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知道李银河是因为她一度被网络热议正负难辨;
之后知道她是王小波那些“爱你就像爱生命”情书的收信人。
刚看完李银河的《性学心得》,开始尊敬这位搞社会科学的女士,因为她客观着说实话,主观地想去帮助人。
书中提及福柯的凝视意象让人觉得非常有趣,上网google之,颇受益,说大开脑洞毫不为过。
以下来自网络:
一个跨越历史、哲学、艺术、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僭越者,一个反历史的历史学家,一个反人本主义的人文科学家,一个反结构主义的结构主义者,一个死于艾滋病的同志,一个离经叛道的狂人。推选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若说上半叶是海德格尔,那么下半叶应该就是福柯了。
规训:
在谈到规训场所时,福柯援引18世纪启蒙思想家边沁对理想监狱——“全景敞视”监狱的构想。这是一个精巧的环形建筑,由一个个单间牢房构成的环形囚室的中央是一个瞭望塔,每一个单间囚室都处于瞭望塔监视的范围之内。单独囚禁的犯人根本无法知道他们何时被瞭望塔上的人监视,结果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无时不在监视之下。对犯人而言监狱的权力变得莫名强大,它把“权力的目光”内化为囚犯自己的“目光”来审视并规训囚犯本人的行为举止。这是现代纪律社会的一个隐喻。
生命权力/生命政治:
福柯发现,从17世纪开始,权力对个体的管制不再是单纯的惩罚和报复,而是进行矫正式的运用。权力不是消灭个体,而是创造出一个有用的个体。权力不再是君王的杀戮式的,而是提高生命、管理生命、繁殖生命、控制和调节生命的积极权力,它在生命、人类、种族和人口的层次上发挥作用。
-
福柯(M.Foucault)有着“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美誉,法国著名哲学家,研究范围广泛,著述意义深远,但他在纳粹德国占领期间度过童年,参加过法共又很快退出,在60年代欧美激进学生运动中有他活跃的身影,同时他又是痴迷的S/M爱好者,在艾滋病流行初现端倪的时刻英年早逝。
我知道福柯应该是最近的事儿——偶然读了《福柯的生死爱欲》([美]詹姆斯•米勒 著 高毅 译),对他“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的生活——人生选择、生活方式、做人方式——的艺术家和实践者”的论点留下深刻印象。
(一)
福柯极力倡导并一生不懈地实践“生活美学”。他说:“使我惊讶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艺术只与物体发生关联,而不与个体或生命发生关联。。。。。。每一个体的生活难道不可以是一件艺术品吗?”。
他说:“问题在于知道怎样支配自己的生活,才能让它具有更优美的形式(在别人眼中,在自己眼中,在自己将要成为榜样的未来一代人的眼中)。这就是我所要重建的:自我实践的形成和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自己的生活的美学的工程师。”
他坚持认为,一个理想的人“并非那种努力去发现他自己、他的秘密的‘真实’的人,而是那种力图发明他自己的人”,是那种不受传统道德羁绊约束的人。
《快感的享用》序言:“至于激发我的动机,它非常简单。我希望在某些人看来这一简单答案本身就足够了。这个答案就是好奇心。这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值得我们带一点固执地听从其驱使的好奇心:它不是那种试图吸收供人认识的东西的好奇心,而是那种能够使人超越自我的好奇心。说穿了,如果仅仅导致某种程度的学识的增加,而不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尽可能地使求知者偏离自我,那么这种热情有什么价值呢?在人的一生中会出现这样的时刻:了解人们能否采取与自己原来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方式思考,能否采取与自己原有的观察方式不同的方式感知。”
(二)
正义有时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有时是人们价值观的产物;其实并不是什么客观真理。
人们一向坚信不移的划分善恶的标准并不是客观的真理,而是一种可以随时间和空间改变而变化的东西。
真理并不是像人们一向所以为的那样超脱,那样纯粹,那样客观中立,它与权力之间有着可疑的关系。
根本没有超脱于权力之外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某些人的权力意志的产物,它们当然是维护这些人的价值观的。人文科学中的真理比自然科学的真理离权力更近,二者的关系更为可疑。
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那只是一种拔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的妄想。
国家管束范围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呈反比关系。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个人自由有关。一个具有较高文明程度的社会,公民的个人自由程度必定较高;而个人自由程度较低的社会,只能算是一个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
从古代到近代,权力控制生命的重心改变了:从剥夺生命改变为占有生命和管理生命,权力不再企图决定生死,而是“管理与控制”生命。
(四)
尼采曾说过他最害怕出现的世界犹如一部“巨大的发条装置,它由越来越细小、越来越精巧地‘调试过的’齿轮所组成”,其中存在着“太多的、而且越来越多的各种支配和控制的因素”,个人在其中体现着“最小的力量、最小的价值”。
关于古希腊的个人主义,“一是个人主义的态度,其特征是个人的独特性被赋予了绝对的价值,个人被赋予相对于所属的群体或机构一定的独立性;二是私人生活得到了推崇,也就是说大家认识到了家庭关系、家庭活动的方式和世袭的利益范围的重要性;最后是自我关系的强度,也即呼唤人们以自我作为认识的对象和行为的范围,从而自我改变、自我改正、自我净化、拯救自己的灵魂的各种方式的强度。”
“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的人要想通过身体与灵魂建立他的幸福,那么只有当他的灵魂宁静和他的身体毫无痛苦时,他才会达到完美的境界,欲望也得到满足。”
叔本华说:“一切欲求的基础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如果相反,人因为他易于获得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的不可忍受的重负。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五)
学者李银河的结语:
福柯其人精彩,其书也精彩。读他的书是起码的,了解他的思想是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学会像他那样看问题,像他那样思考问题,分析事物。最终能够达到自己对事物作出福柯式的分析的境界。
我非常推崇她书中的一段话:“性的多元论指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做人方式以及对每个人追求自我目标的尊重,是将民主原则运用于个人领域,而一个民主社会的首要条件就是培养人们对各种价值观的兼收并蓄的宽容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