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长沙 (长沙—史上最牛钉子城) 寒山云 二, 莽汉丁森 1938年11月12日这一天,一位名叫丁森的长沙青年和他的邻居张政保,表弟李锁柱一起将各自的家人疏散到长沙城外,但他们自己没有留在城外,而是相约一起返回长沙城,他们都是热血青年,都参加了市自卫团,他们要回去参军保卫长沙。 他们回城时已经过了午夜了。一进城,他们就听到日军已经打到新河的传言,而且还发现了异常情况:市区内到处是三五成群的的举着火把的士兵。就在他们家所在的城南的那条小巷口,也有一群这样的士兵,正在那里焦急地议论着什么,这群兵中有丁森的朋友王二喜。 “嘿,二喜,你们在做么子?”丁森问。 “哦,是丁哥啊。奉上峰命令,我们要实行焦土抗战,一把火把长沙烧个精光,只给日本人留下一堆焦土。” “那做么子还不动手唦?” “等命令呐,冒得命令不敢点火。” “撞到鬼哒,日本人都打到新河了,你们还在等命令。你要等命令我不要等命令,你不烧我烧,我烧我自家屋总要得唦。等到日本鬼子打过来可就来不及了。”丁森说着,抢过王二喜手中的火把,跑进巷内点燃了自家的房屋。 “烧吧,烧吧,狗日的日本鬼子,我不给你们留下一点东西。”丁森恨恨地说。 接着,张政保李锁柱也接过火把点燃了自家的房屋,黑夜里,几股大火冲天而起,十分耀眼醒目。 其他早已在恐慌之中等待得焦躁不安的纵火分队看到火起,都认定是别的分队已经得到放火命令,便同时举火,几分钟之内,一百多条火龙腾空而起,长沙转眼便淹没于一片火海之中。 这里叙述的丁森的故事来源于长沙大火之后第四天,也就是11月16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军委政治部联合发表的一个关于长沙大火经过真相的公告,公告中说:“由于曾从事破坏准备之人员及人民(自卫团员丁森等)鉴于敌机之连日轰炸,及最近平江、岳州、通城、通山等县被炸之惨,激于民族义愤,以为敌寇将至,乃即自焚其屋。遂致将准备工作变为行动,于是一处起火,到处发动,以致一发而不可收拾。 ” 丁森,是否真有其人? 也许有的,只是他已在抗日的战场上为国捐躯,我们再也找不到他了。毕竟,在湖南这片血性的土地上,丁森们的壮举,并非史无前例。 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蒙元军攻陷长沙时,南宋最后一任潭州知州衡阳人李芾在熊湘阁堆薪举火,全家19口从容自尽。尹谷、杨霆等部将亦举家自焚。百姓逃难出走之前,多将世世代代居住的房屋付之一炬,元军得到的只是一座废墟。明代湖南诗人陶汝鼐有《赋熊湘阁》诗云:“熊湘高阁不可迹,罗雀掘鼠作除夕。熊湘高阁不可下,焚王燔珠作除夜。作除夜,悲何极。三家举火千烟熄,旦日长沙比寒食”。 就在长沙大火之前不久还发生了一件事。长沙市有位前清的邑庠生名叫邹炳蔚,邹老常以年迈不能上阵杀敌为恨,对人说起:“如敌人侵入武汉,即择清泉之滨跃入就义,以激励子侄,矢忠报国,免以我老为念。”武汉陷落之后,邹老果然手书遗嘱,赴水而死。 谁敢说,在这样血性的民众之中,不会产生出一个丁森来? 然而,也有很多人认为历史上并没有丁森这么个人物,这个人只是当局为了平息舆论而杜撰出来的。据说那份真相公告曾经当时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周伟人修改过,如果说丁森是杜撰出来的人物,那就很可能出自周伟人的手笔,周伟人一向就是营造舆论的高手,一贯地善于忽悠,几年以后国共冲突,皖南事变发生,周伟人一则短短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就弄得蒋伟人很是灰头土脸,下不来台。不过,这个叫丁森的人物的发明,却是帮了蒋伟人一个大忙,将一起极为严重的滑稽乌龙事件忽悠成了一件颇带悲情色彩的可歌可泣的壮举--既是民众出于义愤自焚其屋而导致的大火,那就怨不得政府,也怨不得民众,要恨就去愤恨那万恶的侵略者日本鬼子吧--在当时的局势下,这样的舆论导向实在是相当的高明而且政治正确。 长沙的这场大火究竟是如何烧起来的,历史的真相如同另一缕青烟,早已飘散在历史的天空之中,已然无法追寻。然而不管这场大火是怎样烧起来的,它最后的确是烧起来了。在那么个混乱,恐慌,焦虑,躁动甚至激愤的黑夜里,在那么个哪怕一个烟头,一枚流弹,甚至从火把中蹦出来的一颗火星都有可能导致一场大火的黑夜里,这场大火烧起来实在是有太多的理由,一点都不奇怪,如果这场大伙没能烧起来反而会让人觉得奇怪了。没错,历史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串联起来的,但历史的结局却是一种必然,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汇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一种历史的必然,偶然是因,必然是果,这个夜晚的这场大火,就是一连串的偶然事件导致的一个必然。 这不禁让我想起六十一年后的六月初,一场和平的政治运动是如何突变为举世震惊的血腥镇压的呢?枪声猝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事实真相是怎样的呢?这是否也是一连串偶然汇集成的一个历史的必然呢?没有人知道。一转眼又是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尚欠历史一个说法。 大火熊熊燃烧起来了,已经没有人能阻止得了,整个长沙市在大火中呻吟,长沙,这座千年文化古城,陷入了灭顶之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