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一则笑话:说是一老外想学中文,于是从称谓开始,就“you”词之解可以分几大类:正式场合的、休闲时光的、家里的、街坊的、学究派的、市井间的.......然,每大类又分尊称、昵称等等等等,林林总总几十解 ~ 只把老外听得头晕目眩,无从下手。
可见,丰富多采的中文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左右、亲疏远近的复杂关系用一个称谓就表得明明白白、清清爽爽。但有时候称谓一搞错,简单的事情也可能变得复杂起来.......
在南半球这些年,同事之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之间大多只以名字相称,虽然不能表明关系的错综,却也少了搞错关系的烦恼。开始时,会常常觉得不称一声“教授”就有失恭敬,招呼时一叫“某教授” ,往往会及时地被纠正“叫我马丁”、“呼我斯蒂文”就行。久而久之,也习惯了只叫名,不挂头衔和姓了 ~ 只觉得人与人的关系是可以这样亲和、简单的。
前两年,和教授一起被邀请回国参加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给到手里的每一张国内同行们的中英文双语名片上大都长长的列了一系列的称谓:教授或助教、主任或主席、执行官或会长........林林总总的排在一起,让人不知用哪个称谓合适。然,几乎每一位教授或助教、主任或主席、执行官或会长的周围,总会有他们的学生或下属跟着,随时可以帮着跑跑腿、拎拎包、按按电梯钮、倒倒水.......而听那些学生或下属对他们的导师或上级却异口同声地“老板”、“老板”叫得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一时间,我错以为自己到了商场、交易会,而不是和医学界的学术人士共享研究成果、共克人类难题来了。
看到我脸上的无措,教授投来了询问的目光,我只能一笑免疑问,幸好教授不懂中文,只按着名片上的学术头衔一一招呼。会后,我悄悄地咨询了一下邀请人麾下的研究生,为何称你的导师为“老板”?答:“与时俱进,以示上下级关系融洽......”
我无语,想来即使每年回国一次,还是落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