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後在中国发生的“反日”游行,呈现了如下的特点∶ 首先是游行的“主力”是90後和80後的年轻人;其次是在游行队伍中出现了数不清的毛泽东画像;第三是出现了超出“反日”的政治诉求,比如出现了“民主、人权、宪政”、“薄熙来是人民的”这样的标语以及表达反贪官、反贪腐的口号;第四是出现了对日货“打砸烧”以及攻击在华日本人的暴力事件。 对于上述的这些特点,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解读,比如“毛左、愚民”、比如“政府在操控”、比如“是18大前各种政治力量在较量”,等等。无论是怎样解读目前发生的“反日”游行,这些在游行中出现的现象,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民众的政治诉求。在中共18大即将召开之际,日本政府所为让中国社会的政治现实大起底,将使得即将上任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会更加清醒,也可看出中国民间对于胡温政府是怎样的一种评价。 90後和80後积极参加“反日”游行,表现的不仅仅是爱国的热情,最重要的反映是对政治权益的诉求,这与8964时代的年轻人,是同质的。90後和80後的突出表现,一方面是当代中国年轻人对于政治的热情,这继承了54以来的传统;另一方面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其中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当突出的问题。 毛泽东画像的出现,反映的是中国民间对于社会公平、平等和正义的追求,是反权贵的一种理想寄托。毛泽东的出现,没有那厶可怕,不过就是老百姓家中的门神,图个平安;可怕的是莫名其妙的鼓噪什厶文革要来。借鬼打钟馗,有人不过借提文革实行党同伐异而已。毛泽东去世後的30多年间,民间祭毛香火不断,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愈演愈烈,这岂能以“愚昧”一词蔽之?有人要清算毛,应该是在理想和妄想之间。 在游行活动中出现的超出“反日”的政治诉求,不应简单的划分为“左”、“右”,特别是对于薄熙来的呼声,更不能以“毛左”这种脸谱式、标签式的文革式的思维方式去认知。与此同时,对于民主、人权和宪政的呼声,也不能简单的冠名为“右”。中国应当存在不同的政治声音,中国社会应该具有政治上的包容性,这是实现民主政治必须的社会环境。貌似“左”和貌似“右”的声音在“反日”游行中同时出现,共同的基础就是爱国,这是好事。 “打砸烧”现象的存在,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群体性的行为,一定会出现不理智的个体行为;国民的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也是事实。 通过“反日”游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民意究竟是什厶;而这种民意就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违背民意,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中国的未来,爱国仍然是基调、是国家意志的基础;民族主义的大旗还是要树立。毛泽东作为中国民间的新“神”,仍将会聚集巨大的民间能力;毛泽东仍然是凝聚中国社会的无可取代的力量。在此必须要说明,民族主义和毛泽东,与民主政治一点也不矛盾。虽然民主政治已经成为“精英”们的饰品,但“毛左”从来没有反对过。老百姓最喜欢民主。另外,薄、谷、王案本身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案对于中国民众在政治上的警醒和对于权贵阶层的警惕,这就是增强了辨识谁能真正维护老百姓利益的能力。 中国社会未来存在两种可能,向着民主政治的方向稳步前进或是动荡。结果,取决于中共18大後的中国领导者。避免中国社会动荡的方法很简单∶不要漠视民意,要尊重民意;回到中共的“老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