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啊趄!” 方小彤才进厨房就被扑鼻而来的辣味冲得打了个喷嚏. 不愧是湘妹子, 菜闻着都能把人辣倒. 厨房里, 李尽腰里系着围裙头上戴着浴帽, 正在炒辣子鸡丁. 脸上没有象平时那样化妆, 看着反而干净利落. 一头长发被严严实实地裹在了塑料帽里. 真能干呀. 小彤羡慕地想. 又会烧饭, 又能化妆, 神态举止充满自信. 李尽之前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 派驻到英国培训一年, 该回国时决定辞职, 留在了这里. 能够被派出来一定是单位里的人尖. 据李尽介绍, 她还没结婚, 也没有男朋友.
“今天中午中国同学聚会. 每个人带个菜去. 你准备了没?” 李尽问小彤. 哟, 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小彤心里嘀咕了一下. 昨晚借到一本旅英作家虹影的小说, 看得昏天黑地, 这不才起床. 小彤打开冰箱看了一下自己的食物储备- 腌肉, 番茄, 黄瓜, 鸡蛋, 意面, 乳酪和冷冻饺子. 因为小时候长期住校, 结婚后又请了钟点工做家务, 方小彤不怎么会做饭. 平时一般下个鸡蛋番茄面, 或者腌肉乳酪意面, 懒惰时, 就吃三明治或者水饺. 想了一下, 小彤决定切几根黄瓜, 问李尽要了点镇江香醋拌了, 又碾了几颗大蒜放进去, 算是一个凉菜.
这次聚会是上一届的中国学生为新同学的到来召集的. 地点在其中一个老同学的家里. 这个同学在伦敦一家投资银行的M&A部门做暑期工, 假期结束后就拿到了固定工作合同. 于是开学前他把孩子和妻子从中国接过来了.
才到门口就听到里面的喧哗声. 在国外, 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地方, 就永远那么热闹. 门一开, 小彤看见里面已经坐了近十个人. 这是一间一房一厅独门独户的公寓, 三十平米左右. 想来该同学暑期工的收入挺高的, 才能在市中心租得起这么大的地方. 几个女的在桌边包饺子. 男的坐在地毯上喝着啤酒. 小彤和认识的几个同学打了招呼, 和不认识的同学互相介绍过. 这时才发现包饺子的女人堆里坐了一个男生, 高高地捋着袖子正在擀面.
“我是方小彤.”
“陈浩然. 握手免了吧. 全是面粉.” 陈浩然摊开手说.
“我是李尽, 湖南人. 来英国一年多了.” 李尽自我介绍后就在桌边坐下: “我也来帮忙.” 说着麻利地拿起一陀小面疙瘩, 用擀面杖一碾, 不一会儿就出现了一个圆圆的饺子皮. 小彤不会包饺子, 又不好意思马上坐到地毯上和那帮男生聊天, 于是就捏了几张饺子皮, 在手上装模作样地包着.
地毯上的男生们正在高谈阔论. 交流各自的教育和工作背景, 询问老生学校哪门课程最难, 哪个教授最牛, 今后找工作的方向, 面试的窍门, 中国人留在英国的难易, 多少年才能换上护照, 以及之前同校和不同校的中国人在MBA毕业之后, 都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 年薪多少, 目前事业发展怎样. 比如, 某某某在投行做了几个deals就发了, 在市区买了公寓. 某某某某被大公司派回中国了成了 “海龟”. 等等等等. 小彤默默地想: “自己以后到底走哪个方向呢? 说实话, 对金融业她没兴趣. 自己以前做的是市场营销, 应该还是做回本行吧? 不过听老生们的意思, 只有投资银行和管理咨询公司才出得起高价雇佣MBA毕业生. 就算是大企业, 相比之下工资也开不高. 那么, 管理咨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工作呢?”
这时, 其中一个男生朝包饺子的这边抛过一句话: “浩然兄, 我看你读完MBA也不一定有你来前赚得多.” 话音落地, 喧闹的房间顿时安静下来.
正在拌羊肉香菜馅儿的女主人柔声问: “小陈, 之前干嘛的呀?”.
“自己捣腾点生意, 不成系统.” 陈浩然低声含混地说.
那边的男生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 “甭谦虚了, 我北京那哥们儿都和我说了.”
陈浩然抬头朝地毯方向瞥了一眼, 没做声.
“今后什么打算呢?” 女主人嘴上不放弃, 手下也不放松, 又拿过另一盆猪肉白菜馅儿拌起来.
“边走边看吧. 读书也是体验, 不一定非得有个目标不可.” 陈浩然仿佛说给自己听似的, 低着头揉着手上的面团.
屋间里显得有点安静. 李尽捏了把干面粉放到陈浩然面前说: “加点儿, 要不湿手.”
“有人倒蛮潇洒哦.”
“真额有钞票, 会得出来伐? 国内勿要太写意?”
“就是讲, 就是讲.”
两个男生在一边用上海话嘀咕道. 小彤一听, 兴奋地说: “上海人啊?” 三个人忍不住阿拉阿拉地搭讪起来. 老乡遇老乡, 自然亲热, 一时间上海话在房间里川流不息.
“我说, 你们上海人能不能考虑一下全国人民的想法呀? 可以说普通话吗?” 陈浩然突然高声打断他们. 小彤立刻没声了, 尴尬地低头包她的饺子.
同学们又开始热烈地交谈起来, 大多数希望毕业后进投行, 所以围着那个已经拿到合同的男主人问长问短. 小彤默默地听着. 冷不防边上一个声音说: “你的饺子下到锅里肯定都开口.” 小彤这才注意到陈浩然坐到她边上来了, 正给她包的那些不成样子的饺子做修补工作呢.
“上海男人太能买汰烧了吧? 女人倒不会干活了.” 陈浩然说.
这个人怎么说话那么刺刺地呢. 小彤心里不爽. 可是面前的饺子只只歪瓜劣枣似的瞪着自己, 也无话可说. 谁让自己结婚后就没怎么下厨呢?
良久, 小彤才憋出一句: “北京人呀? 我看你挺能做面子活的.”
“算半个. 在北京读的书.” 陈浩然说.
怪不得口音虽然带京腔, 可溜滑劲儿还差一截. 小彤想.
“老家杭州. 你们邻居.” 陈浩然补充道.
小彤不禁看了一下陈浩然的脸, 果然五官中透出一份南方人才有的仔细和清秀, 皮肤白净.
小彤这一届一共六个中国人, 两个女生,也就是方小彤和李尽. 四个男生, 两个来自上海, 一个东北人, 还有一个就是陈浩然. 号称半个北京人, 北京话没学溜, 北京人的带刺儿倒是学会了.
一个月没怎么好好吃中国菜了, 一拨人风卷残云地扫光了饺子, 李尽的辣子鸡丁获得一致好评. 小彤的凉拌黄瓜也见了底. “要是蒜泥捣得再碎点儿就好了.” 陈浩然吃黄瓜时说. “有吃就不错了. 又不是在国内.” 小彤声音不高但她确定边上的陈浩然能听得一清二楚.
回家后已经十一点了. 小彤给凯文打了个电话. 凯文在电话里说, 秋天的山里很美, 让小彤周末去瑞士看他时, 务必带好爬山穿的鞋子. 小彤道: “我都等不及去你那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