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与后来衍化成社会礼教,社会价值规范的“道德”以及西方的伦理道德不同。但是,衍化后的“道德”当然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的一部分。
“道德”二字在内涵与外延上的衍变,实际上是中华文化延伸发展的必然结果。
《道德经》的原诣教义,派生出的只是道家的玄理和虚无观,而南北朝自西天印度传来的佛教讲的又是出家的空理。道与佛都只是修身养性之术,只有儒家在“道”与“德”之宗下推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节勇和的方法论。以至于后来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都是试图将学以致用。儒家讲的是格物致知,而后诚意正心修身其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
儒家思想兼修身与治世之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几乎历代都推崇儒术的原因。
关于道德经中“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理解,我认为,理解时更应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是:道德仁义礼的先后顺序,高低层次的关系,这是字面意义。
其二是:道德仁义的互为因果,客观必然的关系。
换言之,失道,失德,失仁,失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必然之因,而后德,后仁,后义,后礼则是必由之路和必达之果。
分析到此,不能不想到《圣经》创世纪中的失落园,东西方风格迥异的文化源头,竟然有如此惊人的雷同,不由得不令人深思!
《道德经三十八章》中后面还有一句话:“夫礼者,信之薄,而乱之首。”意为:“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而这与《圣经》中夏娃吃智慧禁果后有道德罪感的故事多么地相似!
话题回到儒家为何要将原“道”原“德”礼教化。
孔子孟子们不是不知老子教道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但孔孟及其孝子贤孙们讲究的是教化世人,也就是说,将己经忠信不足,相互倾轧,日渐堕落的世人重新引向“道”与“德”的方向。
这点,又与基督教的传教理念何其相似!
作为儒家先贤,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行”与“果”的不完全对称关系,他们当然清楚:在仁义礼智信的施行中,并不能十分园满的达成“普道”“普德”的结果,但却是相对有效的治世之方。这一点,限于时间关系,就不做引证了。
现代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主要火力是集中在其禁锢人的个性发展的礼教上面,尤其是宋明理学之后,儒教将封建礼数讲过了头。导致中国社会的发展动力不够,这与西方宗教改革前的状态极其相似。
社会发展变化了,儒家思想当然必需革新,但自辛亥革命以来,先贤们在苦中追求的各种主义和救世处方,至今又有哪一个能真正取代儒家思想呢?所以,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并非应该全盘否定,而是结合西方的民主、科学与基督,对儒家思想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再纵观西方现代社会,基督教虽然己退出国教的舞台,但仍是西方道德价值甚至于法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