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夕曦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7555/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跳出被动教育的魔圈(三) 2013-05-16 15:58:38

在聊天中,我提出了几组问题:

 

一、当你大学毕业时,不论学习成绩如何,与同学之间的差别不会太大。经过多年工作,你应该是同学中在生活事业上很成功的,现在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应远远大于毕业时。那么,在学校期间学到的什么东西对你成功起到的作用最重要?你在毕业后工作中学到的哪些东西对你的成功也很重要?这两类教育中,那些东西更重要?

 

二、你有过招聘、用人的经验,经历得人和事也够多了,应该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那么,对一个新毕业走上社会的人,你认为被招收的人身上应具有什么样的东西对你的事业和那个人个人成功最重要?这些东西是从学校获得的,还是其他地方得到的?

 

三、从前两个问题所得到的东西,如果在你孩子进入社会之前就能教给她,是否可使她更具有竞争力,更适应于社会,更容易成功?

 

我不知道他对前两个问题的答案,但经过深思后对第三组问题的答案很明确:“是的”。

 

上周末我的一个亲戚从国内出来度假。他目前在国内一个猎头公司工作,主要集中在高端人才的评估、招聘。在这之前,他在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了很多年,经常搞大型的招聘会,主要针对的是刚毕业走上社会的新人。当我提出上面的问题时,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我看到的百万及年薪的人才是有共性的,这些共性在刚毕业的人身上是不具备的。。。”他对第三组问题的回答也是肯定的。

 

这些共性是什么,我以后会讨论到。

 

我想这几组问题对大多数家长来说都是很有意思的。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有独特的生活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其中不少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所以,如果认真思考,对第三组问题大多数的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我给自己制定的理想目标是将大约50%我们积累的东西交给孩子。我相信,即使我们只能完成20%,也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好、更成功。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我对教育探索中最关注的地方。

 

我相信很多人有着和我相同或相似的问题。

 

通过那次和邻居的聊天发现,虽然我们经过不同的人生途径,最终对给孩子的教育有很多共同的认识和理念,也都愿意按自己的理念行动。我们希望追求一种跳出被动教育循环的,主动选择实施的新型教育。一种不仅家长有足够的知识、自信和能力进行的,而且孩子也能够逐步自主参与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替代知识教育,而是补充不足,使孩子能够更均衡地发展。与被动教育相对照,我将这种教育称为主动教育。但还是不太满意,仍然在寻找更好的名字。

 

在当时我们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答案,但找到了共同合作的起点。在以后的合作中,我们成为了朋友。其间,我比较懒,“君子动口不动手”,想得多做的少,但还是探索出不少答案。而李总则直接动手了。两年后,他放弃了公司的工作,给自找了个全职的教育工作,同时也给我的构想提供了一个平台,就是北京长青藤教育,以学前教育作为出发点。今年夏天,我应邀给参加北京长青藤教育的家长们做了两次讲座,这些文字就是基于讲座补充整理而来的。

 

对于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我现在能够给一些答案与大家分享。


(完)

浏览(996) (0) 评论(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gugeren 留言时间:2013-05-16 17:48:51
主动教育和被动教育之间,大概还存在着因人施教的问题。

由于现代人类的工作需要许多知识,因此绝大多数国家把高中或初中教育作为义务/强制教育。而在义务/强制教育的体制下,教育实际上就变成了类似工厂流水线的产物(想想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摩登时代》的镜头),学生就像养鸡场里圈养的鸡只,每天按时进食、饮水,就是每天上几乎几十年不大变化的课程,因此不太可能存在什么主动教育和主动学习的情况。

要解决这个问题,大概只能在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中来体现了;另外删去落后无用的课堂知识,加入新鲜的现代知识,也是必要的。

顺便说一句,至少美国在学校教育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他们的教材经常更新,各州的教育体系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州的公立学校也各有千秋,更不用说那些五花八门的私立学校了。
一些中国人常常拿美国人拙于心算、离开计算器就不会算四则运算等事来取笑他们。但是换位思考一下,能用机器计算的死运算去让机器去算,而让人类的脑袋去考虑更有创意的东西,不是更好吗?
从美国出了那么多的诺奖科学得奖者,而中国人却需要出了国才能拿到,单单地以诺奖歧视中国人这个说法恐怕难以解释。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夕曦
注册日期: 2013-05-14
访问总量: 49,62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四)
· 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三)
· 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二)
· 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一)
· 九死一生去看病 ---- 侃侃医疗质
· 从电脑认识大脑(五)
· 从电脑认识大脑(四)
分类目录
【健康嘻言】
· 九死一生去看病 ---- 侃侃医疗质
【教育相关的科学知识】
· 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四)
· 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三)
· 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二)
· 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一)
· 从电脑认识大脑(五)
· 从电脑认识大脑(四)
· 从电脑认识大脑(三)
· 从电脑认识大脑(二)
【教育本源探索】
· 从电脑认识大脑(一)
· 让人备受折磨的“名言”(四)
· 让人备受折磨的“名言”(三)
· 让人备受折磨的“名言”(二)
· 让人备受折磨的“名言”(一)
· 跳出被动教育的魔圈(三)
· 跳出被动教育的魔圈(二)
· 跳出被动教育的魔圈(一)
存档目录
2013-07-15 - 2013-07-22
2013-06-03 - 2013-06-12
2013-05-14 - 2013-05-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