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伴梅 By 润涛阎
但把怡情寄苦寒,冰肌铁蕊撑红冠。
悠悠旷野雄鹰共,肃肃纤条瑞雪盘。
慕日常裁阑夜短,伏风未乞玉枝宽。
迎来百卉迷蜂季,气质幽魂醉凤鸾。
(一)梅花的特征与志向
梅花最牛的地方在哪里?要说梅花独傲严冬是不对的,毕竟还有雄鹰作伴、白雪陪衬。梅花最牛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当冬天梅花一开(冬至时节),寒冷的冬夜便被梅花裁剪,夜也就越来越短。第二点是:咏梅的诗人们都说当百花盛开的时候,梅花也一起欢笑。以我看来,百花再牛也就是让蜂蝶着迷,而此时的梅花,其傲骨香魂醉倒的是凤凰。
(图片来自网络)
【七律】摽梅 By 润涛阎
遣自瑶台独一葩,如期出嫁绽冬花。
风为媒妁香难敛,雪作婚纱气更华。
觅配文官捐傲骨,寻姻武将献柔裟。
诗人误判梅归处,屡教情书付冷霞。
注:
1. 摽梅:古书上把盼望着有人来娶的待嫁女子称为“摽梅”
2. 媒妁:古人把婚姻介绍人称为媒妁
3. “独、一、出、媒”四字在现代韵里是平,但律诗要用平水韵,在平水韵里这四字都是仄。“奢”读sha(沙),与葩(音同爬)同韵。所以,这两首七律都没有出律的地方。
咏梅的诗汗牛充栋,往极端上写也难出众,只好另辟蹊径。
梅花并非地球之物,来自于外星瑶池。证据:腊梅不属于蔷薇科,是单独的腊梅科,自成一科。我曾经跟一位植物分类学家提出红梅是腊梅与蔷薇科植物杂交的后代,虽然红梅被分入蔷薇科,但它保留了腊梅的习性。她不同意我的看法。当然这要等将来从DNA方面解开这个迷。其实,是否把红梅重新划分到腊梅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腊梅不是来自于蔷薇科,是地球上自己独立的一科,很可能来自于彗星甩下来的物种。所以腊梅不按照地球植物生物钟的时间开花。从外星(估计是充满水和冰的彗星)掉到地球时正值开花期赶上了地球的冬季,从此便有了自己的生物钟。这是植物学家润涛阎的解释,是科学假说,有待证实。符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反正我认为一些地球生物很可能是从彗星接近地球时跟水一起甩下来的,甚至不同的生物在不同的时间来自不同的彗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彗星。这也是假说,还不是科学结论。
书归正传,远离科学,继续谈诗。来到地球的腊梅类似年方二八女孩,决定赶紧开花出嫁。北风自荐当媒婆,白雪立刻围上去作婚纱,这样,就把她嫁出去算了。润涛阎为何这么安排呢?道理在于:腊梅从外星来到地球的第一站便是中国(据植物学家的考察,腊梅最早出现在中国),这是上苍的巧安排。梅花嫁给文官可以让文官有铮铮铁骨不再当给帝王吹喇叭的狗奴才;嫁给武官可以送袈裟给新郎,丈夫便立地成佛不再内斗互相残杀。您可能不知道,唐朝时和尚的袈裟就是按照腊梅花的颜色(黄里透红)用29条布制作的。(《大唐西域记》卷二中说:“那揭罗曷国有释迦如来的僧伽胝袈裟,是细毡所作,色黄赤。”)
最惨的是诗人了,被梅花陶醉得只顾作诗填词咏梅了,不知道腊梅已踏破铁鞋在外寻找改变文官武将的机会,不知道梅花有如此大志,便乱寄情书。诗人最喜欢的也是冷艳高傲的女人。可这些酸腐文人找不到气质高雅自强自傲有尊严的冰美人,人家瞧不起他们,就连女词人李清照都写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美女爱英雄,迂腐文人乱写情书也没用。这就是为何古代骚人墨客无可奈何到青楼去消遣,现代文人只好换老婆找比自己小一代发嗲女子的原因。
但愿这首是从古至今最牛B的咏梅诗,把梅花赞到极端了:能把中国男人的奴性与内斗特征改掉。古人只探讨了梅花的美和香从哪里来(香自苦寒来)但没研究来的目的为何。
(二)下面回到题目,说说气质女人的特征。
气质高雅、自强、自尊、受人赞美的女人,不论是“冰美人”还是“见面熟”(两种性格而已,都不影响其尊贵),都是有其遗传与成长环境因素的。俗话说,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这不仅仅是遗传基因的关系,也与孩子早期在生长发育阶段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有关。越是早期影响越大。
除了气质外,还要有智慧。有智慧,就能在变幻无穷的世界里透过层层迷雾把事物与人物的本质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孩子要从小参加一项体育活动,持之以恒。这不仅仅锻炼出孩子屡败屡战不屈不饶的性格,也让孩子提早进入社会。尤其是经常参加比赛一定会碰上裁判不公,那裁判就成了帮你锻炼孩子面对逆境的逆境制造者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长大后碰到不公待遇,怎么可能抑郁或走极端?
金钱与幸福不是直线关系。人生,不论在任何环境下,都有智者的乐趣。在茫茫人海中,胸怀宽广豁然大度的大写的男人,不会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利益;气质高雅自强自尊有教养的女人,不会目光短浅见利忘义小肚鸡肠。这样的男孩女孩,内心里充满了阳光,有高傲的风骨,独立的人格魅力,不让他们幸福都难。总体来说就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看有多少诗人搜肠刮肚咏梅,有几个人对墙头草赞不绝口,便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三)律诗的写法
律诗的规则很简单,只要有基本的国学基础,亲自写一次以后不用看谱就不会忘记而出律,要比背小加九口诀还容易。相比之下,宋词就五花八门了,一首一个规则,而且互相之间没有规律可循。这就是为何能七步成诗而不能七步成词的原因。然而,除了沁园春等个别词谱里边有对联外,填词没有对联的麻烦(七律的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都是对联,而且不能合掌,比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皮”、“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等毛诗都是合掌联,都不能放入诗词。)。写诗时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毛泽东写的那些诗根本都不押韵,打油、顺口溜不合平仄但都得押韵呢。
这两首七律用的都是仄起平收式。每首有五个韵脚。每个字的平仄要求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