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海一代,海二代--万维有奖征文
  庆祝万维读者网创建15周年(1998年4月17日~2013年4月17日)
网络日志正文
繁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013-02-27 19:55:17
  一  负笈英伦

  三十多年前, 封闭的国门开启了一条窄缝。在帷幕后被封闭了三十多年的百姓怀着深深的渴望和好奇,从缝隙向外窥视周围的世界。原来天外并非暗无天日,海外并非苦海无边,而是天高海阔,五彩纷呈。不甘于现状的人们开始跃跃欲试,伺机而动。从那时起,滴水点点渐成细流涓涓,流淌到海外。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交界的中国给普通知识分子提供了批量出国留洋的机会。虽然当时没有面向全社会招考,但是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都陆续开始动员。按照自由报名、考试胜出的竞争机制在系统内进行层层筛选。新一代华人从此渐渐渗入海外,海一代从无到有,渐成气候。

  其实在红色新中国历史上此前曾有两次出国留学活动,但都是按照特殊身份订制挑拣的。第一批是五十年代的留苏生,他们是共和国“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刘少奇的儿子刘允若、林彪的大女儿林小霖等可以视为代表人物。如今这批人已进入迟暮之年,虽踪迹可寻,但寥寥无几。第二批是在六十年代中法建交以后,有一批红二代悄悄到法国和古巴留学。早年我们一个副部长的女儿就被派到哈瓦那留学。这两次出国留学活动都未能延续下去∶前者因为中苏交恶而中断,后者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导致国门彻底关闭,海一代的形成与这两拨人无关。

  出国留学,当年是年轻人的梦想,曾经是一种奢望。这也成了一个人的能力和学识被认可的标志,是个人奋斗成功的象征。那时的文化宣传或电视剧本,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跌宕起伏,最后一架飞机腾空而起,载着主人公飞越大洋,实现了人生的辉煌。

  八十年代中,我刚出校门,跨进研究院。和这样一个时机相遇,是天赐机缘,梦想终于成真。我还记得当我经历半年之久的院试、部试以及英国文化委员会(British Council)主持的戴维斯考试之后接到考取通知的日子。那春日之美,就像歌词所唱的那样∶“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春光伴着机会来了,那清朗的天气,那长着刚刚开始绽放的花朵和散发着醉人花香的美丽花园,那月光和阴影分明的静谧夜晚,伴随着春日可爱的美景,手拉手走来,仿佛新生活的通行一般证构成了甜美的画面。狄更斯笔下遥远的英伦三岛、雾都的滑铁卢桥,柯南道尔爵士描述的神秘古堡、庄园和贝克街,儒勒凡尔纳小说里的的巴灵顿花园,随着我被英国伦敦大学接收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故事。经过出国教育、体检、办理护照签证等过程,终于登上了波音客机。电视里的画面变成了生活的现实。平时坐惯了拥挤的火车,如今在高雅的机舱里,感觉自己的人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令人难忘的是当飞机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和阿联酋的迪拜停留时感受到的耳目一新的震撼。这是和西方社会的第一次接触。法兰克福机场宽敞明丽、繁华而整洁,到处窗明几净,旅客像彬彬有礼的绅士淑女,感到自己虽然在出国前费尽心机“打扮”一番,但仍然还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更难以接受的是迪拜,这个出国前没有听说过的地方,一个小小的“第三世界”的落后酋长国,竟然如此富有,商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时顿觉久居夜郎,不知山外有山。我中华泱泱大国国民,竟好似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飞机最终在伦敦盖特威克机场降落,乘车前往市区。从车窗向外望去,但见铺青叠翠,绿茵绵亘。传说中的雾都用阳光白云迎接我们的到来。

  初到国外,充满了新鲜和好奇。到处是没有经历过的人和事,没有见识过的东西;特别是没有涉及过的新技术,令人耳目一新,对此产生极大的兴趣,如饥似渴地学习。在这里我认识了台湾学生,新加坡学生,香港学生,印巴学生以及英国本地学生。他们对来自神秘中国大陆的学子热情友好,悉心指点留学英国的生活要领,热情介绍伦敦和英国各地风貌。 很快地我们就和两个台湾同学混熟了,大家都是中国人,相处很融洽。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做功课。他们有了疑难习题经常请我们帮助解答。每逢这时,他们就感慨:“到底是从十亿人口中考出来的。”他们送给我们蔡琴的磁带,也常常把各种报纸杂志带到办公室。“物以稀为贵”,当时在伦敦的中国学生总共二百多人,英国人对我们常常显出绅士对弱者居高临下的和善和关照。常听他们说∶“我们不喜欢苏联,喜欢中国。”因为冷战尚未结束,苏联还很强大,而中国正在和西方暗通款曲。

  和国内相比,这里的生活很清苦,饮食起居条件都比国内差很多。几个人挤在公寓房,有的两个人一间卧室。到超市都拣便宜的食品买。我们一个室友每次都买很多鸡骨架,三十便士买一大包,他说“这玩意花钱少,营养好”,天天在厨房里煮,顿顿啃鸡壳,满室都是鸡臊味。我们都佩服他的“毅力”。穿的衣服都是国内带来的,一旦发现哪里有便宜货,大家就互通情报,去淘点旧的西装穿穿。虽然货色不新,但是式样却是时兴的,穿在身上照样很神气。平时外出购物都靠双腿。有时候为了买便宜的食品,要走很远的路再背回来,远路无轻载,如牛负重。有个早来的留学生买了一辆车,我们初来时常常借他的光。多数人没有买汽车的实力和打算。小闻买了一辆蓝翎牌脚踏车,英国蓝翎车当时在国内名气是很响的, 大家还没来得及都为他高兴,有一天他就垂头丧气地回来。因为不适应英国车辆左侧通行的规矩,在路口右转时和一辆摩托车相遇,自行车被撞坏,摩托车也受损,对方还要他赔偿,好在他身体没有大碍。生活虽然如此艰辛,但是只觉得新鲜,不觉得苦。学生本来就穷,何况是穷国来的学生。大家都有种临时观念∶到英国是来留学的,不是要长期生活的,所以什么都能将就。

  我们也没有放过了解英国文化和社会的机会。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经常组织旅游活动,从南威尔士到苏格兰,从北海阿泊丁到南安普顿。以前书本上电影上甚至传说的东西,现在都真实地呈现在眼前。首都伦敦的白金汉宫,大本钟,泰晤士河,格林尼治的本初子午线,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都有我们的足迹。置身莎士比亚故居、邱吉尔庄园、大英博物馆和圣保罗大教堂等人文胜地, 令人感慨英国文化的悠深和发达。看到展示的三百多年前英国社会生活,目睹当年的英国绘画雕塑、艺术和建筑,及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文明的成长历程,感到英国能称霸世界,是有其文化和产业功底的。我们受的教育说,中国是在近百年才落伍了。但是当牛顿、法拉第这些样的影响人类文明的科学巨匠在世的时候,我堂堂中华还在满清的统治之下,拖着一根可笑的大辫子。相比之下,令人感慨万端,中国的落后绝非自鸦片战争而起。

  近三年的留学生活结束了,我取得了硕士学位后便打道回国。这一波赴英出国的学生、学者先后都回国了。这当中有个小插曲:有几个公派本科生毕业后在英国大学得到了奖学金,想继续读研究生。按规定,他们必须先回国。这几个学生为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害怕回国后出不来了,就到处躲藏不肯露面。那时候政治环境已经比较宽松了,使馆终于联系到他们,许诺先回国再出来,但没有效果。教育处最后结论是“自动放弃回国假期”,让他们留下直接读下去了。那时国人都很穷,很少有自费出国。公派留学生回国后有的继续做学问,有的改行从政。我的两个学长后来熬上了大学的院长。我回到院里,负责一个课题,一干数年,直到完成。英国的留学生活,我写了两百多页笔记,不能在这里多费笔墨了。

  二   从师美利坚

  九十年代,出国热方兴未艾。我们几个赴英的学友,大凡在国内仍从事学术研究的, 都陆续转战美国了。古话说:“学业无穷年”,我也觉得夙愿未酬。经过托福和GRE考试,我得到纽约大学的奖学金,和单位里结清手续后,就到那里去读博士。

  我对纽约并不陌生。上次在英国留学时,系里资助我到美国加州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的文章,从波士顿入境,斜穿整个美国。往返路经纽约,跑遍了曼哈顿。为了省钱,住在YMCA的寄宿舍,每天七美元,二三十人一个大房间,上下两层床铺。曾徒步从南端炮台公园走到中央公园,登上世贸大厦俯瞰曼哈顿全貌。美国本土的麻省、康州、德州等地方都顺道随访,故此次完全没有第一次出国的那种新鲜和兴奋,美国已经没有神秘感。在国内从书上看到的德来赛笔下的芝加哥,马克吐温描述的密西西比河,欧亨利小说中的德克萨斯农场和墨西哥边境的小城,还有爱伦•坡故事里的南卡罗来纳,现在身临其境了,都感觉平淡无奇。生活中的美国,或是大都市的混凝土森林,或是乡间小城参差不齐低矮的木宅居;外观像仓库一样的超市,单调的环境和清教徒的传统,显得枯燥乏味。它没有欧洲那种悠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但是美国包罗万象,幅员广大,资源得天独厚。有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有惊心动魄的大峡谷,还有无数壮观的自然生态。各类博物馆、动植物园星罗棋布。更吸引人的是休斯敦宇航中心,令人神往的新技术,大开眼界;就是娱乐场所,像迪斯尼乐园和好莱坞影城,也是建立在技术和创新的基础上。美国历史很短,看阿拉莫战场的遗址,场面惨烈,核心就是“自由的代价不是免费的”,是用枪打出来的。而联合国大厦广场上,却用一个枪管扭曲打成結的枪的雕塑呼吁人类“不要战争”。留学美国,相对松散很多,各自为政,没有学生会组织的大型旅游活动。很多名胜和历史遗迹,都是在毕业以后补上的。

  生活同样艰苦,但是学习的紧张程度大大超过在英国留学。每天晚上最早12点睡觉,每周七天,天天开夜车。我们有个教计算机的教授,早晨在课堂上课看见同学们各个精神焕发,就对我们说:“看见你们这样子, 就知道你们晚上睡得很好,说明功课太轻松了。我在密西根大学读书时,天天开夜车到下半夜,早上听课都是无精打采的。你们要想学到东西, 就得这样,我要给你们加加压。” 言必行,行必果。他的课简直是受罪,其他课程也都像比赛一样,故而天天深更熬夜,真是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决不似“西太平洋大学”那么好混。从硕士起步,必修课总共八门。我要一边给老板干活,做他的研究助手,一边修课。老板关心的只是他的项目成果,到外边去弄资金,他希望我们最好每时每刻都给他干活。因此我们做作业都不敢太声张,常常躲到图书馆或学生公共机房里。办公室是老板提供打工用的,他的研究成果要在这里产生。有一次,一个韩国学生工作没有完成,对老板解释说考试要来了,在忙着复习应考。 老板沉下脸,直截了当地说:“我给你钱不是为你上课考试用的,是要你工作的。” 浓霜只打无根草,外国学生常常受到这种直接的语言冲撞,大家对此皆心照不宣。海外学生在美国竞争,靠的是勤、智、忍,即勤奋刻苦,兢兢业业;才思聪敏,寓智于身;隐忍不发,待时而动,缺一不可。

  在美国求学的日子,经济问题一直缠绕着整个过程。飞鸟出笼,要自己觅食,雨雪风霜靠自己抵挡。在国内衣食无忧,到了这里求学,今天不知明天会怎么样,用句国内忆苦思甜的套话,就是“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愁下顿”。果不其然,有一次期末前,老板发电子邮件打招呼,说项目经费遇到暂时困难,叫同学们不要慌,他会想办法。尽管如此,仍心中忐忑。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老板终于宣布项目经费枯竭了,爱莫能助,叫我们自己设法。同学们各个如惊弓之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没有钱这学位是没法读的。时值系里有个教授需要人,研究方向类似,我就找到他做研究助手。因研究的成果可以进入毕业论文,他提出三个条件∶一、他必须当我的毕业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二、原来的老板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的共同主席;三、原来的老板可以是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这个安排也得到原来的老板同意,已以有的博士论文选题还可以继续做下去,但是改变了应用对象,从民用改为官用。总算渡过了这个难关,但是直到毕业,一直战战兢兢。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只能加倍卖力干活,多出点成果,好让老板有资本去争取经费。我是自费留学,但不是自家出费,而是自谋经费,因为自家没钱,得赚美国人的钱供自己读书。为此必须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待无时思有时。其间为了经济来源,为了老板的项目和自己的功课,经历多少辛酸苦辣,难以一一尽述。现在的许多都学生没有这个问题了,有家里作靠山,无后顾之忧,不在乎老板那点钱。

  四年寒窗, 终于熬到毕业答辩那一天。按照惯例,我事先在会议室摆好了水果点心饮料,准备好好招待一下答辩委员会成员,让他们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审察论文。答辩通过的结果刚宣布,老板在会上就戏称我为田博士了,虽然正式得到学位要在办妥一系列手续之后。一番彻骨寒,终得梅花绽。在美国求学和生活过程中,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快乐时光,也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文凭一行名和姓,寒窗数载苦修行。四年下来,积累了很多图文记录,不拟在此赘述。

  三   辛饴守分尽随缘

  毕业有了工作;这里的生活像溪流水一样,清清的,淡淡的,静静的。渡过了寻找工作的起伏后,便随遇而安。美国是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 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共存。华人或以族裔群聚而居,或散居在白人群中。不论是公民、居民,还是其他什么身份的华人,在同事间都被看成美国人。加州这个地方,华人很多,已达到130万。南加州这里更是亚裔集中的地方,有数百万人,我们不再把自己当成外国人。海一代在海外站住了脚,已经散布到美国的各个领域,从工程到金融,从教育到医疗卫生等等。这批人不再寒酸,多数安居乐业,比二三十年前风光多了。有的觊觎国内的形势,伺机反扑;有的乐不思蜀,安之若素,冷暖自知。

  早期海一代们刻苦求学,简陋的生活条件,甚至贫困寒酸,但是却令国内的人们羡慕不已,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留英时赴美开会曾去拜访过我的一个在麻省理工读书的同事,他在剑桥城和一群中国人蜗居在一起。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拥挤不堪的居室环境,楼梯和地板吱吱作响,公共厨房里人挤人。他每天早出晚归,不以贫居陋室为苦,而是以在麻省理工就学为乐。到本世纪初,出国潮仍方兴未艾,国人对能出国留学的都报以敬佩的眼光。随着海一代在海外立足,海一代的下一代逐渐成长起来。虎父虎妈无犬子,他们大多沿着父母的轨迹,致力奋发。他们在海外成长,在这里上学,或踏着我们的脚印, 或另辟蹊径,开创自己的事业。

  最近闲来看了几部国内的影视剧,对比之下,发现颠倒的历史被文化人颠倒过来了∶凡是穷困潦倒没本事、在国内混不下去的,都是一张机票就飞往美国了,进出美国如履平地。这些故事把出国居住说成坐“移民监”,而成功的主人公在国内则月入近百万,在温哥华买八百五十万加元的海景房易如反掌;而凡在国内商场、职场或情场的竞争中被淘汰的,最后就剩下出国这唯一出路,如此等等。这类故事不知真假,但是表现出明显的宣传意图和自慰痕迹。现在的海外被描绘成了国内loser的聚集地,令一些海外有志华人悔不当初。

  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国人还千方百计想出国。今天,中国发达了,国人有钱了,昔年荒台变歌管,转眼平地起高楼,但国内根深蒂固的崇洋迷外心态,却至今未有衰减。最近看到的《编译局言情实录》中有一段作者去见局长的描述:“……想来想去,我就拿了一万的现金去了他办公室,先试试水吧。初次在一起聊,我倒也不紧张。只听得他说,来了后参加典藏的课题,出国方便……”看来出国对国人还是很大的诱惑,即使是中国特色的马列博导或博士后也还是向往出国。我在国内几个朋友几年前都把读中学的孩子送到美国读语言学校,然后进社区学院。我看到他们离开首都机场的照片∶一群衣着鲜亮的青少年男女,即将腾飞而起。现在国内出国中介产业兴旺,为很多人提供一条花钱出国的路。国人有钱了。花钱可以留洋,出国不稀奇。我前年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会,碰到几个来自山西的小留学生,他们说,“这里每年费用大约二十多万人民币,不多。”当时他们正千方百计准备到美国来碰碰运气。看来国内真的富裕了,这些人将成为新的海二代的另一种类型。还有一类未来的海二代和当年的我们类似,他们不靠父母,靠个人努力在国内学有所成,从北大浙大这样的学校毕业,渴望继续深造,寻找机会到美国读研究生或做博士后研究。新一代的年轻人比我们精明能干,他们的路会比我们顺畅,这些人决不是电视宣传上所说的被国内淘汰的失败者。

  二三十年前出国到海外,颇有些经济政治“优势”∶可以当个“万元户”,经济上相当于国内的“大款”;可以知道国内普通人得不到的消息,政治上的“知情权”待遇相当于国内高级干部。虽然那时作为外国人没有资格投票选举,可是国内中国人也没资格选举。我在英国时有一次好奇参观选举站,遇到前来投票的英国老太太热情地和我说∶“投票选工党!”,我也伸出大拇指假装附和。穷学生住在穷人区,都是工党的群众。其实我们没资格,在英国没有、在中国也没有资格投票选哪个党、 哪个领袖。如今风流水转,国内虽仍无选举权, 但是可以赚大钱。看目前国内风气,发财的思食熊掌,入仕的想得西施。在万维网上,就经常可以看到国内高层桃色新闻层出不穷。君不见南斯拉夫海龟衣某,被网上人肉炸弹炸得遍体鳞伤,海龟不轨,就是这下场。规规矩矩,则要看关系和运气。骏马虽良,不中农夫之用。雄有掀天揭地手段,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得失枯荣总在天,机关用尽也徒然。

  度过了求学的艰难,摆脱了作为国际学生加在身上的羁绊,放开了手脚,终于可以自由呼吸了。“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 这是苏联克里姆林宫的钟声[1],苏联没了,美国还在。“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新的国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世界还有希望。”这是当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2]。春秋循环风流水转,我在美国十余载,个人和家庭改变很大,已不再是入境时的只身一人加两个手提箱子。单从外貌看美国,却未见有明显变化。然美国并非一潭死水,这段时间,亲历美国把人类带入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通讯、应用激光、平板电脑时代。美国这个国家没有变,但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变了,而且也带动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改变,这其中海外移民的贡献举足轻重。海外华人生活在美国,“近水楼台先得月”,促成和应用这些现代化成果,有着独到的优势。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对中国大陆的形势和意识形态有兴趣,可以在这里看CCTV;思念家乡的风光,时代广场大屏上可以看到国家形象的名片;怀念故居父老,可以回家叙天伦之乐。可以自由地享受中华或西方文化;可以自由自在地做环球旅行;可以在卡拉OK唱红歌,可以在白宫弹“一条大河”,如此等等,夫复何求?凭心而论,中国有很多好东西美国没有,美国有很多弊端中国也没有。然而得失枯荣徒费计算,天时难控,形势比人强。如今世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正如凤择梧,鱼跃渊;而今四海为家日,辛饴守分尽随缘。就此借古诗收束: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注[1]∶ 著名的苏联歌曲《祖国进行曲》,歌词前半部为∶“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它有无数田野和森林。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由瓦•列别杰夫-库玛契作词,伊•杜纳耶夫斯基作曲。苏联时期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是这首歌第一句的旋律, 也是苏联莫斯科电台对全世界广播的呼号。

  注[2]∶所引语录见于1943年7月4日《新华日报》社论《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新华日报》,原中国共产党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1947年2 月28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成为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合法出版的刊物,并一直持续至国共内战爆发。1949年4月复刊,1952年成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由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浏览(17450) (1) 评论(9)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kcho1348 留言时间:2013-03-03 07:21:59
真实,感人。
回复 | 0
作者:述林客 留言时间:2013-03-01 16:27:04
夹叙夹议, 有理有据, 好文大顶!
回复 | 0
作者:bu_tu_bu_kuai 留言时间:2013-02-28 22:27:03
30 年河东,30年河西,30年又河东,30年。。。不用管那30年了
回复 | 0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3-02-28 13:48:21
大顶好文!
真实,真切,实在切入时代,国情,以及国人骨髓,入木三分!语言洗练,中文功底深厚,学工科的同学,俺这个文科博士向你敬礼!如果俺得参与奖,您就是一等奖候选。如果俺得三等奖,您一定要夺冠!
给楼主献完花,俺还不忘向楼外有的主扎刺:同时代的留学生,同样是理工科出身,同样也得到博士,同样久居美国,可是为什么有庄大神之类捏?
回复 | 0
作者:珍曼 留言时间:2013-02-28 07:45:54
老海黄的斑斑留洋血泪,对西方文化的抵触和格格不入,恨西方要来到西方取经,来到西方,还是恨西方,用完了,申了官了,还要骂西方,人生之苦海无边,毫无感激之情。。。
回复 | 0
作者:freedomfan 留言时间:2013-02-27 22:55:55
当年那血卡才都是精英。六四同学流血,我得美国绿卡,太高明了,现在来的都太傻了。
回复 | 0
作者:千户侯 留言时间:2013-02-27 22:47:40
以前六四镇压结束。同校的高干子弟就回国经商接班了。现在出来的高干子女都是读文科回去搞统治的。现在出来的以前出来的留下来的都是没有背景的,或是国内的失败者。你怎么可能在商场上斗得过体制。
回复 | 0
作者:小花园 留言时间:2013-02-27 21:03:17
史记,又一篇博士论文!顶
回复 | 0
作者:求真知 留言时间:2013-02-27 20:55:14
敬顶!

所言历历,用语诤诤。言简意骸,以小见大。中华学子,世界公民。
回复 | 0
我的名片
万维15周年征文 ,27岁
注册日期: 2012-12-05
访问总量: 2,259,03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老地雷:海二代,做垃圾收理工还
· 怡然:原乡,异乡,心灵的故乡
· 九头鸟:他反扭黑贼的手
· 大可:追逐快乐
· XTT:海二代在北京
· 叶友文: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分类目录
【征文列表】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老地雷:海二代,做垃圾收理工还
· 怡然:原乡,异乡,心灵的故乡
· 九头鸟:他反扭黑贼的手
· 大可:追逐快乐
· XTT:海二代在北京
· 叶友文: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 老钱:记原南工72771班北美同学
· 庄沈文:儿子在自信中放飞理想
· Licia:坚持住这个观点,永远不
【征文公告】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海一代,海二代 -- 万维读者网15
存档目录
2013-10-02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7 - 2013-08-31
2013-07-02 - 2013-07-31
2013-06-04 - 2013-06-25
2013-05-03 - 2013-05-28
2013-04-01 - 2013-04-25
2013-03-01 - 2013-03-26
2013-02-02 - 2013-02-27
2013-01-01 - 2013-01-31
2012-12-06 - 2012-12-2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