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日月光华的博客
  阅读历史、思考当下、遥望未来
我的名片
日月光华
注册日期: 2022-03-08
访问总量: 1,480,62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版权所有,凡转载、使用本博主自创内容,请注明出处。
感谢读者垂爱,感谢批评指正。敬请引用《日月光华》博
最新发布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四十二)
· 懲善揚惡——中共馭民術創新,填
· 當 代 中 國 殺 官 案(迄至2024
· 2024:最壞的一年,最好的一年!
· 中共又「收放自如」了:突然放行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四十一)
· 人類現代性建構的六個維度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名词解释】
· 我為什麼厭惡極左、極右?
· 名詞解釋:奴性飽和度
· 什麼是教育?什麼是洗腦?
· 名詞解釋:中國當代《學術義和團
· 「人礦」是啥?「礦主」是誰?
· 何為權力合法
· 成語新解:《拭目以待》
· 文明與文化的關係
· 什麼是文明正義?
· 什麼是人性正義?
【热点】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四十二)
· 懲善揚惡——中共馭民術創新,填
· 當 代 中 國 殺 官 案(迄至2024
· 中共又「收放自如」了:突然放行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四十一)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四十)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三十九)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三十八)
· 中国“献忠事件”一年汇编
· 易中天《中國邏輯》(一)網上箴
【思】
· 2024:最壞的一年,最好的一年!
· 人類現代性建構的六個維度
· 網上箴言警句摘錄(續三十五)
·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一切都是擦
· 《哈耶克名言警句特辑》——網上
· 反駁型人格
· 何為善良?
· 劉仲敬 「阿姨」現象思考
·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
· 人類個體如何存在於歷史?
【想】
· 中美如何比較才算客觀、中肯?
· 現代文明與現代人價值信念
· 不同文明層級的演化遞進
· 文明與宗教信仰的關係
· 俄乌战争背景下 关于人类文明的
· 俄烏戰爭與中華民族命運走向(修
· 《新三個世界理论探索》(下)
· 文明與文化的關係
· 什麼是文明正義?
· 什麼是人性正義?
存档目录
01/01/2025 - 01/31/2025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人類現代性建構的六個維度
   

  人类现代性建构的六个维度

人类文明从古至今,有记载的文明史将近一万年。从原始野蛮粗砺经过漫长岁月的打磨,人类演化成现代性文明社会现有的样貌。现代文明社会主要体现在迄至今日建构的现代性六个维度。即:政治制度、价值观、思维方式、工具使用、审美趣味、饮食方式的现代性。现代性(Modernity)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优成果,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风俗等层面上,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最具代表性成果,换言之,是人类文明自发秩序演化的结晶。其本质是人类在历史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通过优胜劣汰筛选后塑造的最优社会结构与现实样态,突出表现在对人类个体权利、尊严、位格的尊重以及对思维模式的更新换代。这六大维度既具有内在逻辑的和谐一致性,又呈现出复杂的交互关联性。它是人类现代性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政治制度的现代性

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是现代性的核心要件。指国家治理结构与权力配置的民主化、法治化和制度化。其突出特征包括权力制衡、民主参与(选举制度)和法治原则。权力结构与治理模式的嬗变,是人类社会政治制度从古典时期向的现代社会过度的重要标志,其重点在于宪政制度、民主治理、法治化社会,其目标是实现公民社会的有序稳定与有效保障个人权利。 

(1)民主化

现代性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民主,这不仅表现为选举制度的建立,更体现在公民通过合法渠道参与国家公共事务。

民主化是政治现代性的基石,反映了从等级制、专制系统向以公众参与和问责制为基础的转变。美国1787年《宪法》的确立体现了民主制与联邦制的结合,为现代政治制度树立了典范。通过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的相互制衡——防止了权力的滥用,确立了现代政治的治理原则。现代民主是现代政治权力来源的社会基础。民主化是现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特征,它标志着权力由精英统治向大众参与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涉及选举与代议制,还涵盖公共政策的透明性与问责制。

瑞士、台湾的全民公投制度是民主化的典型体现,通过直接民主形式,公民可以直接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是现代政治典范。这种模式使政策更贴近公众需求,增强了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通过全民公投,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决策过程,这不仅增强了治理的透明度,还建立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2)法治化

法治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基石。“王在法下”是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法律高于所有权力意志和个人意志,成为保障公民权利、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工具。英国的《大宪章》(1215)虽然是中世纪的产物,但其精神延续至现代成为法治原则。现代社会中,法治成为治理合法性的重要标志。在现代政治框架中,法治(Rule of Law)取代了人治。法律成为约束国家权力与保护公民权利的防护堤。英国的《权利法案》(1689)通过明确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力,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法治原则也成为欧美治理体系的核心规范,促进现代文明体国家国间权力的合理、均衡配置。 

(3)制度化

政治制度的现代性还包括权力的合法化和规则程序的合法化运行。即:制度不是凭借个人魅力或传统而是基于宪政法治秩序的规则运行。德国的魏玛宪法(1919)为议会制民主奠定了基础,尽管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被破坏,但其政治制度的设计成为现代宪政国家的重要参考。美国的联邦制通过明确联邦与各州的权力分工,实现了多层次的治理结构,既保障了地方自治,又维护了国家整体性。

制度化是现代社会稳定与持续性的保障。现代政治制度注重制度的设计与实施,其合法性不再依赖“君权神授”、世袭继承、暴力恐吓或个人魅力,而是建立在理性化的公民社会的组织原则之上。

二、价值观的现代性

 价值观的现代性体现为个体权利、平等、独立和自由等理念的确立,以及社会整体向多元化与普世化人道主义方向的发展。价值观的现代性是现代社会伦理基础与文化多元的深化。价值观的现代性表现为从传统社会中的集体主义、男权主义、上下等级观念,向个体主义、男女平等、种族平等、国家平等与社会多样性方向的发展。这一转变不仅涉及千百年来伦理基础的重大变革,也深刻影响着现行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体系。

 (1)个体权利与自由

现代性强调个体权利的优先性,特别是在启蒙运动后,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成为西方现代价值观的核心。法国大革命(1789)提出的“人权宣言”,明确了个人在国家中的基本权利,奠定了现代社会个体中心主义的思想基础。现代价值观的核心是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启蒙思想为此提供了哲学依据,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美国《独立宣言》(1776)提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了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仅为美利坚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成为全球人权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2)多元化与包容性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社会的价值体系从一元化向多元化演变,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对异质文化、宗教的包容。美国“文化熔炉”的理念鼓励了不同文化的交融,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不仅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也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重要特质之一。

现代价值观包容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并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是全球文化包容的典范。通过立法保障不同种族、语言和宗教团体的文化权利,加拿大有效平衡了民族认同与国家统一之间的张力。

     (3)普世化的人道主义

现代性价值观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普遍的善与人类的福祉。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是现代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强调所有人无论种族、性别、宗教等都应享有基本权利。这一宣言由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其核心精神是确认“所有人类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宣言提出,所有人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观点、国籍或其他身份,都应享有基本人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现代价值观逐渐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追求全人类的共同福祉。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明确了全球范围内的基本人权规范。这一宣言成为各国政策制定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参照系。人权无国界,人权大于主权观念深入人心。

三、思维方式的现代性

思维方式的现代性是指认知模式从传统向科学、理性、批判性思维的转变。这种转变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决策方式与知识生产。认知框架与逻辑体系的演进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它以科学理性为基础,通过批判性思维与系统化分析推动社会进步。

(1)科学与理性

现代思维方式以科学为基础,强调通过实验与逻辑推理来揭示真理,而非依赖宗教或传统思维。科学理性的兴起是现代思维方式从宗教和传统的束缚中解放,转向以科学实验与逻辑推理为主导的认知模式。牛顿力学的建立象征着科学理性的胜利,其所体现的精确性和普遍性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石,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科学革命开创了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方法,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2)批判性思维

现代性要求对传统和权威进行反思,批判性思维成为启蒙思想的核心。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说:“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强调人类应该摆脱依赖他人指导的状态,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和判断,激励了欧洲人对教会权威的反思,为民主政治和科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支撑。批判性思维是现代性思维的核心,要求对传统、权威、现状进行理性反思、批判。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伏尔泰和卢梭以其对专制制度的批判性思考,推动了法国大革命,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3)系统化与全球化的思维

现代性不仅关心个体问题,还试图从全球化和系统的角度理解社会现象,推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合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反映了全球范围内现代思维方式的系统化特征,即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

现代思维方式还表现为从区域性问题向全球性挑战的关注。这种转变反映了人类认知体系的扩展。经济贸易全球化、教育、科技的全球合作,现代性不仅是一种社会形态的描述,更是一种动态的历史进程。

(4)多元化与文化包容性

多元化与文化包容性既是现代思维方式的体现,也是现代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其特征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承认和宽容,倡导不同文化传统、种族、群体之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美国、加拿大、欧洲的大部分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很好体现了这一理念,即:通过立法保障不同种族、语言和宗教群体的文化权利,同时在统一的国家认同中实现多样性。现代价值观的普遍性超越了国家或种族界限,强调共同的人类福祉和伦理责任。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1948)确立了全球范围内的基本人权标准,成为各国政策制定与国际合作的重要依据。

四、工具使用的现代性

工具使用的现代性是指人类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技术的应用,把人类的经验、发明、发现巧妙结合,为提升人类认知水平和提高劳动率所进行的创造创新实践成果,这种现代性工具不仅体现为工具本身的技术复杂性和功能优化,也反映了工具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渗透及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工具从简单的手工工具发展到复杂的机械设备,再到如今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

(1)在农业革命时期,木制犁、锄头和镰刀等工具的发明与普及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这种生产力的提升为人口增长、城镇化和社会复杂化提供了条件。例如,古埃及人利用简单的灌溉工具开垦了尼罗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古华夏文明在黄河、长江流域利用河流灌溉系统。为古代埃及文明和华夏文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工业革命的机器发明

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和纺织机械等工具不仅彻底改变了生产模式,也重塑了社会结构。例如,英国詹姆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现代工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了现代交通运输、采矿和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标志着工具现代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计算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信息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这些工具使得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存储和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例如,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化,改变了人类的社交、学习和工作方式。而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则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社会的数字化进程。

(4)医疗工具的突破

显微镜、X射线机和现代手术机器人等工具使人类在医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显微镜的发明让科学家能够观察微生物,揭示了传染病的病因,从而推动了疫苗和抗生素的开发。工具使用的现代性还体现在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延展。例如,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发明,开拓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认知;而近年来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和量子计算机,则进一步扩展了人类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智能手机作为现代工具的典型代表,不仅在功能上集成了通信、娱乐、办公等多种用途,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成为工具现代性的鲜活体现。

(5)工具现代性最典型的特征是现代人对逻辑思维的高度依赖、训练和运用。这种能力在推动科学技术、社会组织和个人生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科学革命是工具现代性的标志性成果,而科学方法本质上依赖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应用。例如,在医学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假设-实验-结论的逻辑推演方式来发现病因并开发疗法。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虽然基于思辨和假设,但其整个过程依赖数学的精确推理和逻辑一致性。现代科学研究正是通过逻辑工具化,将自然现象分解为可检验的命题,从而推动知识的累积。工程与技术中的逻辑设计。此外,现代工程实践同样是逻辑思维的体现。例如,软件工程中编写代码的过程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并设计出清晰的逻辑流程。互联网的发明和发展则直接依赖于逻辑运算和算法设计。从图灵机的理论到现代人工智能的实现,每一步都体现了逻辑思维在工具化过程中的应用。

逻辑思维的工具化不仅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占据中心地位,还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决策、政策制定和教育模式。现代性正是通过这种对逻辑的普及和工具化应用,让人类更高效地解决问题、适应变化的环境。

五、审美趣味的现代性

 审美趣味的现代性指的是人类在文化、艺术与审美领域中趣味的演变及现代社会对这些趣味的塑造。这种现代性不仅包括审美观念的变化,还涉及大众文化、时尚潮流以及消费文化的兴起。

(1)审美观念的多元化与全球化

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趋向于多元化与跨文化交融。例如,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抽象画、行为艺术等现代艺术形式重新定义了审美标准。同时,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形成了新的审美趣味。

(2)大众文化与流行趣味的兴盛

大众文化的崛起是趣味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例如,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与电子游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娱乐形式。当下网络媒体平台(如Netflix和Spotify)的兴起,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更为便捷,同时也反映了趣味的数字化和碎片化趋势。

例如,古典音乐曾是精英文化的象征,但随着电子音乐的兴起,音乐趣味逐渐趋于大众化和科技化。从古典音乐到电子音乐的转变,以其丰富的声音实验和多样的创作方式,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听众,成为现代趣味的重要代表。

六,饮食方式的现代性

饮食方式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饮食结构和烹饪技术的革新,还包括饮食观念的转变和饮食文化的全球化。饮食现代性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健康意识以及社会文化互动的深刻理解,饮食口味的全球化、普世化成为当今时代潮流。人们不再受限于当地有限的食材和千篇一律的烹调方式,而是以开放性姿态接纳所有自己能够接受、尝试的各种食品(包括调味品)以及烹饪方式。中餐在世界的广受欢迎,美国麦当劳、肯德基的世界性成功经营,可口可乐之类简装饮料风靡世界,充分说明人类的饮食口味正在走向普世化。

(1)饮食技术的进步与食品工业化

现代饮食方式受益于物流便捷、食品来源丰富、食品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例如,冷链物流、罐装食品和冷冻食品的普及,使得食材的保鲜时间大大延长,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促进了全球食品贸易的便利化。同时,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如基因编辑食品),也开启了饮食现代性的全新领域。

(2)健康与环保意识的增强

现代社会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不断增强。例如,“有机食品”与“植物性饮食”的流行体现了人们对健康与可持续性的重视。此外,“碳足迹”理念的推广使得环保成为饮食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3)快餐作为现代饮食方式的代表,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受到欢迎,但也因健康问题备受批评。与之相对,慢食运动强调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以及对本地食材的尊重,反映了饮食现代性中的多样性与平衡性。

 (4)饮食的普世化有利于世界各国不同种族文化人民之间的交流往来,拉近彼此的关系。

人类现代性的六个维度在社会实践中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政治制度的现代性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框架;价值观的现代性为伦理与文化奠定了基础;而思维方式的现代性则为知识生产与技术进步提供了动力。工具使用的现代性、审美趣味的现代性和饮食方式的现代性,它们不仅反映了技术、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也揭示了现代性对人类认知、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深刻塑造。这些现代性的内涵彼此交织,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尽管现代性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内在矛盾也日益凸显。民主治理可能面临民粹主义的挑战;价值观的普遍性可能与文化的特殊性冲突;科学理性的发展也可能引发伦理困境。面对这些问题,人类社会需要在坚持现代性原则的同时,不断反思其局限,并通过多元化的对话与合作寻求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只有在这一动态的自我完善过程中,现代性才能持续发挥其对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动力,同时实现可持续与包容的发展未来。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