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课堂教学法 ——灌输式与探究式辨析 沈 乾 若 摘要: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讲授式与讨论式—或灌输式与探究式—两大类。本文分析不同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在中美两国的实施情况及其利弊。依据认识论,本文指出国内较为普遍的灌输式讲授主要源于探索环节的缺位;并建议将历史上科学的探索过程写入教材,并提高师资的入行标准。对于近年来美国倡导并输入中国的所谓探究式教学,文章分析批驳了该模式所依据的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能力比知识重要,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等观念的极端化和片面化谬误。作者指出,理想教学不应以外在形式划线,而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教学模式与方法不能硬性规定。高层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在于课程,而不必过多插手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模式,讲授式,探究式,认识规律,演绎推理,探索思维,教学目标 一.两类课堂教学法及其论争 课堂教学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无非两大类。 传统的一类为讲授法,强调教师的作用,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目标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学生的角度,这类教学称为接受式学习。贬义的称呼则为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第二类是在素质教育大旗下的模式与方法。探究式教学、发现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信息化教学等等,都可以纳入这一类。号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两类方法并非泾渭分明。中国古已有之的引而不发,数十年来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小学数学的尝试教学法[1] 等,均指讲授法之下的教学方式;又该归为哪一类呢? 太阳下面少有新鲜事。不论国内国外,两类方法的对立与论争非今日才有[2]。 只不过上世纪末期以来,美国和西方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探究式教学的鼓噪声音日隆。本世纪以来的国内课程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法宝,探究式教学法也得到高调宣传,甚至强制推广[2,3]。而我们自己的启发式,则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所以,在人们的意识里,讲授式教学是中国的传统,探究式则属于美国和西方特色。 探究式的倡导者对传统式的批判十分严苛。死记硬背,应试教育,高分低能,考试机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少创新能’等等,不一而足。而传统式支持者则批评探究式轻视知识,否定传统[2]。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大权均掌握在探究式的倡导者手里,国内国外,传统派皆处于守势。 以探究式为美国和西方教学的特点或标志是有道理的。探究式、讨论式学习,在国外课堂确实比比皆是。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司空见惯的课题研究或设计制作,即项目式学习,常常作为较大型的家庭作业,或课内课外结合的形式,由学生单独或者合作完成。这种作法值得国内教育界认真学习,这里略为详细地作一介绍。 课题研究,常常将敏感的社会问题,如同性恋、堕胎等,拿来让学生们研究讨论。学生自己查找并整理资料,综合比较各种不同意见,并阐述个人看法,写出专题论述。设计制作项目,三、四个学生组成一组,分工合作。他们自己找材料,动手做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器物。这样一些学习方式,美加从小学就开始了。只是小学生做的项目比较简单,譬如制作展板(poster),介绍自己的家庭;或写个有图有文的专题报告,介绍一个国家,等等。 宏观来看,正是这样自由的、独立的、探究的传统,才有了美国和西方无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探究式自然是西方特色。 然而在美加中小学,探究式和项目式学习多见于文科课程,数学和理化等理科教学中并不常见。理科教学实际上采用的,多为讲授式甚至灌输式。而且越是教学质量高的名校,其教学方式与中国越接近。执行所谓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化教学的,与其倡导者宣称的恰恰相反,教学效果普遍上不去。这些情况,国内人们就很难了解到了! 再看中国的情况。探究、讨论在国内的传统教学中较为少见。项目式教学不但中小学没有,连大学本科也不多。启发式教学提倡多年,实行起来却不容易;能够做到的也只有少部分教师。一定义,二定理......,如此这般的灌输相当普遍。课堂上学生兴趣不足,或东张西望,或窃窃私语;此类现象并非罕见。然而尽管如此,由于中国基础教育严字当头,教学质量仍然得到了基本的保证。
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针对灌输式教学的弊端,中国吸收西方教育的某些观念和优秀传统,谨慎地进行了课程改革探索。如实践活动甚至活动课程的引入,选修课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等;为中国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增加了多种多样的实例,使学生产生对数字和四则运算的直觉;比文革前的教材更为贴近生活、丰富多彩,适合小孩子学习。另外,近年来倡导的情境教学、项目式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也颇有一批有志之士在做着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然而要根本改观,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路还很长。尤其需要以认识论来分析和指导教学,方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二.谈谈人认识事物的规律 中美两国的理科教学均未能如人所愿,成功地实施启发式或探索式教学。不同国情之下这一相同的结果,是什麽原因呢? 教学即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教学之成功,在于符合人认识事物的规律。换句话说,只有了解人的认知过程,按照认知规律实施教学,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这里先来谈一谈认知规律。 概而言之,人们认识某一类事物,通常是从许多具体的,个别的现象或实例开始;抽象出共同的,一般性的东西;然后将这种一般性的认识应用到其他现象或实例之中。这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一往一返的认识过程。科学理论或一门科学学科的形成也是如此;而且其过程更能完整而充分地体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通过艰苦的探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认识和理解我们身处的自然界的。 科学理论的建立通常经过以下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体系的构成-理论的验证与应用[4]。 1.概念的形成:这是一个从众多零星的感性认识上升概括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形成概念一般经历较长的时间。如物理学中‘力’、‘能量’等概念,都是人们通过对许许多多多实际现象长期的观察与思考,而提炼出来的。 2.规律的发现:规律或原理是科学家探索的目标,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科学家们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自不待言;他们应用了哪样一些关键性的思维方法,得以洞穿事物的本质,作出惊人的发现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主要依靠归纳(reduction)和比较。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定律,大胆猜想是他思想的翅膀。关于声波和光波的研究,水波提供了极好的样板,此即所谓‘类比’。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其中的关键是他想到,地面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天体所受的引力可能是一回事;也许,当平抛物体的初速足够大时,物体不再落回地面,而是象月亮一样围绕地球飞行起来?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称为联想;即把表面上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找出共同的背景。这种种思维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其或然性,或曰不确定性,可称为探索性思维,或创新型思维。而且思考的关键时刻往往凭的是直觉,是灵机一动 — 一种经过长期蕴酿,反覆思考以后的豁然醒悟。 3. 理论体系的构成:道路打通之后,下一步的任务是清理和构造理论。把有关的概念,原理等等编织成一个知识体系,形成假说。欧几里德几何和牛顿力学是这种理论体系的典范。这一过程中采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是‘演绎’(deduction);即从基本原理出发,导出体系中其它定理,推论,等等。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是必然性的。 4. 理论的验证与应用:科学理论不但能解释已知的事实,亦能预测未知的事实。当理论能够解释所有有关的事实,特别是它所预测的事实得到证实以后,理论就得到了确证。随着理论所预测的事实愈来愈多的被证实,它的地位也愈来愈巩固,从而由假说转变为公认的科学理论。也有另一种可能,假说与事实不符而被证伪,从而被否定。 综上所述,第一,科学理论的建立经过探索和推理証明这样一往一返的两个阶段。第二,两个阶段中思维方法不同。从有关知识的萌芽到基本原理的发现,是一个探索过程;依赖于比较、归纳、类比、联想,猜测等探索性、或然性思维方法。而在建立理论体系以及验证与应用的第二阶段,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方法则起着主导作用。 三.灌输式教学的认识论缺陷及纠正 首先需要澄清,灌输式不等于讲授式;而仅指低劣的、不能激发学生思维和参与的满堂灌,指学生过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 了解了认识规律,便不难找出灌输式教学法的问题出在哪里[4]。 既然人们认识事物要经过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这样一往一返的两个阶段;教学即应当遵从这一规律,亦包括一往一返的两个环节。从理论入手的教法,一刀砍掉了从个别到一般的环节,只留下后一半;违反了认识规律。这样的教学程序与结构存在重大缺陷,当然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但非常遗憾,笔者读书教学数十年,发现理论入手的授课方式被视为天经地义。人们不明白,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或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着手,是不可或缺的。認識過程的探索环节被砍掉之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前人包装过的完美的理论体系。即是一个结果,过程不见。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们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要这种教学程序得不到扭转,建立于其上的灌输式教学法就难以改变。 通常,当看到一个新奇的现象,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当教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看谁能够第一个回答……;孩子们会马上集中精神,兴致勃勃。也就是说,只有从现象、实例开始,把问题交给学生,方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与生俱来,怕的是我们的教育泯灭了这种可贵的天性。一定意义上教师是一名向导,只消给出提示,指点迷津,关键之处拉学生一把。所谓不悱不启,不愤不发。灌输式教学则往往令学生象读天书一样,摸不着头脑,提不起兴趣。 知识分理性与感性的不同,前者为骨架,后者是血肉。两者结合,构成牢固而又充实丰满的知识体系。从理论入手的教法,感性认识不足,缺少直觉与形象;理论沦为一个空壳,抽象而空洞。学生听课,很难与实际体验联系起来,得到切身的感受。而切身感受正是学习不可或缺的目标。相反,若按照认识论的逻辑,从具体实例,从感性知识入手,将理性知识建立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之上,则自然而然地避免了这一弊端。 再者,所谓智力开发,即学习掌握各种思维方法。数学、物理课程中各种公式、定理定律的推导与应用,训练的大多是演绎推理;因而演绎推理是中国学生的强项。由于授课中探索环节的缺位,其中用到的比较、归纳、联想、类比等思维方式,却很少机会接触,遑论足够的训练。人们批评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新能力差,探索性思维训练的缺失,是其直接原因。学生体会不到,前人经过何等艰难的探索,方才得到这些完美高深的理论。更没有机会去经历这样一些有趣的,甚至迷人的过程;开动脑筋体验一下,怎样比较和归纳?什麽是联想与类比? 可见,亲历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索实践,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不二法门,是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更是培养能力的必经之路。 当然,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种知识与理论,任何人都不可能事事亲自去探索。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不能由学生自行找出所有的规律和答案。然而,学生的探索是在教师指导启发下进行的,可以走捷径,避免许许多多的弯路;因而实现比较高的效率。故课堂探索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实际上,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尝试教学法,等等,均属于找回探索环节的努力,也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效。但长期的努力始终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必有其更深的根源。只有了解灌输式如何违背认知规律,认识其不完整性,方能撼动它的根基。 那麽,我们的教学是如何丢掉探索环节的?又怎样能够将其找回补上,不再丢失呢? 追根溯源,首先是科学理论的完美包装、其天衣无缝的演绎体系引起了误解。漂亮外衣的掩盖下,艰苦的探索,多次的弯路与失败,统统不见了。既然如此完美,何不就这样教给学生?其实不然,隐去了探索过程的科学理论绝非理想教材。欲将丢弃的探索环节找回来,首先要改变教材的编写。建议对知识与规律在历史上的发现经过作简略介绍,或作为选读内容;并拿出一定篇幅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探索知识。张景中院士曾提议,构建符合认识规律的‘教育数学’,为教材编写奠定基础[5] 。笔者以为应当引起教育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另一问题为教育领域人才的素质。事实上,即使教材缺少探索部分,优秀教师也会实施启发式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故教师水平的不足亦为灌输式教学泛滥的一个原因。我们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盟基础教育,能够带领有潜质的学生进行科学探索;能够作为骨干来引领和提升教师队伍。当然,我们的教育决策也需要更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流人才来执掌。 建议国内顶尖大学开办教育学院,招收资优学生;不止培养教育研究和管理人才,同时培养一线教师。除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他/她们须具备足够的教学实践经验,否则对教育教学很难有切实的领悟与正确的见解。近二十年教育改革中的失误,教育研究人员和众多研究生因不具备教学经验而缺乏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盲目鼓吹国外教育经验,为一重要原因。 话扯远了,我们再回到教学法。 四.西方极端探究式教学的谬误 既然传统讲授式教学缺的正是探索环节;那麽美国和西方强调探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不是对症下药麽?何以事与愿违? 西方探究式教学的思想渊源是百年前兴起的进步主义教育。这套观念的提出针对的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不足,故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尤其围绕儿童的需要,调动儿童自主性的核心理念,与中国启发式的思想一致,确实为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所必须。如果把握适度,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引入探究元素,进行谨慎的、渐进的改革,教育的改善和优化或有可能。我国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即秉持这样的思路,取得了一定成效。 无奈人世间更多的却是非黑即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进步主义教育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给讲授式教学扣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帽子;长期以来,给教学和师生关系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教师与学生被置于相互对立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教导、培育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信赖,这种亲密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人生成长中的巨大作用,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到了近世,国外掌权的教育专家们更粗暴地、全面地否定传统教育,将进步教育理念发挥得走火入魔。在课堂教学上,他们要求教师执行一套机械的,刻板的教学模式,即:改变教室桌椅的摆放,学生围桌而坐;由学生自学加小组讨论,教师到各桌辅导解释;翻转课堂,即学生自学在先,教师解释在后;等等。这样的课堂固然便于小组讨论,适合于某些情况。但若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采用这种模式,因教师很难照顾到全班学生,通常课堂散漫、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大受影响。 可悲得很,国内教育专家竟也以上述模式为国际先进经验,用行政手段从上至下强制推广。基层和广大教师明知不妥,也不得不阳奉阴违,逢场作戏[6, 7]。 国内外一些教育专家将讲授与灌输等同起来,欲将传统讲授式教学打入冷宫。大大小小的会议报告,当今时髦的各种论坛,不都是讲授式?不知怎麽偏偏用于教学就犯了大忌。事实上,讲授既可能是死板的灌输,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启发、引导和讲解。况且精彩的讲授可以使众多学生同时受益,乃高效率的课堂模式。尤其我们常用的师班互动,让全班学生聚精会神,热烈讨论;正是非常有效的探究。 就本质而言,学习、研究或文学艺术创作等脑力劳动都是个体的。学生之间的讨论需要建立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之上,只能是辅助性质的。将讨论式作为一种独立而排它的学习形式,其结果便是多数学生不动脑子,混学分。 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参与;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正是服务于这一目的。但若不顾内容需要,强制采用某种模式,岂非本末倒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传授,学生的主动参与,二者缺一不可。探究式与中国一贯主张的‘启发式’有重叠之处。但西方激进的理论以探究否定讲授,则既不合理又不现实。 个性化是此类教学的另一个依据。‘学生是不一样的!’,人家振振有词。学生确实是不一样的,所以教育要分层、分类;所以班级授课之外,教师需要关注个体,聪明的吃点小灶,困难的课后辅导;所以,安排一些课时由学生自学亦无不可。然而,教师对全班授课总是必要的,难道只能排除?个性之外还有共性。学生的学习存在共同的规律,这是学校教育的依据,更是常识;否则学校只能关门。有经验的教师谁人不知,所谓个性化教学,很多情况下等同于取消教学。莫说一、二十学生,即使三、五个,都不容易照顾。在美加,讲授式教学一定程度的取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国内大班授课,若都实行个性化教学,后果更不堪设想! 另一点需要澄清的为知识与能力。激进派批评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少创新能力,有它的道理。如前所述,灌输式教学确实着重于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需要改进。那麽我们来看一看,西方的探究式教学,果真培养出了思维能力吗?中国学生擅长演绎推理,但现在的美加某些数学课程,逻辑证明的内容早已删除,全无训练。物理课程更惨不忍睹,极少学生选修;而且基本概念不清,套公式做题为普遍现象。众多国际竞赛与评估的结果早已揭示,美国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和科学素养低于平均水平。尽管美国精英高中和许多私立学校质量优异,但由于仅占10%左右,他们的努力与成效未能扭转总体态势。 极端探究式倡导者公开宣称知识不重要,美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自然较少;此处不再赘述。能力的重要性无人否认,然而以能力的培养来否定知识的传授却是错误的。能力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知识传授的过程——尤其是启发、探索式的知识传授——蕴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开发与增强也离不开知识。有人说当今时代知识储存在互联网上,随时可以调用,故没有必要学习。此言差矣!对个人而言,只有内化于头脑的知识在思维需要时才能调用。通过学习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乃人生之基础建设,绝非可有可无。 信息化教学,是国内教育行政部门强制推行的教学手段,实际上国外远未达到国内这样的热度。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经而且必将得到愈益广泛的应用,广大教师需要学习和培训。但专家和领导们大多缺少教学经验,黑板粉笔为什麽难以被ppt之类的技术取代,他们是不了解的。那麽就不要干涉了! 再考察所谓的教学目标。极端探究式教学设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它们也被奉为圭枭,堂而皇之地写入了中国的课程标准。那麽这些东西究竟是精华,还是糟粕?除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理科课程加入科学方法作为目标是必要的。但其余呢?过程就是过程,怎麽变成了目标?违背常识。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扯得就更远了!它们是整体的、长期的目标,只能称为教育目标;作为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则过于玄虚,设为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就更加荒唐。被这样一些东西挤占,还剩多少空间留给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呢?[8] 总之,演化到今日,国外教育专家所倡导的极端探究式教学已经荒腔走板;徒有漂亮的口号和外衣。连基本的知识技能都未能使学生掌握,遑论探究创新能力!
稍有教学经验,即知教学模式与方法有很大的弹性,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不同的课程或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教法;即使同样的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讲法。各种教法或有优劣之辨,却无对错之分。人们提倡学生个性化学习,为什麽教师的教学却不能带点个性呢?只要学生学到了知识技能,训练了思维,便达到目的。故教育模式与方法应当由教师本人决定。当然教师需要学习提高,尤其是新教师。除了本人的学习、感悟与积累外,培训也是必要的。但只能介绍示范、观摩学习;而不该下命令、一刀切。 笔者这里不得不指出,教育行政部门硬性规定教学模式,乃越俎代庖,是一种僵化而愚蠢的作法。 需要说明,以上关于极端探究式教学的描述,并非美加中小学教学的全部真实情况。与国内一样,美加教育专家的要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或忽视。倡导多年,传统模式与教法依然普遍。 另外,尽管正规理科课程对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贡献远远不足;然而通过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奥林匹克数学或物理、化学竞赛,西门子数学科技大赛等多种多样的科技竞赛,美国一代代资质优异的学生进行了科学探索的尝试,通过自学与实践获得了知识,学会了思考,增长了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灌输式与时髦的探究式为课堂教学模式的两个极端,都偏离了正轨,各有各的弊病。理想教学不应以外在形式划线,而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故教学模式与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宜硬性规定。 改变灌输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遵从认识规律,从现象与实例入手,使学生经历探索环节,培养探索创新型思维能力。欲达此目的,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变教材的结构,融入知识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吸纳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教育领域,为实施生动活泼、名副其实的启发探索式教学准备条件,以提升基础教育的档次。 西方传统教育的独立自主和探索创新理念及作法极其宝贵,值得发掘与学习。但当下推行的极端探究式松懈、冲击了课堂教学;盲目照搬对国内教育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国内教育决策层必须了解国外政策与作法实施的真实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尽管本文讨论的是教学方法,然而笔者不主张上层教育行政部门插手课堂教学。 学业教育包括课程和教学两个方面。教育理论与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教学只是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设置、内容与结构才是关键性的。有了合格的课程标准与教材,交给合格的教师,并辅之以适当的监管,教学质量便有了保障。 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在于课程。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交给基层,留给教师吧!以行政手段从上至下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不是执牛耳,而是揪牛尾巴;不无舍本求末、小题大做之嫌。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邱学华论尝试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 QIU X H,Review of teaching through attempt by Qiu Xuehua [M],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8.3 (inChinese) [2] 王策三. 应该尽力尽责总结经验教训——评“十年课改:超越成败与否的简单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13.6:5-19 WANG C.S, Lessons should be taken——Remarks on “Ten year curriculum reform: Over the simple evaluation based on success”[J],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2013.6:5-19(in Chinese) [3] 查有梁.新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J/OL],传播学论坛,2006.12.29,http://ruanzixiao.myrice.com/ ZHA Y L,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a soft landing [J/OL], Forum of Communications, 2006.12. 29, http://ruanzixiao.myrice.com/(in Chinese) [4] 沈乾若.认识论与教学法[J],高等教育研究,1987.1:19-23 SHEN Q R, Epistemology and pedagogy [J], Research of Higher Education, 1987.1:19-23 (in Chinese) [5] 张景中,曹培生.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ZHANG J Z,CAO P S,From mathematics education to educational mathematics[M], China Youth and Children publisher, 2011 (in Chinese)[6] 邢红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11.4:5-21 XING H J, Curriculum Reform of K-12 education in China—A dangerous journey lost in direction[J],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2011. 4:5-21 (in Chinese)
[7] 王鹏远.我国‘课改’需要进行反思—关于第一届中西教育论坛后的思考[N],科普时报,2019.7.5
WANG P Y, Reflection 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after the 2019 Forum on Chinese v.s. western education [N], Popular Science Times, 2019.7.5 (in Chinese)[8] 王策三.“三维目标”的教学论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11
WANG C S, Exploring 3 dimensional objectives in light of pedagogy[J],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2015.1:1-11 (in Chinese)
英文摘要: Teaching Methods in China and the U.S. ——Analysis of cramming and inquiry styles Abstract:Teaching styl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direct instruction v.s. discussion, or cramming v.s. inquiry. Teaching styles in the classrooms of China and U.S are examined, about their implement,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In light of cognitive law, it is asserted that, cramming teaching in China’s classrooms is attributed to missing of inquiry phase during instruct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write exploratory history of science into textbooks, and to recruit teachers with higher quality. Regarding the extreme-inquiry teaching style introduced from the U.S. to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wrongs of “student centered”, “personalized teaching”, “ability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and “teaching objectives: 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 etc., are pointed out. A good teaching must stimulate students’ thinking and participation. Teaching styles are flexible, not the criteria for judgement; and should not be a mandatory requirement. Education leaders’ responsibility is to provide good courses and curriculum, but not to interfere with the ways teachers teach them.
Key Words: pedagogy, teaching style, direct instruction, inquiry teaching, cognitive law, deductive reasoning, exploratory thinking, objectives of teaching
沈乾若 2020年1月完稿 原文发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主办期刊《物理与工程》2020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数学博士。中国大陆和加拿大数十年大、中学教学及办学经验。《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名誉会长,《融汇中西教育论坛》召集人。现为独立教育学者,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研究方向为教育体制与政策,基础数学与科学教育。 电子邮箱:sharon_q_shen@yahoo.com 鸣谢: 本文的写作得到葛惟昆、黄戟、周旭彬、张海云、王鹏远等人的支持与协助,文章吸收了他/她们的观点和修改意见,特此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