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需要一定的条件:冰场、冰鞋和冰车。
冰场分室外和室内。现在国际冰上比赛及运动一般在室内进行。我学滑冰时的北京还不具备为普通人提供室内冰场的条件。我那时知道的室内冰场只有首都体育馆。我进去过,但没资格滑冰,而是去看球赛。我童年时,北京只有冬天才有冰场,是老天爷制造的。冬天,老天爷在北京有水面的地方制造出大小不等的冰场。我是在老城里长大的。老城里有水面的地方不是很多,离我家较近的有筒子河(护城河)、北海和什刹海。记忆里,这些地方一到冬天都有对外开放的收费冰场,一般下午开放,晚上九、十点钟关门。冰场围墙是用苇席围起来的,非常简陋。即使这样简陋的冰场,我们这些孩子也很少进去,因付不起门票。我们滑冰的地方是在那些收费冰场外面的冰面上。那里禁止滑冰,岸边还有醒目的禁止标志,但我们这些孩子不把这些标志放在眼里。在这些地方滑冰叫“滑野冰”。据说这词在北京还在使用,仍有人爱“滑野冰”。“滑野冰”的冰场因无专人整理,冰面不是很平整光滑。为了改善冰面的质量,有些人会义务用自带笤帚、铁铲和水桶修整冰面。他们用笤帚扫走冰面上的冰渣,用铁铲铲平冰面上的冰疙瘩,用水桶从冰窟窿里舀水,然后泼到需要修补的冰面上。这是耗力的工作,一般在很晚或无人滑冰的时进行。修补冰面的水经过一夜的冷冻,会把冰面补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