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分析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还是不能让家长完全放下心理包袱,抛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似是而非的命题。这是因为马拉松的比喻将教育竞赛的终点定位于人生成败,而绝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目标是考入名牌大学。两者之间看似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有人认为两者是相同的,可实质上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造成两者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家长的教育目标中隐含了一个关键的假设:考入名牌大学等于人生成功。其推论过程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好找工作,也容易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就是孩子人生的成功!所以考入名牌大学就是对孩子教育的成功,教育的目的也就到达了。
所谓假设,就是常常被忽略了的问题,是存在“魔鬼”的细节。很少有人认识到在考入名牌大学的目标里存在着假设,更没有多少人认真地考虑过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大多数人想当然地完全认可考入名牌大学就是教育的目标这种说法。家长们有太多的理由来接受这个目标了,如前面讨论的这是个现实的、可以炫耀的、把握度大的目标,除此以外,孩子的学校、其他家长、社会环境(亲戚、朋友、同事)、社会舆论都在不断地强化这个目标。想不接受很难,要拒绝几乎不可能。
可是这个假设成立吗?
不成立!
因为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确立的是家长的教育目标,而不是孩子的教育目标。进入大学是家长对孩子监护的终点,很方便地成为家长的目标。但这同时也是孩子进入社会的起点。进入名牌大学只是为孩子进入社会提供了较好的起点,并不能决定孩子最终的人生成功。对孩子来说,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有个好的开始,更重要的是有好的人生结局。所以,这个假设将家长和孩子的教育目标分离了,而不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常常见到的高分低能的孩子,正是教育目标分离造成的恶果。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事实不相符。长期巨大的投入,没有得到回报。
在这个假设前提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似是而非的“名言”就顺理成章了,让孩子很早就开始学习(一般是从上幼儿园时起)就成为了常态,跳级也成为“成功”的代名词。这里隐含了另一个关键的假设:孩子在校期间以及走入社会后都是在和同龄人在竞争。
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跳级的孩子肯定在知识学习上领先了。如果用最小上大学的年龄来看,目前已知的最大领先差距是8年(10岁上大学,对比平均18岁上大学)。但是跳级的孩子走入社会后,还是在和同龄的人竞争吗?不是,是在和所有年龄段的、不同阶层的人竞争。实际上,一旦进入社会,跳级的孩子所具有的领先优势就会迅速消失;因为年龄的优势消失了。
对所有孩子来说,在校期间的竞争内容明确(主要是在知识成绩上),竞争对手年龄相近,接触社会面狭窄。一旦走入社会后,所面对的是全新的竞争。在同一个单位中,已工作多年的同事既是朋友、导师,也可能是竞争对手。要取得成功,需要能够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并获得他们的帮助与支持。可以肯定的是,如何与不同年龄的人相处、竞争是在以知识为主的学校(被动教育)里根本学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