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953年12月25日 【时刻注意提高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 三年多来,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我国工业的恢复与发展是相当快的。以近代工业与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总值来计算,一九五〇年为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八点九;一九五一年为一九五〇年的百分之一百四十五点九;一九五二年为一九五一年的百分之一百三十一;一九五三年预计为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一点三五,其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工业的生产总值预计为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九点四。我国工业之所以能获得高速度的发展,是由于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国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是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无论在政治上或是经济上,我们的国家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加以我国的人民是勤劳而勇敢的,我国的工人阶级、劳动农民和知识分子有着高度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高度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推动我国前进的主要力量;而我国又有着丰富的资源条件,有着伟大的盟邦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的慷慨无私的援助,特别是苏联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的指导,以及苏联专家的具体帮助。这一切,不仅决定了我国工业在恢复时期能够高速度地发展,而且必将决定我国今后的工业建设能够以较高的速度继续向前发展。 》编者注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上海的天利、天原两厂,自一九五一年公私合营后到今年生产就扩大了六倍。这就足以说明实行公私合营后就能使这些工厂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有助于我国工业速度的提高。”3年的时间就能将生产“扩大6倍”,要每年增产80%,“大跃进”的前兆。 文中介绍,“我国工业的恢复与发展是相当快的”,并用工业与手工业的生产总值证明这一点。增加速度以1949年为100%计算,1950年为1949年的128.9%,1951年为1950年的145.9%,1952年为1951年的131%,1953年为1952年的121.35%。4年间平均增速超过30%,不得不称赞是“大跃进”。 1957年,毛泽东透露1953年至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钢产量达到520万吨,他接着要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8年-1963年)钢产量达到“一千二百万吨”。①5年的时间钢产量由520万吨增加到1200万吨,每年必须增产20%,才有可能实现。尽管每年增产20%并非易事,但与1958年疯掉后的毛泽东提出的要求相对照,这时的目标还算正常。 中共大力发展工业,提高工业速度有两个理由。第一、因为“苏联遵循着斯大林同志的教导,高速度地发展了工业,保证了苏联在一个短促的历史时期内,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由技术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了具有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国要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工业。”(文中语) 第二、如前所述,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共。1954年毛泽东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目前农业增产的主要出路”。但是他认为小农经济或者说个体农户是达不到这一目标,农业生产合作化之后,土地连成一片农业可以实现机械化。他指出,“在农业中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是工业发展以后的远景,在最近几年之内必须依靠大力发展农业合作化,在合作化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各种可能的技术改革。”②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合作化才是唯一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实现了农业生产合作化才有可能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农业机械化的前提是工业化——“大规模的机械化是工业发展以后的远景”。只有这样做才能解决粮食问题。毛泽东脑中的工业化指钢铁的产量,因为农业机械需要钢铁。 回顾历史,毛泽东指挥下的“大跃进”,并不仅限于农业,与农业“大跃进”的同时工业也搞了“大跃进”。1957年毛泽东第二次去苏联,11月9日同英国共产党主席波立特和总书记高兰会谈,他说,“苏联在十五年后,将会在总产量方面和按人口平均的产量方面超过美国。中国在十五年后将超过英国。我们今年的钢产量是五百二十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后将是一千二百万吨,第三个五年计划之后将是两千万到两于五百万吨,第四个五年计划之后,也就是十五年之后,将是四千万到四千五百万吨。”毛问波立特,“英国现在的钢产量是二千万吨, 你们看十五年后能增加到多少?顶多三千五百万吨吧!”高兰回答,“十五年后, 顶多增加到三千万吨。”③ 毛泽东认为15年之后钢产量将达4千万吨到4千5百万顿,那时钢产量超过英国已经不是问题。第四个五年计划指1968年-1973年这一期间。但他并不想等待15年之后,1958年6月——即从莫斯科回国半年后——他审阅了副总理薄一波提呈的钢铁产量的报告,做出批示:“赶超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④ 当年英国的钢产量是2000万吨,毛泽东要求2年的时间内把钢产量从520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要达到这一目标,第一年要增加500万顿,第二年在第一年的基础上必须再增加980万顿,才能实现。数值是按照数学方法计算出来的,实际上毛泽东要求第一年(1959年)就要达到1200万吨,这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的目标。在1959年3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说“还有一个变动计划的问题,现在请小平同志讲一下。”邓小平说,“现在的情况是原材料不足,主要是钢材不足。武昌会议是按钢材一千四百万吨(加一百万吨进口,是一千五百万吨)来订的计划,但今年钢材不会超过一千二百万吨,加进口九十五万吨,不到一千三百万吨,所以存在危险。跟一些同志商量,大家一致赞成把计划订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想把今年的计划放在生产一千一百万吨钢材的基础。”⑤ 不论怎样,从520万吨在2年内增加到2000万吨,增速要达到96%。这超过上面所说的“每年增产20%”的4倍还多,不是疯狂又是什么呢。 实际的钢产量到底是多少呢?薄一波给出答案,“我国经过‘大跃进’三年,不顾一切,虽然把钢产量突到1866万吨,但1962 年不得不又猛降到667 万吨。”⑥注意,“钢产量突到1866万吨”,这个数值中包括许多“土钢”,是农民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一坨一坨的铁渣滓,不能称为“钢”。 搞农业“大跃进”是因为粮食不足,搞工业“大跃进”是为了提高钢产量。钢的产量提高了可以实现工业化,农业就可以实现机械化,其实也是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也许毛泽东在1954年就在思考通过“大跃进”的方式,解决粮食问题。 ————————————————————————————————————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 一九四九-一九七六 第三卷》“1957年11月9日(同日)”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 一九四九-一九七六 第二卷》“1954年6月7日(同日)” ③同上① ④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二十六 ‘大跃进’的发动”中“(二)全面大办钢铁的由来”一节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 一九四九-一九七六 第三卷》“1959年3月28日(同日)” ⑥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二十六 ‘大跃进’的发动”中“(四)从发动阶段看到的问题”一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