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信濟對信仰的理性化追求而匆匆感嘆。 信仰與理性自覺應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應該是精神活動的兩個端點,一個是對屬靈的恩賜(抑或是其他宗教所指的覺悟),一個是對屬物的感知。 中華民族在物質享受和避禍趨利上可以說有點得天獨厚。這或與其現實的人生觀態度有關,因為多數中國文人尤其是儒家文人多重理性。但喜信相信根源卻是上帝應華人內心渴求德性上進恩賜給華人智慧,而不是華人自然而然或勤奮實踐得到的智慧,使華人可以在動盪中安穩生活世代相繼。或許儒家偏重於理性歸納分析而比較忽略靈性接受神的溝通引領。華人特別重視現實和秩序也特別重視德性。但德離開了道就沒有標準,或者也有標準卻是可隨時改變的標準,標準不準了。道在華人中既模糊不清,又無聖人效法,孔子問道於老子後,儒家就爭論不休以至於經典汗牛充棟。看看儒家各種不同的觀點,也就只有讚歎(慨嘆)華人的智慧可以使朝代不斷更替了;雖然世界上其他民族也有類似問題,但與中國不可同日而語。老子參得水幾乎近似於道,強調應當順其自然,並描述了一個無為而無不為的聖人;可惜中國沒有出過聖人。佛家東來偏重淵源緣分因果報應,又強調人人可以修行成佛甚至可以立地成佛,似乎佛與道相去甚遠。儒釋道互相作用磨合成極其複雜的中國社會文化,其中道家影響最為柔弱,為何?中國理論發展的不確定性和日常技巧的前衛性就回答了這一問題----華人重現實也。相信在聖經對這個世界總預言兌現的日子到來時,其他國家和民族也會變得和中華民族一樣重現實,全般否定絕對真理的客觀存在性。 仔細研究,華人似乎也不是沒有信仰,甚至是有神(天道?)信仰。只是信仰的對象道難以確定,以至於信仰會搖擺,特別是容易隨世事變遷而改變,也許可以歸為真理相對主義者,原因是華人也一樣害怕神的公義,遠離神,得罪唯一的創造人的神。但如果沒有一個絕對的真理,被罪所捆綁的人自然就被分為成王敗寇,一切德性標準就只能成為聰明者欺世盜名的工具了。所以理性不能離開信仰的根基。唯獨聖經首先指出創造人的神是唯一的神,神就是道“道就是神”。 聖經示人"上帝造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與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相通,體現了神對人的憐憫和慈愛。漢民族,猶太民族,其他民族都是上帝所愛惜的民族,僅僅對各民族的恩賜不一樣而已。我們漢族看作為福的享受,其他民族也許並不欣賞,就像院子裡種菜,種花,種草因人而異,就是漢民族喜歡種菜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唯此世界才顯得五彩繽紛令人喜歡,甚至成為人心中的偶像,接受人的跪拜。認可漢文化上的幸福感本來是對本民族的愛;作為個人即使也許更喜歡西餐或日本料理,也不會否定中國菜,因為否定中國菜就是打擊中國人的口感——生活方面的一種價值觀(或一種幸福感),引起一種人與人乃至於民族與民族的隔離。但如果過分強調一種感覺上幸福的價值觀,就必然產生一種偶像。這種偶像雖不一定會得到人的跪拜,卻一定會導致人遠離神得罪神,也就是對神犯罪。獨獨只因為猶太民族被上帝揀選為上帝做見證的民族,以至於因為不守上帝的約而被其他民族在萬國之中拋來拋去,所受苦難最為深重(雖然比被滅亡的民族輕許多)。好在守約的上帝有約,揀選他們做上帝的見證,魔鬼也就無法利用世人的力量滅亡這樣一個看似弱小的民族。上帝這樣安排的目的,就個人猜測也許是為了證明給人類看,人類離開上帝的庇佑和加持就會自取滅亡,也就是人類的靈魂無法脫離無盡的刑罰,但上帝愛世人,用特別慈愛而又公義的方法--自己擔當人罪的方法拯救人類。(雖然上帝也從肉體上滅亡過一些邪惡的民族,但其靈魂如何卻只有上帝知道。) 說來說去,只有一個希望,就是希望不要為理性和知識去同信仰戰爭。現實世界是有限的宇宙,從信仰而出的恩賜感悟和從理性而出的準確知識在這個宇宙中有交集,並不互相矛盾和排擠。理性是有罪之人(背離神的人)在現實世界生活所必需的思想工具,信仰是人通向永恆的途徑,而永恆在聖經裡可分為沒有神同在的永恆(死的永恆--在這裡沒有神的供應,凡事得靠自己拼搏—請不要以為拼搏是幸福的差事)和有神同在的永恆(生的永恆—在這裡有神的供應—凡事伸手可及)。聖經指明信仰基督是有罪之人通向有神同在的永恆的唯一途徑。雖然佛教的也有齋戒的方法成佛而往生所謂的極樂世界,卻沒有說那裡有神同在。現實的所謂修行常常是非人的磨練經歷,如果到沒有神的同在極樂世界,修行何時為止不得而知,在理性上也沒有盼望的感覺。無神論宗教不認同生命永恆性,伊斯蘭教似乎承認神是唯一的神,但人的行為沒有模範可以效仿。更沒有其他宗教經典說清楚人當如何修行才能使其靈能夠與神的靈同在。基督說耶穌的擔子是輕省的,是不必強迫自我進行非人式修行就可通往有神永恆的真理和道路。所以相信耶穌就是基督的基督徒發表神對人,對國家,對民族任何一方面愛的感悟,都是可以說是對神的讚美,也可以說是基督徒愛人,愛國家,愛民族的表達。因此只要是符合事實的信仰感言都是合理的推測,都不關乎也無所謂理性或不理性的問題。這也符合存在就是合理的哲學理論(如果引用不當請原諒哲學門外漢的魯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