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长沙 (长沙—史上最牛钉子城) 寒山云 九, 你耕田来我绣花 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自明朝开始,就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到清朝乾隆年间,甚至开始有“湖南熟,天下足”的说法流行。 湖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而自古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农业,无非是两个字,耕与织,也就是七仙女与董永成亲以后两人的主要工作,“你耕田来我织布”,分别联系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与衣。到二十世纪初,湖南的农业支柱也依旧是与衣食有关的两样东西,一样是米,一样是丝,具体反映到首府长沙市面上,那就是米市与湘绣。 湖南自古就生产优质稻米,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长沙王刘发就从长沙选送最好的大米到长安皇宫孝敬老妈。随着湖南全省的逐步开发,粮食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湖南的粮食也在全国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到二十世纪初,湖南的粮食产量已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和四川,湖南长沙更与江苏无锡,安徽芜湖,江西九江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米市。据长沙市碾米同业公会不完全统计,民国初中期每年湘米输出至少在300万石以上,居全国各省之冠,其中80%以上由长沙输出。以每石120市斤计,300万石大米总共是三亿六千万斤,相当于全省三千多万人每人贡献10斤。当然,这个数据只相当于官方统计,加上民间个体商贩的投机倒把,湘米的输出的一定远远高出上面的数据。 在长沙市面上与湖南大米一样出名的,是湘绣制品。湘绣属于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苏绣,粤绣,蜀绣比肩。如果要比较四大名绣的历史,那么历史最悠久的肯定是湘绣。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现已发现最早的湘绣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幅龙风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色相18种之多,并运用了多种针法,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很难想象,其技艺已经与现代湘绣技艺不相上下了。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长沙附近乡村,“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织者少,大家巨族或以锦钿相尚。”在这里,传统的农家生活方式已经不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了,而代之以新的生活方式--你耕田来我绣花,比以往多了些诗意与艺术气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是长沙湘绣业的鼎盛时期,1934年,长沙绣庄多达40余家,长沙城乡有绣工1.5万人,年产绣品3万件以上,价值120万银元,行业资金积累约50万银元。 上面的数字难免抽象枯燥,但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却是相当的具体而直接。1978年冬,我第一次到长沙,逛五一路的湘绣专卖大楼,正好遇见一批美国人在那里购物。那时候,国门尚未开启,在中国大地上,洋人可是稀罕物件,于是衣着寒碜面有菜色的国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洋人看热闹(本人也是围观者之一,至今还记得旁边挨着的一位看热闹的仁兄身着一件深灰色棉袄,外面还相当夸张地齐腰扎了根草绳),目瞪口呆地看着来自水深火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满面红光衣着鲜艳的洋鬼子们不带眨眼地将崭新的十元人民币(那时还没有发行百元大钞,十元是面额最大的钞票,那时候十元足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的确是不小了)一撂一撂往外掏,看得我们一个个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从此可见,湘绣这玩艺,不仅是湖南的利税大项,也绝对是湖南最大的创汇产品。 凭着湖南发达的农副业与丝织业,到二十世纪初期,长沙的经济已经相当繁荣。抗战爆发之初,华北华东沦为抗日战场,长沙却借此狠狠地发了笔战争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