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谷开来受审,疑点多多。此审引发的后续效应,或将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一个值得玩味的例子是,作案毒药在新华社通稿和庭审记录中竟然大不一样,这是疏忽吗?是鉴识技术低下吗?应该不是。试想一下,重庆公安局主要负责人5人涉案,公安系统仍然在周永康的控制之下,如果办公人员属于对胡温处理薄的手法不满或是对薄案消极的周永康暗示点什么,故意出现这样的纰漏是可能的。那么,不正好说明胡温已经部分失去了控制?这就是审谷案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意思。 和一些网友的看法相同,此审只是薄案拉开序幕,大戏还在后面,这就是王立军受审。王立军受审,是薄谷案的核心,因为没有王立军进入美国领馆,历史就会是另外的样子。 王立军案清楚,审谷案的疑点或许有解。本来,审案的顺序应该是王案、薄谷案,这样,对于谷的指控就顺理成章了。而现在,谷案在王案之前,如果王立军当庭翻供,而谷在此前已经认罪,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迄今为止,尽管有王将受到叛国罪惩罚的网络传言,但实际上还是没有王案的任何信息。怎么这么安静,为什么?王在美领馆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只有美领馆掌握。如果审判王立军没有美领馆的合作,将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薄谷案的Key,在于美国将提供什么样的证词或是如何说。 美国是否会配合、将如何配合?是否会提出利益交换?目前我们不知道,只能等待。对于美国而言,成为此案证据链上最关键的一环,角色是相当的难堪。当然,或许是美国主导了这出大戏,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证据。在美国的角色中,首当其冲的难堪之事,就是王立军进入领馆后的精神状态。在王案初发时,我曾经谈到“王立军案真相的意义”。该文中的部分段落是这样的: 近日,美国主要媒体『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开始陆续披露王立军滞留在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的一些细节。 4月17日的『纽约时报』引述美国官员话称,王立军是在“激动不安的状态下”(agitated state)出现在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王立军一开始是语无伦次(rambling)。 『agitated』 和 『rambling』这2个英文单词从美国官员的嘴里依次说出,基本上反映了王立军进入美领馆后的精神状态和心里状态。“熟悉对话内容的国会官员表示,王立军说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有条理的,但是还是提供了一些内幕”。 综上,王立军滞留美领馆的情况,应该有了一大致的轮廓,其中一个关键点是,王立军表现出了『病态』。事实上,如果王立军有病,一些事情也就符合逻辑了,也应该符合各方利益,因为可以找到利益的平衡点或是有deal可谈,对王是个保护,也不会影响胡温拿下薄熙来。可惜,机会过去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激动不安的状态下”(agitated state)和“语无伦次”(rambling)。 王案应该涉及到如下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进入美领馆这件事的本身,二是在美领馆说了什么,三是从美领馆出来后交待了什么。 那么,在美领馆出证时,还会坚持认为王立军精神状态有问题吗?如果美方认为王立军精神状态有问题,那就不只是王立军的口供有问题了。另外,王立军在美领馆说的,会和向中纪委等机构交待的一致吗?这些都将决定薄熙来最终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