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個體的智力-群體智力。 這個詞是我發明出來的,並不知道是否有專家學者做過專門的研究。 人是社會性動物,作為一個整體,規模小至兩個人(如夫妻、工作上搭檔)大至一個民族和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整體的智力,隨着個體數量的增加而變得極為複雜。比如俗語“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似乎說群體智力不一定高過個體智力。又比如黑莓手機沒落蘋果發達,一個行業中有幾家公司在共處共存,經營得好和壞同這個公司整體的智力大有關係。 再比如全球範圍內看,西方文明現階段勝過中華文明(亨廷頓分法),中國人自稱文化醬缸,肯定民族和國家也有着某種群體智力的存在。最後,終極的人類智力,(假設其存在)外星人駕駛UFO來到地球考察人類,那麼整個人類的智力水平必定是其考察對象。 而且,極為重要的是,個體的智力依賴於群體的智力,亞理斯多德也許和牛頓同樣聰明(智商)但亞理斯多德提不出牛頓三大定律和微積分,是因為亞里士多德生活的群體智力不足以支撐他的智力上升到足夠的高度。 其中有一個原因便是“群體記憶力” - 群體的database不足。
(我腦中並沒有形成清晰的關於群體智力構成的思路,先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把思緒記錄下來供日後參考。)
群體的database,有兩種存在,一是存在於每個成員的腦中和他個人擁有的紙質或電子database,二是存在於公共公開的紙質或電子database中,如公共圖書館、大學、網絡公開資料等等(說得這點,這就是為什麼免費網絡資料是多麼的重要、google、wiki所做的那些事是多麼的重要、網絡自由和平等是多麼的重要,管制和控制網絡是多麼的反動)。
群體的學習力,是以教育和有利於教育的文化為基礎的。 如果一個家庭父母下班就打麻將肯定對這個家庭的群體智力有負面影響;而日本明治維新成功有很重要一條是基礎國民教育建設卓有成效。就整個社會而言,一個對學習有rewarding的體制體系也是這個社會群體智力提高的重要保證。比如美國,就有一個良好的rewarding機制,而且吸納世界英才聚集(database增量),所以整個社會的群體智力領先其他各國。
群體的判斷和決策力。(這一段太複雜了,我想到的千頭萬緒,先寫一兩條)。比如一個公司內每天需要做成百上千個決策,決策的程序和方法論至關重要, 如何以database做為決策支撐的?如何溝通如何優選?又比如一個國家,民主制度和專制制度在判斷和決策力上的短期、長期影響?
群體智力和個體智力的關係, 群體智力的維護和發展進化,個體智力的發展和提升,等等,這是我長期需要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