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高鹏的博客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网络日志正文
谁是现代科学之父 2016-09-04 12:46:56

先说明一下,这里所说的现代科学是指从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 1473-1543) 到牛顿 (Isaac Newton, 1642-1726) 建立起的科学体系,以经典力学为代表,也包括力学以外的其它学科。现代科学应该说是几代人共同建立的。如果要是将这个称谓锁定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是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1562-1642) 。

现代科学起始于哥白尼,是因为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力学的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如果把哥白尼的日心说仅仅理解为是人类对天体认识的革命,那就错了。抛开天文学不说,如果承认地球围绕太阳转和地球自转,那一切都乱了,我们以及地球上的物体为什么不被地球的运动抛出去?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如果地球围绕太阳做高速运动,月球为什么不被抛出去。换句话说,当时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不支持日心说。那时占主导地位的物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自然运动(Natural Motion)和强制运动(Violent Motion)。星体的圆周运动是自然运动;另外,地球上的物体都具有其天然位置,重物趋于向下,轻物趋于向上,物体力图回到天然位置的运动也是自然运动;其他所有形式的运动则都是强制运动。亚里士多德之后和哥白尼之前,力学最主要的成就是法国牧师Jean Buridan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完善的冲力 (impetus) 理论。他认为运动是由物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外力。他将这一性质叫冲力。他认为抛射物从投掷者获得冲力,冲力使抛射物运动。他认为冲力随运动速度和物质的量而增加,冲力不会自发地消散,除非有空气阻力或重力反抗冲力。只要冲力大于阻力,抛射物将保持运动并将无限地持续下去。这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动量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了。冲力理论被用来解释天体运动。

哥白尼之后,伽利略着手解决日心说和运动学说的矛盾。他的天文学理论和运动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伽利略观察到金星相位变化,这是地心说难以解释的,但用哥白尼日心说则很好解释。他发现了土星的卫星,这意味着运动的土星不会将它的卫星抛在后面,因此,地球的运动也是可能的。然而,运动的地球需要新的关于运动的理论。为此,伽利略提出惯性定律,认为不受干预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伽利略提出了相对性原理,认为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就像飘在海中的船,如果没有颠簸,船中的人是感觉不到运动的。这意味着,如果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人在高速运动的地球上和在匀速运动的船中是一样的。月球不会被地球抛在后面。

在研究惯性原理时,伽利略用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想实验或思想实验 (Thought experiment)。他发现球从一个斜面上滑下来又滚上第二个斜面时,球在第二个斜面上所达到的高度与从第一个斜面上开始滑下来时的高度几乎相等。伽利略断定高度上的这点微小差别是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如果能将摩擦完全消除的话,高度将恰好相等。降低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球将滚过更大的距离而达到同样的高度。当角度接近零时,滚动距离趋近无穷大,就是说在无外力作用下,球永远运动下去,这就是惯性原理。伽利略的同时代人,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尔 (Descartes, 1596 – 1650) 总结了两条定律:(1)每一单独的物质微粒将继续保持同一状态,直到与其他微粒相碰被迫改变这一状态为止;(2)所有的运动,其本身都是沿直线的。这又向前迈了一步,因为伽利略的惯性原理还是个圆周运动。伽利略好像对圆周运动有偏好。他同时代的科学家开普勒提出地球的运动轨迹是椭圆,但伽利略好像从来没有提到过。伽利略比开普勒大7岁,还推荐过开普勒到意大利做教授,不可能不知道开普勒的工作。顺便说一下,笛卡尔比伽利略小32岁,非常崇拜伽利略。他有本书叫The World, 支持伽利略的观点。听说伽利略的宗教审判,他撤回了手稿。笛卡尔的两条定律被牛顿整合到一起,成为牛顿第一定律。

那么牛顿是怎样发现第二定律的?在1665年牛顿写了篇文章叫‘论强制运动’ (On Violent Motion), 他认为有一种内在的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后来,读到伽利略和笛卡尔后,牛顿接受了惯性,这样运动就成为自然的属性,而运动的变化需要力,并且是外在的力,而不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如动量。牛顿之前就有动量的概念,只是不叫动量而已。笛卡尔,惠更斯和牛顿对动量概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实际上,按照动量守恒的观点,认为有一种内在的物理量来维持物体的运动也没什么问题,但牛顿第二定律明确地区分了力和动量。准确地说,牛顿第二定律定义了力。力发生于物体之间,而不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另外,牛顿第二定律还区分了质量和重量。总之,第一定律需要第二定律,第二定律延伸了第一定律。既然力产生于物体之间,那么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涉及牛顿第三定律。第三定律和动量守恒有关。牛顿可能做了实验,观察动量守恒。实际上,在原理 (Principia) 这本书中有一个用单摆做的实验以证实第三定律。引进第三定律后,动量守恒就可以由牛顿定律推到出来。所以,第三定律更像是公理化过程中引进的一个基本定律。有人认为,在经典力学的几个定律中,第三定律是牛顿的原创。这样一来,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自成一体,各自独立,又互相包含。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力为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除了这三个定律外,要解释天体的运动,还需要万有引力定律。那么苹果是如何落到牛顿的头上的?苹果的故事只是个传说,通过伏尔泰的口传给后人。天体间的相互作用早就为人所知。例如,罗伯特·胡克 (Robert Hooke, 1635-1703) 在1666年皇家学会论引力的报告中提到两个原理,一个是所有物体以直线运动,除非为外力干扰。这实际上就是惯性定律;另一个是物体越近,引力越强。在1670年的报告中,胡克说引力存在于所有天体。实际上,在1670年以前,平方反比作用已经很流行了。胡克已经意识到天体的运动是两种运动的合成,一个是切向的直线运动,另一个是向心运动。但胡克不是数学家,不能定量地解释开普勒定律。而牛顿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数学上利用平方反比律统一解释了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地球和月亮的关系。这是当时其他人做不到的。正是对天体运动的解释使牛顿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也使胡克跌入人生低谷。胡克和牛顿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争论是有点恶心。牛顿是个天才,但真的是个小人。他当上皇家学会会长后,胡克的画像消失,到现在都不知道胡克到底长得什么样。胡克的口碑极差,但现在认为这跟牛顿有关。听说牛顿有10多个画像。

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世界对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当欧洲在黑暗中徘徊时,阿拉伯世界在希腊和印度数学基础上,引进小数(点),系统地研究了代数和几何,在天文学,物理学和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先进的成果。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研究对哥白尼,伽利略,惠更斯和牛顿都产生了影响。例如,哥白尼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中一个插图可能来自早期的阿拉伯著作。穆斯林物理学研究中有些描述比较接近牛顿的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再往前推,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化体系对现代科学也产生巨大影响。哥白尼,伽利略,牛顿都都在使用精简的逻辑系统来描述天文和力学现象。在Principia一书中,牛顿使用简单的定义和几个基本定律来构建他的系统。奇怪的是,牛顿第三定律使用的是作用与反作用,而不是力。牛顿并没有给出作用与反作用的定义,不知道当时牛顿是怎么想的。由经典力学的建立,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个过程: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积累知识;然后,我们要对知识进行公理化,就是要研究零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牛顿力学定律是定量的。用数学来描述运动是现在科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这不是什么简单的归纳法能够达成的。而这一伟大的成就始于伽利略和笛卡尔。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想要测量速度的变化。但按照当时的技术是不能做到的。伽利略用斜坡来降低下落速度,结果发现下降距离和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这是中学物理学的内容。另外,伽利略之前人们知道抛射运动是个曲线,但不知道是什么曲线。伽利略把抛射运动看成是两个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惯性运动,另一个是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满足平方律,很显然,合成运动是个抛物线。伽利略的这一方法在科学和工程中被广泛运用。伽利略的研究说明,运动可以用数学来描述。这对我们来说好像是常识,但在历史上,古希腊人认为数学(主要指几何学)只适合描述规则的静态的形状。物理学一词来自希腊语,被翻译成关于自然的科学 (science of nature)。不过,这里的nature和现在的理解并不完全一样,还包含变化的意思。古希腊人的看法还是有道理的,直到今天,数学对极端不规则的现象还是无能为力的。另外,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约前490年-前430年)的悖论显示用数学研究运动似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以想象,伽利略用数学描述物理现象本身就是革命性的。伽利略曾写到:

this grand book, I mean the university...is written in the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and its characters are triangles, circles, and other geometrical figures, without which it is humanly impossible to understand a single word of it.

伽利略使用的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是理想实验,而不是什么简单的归纳法。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落得快。伽利略问,把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系在一起会怎么样?重的落得快,轻的落得慢,这会使绳子产生张力,牵拉两个物体,使得两个物体降落速度比轻的物体快,比重的物体慢。可是两个物体构成一个整体,应该更重,所以应该比重的物体快。这不是矛盾吗?伽利略不需要站在比萨斜塔上去丢他的球。顺便说一下,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在几百年后被另一个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那就是爱因斯坦。

从经典力学的起源来看,现代科学是几代人共同建立的,科学革命不是从零开始的。牛顿力学不是牛顿一个人的成果。伽利略在现代科学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只有牛顿才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他的Principia是影响人类最深的著作。难怪拉格朗日抱怨,宇宙只有一个,牛顿发现了它得数学规律。后来牛顿力学被欧拉应用到刚体,总结出一套规律。拉格朗日建立了分析力学。分析力学和牛顿力学是一致的,但在很多情况用起来方便极了。拉普拉斯将牛顿力学用于天体运动的研究。再往后哈密尔顿又发展了哈密尔顿力学。

浏览(2980) (7) 评论(19)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BFTS 回复 高鹏 留言时间:2016-09-14 07:51:16

It is amazing that it comes out this way!

回复 | 0
作者:高鹏 回复 BFTS 留言时间:2016-09-14 06:02:29

OK

回复 | 0
作者:BFTS 留言时间:2016-09-13 16:35:02

回复 | 0
作者:BFTS 回复 高鹏 留言时间:2016-09-08 10:19:20

》高博啊,你恐怕有点把问题混淆了。肝炎的问题是问神经节的,那是个小问题!

你可知道我问钟胜希,钟大师的问题吗?你要是不知道的话我给你贴过来。问题找到了,在这里华佗......

http://blog.creaders.net/u/11101/201608/264567.html

万一碰上钟大师了请帮我转告一声!

回复 | 0
作者:高鹏 留言时间:2016-09-07 10:39:52

回复BFTS,谢谢。哈哈,我也想问他同样的问题,就是肝炎的类型,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可是等帖子发出去,才发现忘问了。有些疾病持续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又在发生缓慢的变化,这时很难分清什么中药西药,什么原因结果。实际上,大部分疾病都是不治而愈。

回复 | 0
作者:BFTS 回复 高鹏 留言时间:2016-09-07 10:03:39

》顶高鹏博好文,收集下来以备以后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再读!

看过你和钟胜希的一些交流,钟博没有过来和你讨论爱因斯坦是一大缺憾。看看什么时候,能够有幸和钟胜希博主同台演出。或者你什么时候碰到他,请转达我对他的一些问题的问候。刚才去樊斤品的博客向神经节有关肝炎的问题提了问题,不知道他会不会回答。

回复 | 0
作者:高鹏 留言时间:2016-09-05 19:32:51

谢谢老多16。题目是有点别扭。科学史学家愿意用经典物理学作为近代科学的标志,所以就用了这个题目。经典力学是一个简单的系统,正是因为其简单,经典力学也是一个优美的系统。而那时其它学科的系统性要差很多。这样一个系统曾经被认为是终极真理,很多哲学家借题发挥,把自然及人类社会描述成一个决定论系统,也就是,任何事物在特定时间,只能有特定的状态。宇宙的特定时刻的状态是惟一的,并决定以后的状态。这种机械论哲学曾经那么盛行,所以很多学者把经典力学当成了现代科学的代名词。

回复 | 0
作者:老多16 回复 闲汉凡人 留言时间:2016-09-05 18:10:08

库伦等人他们是伽利略的孙辈或曾孙辈。这里文章谈的谁时人类历史上科学家第一人!

回复 | 0
作者:老多16 留言时间:2016-09-05 18:06:57

我们关于科学之父的人选还是一致的。

回复 | 0
作者:老多16 留言时间:2016-09-05 18:03:01

好文。

但文章题目取得很误导。应该改成”谁是经典物理学之父“。叫“谁是经典物理学之父”也比较合适,毕竟那些库伦,法拉第,麦克斯维是后辈。因为现在已经有现代物理和经典物理之分。或者取文章名“谁是物理学之父”也行。如果要说科学的基础是物理学,那就要问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从事科学研究的有深远影响的科学家,而不是从对科学的贡献(从贡献讲肯定是牛顿活爱因斯坦)来定论,那毫无疑问科学之父应该是伽利略。伽利略靠试验验证来推翻了2300年来人们一直信奉的亚里斯多德的关于运动的论断。在伽利略以前还没有真正的科学家,有的只是猜想家,哲学家,或思想家。

回复 | 0
作者:高鹏 留言时间:2016-09-05 15:47:44

回复闲汉凡人:先谢谢了。现代物理学通常指的是1900年之后的东西,这点绝对同意你的说法。在使用Modern Science 时,也可以有多种理解。在英文中,将其理解为哥白尼-牛顿之间的科学革命极为常见。中文可能要纠结近代和现代的区别。为了避免混淆,我在文中特别强调了一下我要讨论的时间范围。

拉格朗日说宇宙只有一个,牛顿发现了它。这显然不正确。正如你说的,库伦,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建立的理论,是经典物理学的另一个世界。

天地人生的问题有点难。科学百科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何止是天文学和物理学。学术界把力学的奠基人定义为现代科学的创始人,就是那个之父吧,是有道理的。因为力学研究的是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其它学科研究的东西从本质上说都可以还原成基本规律。这实际上是从亚里士多德回到了德谟克利特,原子的运动及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世界的基本运动形式。牛顿是从质点开始的。太阳系的星体可以近似为质点。所以,那时的科学也是一种哲学。这就是为什么笛卡尔把生命和宇宙看成是个机械钟表。机械钟表里怎么会有神和神父呢?

回复 | 0
作者:闲汉凡人 留言时间:2016-09-05 14:39:41

即使经典物理学,不可少了库伦、法拉弟和麦克斯韦,他们是经典物理中的另一个大的科学分支创世人。麦氏理论加上牛顿理论才构成经典物理的主要成分。

回复 | 0
作者:闲汉凡人 留言时间:2016-09-05 14:31:19

此文其实谈的是物理学的经典力学的发展以及经典天文学。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天文学(天体学、宇宙学)的基石是相对论(狭义和广义)和量子力学。所以现代科学之父当然是爱因斯坦和当年哥本哈根的物理学家。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是经典物理和天文学之父。

回复 | 0
作者:天地人生 留言时间:2016-09-05 13:30:22

行文严谨随成一家之言。瑕不掩瑜,提个悖论吧:前提“现代科学之父”成立,才能推演出结论“谁是”。或是前提界定清楚,才能界定“谁是”。现代:何年何月始到何年何月至?科学:科学百科何止天文?之父:焉有百科之父,除了神和神父?

回复 | 0
作者:高鹏 回复 Next 留言时间:2016-09-05 05:34:00

是的,有这个计划。不过,先推荐几个视频。

ISLAM's contribution to Europe and Influence to European Renaissa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znATCvo5Y

BBC Documentary Science and Islam Episode One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H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ay7RD3kE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GBp_mKrk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B7kh5jPhno

回复 | 0
作者:Next 留言时间:2016-09-04 21:05:20

Very interesting topic. Thank You。

能否将阿拉伯中世纪的科学贡献讲的详细点?比如是什么人,什么组织,写了什么书,怎么流传到欧洲的?

回复 | 1
作者:高鹏 留言时间:2016-09-04 18:45:15

两个youtube视频,值得一看

Galileo's Battle for the Heaven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AsLcFPeNw

Galileo's Dialogu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14rUX0AHUI

回复 | 0
作者:高鹏 回复 紫荆棘鸟 留言时间:2016-09-04 17:18:12

谢谢。我没有提到弗兰西斯培根(1561 1626)也是根据当时的研究状况以及培根的贡献。培根的贡献可能被历史学家夸大了,而被科学家低估了。记得当我作为一个大学生时,读了培根的书,觉得他很了不起。当我后来在实验室搞研究,写论文时,我觉得如果我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我不会引用他的东西,因为他的东西好像都是美丽的说辞。而科研需要具体的范例作为指导。培根与伽利略基本上同龄,但两个人对后人的影响截然不同。据我所知,牛顿在他的Principia一书中根本没有提到培根。但培根的东西如此通俗,如此有感召力以致有些人,特别是对科学史感兴趣的人,把他当成科学之父。后来,人们发现这根本就不着边,就把培根封为科学方法的创始人。可是,比培根早几百年的阿拉伯科学家就已经开始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进行了十分系统的科学研究,并且,与培根不同,他们的方法对欧洲科学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Alhazen (Ibn al-Haytham, 965 - around 1040) 的 Book of Optics 一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在中世纪的欧洲影响极大,像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伽利略, 惠更斯 (Christiaan Huygens), 笛卡尔, 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1571 1630) 都深受影响。Alhazen可能是第一个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人。遗憾的是,当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很多人忘记了阿拉伯世界给他们带来的知识,方法和他们已经丢失的希腊财富。

回复 | 0
作者:紫荆棘鸟 留言时间:2016-09-04 15:21:19

好文章,伽利略的奠基性工作是不容置疑的。

还有一个人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培根。将归纳法引入现代科学,培根功不可没。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高鹏
注册日期: 2016-05-25
访问总量: 185,61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科学到底是什么
第一个博客
最新发布
· 2024 年,美国发生了 441 起大规
· 不好了,有人碰瓷了,100 亿美元
· 川普当选了?
· 打倒川黑叛徒戏子施瓦辛格
· 又一位川黑
· 原来高手就在眼前:高瞻说川普不
· 你就是川黑:谢谢博主相食
分类目录
【杂谈】
· 2024 年,美国发生了 441 起大规
· 不好了,有人碰瓷了,100 亿美元
· 川普当选了?
· 打倒川黑叛徒戏子施瓦辛格
· 又一位川黑
· 原来高手就在眼前:高瞻说川普不
· 你就是川黑:谢谢博主相食
· 一个月前我还发牢骚,没想到这么
· 为了孩子,谨防阴谋论
· 高瞻博文有感
【科学史】
· 现代科学的起源 - 2
· 现代科学的起源 - 1
· 不要把科学政治化
·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 爱因斯坦挣多钱
· 物理学哲学:从常识到科学(四)
· 物理学哲学:从常识到科学(三)
· 进化论是科学吗?
· 物理学哲学:从常识到科学(二)
· 物理学哲学:从常识到科学(一)
存档目录
2024-11-01 - 2024-11-01
2024-10-02 - 2024-10-31
2024-09-04 - 2024-09-25
2024-08-06 - 2024-08-06
2024-06-03 - 2024-06-03
2024-04-05 - 2024-04-05
2024-03-09 - 2024-03-22
2023-04-09 - 2023-04-09
2022-11-11 - 2022-11-28
2022-05-05 - 2022-05-16
2022-04-05 - 2022-04-05
2022-03-14 - 2022-03-14
2022-02-23 - 2022-02-23
2022-01-01 - 2022-01-12
2021-12-21 - 2021-12-21
2021-10-13 - 2021-10-26
2021-08-08 - 2021-08-08
2021-05-28 - 2021-05-28
2017-07-01 - 2017-07-29
2017-05-24 - 2017-05-24
2017-01-16 - 2017-01-16
2016-10-01 - 2016-10-12
2016-09-04 - 2016-09-24
2016-07-31 - 2016-07-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