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童第周:动物学家 童第周,1902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后任教南京中央大学助教。1931年获亲友资助,留学比利时比京大学攻读生物学,主攻胚胎研究,于1934年获博士学位。 1934年童第周回国后,执教于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抗战期间,因经费困难,山东大学被迫停办。童第周先执教于中央大学,后来到四川李庄出任同济大学生物系教授。 在李庄的艰难岁月里,面对经费短缺,实验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童第周与夫人克服种种困难,经常带领学生去田间捕捉青蛙,分离青蛙卵子作做胚胎实验。童第周还不惜花费自己和夫人两人三年工资的6万元巨款,购买了一台双筒高倍望远镜,用于生物研究工作。后来因同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重逢于李庄,获得李约瑟的高度赞扬,受到当时的校长丁文渊等人的排挤,不得不离开同济大学,转任复旦大学教授。 1946年山东大学复校后,童第周回到青岛任山东大学动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8年童第周前往美国耶鲁大学任客座教授。 1949年童第周回到山东大学任动物系教授,系主任。1951年起升任副校长。 1955年童第周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时任生物学部副主任,兼中科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民盟中央常委。 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童第周参与了曾昭抡,钱伟长等六位著名教授主持起草的《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并于6月9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遭到中共当局的猛烈批判,后因立即在《人民日报》发文检讨,并在周恩来和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的保护下,才免遭厄运。 文革中,童第周再次遭到冲击,被打成“反对学术权威”,剥夺教师身份,任学校保洁员。 1978年童第周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9年童第周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 童第周夫人叶毓芬博士,是他留学欧洲时的同学。俩人同时执教于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因童氏任系主任,为避嫌,叶毓芬一直仅担任副教授。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