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难者登上开往利沃夫的列车(图片来自网络)
战火中,留下来
与乌克兰教会在一起
—— 一个中国留学生的选择
文 | 迦勒
生命季刊专稿
本文音频为韩凯弟兄 朗读:
我现在住在利沃夫。这是一个乌克兰最西部的城市,已经靠近波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我来乌克兰八年了,其间由于疫情和工作回国呆了两年多。现在正在读博士三年级。我在基辅和哈尔科夫都读过书,但我最喜欢利沃夫。这是一座古城,建筑都有上百年历史, 还有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和剧场剧院 。 市民也特别友好,很悠闲,很包容,平时周围的欧洲游客都喜欢来这里旅游。
利沃夫城战前实景(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在战前的作品:平安、祥和的利沃夫城
2月 24日战争爆发后,很多东部城市的人都到这里来避难,还有很多人从利沃夫中转,前往波兰。
2月 28日晚上,我本来是打算离开乌克兰的,计划跟一个师弟 3月 1日 7点一早就去坐火车,连衣服和行李都收拾好了。但 3月 1日早上 4点醒了后,我又后悔了,开始考虑很多问题。 遇到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就直接跑了,这不是我作为一个基督徒该有的样子。我不要做一个自私的人。当时我跟我师弟聊完天后,我觉得我自己真的应该留在这里。我在想,我之前那么大老远跑到乌克兰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跟他们在一起相处的时候我又得到了什么?我也在思考,如果我留下来,能够给当地我那些朋友什么样的帮助?
当天很奇妙。本来我跟房东已经讲好了,早上六点钟请他把我送到火车站。但是当天四点钟的时候就有一个约好在车站见的中国人打电话给我,说让我赶紧去,因为人太多了,难民太多了。我当时就直接说不走了。就是那一瞬间,我很明白这是阿爸父给我的旨意,就是让我留下来。
战争让我意识到,这里真的很多人关心我,帮助我。我的房东是一位乌克兰牧师。 2月 28日,我对他说我准备走的时候,他脸上闪过了一丝不舍和惊讶。后来在防空洞里,他家人跟我说,希望你以后会记得我们。我决定留下来后,就清楚我可以在两个方面帮忙。一是可以帮助房东牧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这几天国内有些微信好友,我们连面都没见过,但还是给我发了一些红包,我想换成当地货币,买一些食物放在教会、帮助有需要的难民;二是,居住在乌克兰东部的中国留学生,如果他们从乌东地区到利沃夫来避难,我们可以一起接待他们。可以开车把他们接过来,安顿在教会里面暂住、避难。
那天真的很奇妙。六点以后在哈尔科夫(乌克兰东部城市)的朋友打电话给我。接到电话时我很激动的,因为我真的很担心他们,我知道他们每天都是在炮火当中。他问我说可不可以来我这里。他说很不好意思来找我,因为现在是在战争,他说不想要麻烦,他就说来投靠我。我说不要说投靠这个字,直接来找我就行了,要是没有地方住,就住在我家里也可以的。
结果是牧师派人去车站接了他们 ——四个中国留学生,我们安顿他们吃饭,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教会,就是他们的避难所。
在车站接到自己的同胞: 教会是我们的避难所
现在我要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乌克兰教会。
我的房东牧师麦特维夫(Roman Matviyiv) 是利沃夫本地人,40多岁,是本地耶稣基督教会(新教福音派教会)的牧师,也是福音机构“欧洲基督差传协会”(EMCI)的乌克兰同工。我两年前就在他的机构上过班,教孩子们画画。他在当地开创了福音机构“新盼望”(New Hope),主要是收养孤儿,做青少年儿童事工,主日也有敬拜:
请点击看视频:
1.战前乌克兰利沃夫教会的聚会
2.战前利沃夫教会的主日敬拜
“新盼望”机构的办公楼很大,也有地下室。那栋楼一共两层,地上一层,地下一层,每层约有500到600平米。2月24日过后,牧师就打开了“新盼望”的大门,作为公开的防空地,对所有的人开放,这里就成了一个避难所。机构右边有一栋7层楼的商品房,防空警报响起,邻居们都会来这里。
俄乌开战后,我第一次进去这里是 2月 25日,当天防空警报突然响起,我就跟着牧师下去躲避。下去后,我才发现他们把原来的教室改成了 3个比较私密性的卧室,摆满了床,还铺了床垫,都是周围人捐的。另有一个大房间隔成了两半,一半坐人,一半休息。除此之外,地下室里还有厨房和卫生间,所以条件在周围算好的。
教会的弟兄们在组装木床,准备接待难民
教会的姊妹们在安置床铺,准备接待难民
教会地下室被改成了公共防空洞,防空警报响起后周边的邻居都会过来躲避(作者供图)
那是我第一次跟很多人一起避难。小孩、老人、中年人都有,还有人抱着狗,大家都很有礼貌地打招呼。然后依次在靠墙的小凳子上坐好,唱诗,祷告,读经。一直到防空警报解除,我们才回到地面。这些避难的邻居里,有一位中年女性因为刚做过肢体手术,不方便跑来跑去,就一直住在那里。
教会地下室避难时唱诗,读经,祷告
2月 28日,我又去了一趟,发现一楼有个很大的桌子,上面摆了很多东西,有茶叶、饼干、糖果、食用油,还有不少当地人自己家腌的菜。这些是周围的居民为了感谢教会送来的。东西虽然不贵,但看得出来大家都想表达一份心意。
请点击看视频:
教会为服事社区、接待难民做准备
除了周围的居民,“新盼望”也收留了一些其他城市来到利沃夫中转的难民。难民这个词让人很难过,但很多人的确是匆忙逃过来的,身上的行李不多,顶多就是一个行李箱和背包。当地一般人月收入也就折合2000人民币左右,出门在外其实挺困难的。教会收留的人里,有一个七口之家,女主人的丈夫刚刚去世,我不知道他们后面的路要怎么走。
感谢主这个七口之家已经得到了来自生命季刊的奉献支持
正是为了接待从不同地方而来需要从这里中转去波兰的人,牧师这几天特别忙。我每次看到他,他几乎都在打电话,协调接送人,准备东西什么的。他妈妈两周前才过世,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抽出精力来照顾我。 2月 24日战争刚爆发时,他就告诉我,不要担心,如果战火烧到利沃夫来,他一定开车把我送到边境去。这几天,有时他看到我一段时间没下楼,就会专门上来问问,要不要帮忙。教会里其他人也会说,想吃我做的饭了,让我去那里做饭。我能感觉到,他们是担心我一个人状态不好,想让我过去跟大家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我每天都去“新盼望”。在那里,每个人都开始忙起来了。这几天大家在织网,这种网就是铺在坦克或者其他防护的措施上面,起到掩护作用的。那个网已经织了两天了。他们也在购买床垫,因为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需要住宿;所以他们买床垫、床单,安床布置,一直在忙,从 24 号开始在忙这些事情。当地人倒是挺好的,秩序也是挺好的,就包括这段时间每天都会有人过来送东西,就是为了表达对教会的感谢。包括织网的话,周边的邻居看到了就会过来问一下,自发地过来帮忙。
请点击看视频:
乌克兰弟兄姊妹在服事时向我们问好
我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看到所有人都在一起祷告。
2020年前,我画的就是关于和平的,关于乌克兰的作品。因为我就是要传递是关于和平、喜乐的主题。没想到这些作品竟然是预见性的,现在反过头来看觉得这些作品很是珍贵。
作者战前作品:利沃夫的平安喜乐,可以在战后重现吗?
3月 2日,又有 6个中国朋友将在乌克兰时间早上 8点到达利沃夫,我和牧师一起去接他们。他们都是从哈尔科夫过来的,其中一个人的公寓已经被炸毁。
3月 3日晚,从哈尔科夫又传来不幸的消息: 哈尔科夫 国立文化学院 (Kharkiv State Academy of Culture) 经济系大楼被 俄军 炮弹击中起火,导致 13名学生死亡, 6名学生受伤。死亡的学生中 4名中国留学生。确定姓名的两位是金天浩( Jin Tianhao ,音译)和李志( Li Zhi ,音译)另外两名中国学生的名字不详。
哈尔科夫国立文化学院经济系大楼被炮弹击中(图片来自RFA)
虽然因着中国社交媒体的极端言论,给滞留在乌克兰的中国留学生徒增风险;但另一方面,主内弟兄姊妹之间的爱是超越国籍、超越文化的;很多中国基督徒在为乌克兰人民祷告,也在为我们这些滞留在乌克兰的留学生祷告,这使我备受激励。昨天,我把弟兄姊妹们通过生命季刊给我们的奉献款转给了我的牧师,也转达了许多海外基督徒对他们的支持和关心。牧师收到来自中国基督徒的奉献款后非常感动。
麦特维夫牧师 (Roman Matviyiv) 收到奉献款
他在语音回应中也分享了代祷事项:
“今天是战争的第 9天,我们的主要代祷事项是:求神保护我们的国家,赐给我们国家的领袖智慧,赐给我们的士兵勇敢。我们也为我们的敌人祷告,求神给他们敬畏之心、使他们回到俄罗斯,求神使他们回心转意,认清战争的真相。
“也请为我们乌克兰的基督徒祷告,求神给我们智慧,使我们继续作照亮这黑暗世代的光,我们的心中没有苦毒,我们不愿像我们的敌人那样。让我们竭尽全力,继续作光明之子,继续作我们的主在地上的代表!也请为这里的难民祷告,他们从各地逃难到这里,处在绝望的境地,求神赐给我们话语可以安慰他们、服事他们。
“最后我要说:弟兄姊妹们,谢谢你们的代祷,你们的爱心奉献和支持!你们的代祷和爱心奉献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得知你们关注我们、挂念我们、为我们祈祷,这是令我们感到最光明的时刻!非常感谢!”
3月 4日,一大早就收到了群里有中国留学生的呼求:哥,饿了,我们五个人!这些都是逃难要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同胞,听到他们说饿,我的心都碎了。会马上煮鸡蛋、买香肠、水送给他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有许多的难民需要我们的帮助。
战火中,留下与乌克兰教会一起,服事难民,服事我们的同胞,就是神此刻对我的呼召。感谢神,愿战争尽快结束,愿神的旨意成全!
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以赛亚书2:4)
迦勒 中国大陆在乌克兰的留学生。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