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時就听聞:老美有一個“火雞節”,屆時大批火雞被宰殺,成為千家万戶餐桌上的主食。沒想到,92年秋我來美后的第一個節假日,便遇上這令万千只火雞遭殃的[感恩節]。
當時我們接到老公所在醫院的老板--斯格爾教授發來的正式邀請卡,請我們全家到他母親家享用火雞大餐。剛剛到達“异國”還未完全回過味來的我,對所有的“老外”既陌生又缺乏認同感。本能的反應是“不“!老公看我態度堅定,便編好托詞,准備電話婉拒。誰承想他剛一撥通電話,一陣“嘰\哩咕嚕”后的結果是:“快換衣服,斯格爾教授已經出發﹐15分鐘內就會在樓下等我們!”
我万沒料到這位“顶头上司”竟会如此的“禮賢下士”,親自駕車來接我們。一時間慌了手腳,急忙為自己和當時僅六歲的女儿換上禮裙。
“Nice to meet you, Mrs. Luo! (羅夫人。很高興認識你!)”留著一把絡腮胡,風度翩翩的斯格爾教授和我握手致意。我緊張之极,局促点头,含糊地咕噜了句”中式英文”﹐ 牽著微笑不語的女兒,一頭鑽進他為我們打開車門的后座里。
當这辆奔驰車剛启動了不到50尺,一直沉默的女儿突然用英文叫了一聲:“Seat belt!(安全帶!)”
“Thank you, Jie!(謝謝你,捷!)”斯格爾回首展現一個魅力十足的微笑,邊說邊系上安全帶。此时我才看清,他很英俊,气质颇似电影明星。
我不安地拍了一下多嘴的女儿,惊奇着她從何處學來這句話。女儿贴著我耳语:每日乘黃校車上学,司机起動引擎時,總要提醒滿車的孩子们:“Seat belt!” 就 这样,鸚鵡學舌,活學活用了。
斯格爾教授出自一個殷實的犹太家庭,是老公所在醫院的心臟科醫生。由他所開創的心脏血管內超聲研究技術在美曾獲專利。其父親生前是比华利山的內科開業醫生,至今仍有一筆科研基金留在生前工作的醫院。他的母親是退休的電影演員,他的外祖父是[可口可樂]公司的合伙人之一,而他的太太岑瑞莎則是位導管室護士,膝下育有一儿一女;他唯一的哥哥是夏威夷大學的文学教授。
從先生一個月來斷斷續續的介紹中,我對這個富裕高知的家庭充滿了好奇感。當車子停在比華利山中一幢意大利式的豪宅前時,我注視著這幢為樹木,花草所包繞的房子,恍如置身于電影镜头中。
斯格爾教授的母親親率一雙孫兒女迎接來賓。這位金發碧眼的老妇人十分美麗,年過60依舊体態苗條,風姿卓約。与女儿年龄相仿的一雙孙儿女站在門庭中為客人們服務:接受禮物和幫忙脫放外套。一見到有中國女孩前来,小孙女儿便拉着同歲的女儿往二樓走去。我不無擔心地悄悄跟了上去,剛到二樓﹐一幅巨大的人物肖像讓我停住了脚步,這是老斯格爾醫生的遺照。看來,這就是斯格爾母親的臥室。
兩個語言不通的女孩在老祖母臥室中彼此以手勢交談,共同分享一些動物玩具。看到女兒興奮的神色及小凱偌的熱情呵護,我放心地回到樓下。
當時英語對話几乎為”零”的我,緊張局促地緊挨在老公身邊,深恐這“翻譯”一离開便成聾啞人。我挨著老公坐在大客廳中的沙發上四處張望,見周圍全是一張張陌生的异族面孔,看不到一個中國人!禁不住想起多年前,一個人在北京長陵与一隊“洋人”游客狹路相逢在陵墓過道中,害怕和孤獨竟使我哆嗦不已。今天雖有老公在側,我還是有一种孤立的感覺,真希望早早結束此種“折磨”。
當眾多來賓陸續到齊后,一直未露面的斯格爾夫人--岑瑞莎,自厨房走出并向我問好致歉。(经老公翻译才得知她一直在婆婆的廚房中忙碌。)她的親切和微笑沖淡了我語言不通的緊張。她告诉我们自己非常喜愛中國,父親曾就职美国海军,二战时曾駐軍青島,幫助當時的國民政府抗擊日軍,家中收藏有一些中國的家具,工藝品。而當家中的老太君---斯格爾教授95歲的老外婆,由她的美丽儿媳親自推向我們時,她拉著我的手,微顫但清晰的語句讓我差點打翻手中的酒杯:
“你有一個英俊的丈夫,他是我的夢中情人!” 我拼命忍住没笑,心想老公一定爱死了这位异国老寿星!
晚餐在一間寬大,典雅的餐厅中舉行。一張長型餐桌上放滿了杯盤刀釵,燭台鮮花。每人按事先主人放好的姓名卡入座。我的鄰座全是人高馬大的老美,心中頓時有強烈的被壓迫感。女主人解釋說此安派是為了“讓大家多交朋友”﹐我心中卻暗暗叫苦。老公從隔兩人座處向我点头,鼓勵地笑笑:“不要怕,我在這里呢!”我明白他的意思,但依然對我的座位不甚滿意。(誰知我右手那位寡言少語的年青醫生,后來竟成為我來美后的第一位老板。)
在女主人親自的服務下,每個人都取了火雞,蔬菜沙拉,杯中也斟滿了酒或果汁。電燈拉滅,燭光閃爍。這時,分坐在餐桌兩端的斯格爾夫婦交換了一個充滿愛意的眼光,由斯格爾教授開頭,為來賓介紹自己的妻子和母親,并為她們的辛勞表示感謝。接著,每位來賓和家中成員依次發言:對一年中的人或事表達謝意。我雖听得“云山霧罩”,卻也知道大概是互致敬意。輪到我時,竟不知如何開口。好在老公幫忙,搶答解窘,大意是感謝主人的邀請云云。當時覺得老外真虛偽,吃飯還來這一套。但當斯格爾教授的母親,這位婆婆開口稱贊儿媳今天和一年來的辛勞,并說為自己的儿孫們自豪時,我的心头一熱﹐有一種陌生而又羡慕的感覺。
晚宴中,只見婆媳二人爭相為高齡老祖母喂飯送水,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田。看著這個彼此不吝言謝的家庭,解讀著他們之間關愛与欢快的眼神交流,注視著一家四代自然流露的互愛互助,我开始惊异:這個生活在洛杉嘰\豪華社區中的猶太家庭,何以保有這份令人羡慕的家庭關系?
晚宴后,女主人把吃不完的火鸡肉分装成袋,请各家自取一份带走。说是她亲手烤制的“家庭火鸡” !我悄声问道:“那墨西哥厨娘雇来干吗呢?” 老公告知:女主人亲手制作烤鸡,可是感恩节传统之一!
來美前我曾做過一點[赴美准備] 。所看資料告訴我:美國是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家庭關系緊張,离婚率居高不下。然而,我所亲历的第一个家庭感恩聚会,却完全颠覆了我对美国家庭的成见,并初步了解了何为” 家庭真爱“。
圣经说: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 (約一 4:12)
以感恩的心領受上帝的賜福并与家人,朋友分享,这个温馨的家庭聚会,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