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薄案与中国的网络政治 yingsu2161 1、中国网民在薄案中扮演了政治纠错的角色 2012年3月14日,当温家宝狂傲地宣布薄熙来的政治死亡令时,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期盼成为中国颜色革命功臣的最后一博,竟然会反过来点了自己的政治死 穴。这位言必称“普世”和政改、喜欢到网上搔首弄姿的“奸相”,政治腐败到了愚蠢的地步,他居然不知道∶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新生事物——网络政 治,将成为他很自珍自爱的个人政治名声的坟墓。 在传统政治(不管是民主还是集权)下,在中国,只要高层决定了某官下台,一切由他们掌控。而在薄熙来事件上,这个经验却出乎意料地失效了∶宣布薄下台的当 日,中国互联网上就发生了挺薄民意“井喷”,而且持续不止。其后,旦凡高层一有动作——诸如审判谷开来,王立军、“双开”薄,网络上就会出现大量反对舆论 和质疑文章,迫使高层不断地拖延处理薄的过程【再z者按∶海运独功胡温毛不良奇屁拍吻颐等,狂舔裆中央沟子者除外】。胡锦涛后来那句“前所未有的风险”的 悲叹,说到底,是表达了对网络民意的无奈和畏惧。 所谓“网络政治”,是中国伴随着“网赋人权”时代的到来,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兴起的一种与传统政治不同的政治形态∶不同政治主体,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互 联网,做独立自主的政治诉求,主张立场,披露真相,相互交流,而不再仅仅听命于官方的宣传。薄熙来案件,就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第一次采取网络政治这种新形 式,去纠正高层政治错误的一次尝试。实践证明,他们的纠错行为虽然当下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已在很大程度上迫使高层不断改变做法。薄案之所以一拖再拖, 网络政治发挥了明显威力。 2、难以剥夺的“网赋人权” 民主的基础,是民众意见的自由表达权。在传统政治中,只要在平面媒体上搞言禁,就剥夺了民众的话语权。而互联网出现后,话语权开始成了难以剥夺的东西∶网 络作为全世界计算机的自由联接体,具有无阻无界的基本特征,除非你关闭国内近千丌台服务器,并将与境外的连通网线全部切断。——显然,这样做要多蠢有多 蠢。 在传统政治下,卢梭的“天赋人权”(Natural right)其实只能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望,因为表达意见的手段都掌握在有权者的手中,而由于有了理论上不受权力控制、普罗大众自由地实行相互信息联接的网 络,在话语权上实现了难以剥夺的“网赋人权”(Rights conferred by the Internet),无疑是对传统政治的一个重大变革。薄熙来之所以受到网民的关注,表明了他是中国新改革路线的代表人物,而中国普罗大众用网络政治去挺 薄,可以说就是对新改革路线的一次公民投票,这已相当于一次虚拟民选。迄今为止,倒、挺两派的网上各种投票的比例,基本上保持着1∶9,须知这是在高层使 用了“巨额贪污”、“多名女性”等去下流抹黑薄熙来的条件下出现的结果,这就反映出网络民意的表达是多厶地独立与自由。 长期以来,高层为了有利于权贵阶级,把平面媒体为主的舆论,搞成了只反映右翼势力政治、经济诉求的单一声音。久而久之淫浸于这种舆论封闭中,高层还真把这 误以为了“主流”。结果,当民众真正用“独立人格”说出完全不同意见时,就被打了个晕头转向,暴露出了类似温家宝作 自缚这种极其腐朽的政治愚昧。 3、中国的中产阶级的首次政治亮相 在挺薄队伍中,有两位侠肝义胆的女士很值得关注∶一位是大学教师王铮,一位是最高检法医王雪梅,她们都完全是从法律角度,用网络微博和博客作为武器,去揭 露“谷、王案”背后的黑幕,为被违法拘禁的薄熙来伸张正义。更重要者,她们都完全没有左、右之争的政治背景,也都不是共产党员。 客观讲,自200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知识界出现左、右两派,都是合理性和片面性并存∶左派针对两极分化的持续恶化要求缩差,符合历史潮流;但是,他们反对 改革开放,甚至主张搞文革式的“大民主”,显然脱 了多数公众的意愿,从而使其始终处于少数。右派针对权贵阶级势强主张政治民主,也符合历史需要;但是, 他们所依附的新阶层又是在权与贵的交易中成长与发展的,因此他们要求赦免“原罪”以保护权贵的私产,甚至提出了要“民主不要民粹”这种自私的政治主张,也 已为公众所厌恶与抛弃。 但相互对立的左、右两派,却有一个共同点∶都脱 了中国正在兴起的一个多数阶级——中产阶级。这个新兴阶级,既不像无产阶级那样完全靠出卖自己的简单劳动 生存,更不像资产阶级那样依赖剥夺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他们主要依赖自己所积累起的人力资本(即知识与健康等等),从事比例越来越高的现代服务业。中产阶 级既支持改革开放,主张民主,又反对两极分化,抵制社会动乱。在网络时代,中产阶级的一大特点,就是与网络关系密切∶因为他们的职业高度依赖信息,文化素 质总体偏高,上网为其一般技能,而利用网络传达政治主张,也就成了他们的基本手段。 胡、温等倒薄的理由,是重庆搞文革的极左,这立刻得到了境内外颜色党徒、反华势力甚至FL功的竭力支持,表明他们完全代表了极右派的立场。而原来把薄的重 庆探索说成是“改良主义”的极左派,先是看到网上挺薄甚众而加入其中,后来感到薄难以翻身又与之切割。这一切都说明,薄熙来所探索的道路,既不代表极左, 更不代表极右,他所代表的,是既要求改革开放、又反对两极分化的中产阶级的利益,王铮和王雪梅,无论从其职业还是思维方式看,都属于这个非左非右的阶级, 所以她们会坚定地支持薄熙来,成为了代表中产阶级登上网络政治舞台的先锋人物,网友因此而叹称“中国无男儿”。 4、“不透明时代”既将成为历史 在倒薄事件以前,国人多不知薄熙来是何许人,做了何种事,由于倒薄在重庆老百姓中激起了极大恶感,他们把薄的所作所为,用文字、图象、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网络上做了大量的、详细的介绍,结果反倒宣传了新改革路线。 这就是不懂得网络政治的高层愚蠢之所在。如果完全处于传统政治下,信息为统治者所专控,公众就得不到透明的信息。而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信息结点千丌倍地增 加,信息的来源与去处,信息的传播广度与速度,都会成千丌倍地增加,这使得信息透明机会也相应地会千丌倍地提高。审判谷开来、王立军时,千百丌的网民,就 根以“电子速度”聚集起来的各种的信息,提出了大量的质疑,许多人(如王雪梅)甚至做了专业级的分析披露,加之网友之间的快速互动,人们发现官方报道与 真相距 越来越大,隐瞒真相的做法便越来越虚弱无力。就此可以说,薄熙来案件,使中国公众第一次有机会对于一个他们所关注的政治案件,进行了一次“网络公 民审判”。这无疑是一次中国政治民主的盛大彩排。 5、网络成了“非对称政治战”中弱势方的反击手段 其实,早在陈希同、陈良宇案时,众多国民已对高层利用反腐铲除政敌甚不以为然,但二陈却没有得到迟滞审判的机遇。这固然主要是因为二陈没有作为路线代表人 物的薄熙来超大的影响,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网络政治的发展还远不如现在。而这一次就大不相同∶就在高层准备正式启动薄案审理时,网上突然爆 出“温家宝27亿美元家产”。在过去,这属于极少数人传播的小道消息,而这一次,网络上把温的巨额家产原始资料一一列出,甚至连其九十岁老母的股权证都有 实物影像,这就使人无法质疑其真实性。 更重要者,此案的揭露者,竟然是温家宝所向往的政治榜样——美国,自然不会是巧合,这 明显地带上了政治对抗的背景。这预示着,当权者发动“非对称政治战”时,原来靠剥夺对手政治资源而可以简单打压的做法,而今开始失效∶弱势方完全可能利用 网络信息无阻无界的特点,抓住强势方的弱点,给予其意想不到的致命一击。 后来正式接手重庆的孙某刚刚对“薄党”采取措施,就被揭露了戴天价表的“表叔”身份,而整治薄最力的何勇、马馼等人,也都享受到了这种“待遇”。这无疑给那些惯用反腐来整治政敌者一个警告∶这种下三烂手法,过去或可以一而再,而到了网络时代就难以再而三了。 6、中国的网络政治目前尚处于稚嫩阶段 综上可以说,中国的网络政治,在薄案处理中接受了一次全面检阅,如其能健康发展下去,对于中国政治改革会起到重大作用。但同时也须看到,尚处于稚嫩期的中国网络政治还有相当的局限性∶ ——首先,目前中国网民尚不占人口多数,能用来进行政治活动的更少。所以网民还不等于人民,其代表性还有局限性。 ——其次,目前网络上从事政治活动的多数网民,还缺乏传统政治中职业政治家的专业性和理性,所以政治斗争的效率不够高。 ——再次,网络自身还有一些技术上的局限性,规范性还远不能 应政治需要,使网络政治中还会出现一些无序甚至混乱。 ——最后,从根本上讲,中国的中产阶级还刚刚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还不够强大,在短期内还改变不了政治力量的对比。 从国际上看,即便在发达国家,网络政治也还远不能担负起传统政治的大部分功能(完全取代是的不可能)。所以,网络政治,在中国将还会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7、发展网络政治,是中国公众自下而上地推动政治改革,把坏政府变为好政府的一条新路子 喜欢随温家宝鹦鹉学舌的李克强,一上台就做了一个改革秀∶搞大部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项改革与历次精简机腹一样,仍会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中国目 前是一个“权力资本化、资本权力化”的坏政府,在其控制下,任何改革都会变为一场权贵们分润公产的大餐,掠夺人民的盛宴。而被三当家称为“根本没有”的 “重庆模式”,其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打黑反腐,初步开始了政府从“假做好事,真做坏事,多做错事”,向“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薄熙来 语)的转变。重庆的公租房、地票等改革,别的地方也搞过,但为何在重庆搞得就比较有效,原因就在于薄熙来主政的重庆,已经开始有了一个逐渐变好的政府。 因此,如何改出一个好政府,是中国政治改革甚至所有改革的关键所在。从多年经验看,不能指望高层会自觉地推进建设好政府的政治改革,因为他们已身处权贵阶 级之中。权贵需要坏政府,坏政府服务权贵,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已逐渐使中共“西西里化”,倒薄本身就充分证明了黑恶势力已渗入到高层政治中。但另一 方面,中共执政又是一个难以替代的政治现实,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不能轻易改变这一基本国体,此非权贵“公知”周瑞金一句“政 治改革会导致动荡是一种思维惯性”就迈得过得去的坎。因此,比较合理的选择,就是靠外力促内变,用高层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建立起“倒逼”机制,不断推进执 政党朝着“去西西里化”(这正是薄熙来试图做的事)、“去权贵化”的方向改变。薄案进程已经证明,发展网络政治,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倒逼。这里给各方面一些 建议∶ ——对于已经有了一定政治影响力的中产阶级网站(页),如四月网等,要加快总结经验教训,逐渐成熟起来∶注意将自己的主张与极左和极右区别开来,真正成为 中产阶级代表;通过思维创新,去推进既要改革又不祸国的“安全政改”;不断增强网络上互动,逐步形成合力,用一种态度说话。最终使自己发挥政治主体的作 用。 ——那些“真左派”(如王希哲,他自称“真右派”,其实想代表多数就证明他是真左派)和“真右派”(如陈永苗、萧功秦等),在充分的网络互动中须看清潮流 与民意,摆脱吴敬琏、厉以宁、茅于轼等权贵“公知”的影响,抛弃“炎黄”、“南都”那种实际上已经权贵化的网站,以实现左派真正代表贫弱阶级而不是自己, 右派真正代表民间资产阶级而非权贵,让自己的民主诉求趋于合情合理,寻求政治妥协和权利均衡的途径,而不是总在自说自话中死守精神孤岛。这就可能在参与网 络政治中,有效推动中国政治改革。 ——高层不是说要有“三个自信”吗?既如此,就不要害怕网络政治,就要敢于迎接这个新事物。以改出好政府为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政治的网赋人权、透明、安全 等特征,推动有益有效而非徒有其表的政治改革。应停止那种愚不可及的封网闭站,缓和与各派的关系。如果能主动改,善于改,改得好,说不准还可以来一个引领 世界的政治制度创新,又何乐而不为呢? 网络政治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发展,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普世的潮流。各方力量在薄案中的角力,揭示出中国也已不可逆转地进入了这一进程。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