如果美國的政黨政治能夠良性運作,不斷改善憲政民主制存在的弊端,優化政治質量(優化政黨品質)與提升管理效能,那麽美國的明天會進一步光明燦爛。進步的力量會更強大、進步的步伐會更快,對人類現代文明的貢獻將遠超現在。相信憲政法治制度具有的糾錯能力,完全可以讓美國的社會進一步完善。

 

   (六)世界文明體的存在發展的層級與遞進順序

   人類迄今為止文明體的存在發展是有層級與遞進關系的 。有人會說,馬克思的文明史觀持這一觀點,認為人類文明演化史的遞進層級是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的史觀、對歷史的解讀頗有爭議,當然可以作為解讀人類文明史的一家之說。關於人類文明史的生成發展有不同的觀點。如黑格爾的文史觀,幼年期的東方世界、青年期的希臘文明時代、壯年期的羅馬帝國時代、第四個時期就是日耳曼世界,它可以被看作是世界歷史的老年期。英國著名史學家湯因比主張世界24個文明體波浪起伏、挑戰反應的盛衰觀。還有從生產方式(主要是生產工具)角度可以分為采集、狩獵、遊牧、農耕、工業、信息與現代化遞進史觀。其實從不同的視角還可以有眾多不同的文明史觀。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是文明是由高低層級的,是不可逆轉迂回上升的。這一點與人性在漫長的歷史中迂回上升是一致的:即不間斷地由獸性向人性、再向神性邁進;並且不論從個體還是全體,在提升的過程中充滿進退曲折的艱難掙紮歷程。

   中共為了拒絕現代文明,常常發出荒謬的說辭,不能照搬“西方”民主制度,以中國文化特殊論、特殊國情作為搪塞。事實上,除非中國人不是人類,否則人類文明的發展潮流趨勢是完全一樣的,中國例外論完全站不住腳。

 

   結論

   我的文明史觀是:人類擺脫野蠻落後的原始社會——進入蒙昧的中世紀封建社會及皇權帝制傳統社會後,人類文明必然由中世紀社會——前現代傳統社會——現代文明社會遞進演化,這是人類文明迄今為止的發展演化方向。未來人類文明如何開啟國家主義消亡(國家無核化、軍隊去國家化)、世界政府管治模式形成、人類現代文明普世化,那就是另一個歷史故事新篇章了。

  

        

     新三個世界理論探索

       (下)

     現代文明源於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

              

  本篇核心概念:人性。正義。人性正義。文明正義。

  

   篇首语:在《新三個世界理论探索》(中篇),探討了當代人類文明的三個形態、特徵、核心價值以及他們發展的次第順序,同時分辨了現代文明不等同於西方文化,指出現代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歸宿。中國大陸與俄羅斯依然處在前現代傳統社會階段,因此當務之急是升級文明而不是窮兵黷武。文中提出文明生成發育的核心要件:是人類尊嚴、位格在文明史進程重要地位,是衡量文明高低的標準。本篇將闡述的是:為什麼衡量、評價人類文明演化進步的標準是人的尊嚴、位格發育程度?為什麼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是人類文明歷史發展進程的核心要件、是文明賴以存續的兩大法則?

 

   一,為什麼人的位格、尊嚴是文明的核心要件?

   人類所有的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都屬於文明史研究範疇。不同視角敘述文明,歷史時空場域不一,衡量文明發展的標準(物質與精神)也各不相同。物質創造是指物化客觀存在及其生產技術;精神創造是指含括文字、語言、思維模式、心智模式、道德倫理、社會組織形式、經濟分配模式、文化藝術娛樂、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等等。

   但,既然文明史僅屬於人類,則當首先需從人的定義出發。首先界定人的內涵外延;其次,以人的位格確立、尊嚴獲得為起始。如果這個前提成立,那麼人類文明演化史就是人性不斷豐滿完善、人的尊嚴、位格不斷提升確立的歷史。所以,無論“文明”的概念內涵有多麼含混、有多大的歧義,但有三個不言自明最基本的共識是:

   1,文明只屬於人類。是文明劃分了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邊界清晰邊界。人才是文明的核心和最終目的,而絕不是手段。因此,所有成全「人」的工具(觀念、價值觀、思維模式)、技術手段(自然科學與物理技術)都是文明的輔助構件。

   2、文明是人類歷史發展演化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文明雖有倒退與返祖現象,但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證明:文明一直在進步、發展、豐富、強大進程中。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其標誌性事件無不與人的尊嚴與位格的提升完善相關聯。

   3,人類文明的發展演化不是直線推進,而是進步與倒退迂迴曲折的艱難博弈歷程;是不同族群通過交往甚至戰爭方式,相互之間不斷地進行技術、文化、觀念的交流、碰撞、借鑑、學習、取長補短的過程。其核心指標從來不變:人的完善與升華。

 

   二,  那麼何謂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

  (一) 什麼是人性?

   1,中西關於人性的解讀

   維基自由百科的解釋:“人的本性(英語:Human nature),簡稱人性,是一個概念,指的是基本的性情和特徵——包括思想、感覺和能動性……作為人應有的正面、積極的品性,比如慈愛、善良,包含所有正義性的人類價值觀。以人為本,也包括對「人」個體的尊重,無論國家功能機器還是社會資源對於‘人’的不可凌駕性,不走極端路線。通常所說的‘人性’,也指同情心與同理心,是隸屬於人性這一定義中的分支。但人性中的不受歡迎的性質,應該也屬於人性的一部分。”  

  百度百科對人性是這樣解釋的:“人性的本質就日常用語上有狹義和廣義兩方面:狹義上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人與其它動物相區別的屬性;廣義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其中包括人與其它動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屬性。無論是人的本質心理屬性,還是人與動物所共有的屬性,由於它們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屬性,那麼這種屬性也就不可能是後 天的結果,只能是人類天性,屬於無條件反射”。

   在中國文化中,對人的本性有多種不同見解,概括起來五種。第一種,善惡兼具的習得派。以孔子為代表。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也”,認為人性先天相近,後 天習得修為不同造成人的差異巨大。與此類似的是先秦世碩、漢代楊雄的主張:人性既善又惡。楊雄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接近孔子人性論的還有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他主張人性無善無惡:“無善無噁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 此外,明清之際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論也可以歸類於此。王夫之認為人性絕非在“初生之頃”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隨着環境和教養的不同,“性屢移而異”,“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認為人性是可以培養和不斷完善的。第二種,是性善論。以孟子為代表。孟子力倡人性善論,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為人生來就具有天賦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認為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義禮智四個善端,這是與生俱來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現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種,性惡論。以儒家荀子為代表,有“人之性惡,其善偽也” 。楊朱主張“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的極端自私自利主張也可以歸類於此。第四種,性自然說——主要代表人物老子、莊子。道家認為人性即人的自然性。自然性最明顯的特點是原生性道家主張人性“素樸”論。莊子認為人天生本性上是無知無欲的,這與佛教對人性的認知很接近:自性清淨,人人具有佛性。因迷而貪嗔痴,覺悟即見佛。第五種,人性無善無惡。第五種,人性善惡先天差異論。以北宋的司馬光為代表。認為人生來在人性善惡上就先天不平等,無論聖人還是愚人善惡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會占優勢,有些人在惡性上會占優勢。

   西方基督教文化主張人的原罪說(奧古斯都、路德、加爾文)可歸類為人性惡論。(當然,並非所有西方基督教分支都認可原罪說,如果作為基督教源頭的猶太教也籠統歸類於基督教體系的化,部分猶太教原教旨者也不認可原罪說)。

   所謂原罪,或稱原罪論,是部分基督教基本教義派的神學家提倡的神學理論, “基督教認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們的罪先天的來自其祖先——亞當與夏娃。他們違背與上帝的約定,吃了分辨善惡樹的果子,這種悖逆帶來了罪,也帶來了罪惡感和羞恥感。基督教原罪的觀點主要由北非神學家奧古斯丁根據聖經內容建立起來,主張人受到亞當犯罪的影響,生來帶着罪性,只有相信承擔世人罪孽的耶穌基督,才能從罪中被拯救出來。”

   原罪説從某種意義上說與中國儒家的荀子為主流的人性惡論者的主張有類似之處。然而無論主張人性本善還是本惡,亦或無善無惡、白紙一張,從邏輯上說不通。說人性是惡,那善何由出?說人性屬善,那惡何由出?經不起邏輯推敲的。主張人性無善無惡,善惡純屬後天習得,這也經不起事實推敲:所有靈長類動物幾乎都有血緣親情,親愛哺育子女乃動物本能非後天習得。人類也不例外,且人類兼有同情憐憫弱者的天然情懷。那麼人性是啥狀態?自私貪婪是人性惡還是人的生物基因的自我保護機制?人性的貪婪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是推動社會變革、社會進步的力量。如何說是惡?如果非得在人性在善惡善問題上強行兩分,那麼人性是善惡兼具,互為存在條件。文明或野蠻則完全是歷史文化陶冶及後天環境習得和鍛造。

 

   2,我對人性的解讀——

   人性是人的動物性(本能)-人性(善惡兼具)-神性(自我超越),三者合一。

 (1)人的動物本能:

   人類有兩種與生俱來的本能。

   A,天賦本能:自由意志、想象力、學習能力、語言能力、長效記憶與經驗儲存能力、思考追問求索分析的邏輯思維能力。快樂與悲傷的能力。

   B,生存本能:一是追求安全、活着的本能;二是食慾、性慾與繁衍生息的本能;三是社會意識本能:趨利避害、貪婪、嫉妒、好逸惡勞、權力欲、占有欲。

 

  (2)人性善惡兼具

   A,人性善:利他性、平等性。同情、憐憫、互助、利他、對人的位格尊重。勉強歸納為一個字:善。

    具體表現為對血緣親情的保護維繫、對同類的同情、憐憫、關愛;對小共同體的認同需求(家族、社群)、樂於協同合作、有文化歸屬感,具備信仰(包括宗教信仰)認同與社會榮譽感。

   

   B,人性惡:是自私利己欲望的過度表達。表現為貪婪、嫉妒的強烈占有欲,缺乏同理心,實施妨礙他人及社會安全和諧的言論、行為。勉強用一個通俗的詞指代:「惡」。

  (3)人的神性稟賦

   源於人性中的自我超越性——一是超越自我:實現理想抱負、超凡入聖的渴望,包括渴望擁有超世俗神力——即接近基督上帝、佛祖、安拉以及各種超凡入聖的神仙神祗。二是追尋社會超越——超越族群、時代、文化的烏托邦理想國或世外桃源、追尋人類大同社會夢想。

   人性無論利己利他。就其本質而言,只要不超過某個「度」,利己也是利他、利他也即是利己,最終目的是有利於種屬的傳承和文明的遷播。

 

   3,人性解放五部曲

   在人類文明史上,人的自由解放經歷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巫術蒙昧中解放(原始—文明過度)。

   第二階段:從宗教神權中解放(中世紀)。

   第三階段:從帝王淫威中解放(前現代)。

   第四階段:從工業機械枷鎖中解放。(從十九世紀下半葉始,發達國家經歷第四階段。)

   第五階段:從製度與文化的桎梏中解放。(二十世紀下半頁至今—向全球文明一體化過度。美國、西方經歷第五階段。)

       

  (二)什麼是正義?

   關於正義,維基百科的解釋是:“正義或公平正義(英語:justice;德語:Gerechtigkeit)是關於適當安排社會內的東西和人民的概念,此概念是哲學、法學和神學歷史上不斷思考和辯論的話題。公平正義的研討可大略分為兩類,分配正義著重在人群間適當分配好的東西——如財富、權力、報酬、尊敬。例如平等主義就是一種分配正義理論,認為對財富的適當分配方式是平等分配。應報正義著重對惡行的適當回應。例如說同態報復法就是一種應報正義理論,認為適當的懲罰是等同所受到的不正當損害:‘以命還命、以眼還眼、以毒攻毒、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傷還傷、以打還打’。在現代,人權的概念被認為和公平正義息息相關,捍衛弱勢人權更被認為是公平正義的伸張。”

  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政治、法律、道德等領域中的是非、善惡作出的肯定判斷。作為道德範疇,與「公正」同義,主要指符合一定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

 

   當今,有關正義的論述,最著名的莫過於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這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政治哲學與倫理學著作。該書中,羅爾斯嘗試用社會契約的衍生方式來解決分配公正(distributive justice)的問題,由此產生的理論被稱為"justice as fairness"(以公平體現的正義,或公平即正義),理論導出了他的正義兩原則:自由原則和平等原則。其中平等原則詳細表述爲機會均等原則和差別原則。其中羅爾斯的邏輯起點是“無知之幕”。(在原初立場中,立約者將被蒙上一層無知之幕,個人將不會知道自己的身分,性別,興趣,個性,嗜好,而僅有基本的正義觀念。在無知之幕的約束下,每個人為了確保自身的權益不會受到侵害,將會選擇制定 一個能保障各種不同人的契約。於是,在理性的選擇下,人們會訂立具有正義觀的契約,而這個契約將能保障所有人的權益)。

   羅爾斯的正義第一原則(自由原則):“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的權利,去享有最廣泛的基本自由權;而其所享有的基本自由權與其他每個人所享有的同類自由權相容。”

   “羅爾斯所説的公民的基本自由權包括選舉與被選舉的政治自由、集會與言論自由、良知的自由、個人財產的自由及免於恣意逮捕的自由。但他又説,未被列入其中的自由權(例如,擁有某些種類的財産譬如生産資料,以及自由放任主義所理解的契約自由)不是基本自由權,因此(這些未列舉的自由)不在第一原則的考慮中。”

   第二原則(平等原則)

   “ 應該調整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使得社會中處於最劣勢的成員受益最大,並與公平救濟原則(just savings principle)相容。(差別原則)各項職位及地位必須在公平的機會平等下,對所有人開放。(機會均等原則)第二原則(即平等原則)確保社會中所有人的可選項都具有實質意義,並同時確保分配公正。例如,由第一原則保障的政治話語權和集會自由對走投無路的窮人和邊緣化的人來講鮮有實質價值。”

   此外,羅爾斯主張,每個人可供選擇的機會不應由倫理上的任意因素 (如家庭出身)、以及先天資質(如運動天賦)來決定。“其實羅爾斯談論的主要集中在社會分配領域的公平正義,正如他在書中所說:「對我們來說,正義的基本主題就是社會的基本結構,或者說得更準確些,就是主要的社會體制分配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確定社會合作所產生的利益分配的方式。”

 

   當然羅爾斯的正義論也招致很多批評。有隻強調結果平等、絕對平均主義和集體主義非自由市場的嫌疑。 無論怎樣,羅爾斯的正義主要探討都是個體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

   其實關於正義,現代學者和羅爾斯一樣集中探討的大多是個人與社會公平、經濟分配製度意義上的“分配正義”以及對惡的懲罰的“應報正義”——這兩者屬於個體與社會關係範疇,解釋了個人如何被他人、被社會公平合理對待和懲罰,我稱之為“被動正義”。然而現代學人卻忽略了正義的另一維度:即人性道德、行為上的正當、合理與善(愛、慈悲、同情、憐憫、利他)——即個人可以主動作為的正義言行,可稱之為“主動正義”。我認為“主動正義”才是正義的核心內涵,是“被動正義”的合理來源,也是最早引起東西方古典哲學家、先賢聖哲們關注的內涵。失卻這一維度的內涵——“主動正義”,“分配正義”與“應報正義”無從談起。在人類文明生成發育演化進步過程中,人性的主動正義在其中發揮的強力的正向推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在中西方歷史上對正義,特別是主動正義對文明生成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作用都有深刻的洞悉與闡述,留下了不少彪炳千秋、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箴言哲語。

 

   正義的英文justice,是政治思想史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範疇。其原始涵義就是“做應當做的事情”,“得到應當得到的事物”。柏拉圖說,正義就是“智慧和美德”,而不義則是“無知和邪惡”。至少從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時代起,正義就被西方所有進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視為個人道德的最高準則和良政善治的基本屬性,也是評價一個社會政治進步的基本標準。

   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正義就是把善給朋友,惡給敵人的技藝”(柏拉圖《理想國》)。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正義是社會的秩序。”“國民以正義為準則。由正義衍生的禮法,可憑以判斷(人間的)是非曲直,正義恰正是建立社會秩序的基礎。”(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古希臘柏拉圖:“正義就是平等。”(柏拉圖:《高爾吉亞》)。

  古希臘普魯塔克:“正義是第一美德。如果沒有正義做後盾,勇氣又有何種益?如果人人都正義在握,勇氣也就沒用了。”(普魯塔克《阿格西勞斯傳》)。

  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用人類正義的尺度來作為衡量正義乃是使每個人獲得他的權利的一個固定的和永恆的力量。” (烏爾比安:《法學彙纂》)。

  中世紀神學阿奎那:“如果一個自由人的社會是在為公眾謀幸福的統治者的治理之下,這種政治就是正義的,是適合於自由人的。”“最優秀的德性似乎應該是正義,它無論是比夜晚的星星還是比早晨的星星都更加燦爛輝煌。”(阿奎那《神學大全》)。

   德國著名近代哲學家康德:“如果沒有正義和公道,人生在世就不會有任何價值。”(康德《法科學》)。

   法國啟蒙時代哲學家盧梭:“在一切美德中,正義是最有助於人類的共同福利的。” “正義和善是分不開的,換句話說,善是一種無究無盡的力量和一切有感覺的存在不可或缺的自愛之心的必然結果。”(盧梭《愛彌兒》)。

   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愛爾維修:“一個人一切行動都以公益為目標的時候,就是正義的。”(愛爾維修《精神論》)。

   法國作家羅曼 羅蘭:“用一雙乾淨的手和一顆純潔的心去戰鬥,用自己的生命去發揚神聖的正義,這真是優美的事情。” (羅曼羅蘭《超越混戰》)。

 

   中國古代聖賢對正義在文明中地位作用的關注和表達也不遑多讓——

   孔子:“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

   荀子:“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 “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荀況《荀子》)。

   墨子:“萬事莫貴於義。”(《墨子》)。

   列子:“人而無義,唯食而已。” (《列子》)。

   左丘明:“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淮南子:“天下大利也,比之身則小;身之重也,比之義則輕。”(《淮南子.泰族訓》)。

   董仲舒:“以仁安人,以義正我。”(《春秋繁露》)。

 

  東西方古典時代的聖賢哲人對正義的解讀,大多屬於主動正義範疇。也即是強調人類個體主動擔負社會良知正義的道義擔當,認為這不僅是天經地義的職責,也是推動歷史進步、文明發展的必不可少的精神動力。

 

   北大教授俞可平在2018年政府管理學院畢業典禮致辭:《像追求陽光一樣去追求正義》:“正義本質上是一個應然的概念。對於個人而言,正義就是每個人出於自身良知而產生的‘應該做什麼’和‘應該得到什麼’的道德命令。對於社會而言,正義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公平地獲得其應該獲得的事物。對於個人來說,正義是最大的‘天理’;對於社會來說,正義是最高的‘道義’。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天道’,西方傳統思想中的‘自然法’,都是人類正義的不同表述。正義是所有個人行為和社會行為最終的合法性來源,是評判個人和群體善惡的最高標準。”  

  “我們之所以要追求正義,是因為正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動力,它為人類的文明進步指明了根本方向。漢密爾頓說:‘正義是政府的目的。正義是人類文明社會的目的’。我們之所以要追求正義,是因為正義為人類評價自身的善惡提供了終極的道德標準。無論是自然正義還是社會正義,它們都是人類行為合法性的最終來源。正是因為存在着終極的正義標準,歷史才可以最終判斷個人的善惡,以及社會或政府的好壞。毫無疑問,從歷史的長河看,基於理性和良知的人性,壓倒性地戰勝了人類身上原本存在的獸性。儘管就某個局部或某個時期來說,社會進步的進程可能會暫時中斷,甚至出現某種倒退,但是,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以及就某個國家或地區的長遠發展趨勢來看,人類趨向更加正義的進步過程是不可逆轉的。”

  主動正義與被動正義都是正義的組成部分,而主動正義在我看了則是正義的內核。社會的公平正義端賴個體內在主動正義的激發、覺醒和護持。 

  (三) 什麼是人性正義?

   所有人性中的正向價值都屬於人性正義的範疇。包括人的天賦本能、生存本能、人性善、人的自我超越性即神性。

  

   人作為一個獨立鮮活的生命體,他天賦具有活着與生存的權利,這就是天賦人權的來源。作為一個健康的個體,人具有與生俱來的自由意志,自由是人的天賦權利重要組成部分——這自由包括人之思想與行動的自由,想象、創造(價值文化藝術)享樂的自由。人具有靈魂的精神存在,具有無窮的慾望,除了繁衍生息的生存欲之外;它還有求知、創造、享樂、協作、利他、行善的人性慾;超越自我成就自我的超凡入聖的神性慾。

   人類是群居動物,社會是人共同織造享有的網絡,每一個人是網絡上的一個紐結。由於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自由的個體,都具有同等的權利,所以人人平等是不言自明的最佳人際關係公約數。每一個個體的自由、權利乃是以他人的自由和權利為邊界,也以社會的風俗習慣規則契約為邊界。公平公正公道公義是健康社會的底色,應報正義、原始正義、民間正義是社會存續發展的基石。

   人性正義就是肯定人天賦的自由意志、獨立精神,肯定公平正義與應報正義是人的基本社會權利。肯定人的生存欲、人性慾、神性慾,三者都是人個體的基本人權。

 1,人性正義的內涵是:

   (1)愛、慈悲、憐憫。

   (2)自由(言論自由、遷徙自由、信仰自由)。

   (3)平等(信仰平等、宗教平等、種族平等、男女平等、機會平等)。

   (4)尊重(尊重一切生命)。

   (5)權利、責任、擔當(個人權利與社會責任)。

 

   人類任何一個體生命、種族都是人類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每一個人的人格尊嚴即人的位格是一樣的,沒有任何高低之別。人,首先是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員而存在,這是人的最本質存在。在這個前提下,個體才是從屬於哪種信仰(含宗教)的信徒;才是哪個國家的公民;哪個民族的一員;歸屬於哪種職業身份與文化身份的個體。對任何個體生命的侮辱、踐踏都是對人類整體位格的侮辱與踐踏。

 

   人人有追求生存、自由、平等、獲得尊嚴和幸福生活的權利;人人有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的權利。人人都擁有不可褫奪的私有財產權。每一個人必須有尊嚴地活著;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少、 種族 、信仰、 財富、 社會地位如何不同,都必須被平等且有尊嚴的善待;每一個人都有維護作為人的位格而抗爭的權利;弱勢群體必需得到人道尊嚴的善待。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威脅、傷害他人的自由、尊嚴和權利。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是以他人的自由和權利為邊界的。

   對正義的伸張。包括對反人類反人性反文明言行的批判懲罰。

   人是文明的目的,不是達到任何其他目的的手段。

 

   2,人性正義是普世價值——

  (1)肯定人的基本權利:個體生存權與族群生存權、個體與族權合理的發展權以及實現幸福夢想的權利。

  (2)人類任何一個體生命、種族都是人類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每一個人的人格尊嚴即人的位格是一樣的,沒有任何高低之別。人,首先是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員而存在,這是人的最本質存在。在這個前提下,個體才是從屬於哪種信仰(含宗教)的信徒;才是哪個國家的公民;哪個民族的一員;歸屬於哪種職業身份與文化身份的個體。對任何個體生命的侮辱、踐踏都是對人類整體位格的侮辱與踐踏。

  (3)人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尊嚴和幸福的權利;人人有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的權利。每一個人必須有尊嚴地活著;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少、 種族 、信仰、 財富、 地位如何不同,都是人類平等的一分子;每一個人都有維護作為人的位格而抗爭的權利;弱勢群體必需得到人道的善待。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威脅、傷害他人的自由和權利。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是以他人的自由和權利為邊界的。

  (4)慈悲、善良、憐憫、利他乃人性正義的核心內涵。侵害、毀滅他人及其他族群的性命、信仰、文化、社會皆為人性正義的反面。

 

   總之,人性正義就是肯定人的合理正當的權利——生存生理需求權利人的基於利他、合作、同情、憐憫的社會需求;超越現實功利的精神需求-文化多樣性、藝術創造、娛樂、信仰。肯定人之為人的自由屬性;人之為人的位格上的平等屬性;人之為人的神聖性尊嚴屬性。

 

  (四)什麼是文明正義?

   文明正義即是為了保護和完善人性正義而建立起來的一套製度秩序和與之相應、互為強化的價值信念和製度設置。所有違背人性正義的言行都是反文明、非正義的,都是與文明正義的理念背道而馳的。以普世價值為核心建立的現代民主憲政製度,是迄今為止維護和完善人性正義的最不壞、且最有效的製度體係。文明正義包括對支持張揚文明正義的獎勵,對破壞文明正義的觀念行為的懲罰。就是人類的位格(自由平等權利尊嚴)被憲法法律確認、成為該社會道德良知普遍認可的核心價值,並由此惠及其他生靈。   

  1,文明正義的核心要件:自由、平等、法治、民主、憲政、公平、正義、尊嚴是文明社會的核心價值。

 

  2,現代文明是文明正義的邏輯必然

   現代文明是人類文明正義演化發展的結果,是人類維護人性正義最不壞的政治制度。

   人類為什麼要在地球上建設現代文明社會?因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和專制獨裁的傳統社會具有野蠻性、落後愚昧的價值觀,他們的存在,是對現代文明社會的威脅,是造成世界動蕩不安的根源,尤其是當他們其中一方具有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時,這類政權的野心與擴張性會通過野蠻暴力的方式爆發,他們的觀念依然停滯在對領土權力的貪婪覬覦之上,對周邊國家,尤其對現代文明社會,必然產生敵對性衝擊甚至是毀滅性破壞。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野蠻入侵就是最新的典型案例。俄羅斯還對周邊國家進行長期的威脅恐嚇。與此類似,中共政權對民主台灣及印度、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家的威脅恐嚇是又一個典型案例。你發現有任何現代文明社會之間產生類似的情形嗎?沒有,一個也沒有。歐盟也罷,北美的美加也罷,澳大利亞新西蘭也罷,自二戰之後,聯合國成立,他們之間從未有過武力衝突。他們之間的矛盾都可以文明的方式,妥協的談判,合理的商量,最終和平解決爭端,握手言和,共生共榮,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所以,世界要和平,各國人民要安寧幸福,必須通過憲政民主法治實現現代文明。這是人類歷史數千年發展迄今最佳歸宿,也是人類歷史的宿命。

   對土地、領海領空的貪婪是前現代極權政府的一大嗜好。也就是他們依然停滯在物慾無窮的動物性階段。既沒有找到(或不願意)、也遠沒有升級到資本主義利用貿易、資本、金融獲得財富思維——利國利民的財富增值路徑。更不具備現代文明體國家對人性自由尊嚴的敬重;對人類基本道義、正義的持守;對社會公平正義法治的踐行。中世紀文明、前現代社會依然是一個相信叢林法則的野蠻社會,其思維方式依然是傳統落伍的非勝即敗的零和遊戲規則。他們信奉的是「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的原始法則、叢林信條。大航海時代開啟後,雖然資本主義追求財富,貪婪殘酷唯利是圖的本性、利益最大化的主觀欲望沒有多少改變,對人性和世界也帶來負面災難,但與中世紀政教合一神權社會、前現代傳統社會比較,資本主義客觀上造成的是雙贏結果——互通有無、取長補短,人類潛能發揮最大化。在資本主義基礎上實現的現代文明社會則全面提升人類的位格和價值,實現了社會多階層的和諧多贏的歷史現實是無可辯駁的。選擇現代文明是文明正義的邏輯結果。

 

   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都是歷史性概念。其內涵與外延皆隨時代而變化。但演化趨勢朝向則是穩定的——肉體上擺脫畜牲的地位、精神上掙脫奴役的枷鎖,劃分人獸邊界、升華人性、靠近神性。具體即是個人在不同歷史階段不斷掙脫人性枷鎖與精神枷鎖,提升個人自由度,人格尊嚴不斷得到衛護、個人權利與財產不斷獲得公平待遇。與此同時,相應的國家社會制度層面、憲政法治不斷調適、完善各種制度性安排和文化風俗的適配人性完善的需要。任何逆轉都是非人性非文明非正義的。

 

  (五)文明與文明各子系統的關係(略)

      1,文明與文化的關係

      2,不同文明層級的演化遞進關係

      3,文明與國家的關係

      4,文明與信仰和宗教的關係

      5,文明與個體的關係

      6,文明層級的對抗不是意識形態的冷戰

      7,現代文明與現代人思維模式

       8,現代文明與現代人價值信念  

  

   根據上述理論,我把當今世界所有國家依據對人(個體生命尊嚴)的尊重程度,劃分為三個文明體世界。為了區別舊有三個世界理論,我把他稱為「新三個世界理論」。相對,也把世界上的所有人依據觀念(價值觀與思維方式)所處的文明層級劃分為三個世界文明觀。

   依照人類文明進程次第,按照國家對人性尊嚴尊重與維護的制度設置,按其落後與先進發展程度,劃分為:中世紀文明體、前現代文明體、現代文明體。

   相對應地,人的思維方式亦劃分為中世紀文明觀、前現代社會文明觀、現代社會文明觀。

   三個文明體內均存在三種不同文明觀(價值觀與思維方式)的人類,只是比例不同。中世紀文明體內具有現代文明觀(價值觀思維方式)的人類最少,前現代文明體內稍多;現代文明體內最少。反之,亦同。

 

  回應本文開篇命題,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當務之急是擺脫前現代文明桎梏,融入憲政民主法治的現代文明社會,無論從政治制度、文化建構、價值觀、思維方式都必須告別前現代舊傳統走向現代文明社會。只有這樣,中俄兩國人民才有希望走向文明富強、自由和平幸福的人類共同夢想。舍此別無他途。

 (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