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要到南京看朋友,结果朋友说不如一块儿去上海看世博。好, 那就去看世博。朋友订了国旅的世博二日游。于是,就有了这次的上海之行。 从南京乘大巴四个小时到达世博园。世博园分浦东和浦西两部份,浦东主要是各国家馆, 浦西则是工业馆和城市案例馆。这次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英文主题词叫“Better City, Better Life”,这好理解;但中文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却有点不知所云。总觉得世博的宣传有点花里胡哨, 报纸电视满眼都是“东西文化的激情对话”,“全世界都见证了这一时刻”这类词语。最牛的要数央视在世博开幕式上的一句解说: 对世博一百五十九年的梦想,已溶入了十三亿中国人的血脉中(大意)。这不只是煽情, 而且有点搞笑了。 其实中国人吃饭不用粮票也就是近二十年的事儿。一百五十年前?那会儿还是大清朝吧?! 对世博总的印象是不如宣传中所说的那么精彩,至少在内容方面。多数的国家馆内容简单,只是用一些图片和文字介绍本国的历史文化,最多再摆放一两件实物,属于“重在参与”这类。众多的非洲兄弟们甚至合用一个大馆, 一家一个摊位。另外,排队时间过长。一些热门国家馆如德国,英国,沙特, 日本,韩国等门前大排长龙,排队时间都在三个小时左右。排几个小时的队,在里面参观的时间最多也不过十几分钟。这次世博最热门的馆当数中国国家馆。进入中国馆必须要先预约,然后再排队,可见其热门程度。园内的排队秩序还算好,但总是有人想走捷径。在西班牙馆外排队时,有两个大妈想从拦杆下钻进来,只见一西班牙美眉大步赶过去,用标准普通话高喊:“阿姨,你不可以这样,明白吗?”此情此景真是令每一个在场的中国人汗颜。 世博园内的环境和服务设施等硬件都很不错。公厕数量充足, 清洁卫生;交通车也很方便。但管理上仍有可议之处。如世博文化中心只开放一层和五层,而这两层只有商店和餐馆。园区内的活动也太少,可在街角空地搞一些小型的音乐歌舞表演,这样游客休息时也不至于只能发呆。 两天的时间只看了有限的几个馆。因为实在不愿排队,除中国馆外,上面提到的那些热门馆都没进去。世博值不值得看,恐怕也是因人而异。如果你喜欢热闹,爱往人多的地方扎堆;喜欢走路,不怕排队,那不妨到世博一游。 还有一事值的一提:这次世博之行使我对上海的印象有点改变。八十年代时,我还在国内,经常到上海出差,很有过几次不愉快的经验。餐馆里点了三两馄饨,那丫头收了钱转身就骂我“憨头”。后来才知到,上海人一般只点半两或一两。这次搭地铁到浦东机场赶飞机,地铁的工作人员十分热情,详细介绍了最佳乘车路线。这在国内还真是少见。如果这次世博能使国人的素质有所提高,文明礼貌,遵守秩序,尊重他人,那就应算是巨大成功了。其他诸如参观人数是否历届最多等,实在是不那么重要。 下面是世博的一些相片。拍的不好,算是到此一游吧。 1. 沙特的沙漠之舟 2. 葡萄牙馆 3. 波兰馆 4. 瑞典馆中休息的观众。刚开始还以为是行为艺术。 5. 忘了是哪个国家的了。 6. 瑞士馆 7. 西班牙馆 8. 西班牙馆的舞者。穿绿衣的是志愿者,叫小白菜。 9. 毕家索的画。 10. 西班牙馆中的大娃娃 11. 德国馆外部 12. 法国馆中庭 13. 英国馆-- 蒲公英 14. 意大利馆-- 制鞋匠 15. 意大利馆-- 乐器 16. 意大利馆-- 酒 17. 意大利馆-- 时装 18. 非洲联合馆 20. 非洲馆内 21. 俄罗斯馆 22. 加拿大馆 23. 墨西哥舞蹈演员 24. 墨西哥舞蹈演员 25. 古巴馆--门可罗雀 26. 中国馆-- "东方之冠" 27. 中国馆-- "东方之冠" 28. 世博大道 29. 世博大道-- "阳光谷" 30. 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 -- 里面的人物会动。 白天有一千多人, 晚上有三百多人。叫买声, 吵架声依稀可闻。 31. 菲律宾馆 32. 中国馆排队的人群 33. 街头表演 34. 土耳其馆内卖"ice cream"的小伙子 35. 乌克兰也有阴阳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