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my home, That is my office”. 这是一句极其平常的口头语。然而居然出自我口,却有一番不平常的因果在内。且听我细细道来。 此次内子回国两个月,虽然为我准备了足够的荤菜,老人公寓里的条件也不错。但我还是决定,晚上要住到女儿家,而白天回到公寓里参与一些活动。正好,女儿上下班路过公寓,开车接送,既不费钱又不耗时。岂不是绝妙佳举。 在女儿家已经居住过三五年,不用说熟门熟路了,何况自我们住进公寓后,原来一套房间和设备,基本上保存得纹风不动。晚饭由女儿掌勺,吃得也蛮合口味。毕竟已共同灶台有许多年头了。女婿及外孙女回了后,有说有笑地热闹一阵。晚间电热毯一开,暖烘烘地睡上八九个小时,不在话下。比起“冷清清”的独住公寓一室,自然有“乐不思蜀”之感。此即“My Home“之由来。 然而,My Home 是一座House。周围幽雅清静,而华人不多,且也远离商场。白天给我提供的话动空间,却少而又少。相比之下,我所住的公寓里,就朋友众多,话动频繁。首先,公寓有电脑培训班,邀请我去当”One-On-One”老师。在预定的时间内,我得“准时上班”。公寓也有电脑室,有固定的开放时间,有时我会去参与一些话动。当有些老人遇到使用技术上难点时,就会找我“帮个忙“。活动室里有一架钢琴。遇到它空闲时,我就会去玩上一把,从“门德尔松”到“肖邦“,把我会的几首曲子,自我陶醉、娱乐一番。居然也有些许听众,来“夸奖”几句。每周三有固定的老人摆“龙门阵”及“京剧演唱”。有时我也会“屈驾光临”之。更为要紧的是,每周三次的游泳是不能忽略的,泳池就在旁边社区内,走五分钟即到,如此方便的健身条件简直是太理想啦。还有令人羡慕的,就是马路对面有一个大大的Mall和图书馆。我在那里购物,借书,散步,买报纸。以后慢慢地还学会去喝杯咖啡什么的。斜对面不远处,就有一个教堂,别的话动我也许不感兴趣,但每周两次英语ESL培训,好像蛮有兴趣,且有所收获。你们看,有如此多的项目在等待着我,能不说 “That is My Office“吗? 当然,在那并不遥远的一天,远飞的鸽子就会归巢。君知否,My Office just is My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