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和范例的范畴 “有”与“无”,是哲学上的两个重要概念。关于“有”的讨论(有也可以翻译成“是”,或者“存在”),在西方哲学中,如巴门尼德,黑格尔那里都有类似的讨论,作为一个过渡的概念《逻辑学》。海德格尔和萨特,也讨论过存在与无有关的概念。在中国哲学思想中,老子,庄子也都讨论过关于有与无的关系。我必须说,中国古人对有与无的认识,比起西方的上述哲学家深刻。例如,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这里的意思是说,无是在有之前的,是高于有的。另外,五千字的道德经,无出现有百次之多,可见无的概念的重要。下面,我将从《范例》的角度重新阐述清晰无的思想,同时增加新的见解,以求全面,彻底地终结关于对无的概念的“片面认识”。 首先,有之无。无,对于普遍认识是在经验之后的体会。例如,我年轻时身体健康,现在老了疾病缠身。一个朋友曾经是富人,但由于破产,返贫变为跟其他人一样了,等等。这就说明,无作为一种性质,从属于有,无是有的一个潜在因素,犹如否定是肯定的一个状态,既相反状态一样。这样的无,范例称为“实无”。第二,无之有。无,这里的意思跟老子道德经里谈到的无一样,是产生有的根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样的无,范例称为“虚无”。一张白纸,可以画任何东西。在没有画以前,这张白纸就是“虚无”,谁也不知什么会出现在纸上,既在“经验”之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哲学里,没有关于无的类似的讨论。中国思想之所以不是哲学的原因,就是缺乏系统性,思辨性和逻辑性。中国的思想只有断论,没有证明。只有思想的火花,没有详细的阐述。犹如中国的文学诗词,"有佳句无佳篇”一样,终究在文学史上难成大气候。第三,“绝对之无”,既超越有无之无。在范例中,绝对之无指的是不可表述的“绝对之绝对”下的无。其实,挖掘到这最后一层,也就无所谓有无了。如果说绝对之绝对不是有,那不就是无了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无。可是,绝对之绝对也不是无,因为无,不论是经验之无的实无,还是超验的虚无,都还是于有有一定的联系。而绝对之无,则于有完全失掉了任何关联。也就是说,绝对之无的称谓,只具有认识论上,或对于人的认知上的意义,而不具有本体的意义。 简述了无的三种境界,我想到需要重新解释范例的核心,范畴,的生成。在以前的范例本体解释中,我一向认为,“在”,“存在”,“思在”,应该是主要范畴,逻辑的排列也应如此。我现在认为,十多年以后,正确的选择和顺序应该是,“虚无”,“在”,“思在“,三个范畴。也就是说,绝对之绝对生成相对的演变中,首先生成的逻辑”零“点是”虚无“。然后虚无产生”在“,在是潜在的性质。潜在的在最终转变为存在,也就是哲学家,如巴门尼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声称的”是,有,存在“。在本体的另一端,是“小绝对“,既思维的功能绝对,产生思在的演变。小绝对也是首先产生虚无,然后是在,潜在地存在,然后是思在,既一切思维成果的母体。 这个解释,可以回答了马克思哲学家关于世界基本问题,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疑问,也回答了关于物质与精神的本体来源是否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指责,以及莱布尼兹“Why there is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的疑问。范例的回答是,既不是物质产生精神,也不是精神产生物质,也不是精神与物质来自两个不同的来源的二元论。而是,如上面所说,精神与物质都来源于绝对之绝对,既,大绝对。绝对产生相对,既是虚无,在和思在。由在和思在导致存在。例如,一个孩子最终如何变成一个罪犯的呢?首先孩子的头脑是虚无,没有任何迹象他将来会干什么。某日,他突发奇想要抢银行,因此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在此以前,他从来没有犯罪的记录,甚至没有偷过任何东西。他的计划成功了,但二十年后,他终于被发现了。从虚无,到有,到实无,他经历了本体的三个阶段,如果不包括他的出生来自于绝对之绝对的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