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了年,吃了喝了,现在来说点"拉"的故事。 1996年,我去北京参加世界妇女大会,带了两个美国人,一位是我的导师,一位是我的上司。她俩非要跟着我去。我得罪不起她们,只得效劳。登机前,我的导师郑重地说,“我得最后上一次洗手间,向西方文明暂时告别!” 我那导师曾去过非洲,听说闹了不少笑话,这是第一次去中国。我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心里明白她的意思,不由得尴尬地笑了笑。 上了飞机后,安坐下来,闭上眼睛打盹,耳边不停想起导师的话。慢慢地想起了很多中国洗手间和厕所的故事。在异乡生活多年,我都差点忘了故乡的"拉"的文明了。真不知道有否有所改进? 说来也有意思,我至今仍然经常做梦找厕所,找啊找啊,一不小心踩了一脚屎,吓得一身冷汗惊醒过来。。。 早些年的住房是不带洗手间或厕所的。后者不带洗手池。住房附近如果有公厕算运气好。我家距公厕约有5分钟的路。小时候喜欢玩捉迷藏,玩起来高兴,老是憋急了才跑厕所,好不容易到了厕所,经常还得排队等好长时间,因为只有4个蹲位。如今膀胱经不住憋,可能与此有关。晚上更可怕,因为厕所周围都是树林,阴森森的。照明灯还常常坏,厕所周围一片漆黑。我们女孩子只好拿着电筒结伴壮胆同去。厕所也因此成了我们晚上谈天说地"翻空话"的好地方。 那时每家人都备有一个尿罐子用于晚间起夜。白天常有担着粪桶收肥的农民,边走边吼:“倒罐子!” 各家各户听见后赶紧出门叫住。我小时候最怕干的就是倒罐子。不是怕臭, 而是因为弄得不好固体抖不出,液体还会溅一身(粪桶常常满满的),弄不好溅到脸上,难受极了。之后还得用竹刷子使劲清洗罐子。要刷干净谈何容易! 因为那年头洗衣粉紧缺,舍不得多用。遇到阴雨绵绵,收肥的农夫就见不着了,人们只好提着罐子走老远的路去公厕倒。那时候一栋楼房就两个水龙头。洗刷罐子的和洗菜的男女老少混在一起,常常站成长队。真是吃不容易,拉也不容易。 高中毕业那年的夏天,父亲挑着行李汗流浃背地把我送到长寿县山区当知青。生产队储納家分出一间屋子让我住。父亲放下行李,问,有没有厕所? 储纳老婆说,有,就在后面猪圈。我和父亲随她前去一看,吓得我直打颤! 猪圈的门从里不能锁,因此随时可能有人破门而入。几只瘦猪在猪圈里嗷嗷直叫。猪圈下面是个大粪池, 有两个可以蹲的小坑就挖在粪池旁边。还好人的脸对着门,可以对付不速来人。但是背对着猪,而且离得很近,因此猪随时有可能拱到人的屁股。那时正值盛夏,一大群牛蚊子尖叫着满天起舞,可以想象,不需片刻,屁股就会被咬得开花,除非用手不停的在身后晃动驱赶蚊子。父亲见状赶紧带我上街买了一个痰盂。记得那痰盂红白相间印有花图案很是漂亮。回村的路上吸引了好多农民的好奇眼光。有个女孩问我,“那东西拿来做饭用的呀?” 弄得我和父亲哭笑不得,不知道如何解释。以后每天早上我端着痰盂去猪圈倒时, 总有一群娃儿嘻嘻哈哈跟在我身后,想知道痰盂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多亏了老乡邓小平,两年多后我结束了每天在农村倒痰盂的日子上了大学。那时候中国已开门和世界沟通了。学生宿舍的公厕也开始自动化了。记得厕所的坑串连成一个通道。每隔5-10分钟自动放水冲洗。这种自动化大大改进了厕所的卫生状况。不过,我总是非常恐惧蹲厕所时遇上冲水。如果蹲在上流的位子,水太猛,冲击的通道之物可能会溅到身上。如果在中流或下流,眼见通道之物滚滚而来,实在让人旋晕想吐。不得不闭紧双眼揑住鼻子。因此我上洗手间前总是侧耳倾听,冲水声刚完赶紧前往,即干净又安全。但糟糕的是,那年头经常停水,可以想象其后果。不知现在的学生宿舍是否还用这类公厕? 我毕业留校已是80年代。那时修建的套房已开始带厕所了。能有一套带厕所的住房在当时是很值得炫耀的事儿。记得有次参观一位朋友的新居,他自己改进了房屋的结构,让洗手间{可以洗手!)靠近客厅,而且从客厅最显眼之处进出!我当时觉得可笑但也无比羡慕。结婚两年后我和丈夫也终于分到一套带厕所{还不是洗手间)的住房。当然是蹲式的。冲水也不是自动的。我们在水龙头上结了条橡皮管,也算成了半自动。很多家里的人为了节约水,放个桶在洗手间,让水细细地流,据说那样水表不动。积下的水可用来冲洗,方便又省钱。那时女儿已出生,有了自己的厕所方便多了。从那以后我们不再需要走很远倒痰盂或排队上公厕了。幸福指数提高很多。 那次世界妇女大会是在北京附近的怀柔举行的。当时抽水马桶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居民区。大会的主办者把开会的妇女们安排在怀柔新建的公寓房里。每套房里居然都装有抽水马桶。我那导师很是惊讶,西方文明居然已进了中国! 我当然也暗暗得意。当时很多蹲式厕所也装上了水箱用于冲洗。公厕开始分等级商业化。收费公厕出现了,两毛钱入厕费还发手纸。贫富之差开始体现在“拉”的区别上了。我带着两位女士上街时专找收费公厕。遇到大旅馆,还能坐马桶。 最近几年回国探亲,亲朋好友的洗手间已让我刮目相看了。我妈家里有两个洗手间,都备有抽水马桶。我弟弟家里也如此。虽然很多家里的厕所和公厕仍是蹲式,但干净多了。不过大部分公厕仍可凭嗅觉寻找。大概有人认为既然是厕所就得有厕所之气味。这种观念的改变体现文明的进化。人天生先顾吃后顾拉。现在吃已基本解决,拉的文明还得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