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央視罕見發布了一條關於渦扇15(代號峨眉)發動機的新聞,雖然內容照例含煳不清,但是至少算是官方確認其存在性,而且根據土共處理有關新聞的歷史判斷,估計至少裝機試飛已經成功了。還有人根據模煳照片判斷殲20已經配峨眉試飛,儘管證據不足,但結合過去的各種小道消息和最新官方新聞,估計差不離。 但是,即使峨眉成功批產,它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太行作為殲20的動力,甚至可能永遠是小眾。 作為恐龍級老軍迷,我當然知道這對很多軍迷來說是個很不受歡迎的結論。還好,共軍裝備發展戰略不是軍迷決定。 這得從F22說起,因為它是殲20出現的最直接動因,被廣大軍迷和土共當成追趕的大目標、高端技術整體發展成功的階段性標誌。但是,美軍在提交國會的2023年預算申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條,居然是開始退役F22!F22,空戰之王,全世界包括土共在內無人質疑。為什麼美國在對華冷戰激烈開始的時刻要退役最牛的戰機呢? 理解這點需要先了解F22設計的應用場景。它是為了歐洲戰區(對蘇俄)設計的空優戰機,強調速度、機動性、隱身性,其使用的F119發動機,剛出來的時候無人能望其項背,牛到使用二元矢量損失推力都不帶眨眼的。但是,F119是小涵道比,推力大極速高,缺點是耗油,結果是F22腿短,作戰半徑900公里左右。這在歐洲戰區不是問題,如果在蘇俄西部邊境800公里縱深之內獲得制空權的話,下一步不是停戰就是核戰了。這是個很合理的權衡。 但是,太平洋戰區就不一樣了。美軍把太平洋的特徵歸結為“距離暴君”(Tyranny
of
Distance,當然說的是他到西太平洋,不是美國西岸的近海防禦),作戰半徑不到1000公里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是別人跟你打招呼。空戰再牛逼,夠不着就是一堆廢鐵。米帝壯士斷腕,很高明,也說明了其長期戰略重心轉移的決心和肯定程度
-- 中美冷戰已經是不可避免的未來,而且其原因與意識形態無關,那只是一個方便的牌坊,另論。 殲20和峨眉都是為了抗衡F22出生,峨眉版殲20可以認為整體性能大致相當(因為這就是設計目標),大膽假設峨眉=F119,考慮到殲20內油大一些,作戰半徑1000公里或略多?對於二叄十年軍事力量持續快進的土共,作戰半徑1000公里的隱身空優戰機能派什麼用呢? 台灣就別提了,有隱身機當然好,不過肯定不是戰術支點的位置。如果台海開戰制空權需要幾天以上的爭奪的話(信息戰電磁戰和導彈無人機有人機對地襲擊可能需要幾天以上,另論),這事兒基本就黃了,即使最後慘勝,重點字也是慘,慘不忍睹的慘,因為制空權需要爭奪就意味着台灣還有內外空運支援補給能力
-- 何時開打你說了算,何時結束可是我說了算,那麼你已經失敗了。規模失控是兵家大忌之一,美國在伊阿,蘇俄在阿烏,都是歷史課走神的結果。 南海的口號是:俺不歡迎小短腿兒。果然是距離暴君的范兒。 東海嘛,如果日本面對侵略史不害羞的趨勢繼續加強,逼得中國某一天。。。但那就觸發美日防務條約,儘管美國掌握否決權,咱就說但願各方足夠理性吧。印度?尊重讀者智商知識和時間起見,咱也就不說了。 現在請用新的眼神看太行版殲20。 據廣泛估計(缺乏官方數據,只能醬了),裝備殲20的太行(渦扇10C)在推力、推重比、油耗、控制、壽命等至少大部分方面超越其替換的俄制AL-31F,作戰半徑(可信)樂觀估計1500公里,甚至還有可以超巡的說法,儘管其持續速度和時間不明。它在南海的潛在對手不是F22,而是F35,只要夠得着,空戰應該至少不弱,大可能性有優勢。至於偷襲預警機加油機等經典設想,應該是很好用的了。再假設太行還有改進空間,尤其是軍用推力、矢量(已實現)等方面,可見的將來很可能成為現實可能的場景設想之內的空戰之王,或至少足以成為土共的空戰棟梁。 殲20雖然2018年列裝,但一直沒有批量生產裝備,基本就是解決有無、邊試用培訓邊改進(這是二叄十年來土共高端軍備的老套路),直到2021年太行版穩定滿意之後才開始批量。一方面,這副證了太行版好用(逐步小改直到好用才批量,這也是老套路),而另一方面看,2021年決定批產的時候不可能不了解峨眉試飛即將完成,所以,批量太行版的決定已經說明殲20主力是太行版,不是峨眉版。 而且,和米帝決定退役F22一樣,太行版為主也是合理的正確決定。 回頭看,當初決定殲20和峨眉立項的時候,土共很可能還沒想清楚,反正跟屁米帝總是沒錯的,而且當時的場景設想可能跟現在很不一樣,甚至可能很模煳,所以先跟屁再說,無可厚非。隨着戰略和技術多層面了解深入、場景設想清晰化,土共及時意識到虛榮心沒有勝利值錢,可能米帝退役F22的想法說法也提了個醒,於是,峨眉就這麼成了“黃”山。 當然,峨眉不會拋棄,至少作為下一代發動機的技術基礎,比如適當加大涵道比(暫且叫中涵道比吧),但那與當初的設計目標已經不同了。當然,目前試飛的甚至都可能就是中涵道比版本(2019年傳聞峨眉重大修改,說不定就是這個),但是參照太行或者說全世界發動機歷史,全新核心機開始的發動機。從裝機試飛到成熟,十年幾乎是快得不可能。 這十年之內,太行是唯一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