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噶瑪蘭的博客  
维特鲁威人  
https://blog.creaders.net/u/10162/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希腊罗马柱式的“艺术”与“道” 2016-10-16 14:08:36

世界上很多事情做起来往往都有“技”,“艺”,“道”三个境界。用西方的词汇说就是:“技能”,“艺术”,“形而上”。拿建筑工程粗略地举个例子,鲁班一手好活是个高级技工。那个让梁思成林徽因五体投地的李诫(後面会介绍)估计不会动手但却把建筑搞成了艺术。因为鲁班知其然,李诫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是後者系统化知识化规范化了鲁班们的技能。但这仍然没有达到形而上。所谓“形而上”或者“道”(TAO),指的是那些看不见摸不著,甚至往往不能规范确切表达的感性且抽象的哲学审美伦理人文等方面的思维。古希腊文化让别人折服的地方就是,什麽事其他的民族乌泱泱在“技”的层次碌碌之时,他们已经搞成ART了,等别人渐入ART的佳境,发现希腊人一千多年前早就TAO至形而上了。哲学上古希腊三杰之後近两千年无出其右。让康德黑格尔他们忙碌的实质上仍是两千年前雅典学院的作业题。不过今天这里不说苏格拉底柏拉图,而是从纯粹“形而下”的建筑石柱出发,跟随一个叫维特鲁威的人去欣赏古希腊建筑中的“艺术”和“道”。

(下图:古希腊DELPHI遗址。注:本帖大部分照片均为网上下载,在此一并感谢所有原作者。

中国古建筑中,立柱不是个显山露水的元素,基本上是给曲面大屋顶当配角的,不具有多少美学职能。然而,流连在希腊雅典卫城或现代罗马城中,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古建筑中的那些无处不在且往往内衣外穿刻意彰显的石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跟着本贴的主角维克鲁威认识了这些柱子,你就看懂了一大半古希腊罗马建筑,以及仿效复兴古典风格的近代新古典主义建筑。

(下图,雅典卫城帕提农神殿遗址,建于雅典的“黄金”时期。其简捷而标志性的设计:外围柱廊加正面上方的宽边山形墙,後来被广泛仿效。)

(下图: 古罗马广场(FORUM)遗址。左侧为农神殿遗址,右侧为维斯帕先神庙遗址。)

(下图:古罗马万神殿,罗马的地标性建筑。原为古罗马著名工程师和建筑师阿格里帕所建,但毁于大火。后五贤帝时期由哈德良重建。前门柱廊及山形墙模仿雅典卫城帕提农神殿后部著名的弧顶大厅经2000年风雨仍然完好无恙,堪称奇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曾经为之惊叹地说:“这不是人的设计,是天使之作”)

与中国古建筑的大屋顶类似,石柱是古希腊式建筑的符号和语言,以至于很多完全不需要石柱作为承重支撑的建筑,比如罗马竞技场,也以贴面形式纳入石柱造型作为外墙装饰(见下图)。正是这种这种符号和语言,让雅典和罗马城中众多看似外形各异的建筑物呈现出和谐连贯的风格。

当然,神殿或大型建筑中大量采用并突显石柱并非古希腊人的发明。在《木乃尼归来》中出现的那个有近4000历史的著名古埃及卡纳克神殿就是由134个巨大的石柱阵撑起庙顶(下图)。

古埃及的建筑工程应该已经达到ART的境界,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否则单靠各领风骚的鲁班们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的项目。然而,古埃及庙宇石柱的柱体粗大,追求的是震撼威严的效果而非审美典雅。此外,埃及石柱体表面常以沙草纸画雕饰在建筑整体中也喧宾夺主。後面我们会看到古希腊人如何站在TAO的层次形成自己的石柱风格。

古希腊後来被古罗马武力征服。然而,正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the conquest conquered the conqueror(征服了的征服了征服者),古希腊的人文也反过来征服了罗马人。就是在这个时期(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我们的主角维特鲁威登场了。你也许没听说过这个人,史学家对他也知之不多。但如果你知道达芬奇3宝(3幅达芬奇名画),你对这个维特鲁斯应该不陌生。达芬奇第一宝毫无疑问是《蒙娜丽莎》,这第二宝应该是《最後的晚餐》。这前两宝你去卢浮宫和米兰圣母大教堂挤人堆里排队都能看到真迹。这第三宝同样非常珍贵且知名,然而却鲜少公开展出,用洪荒之力也难能有幸目睹真迹。这幅难见真容之宝就是一幅被称作《维特鲁威人》的墨水笔素描(见下图)。

没错,这幅以我们故事主角维特鲁威为名的素描,除了名字以外,对你也许非常眼熟。当然,以後你可以像说出《蒙娜丽莎》一样说出《维特鲁威人》了。然而别急,这幅素描所画的却并不是我们的主角维特鲁威本人(否则,应该叫《维特鲁威》),而是维特鲁威向人们描述的另一个人(所以叫《维特鲁威人》或《维特鲁威的人》)。那麽维特鲁威描述的这个人是谁呢?後面你会知道,这个人你并不陌生,他也许在你身边,也许就是你自己。。。。不过我们先把他放一边,後面再说。

维特鲁威是2000年前古罗马的一个建筑师。史学家们对其本人生平知之不多。我们现在对他的了解几乎都来自他所写的那套建筑百科全书《DE ARCHITECTURA》。该书的英译本书名《TEN BOOKS OF ARCHITECTURE》,中译本书名《建筑十书》,顾名思义,就是有10个分册的建筑学著作。

那麽这个罗马建筑师跟希腊人有什麽关系吗?首先,维特鲁威是位希腊文化的仰慕者,就是前面说的那种“被古希腊人文所征服了的罗马人”。一般古罗马人并不像希腊人那样热衷于形而上的思考,所以古罗马虽然不乏能言善辩的演说家和政治家,比如西塞罗小加图凯撒等,但从没有出过古希腊三杰那样一流的哲学家。维特鲁威却将哲学和美学这些形而上的东西放在他建筑学著作的首位。所以,虽然《DE ARCHITECTURA》也概括了些古罗马人的贡献和成就,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大量汲取并总结了古希腊建筑的“ART”和“TAO”。

维特鲁威的《DE ARCHITECTURA》是现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涉及领域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建筑学专著。书中对很多建筑土木方法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化,比如以一册(第4册)的篇幅对各种希腊和罗马建筑石柱做了详尽叙述和规范。中国历史上相应的对建筑工程实践系统化规范化的著作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宋代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比维特鲁威整整晚了一千多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李诫及该书的超级粉丝,倾注大半生去研究注释这本堪称中国建筑技术之“ART”的著作。然而,让李诫难以望其顶背的是,在《营造法式》之前一千多年,维特鲁威不仅早就将古希腊罗马建筑工程实践和方法系统化成了“ART”,而且已经也已经提升到TAO”的层次了。

虽然中国建筑中也有风水占卦之类形而上之“道”。但传到民间往往就变成了以神为本,以迷信为基础的形而下。古希腊的建筑哲学和美学则是以自然为本,以智性为基础。虽然斯宾诺莎拿欧氏几何证明了神就是自然,类似道家的天人合一,但这远远超出了本博的知识和今天的话题。所以,让我们还是先回到形而下,跟著维特鲁威认识一下古希腊罗马石柱在建筑中是如何艺术的。与李诫的《营造法式》不同,维特鲁威在《DE ARCHITECTURA》中往往对建筑艺术的哲学,美学,甚至历史及相关历史人物给予描述。所以,哪怕你不是建筑师,仍然可以享受书中的人文历史内容。

在《DE ARCHITECTURA》的第四册中,维特鲁威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中的石柱分类并规范化为“柱式”(COLUMN ORDER)。这包括3种希腊柱式,与其相应的3种罗马柱式,以及另外2种古罗马特有的柱式。因为3种希腊柱式与相应的3种罗马柱式没有外观上的实质差异,为了描述简捷起见,我们不刻意区分,而是一并介绍。好吧,下面就开始跟着维克鲁威一一认识一下这些古希腊罗马建筑柱式。

多利克柱式(DORIC ORDER):“多利克”指希腊东南部的地区和几个岛屿,包括柯林斯,埃皮达鲁斯,斯巴达,罗德岛和希腊米诺斯文明发源地克里特岛。多利克是古希腊最早出现的柱式。这柱头简单倒置圆盘(或者无柱头),简洁粗壮实用,男性柱,有20条侧槽,无柱墩(古罗马後开始加柱墩)。雅典卫城帕提农神殿外围柱廊就是采用多利克柱(下图)。

相对古埃及庙宇粗大雕花的石柱,古希腊石柱相应要纤细典雅。按照维克鲁威书中描述,希腊人的审美哲学是基于大自然。从而,古希腊柱式的几何是根据自然比例而来。那麽什麽是自然比例?就是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高矮比例就是石柱的最佳比例。多利克柱式采用健美男人的比例。当然,这个比例的主观性太强了,不同的设计师千差万别。所以,维克鲁威干脆在书中把古罗马柱式的比例统一规定下来,按照书中描述的一个想象中标准健美男人,也就是後来达芬奇画的那个《维克鲁威人》。所以,如果你的身材符合维克鲁威描述的健美男标准,这张画画的就是你。这个标准在达芬奇那张《维克鲁威人》中被直观地表达出来了:当站成火字时,四肢可以达到画中的外圆。当站成十字时,四肢可以达到画中的正方框。

以侧槽取代埃及石柱上的雕花显然是出于一种“秩序和谐”和“简洁为美”的哲学。维克鲁威书中充斥了这种古希腊形而上的美学和哲学思想。以至于20条侧槽也是因为古希腊哲学中数字10和6是大自然的所有完美数字的基数。

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现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所在地在古希腊时叫爱奥尼。那里曾是著名的“希腊-波斯”战争的爆发地,也是许多重要的希腊文化风格以及思想学术学派的发源地。 爱奥尼柱式的特点是柱头,为一对向下涡圈装饰(源于希腊女式发型),点缀曲线美,优雅高贵,纤细秀美,女性柱,有24条侧槽(完美数6的倍数),有柱墩。雅典胜利女神庙前後柱廊用的就是这种柱式设计。

(下图:胜利女神庙遗址爱奥尼柱头局部。2500年前精细的雕刻工艺让人叹为观止。上面扔见弹孔痕迹)。

(下图:胜利女神庙遗址全景。爱奥尼柱搭配朴素的外墙,非常简捷的设计,古希腊建筑之“道”所在)。

这个柱头给人种书生气的感觉,所以往往被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现代图书馆,法院,大学楼等建筑采用(下图:现代新古典主义建筑中的爱奥尼柱局部)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柱头石雕好像花篮,更细,完全女性化。雍容华贵的装饰柱,有24条侧槽(下图:希腊宙斯神殿遗址的柯林斯柱头特写,罗马万神殿内部柯林斯柱)。

塔司干柱式(TUSCAN ORDER):实际上是一种被古罗马人简化了的多利克柱式,区别就是无侧槽,彰显出古罗马人极致朴素的审美文化。

(下图,罗马广场。左侧遗迹为农神庙,塔斯干柱体,柱头似乎是爱奥尼式。右侧为维斯帕先神庙遗址,为柯林斯柱式。)

(下图:古罗马万神殿门廊塔司干柱体)

(下图:罗马圣彼得广场近代新古典主义建筑柱廊的塔司干柱)

罗马组合柱式(ROMAN COMPOSITE ORDER):就是爱奥尼柱头的漩涡和克里斯柱头的花草混合而成。

女像柱式(CARYATID):大概受埃及神兽柱启发。最早的古希腊女像柱见于雅典卫城的埃瑞克提翁神庙柱廊(见下图)。後来又有相应的男像柱(TELAMON)。

古希腊罗马柱式这种建筑文化符号也能追踪到绘画艺术作品中。比如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的多幅以古希腊神话或古罗马历史为背景的作品中,石柱都是非常醒目的元素。这位大师在创作那幅新古典主义里程碑之作《赫拉斯兄弟之誓》时,为了寻找那种古典罗马文化的灵感,特地从巴黎搬回他留学时期曾经居住过数年的罗马,在以塔司干柱廊闻名的罗马圣彼得广场附近一个画室构思创作(见下图,罗马圣彼得广场的柱廊全景)。

9个月之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塔什干柱式为背景,充满了铁血气质的震撼之作(见下图,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让路易-大卫《赫拉斯兄弟之誓》中的无柱墩塔司干柱)。在当年的巴黎沙龙展出时,虽然被放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中,这幅画作仍然成为画展中引起最大的轰动的展品,并被收入卢浮宫。

注意画中的卷拱结构,这是古罗马的建筑发明,然而,在维特鲁威的书中却鲜少提及。算是一个谜吧。大卫的另一幅名画《苏格拉底之死》就把这个历史搞错了(见下图,看出什麽地方不对了吗?)

新古典主义运动也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风格。以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柱式成为很多近代和现代公共建筑的重要元素。比如巴黎的先贤祠,波旁宫(现国民议会厅)的正面石廊,马德莱娜教堂(见图)

(下图:法国巴黎卢浮宫内部女像柱和柯林斯柱)

1476819810507891.png

(下图:法国巴黎先贤祠内,新古典主义设计,柯林斯柱式。)

(下图为:法国巴黎马德莱娜教堂,新古典主义设计,柯林斯柱式。顶上的山型墙也是古希腊罗马建筑符号,可与前面的雅典卫城帕提农神殿遗址和罗马万神殿正面门廊相比较。有点巴洛克的痕迹,比如略显过度的深浮雕)。

blob.png

(下图: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新古典主义设计,书卷气的爱奥尼柱式。又见罗马山型墙。)

(下图:旧金山的艺术宫(PALACE OF FINE ARTS),新古典主义设计,柯林斯柱式。)

(下图:旧金山LEGION OF HONOR宫柱廊。塔斯干柱体配爱奥尼柱头)

20161020230951_86230.png

美国首府华盛顿是个新古典主义建筑云集之城,以希腊罗马石柱为主要或醒目元素的新古典主义建筑自然比比皆是,比如林肯纪念馆,杰佛逊纪念堂,国家艺术馆,最高法院,等等。我贴几个,其他的读者自己当作业去发现欣赏吧。

(下图,林肯纪念堂,新古典主义设计,多利克柱式,浑然一体的白色,简洁干净的造型,设计者深得古希腊美学之“道”。)

(下图:杰弗逊纪念堂,新古典主义设计,简洁的塔司干柱体,书卷气质的爱奥尼式柱头,罗马山型墙,後面是罗马拱顶,摒弃了所有多余元素,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罗马建筑之风。)

中国大陆以前鲜少看见新古典主义建筑。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门廊和上海展览中心两侧柱廊,算是仿照新古典主义。本博的一个长辈曾参与设计,当年曾有选择欧式柱廊还是中式大屋顶之争。虽然最後形而下地选择了大立柱,但没有正确体会维特鲁威的美学形而上思想,大概为了凸显宏伟(与古埃及人的想法类似),违反了美学比例,感觉像放大比例的栏杆。

(下图,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比例不对的塔司干柱式,多余的装饰盆栽,都表明设计者和管理者只达到了形而下模仿的层次,还没有进入形而上领会的境界。。。。)


浏览(5535) (6) 评论(4)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噶瑪蘭 回复 雪山下的绛珠草 留言时间:2016-11-03 11:17:56

好羡慕,那可是建筑博物馆呀。。。。。但你是等明年才去吧?冬天狠冷的,狠冷。。。。

回复 | 1
作者:雪山下的绛珠草 留言时间:2016-11-01 22:12:03

涨姿势了!下次去芝加哥之前要来跟博主讨教的,(不许推脱),哈哈

回复 | 0
作者:噶瑪蘭 回复 lone-shepherd 留言时间:2016-10-16 23:13:13

哈,有眼福!谢回帖,先生不敢当。

回复 | 0
作者:lone-shepherd 留言时间:2016-10-16 19:16:39

牧人在威尼斯美术学院见过达芬奇的这幅素描,当时惊叹不已;原来其中还有这么一番典故。

跟着噶先生长知识了。

回复 | 1
我的名片
噶瑪蘭
注册日期: 2015-08-22
访问总量: 120,05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关于真实性及惠勒实验论述的商榷
· 相对论那点事,百年江湖,幡动还
· 摩西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与毗邻居士谈神学和理性,从《信
· 共时性(上):“一切都不是巧合”
· 塞克思的遐思:一个哲学家的五十
· AI的哲学 ---【蚁群对大象】
分类目录
【杂记】
· 数是真实的存在吗?
· 我们和牛蛙的世界观,巴黎辩论99
· 2013,LAKE TAHOE
【历史】
· 相对论那点事,百年江湖,幡动还
· 摩西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老孔父子》中的老孔为什么不哀
· 古罗马是如何站上C位的 (上)
· 希腊罗马柱式的“艺术”与“道”
· 古罗马共和的一些政坛轶事
· 罗马帝国盛世安敦尼王朝的终结
· 十九世纪法国艺术(2)新古典主
· 十九世纪法国艺术(1)新古典主
【艺术】
· 《老孔父子》中的老孔为什么不哀
· 十九世纪法国艺术(2)新古典主
· 卢浮宫随拍(1)。。。。。
· 十九世纪法国艺术(1)新古典主
【杂文】
· 关于真实性及惠勒实验论述的商榷
· 与毗邻居士谈神学和理性,从《信
· 共时性(上):“一切都不是巧合”
· 塞克思的遐思:一个哲学家的五十
· AI的哲学 ---【蚁群对大象】
· 答G君,康德哲学质疑问答续。
· 关于休谟诘问和康德的“人为自然
· 量子力学的康德哲学思考,从上帝
· 从康德唯心论不是唯心论说起
· 苏格拉底的悖论:如何证明我妈是
【冬季】
【老歌】
· 花咲く旅路ー原由子
· 花咲く旅路
存档目录
2023-07-09 - 2023-07-09
2022-08-08 - 2022-08-22
2022-02-06 - 2022-02-07
2021-10-10 - 2021-10-31
2021-09-01 - 2021-09-09
2021-08-01 - 2021-08-22
2021-05-04 - 2021-05-19
2021-04-07 - 2021-04-26
2016-10-16 - 2016-10-16
2016-09-27 - 2016-09-30
2016-06-03 - 2016-06-10
2015-08-22 - 2015-08-25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