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赢了吗?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 必然影响周边国家, 如今周边二十六个国家, 十七个国家为中国为第一贸易大国. 中印中间三个小国, 过去由于畏惧中国, 向印度靠拢, 改革开发后,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印中间三个小国都可能借助中国的力量, 发展本国经济, 尼伯尔几年内, 通讯, 公路, 铁路将于中国对接. 不丹视印度为保护国, 此次态度非常微妙, 向中国摇摆, 如果以后和中国加强关系, 乃至建交, 印度从长远看, 输定了. 以下是转载的文章, 与大家分享. 不丹:中印洞朗对峙最大的赢家中印洞朗对峙期间,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中印两个大国的立场和言论。而作为主要当事国之一的不丹,无论是官方还是媒体,都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沉寂。对峙结束后,不丹政府如释重负,不丹外交部及时发表声明,对洞朗事件的和平解决表示欢迎。前印度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不丹观察员斯托邦(Phunchok Stobdan)在接受《印度电讯报》(The Telegraph India)采访时表示:“此次事件,最大的赢家是不丹,而不是印度或中国,”他认为,不丹“坚持了自己对待印度和中国的原则立场,并且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 尽管不丹于1971年就已经成为了联合国成员国,但印度一直延续了英属时代的协议,控制着不丹的外交和国防。一直到2007年,印度才默许不丹对外展开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前提是,印不两国在各自边界问题上的最终解决方案不会影响到两国边境的和平与安宁。2008年,第一任民选总理吉格梅·廷里(Lyonpo Jigme Thinley)上任后,不丹将与之建交的国家从22个增加到53个。廷里还积极推动与中国的对话,先后在第三方场合与数位中国外交人士会晤。 2012年,中国媒体曝出,廷里建议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引起印度方面的警惕。尽管不丹外交部随后在官方网站上否认了这一消息,但印度还是对不丹施加了压力。在2013年不丹大选前,印度一度暂停了对不丹的燃油和食用油援助,导致廷里连任失败。在现任总理策林·托杰(Tshering Tobgay)时代,不丹没有再扩大其国际关系,至今,与不丹建交的国家仍然保持在53个。不难看出,不丹从上一届内阁的行为中学到了“教训”。不过,不丹与中国的边境谈判其实一直在进行。 对于洞朗地区的归属,不丹国内有着不同的看法。《不丹新闻网》曾发表旺查·桑杰(Wangcha Sangey)的文章,指责印度一直以来用“铁腕政策”,通过对不丹经济等方面的控制,阻挠中不之间的边界谈判。文章称,洞朗地区对不丹来说无足轻重,用这块地区与北部另一片争议地区进行交换,在不丹看来可以接受。 而印度《现时》(Times Now)电视台曾发表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不丹分析人士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中国占据洞朗地区,不仅会对印度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对不丹的防务产生影响,因此“不丹不会在印度背后”与中国达成协议。 《不丹人》(Bhutanese)网站的主编丹参·兰桑(Tenzing Lamsang)于8月28日在他的推特上写道:“洞朗对不丹没有什么价值。但是,1996年,中国曾提出以另一地区更大的领土与洞朗进行交换,不丹拒绝了这一提议,这是出于对印度安全的考虑。” 无论中国与不丹之间关于洞朗地区的谈判是否达成了“私下协议”,中国在6月16日将公路修进这一争议地区应该说是一项冒进的举动。不丹政府迫于印度的压力,才于6月29日通过不丹驻印大使发表了声明,希望各方遵守1988年和1998年的协议,而“不要采取单方面行动或使用武力,以改变边界现状。”不过,《印度电讯报》报道,印度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透露,印度事先曾就进入不丹、阻止中国修路的行动咨询了不丹政府,但没有得到任何不丹方面的正式允许。 在洞朗对峙期间,印度媒体曾报道,中国外交部副司长王文丽在接待印度媒体代表团时曾表示,不丹方面已经承认,洞朗对峙地区并非不丹领土。这一消息让不丹政府十分难堪,几天后,当不丹外长丹曲•多吉(Damcho Dorji)与印度外长斯瓦拉杰(Sushma Swaraj)会面时,被要求对上述说法给予澄清。不过,多吉没有选择明确偏向中国或印度的立场,只是表示,希望中印双方和平友好地解决对峙问题。 不丹通过6月29日的大使声明,希望中国不要改变边境现状,又通过官方的沉默,表明不希望印度军队的介入。此后,不丹从官方到媒体,一直对事态的进展保持沉默,直到危机化解,不丹政府才发表声明,表达了欣慰之情。 尽管印度方面曾经表示,不丹对于印度的重要性等同于北朝鲜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但是,不丹政府在整个事件中没有“选边站”。《印度电讯报》认为,不丹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的立场,使新德里的对华鹰派调低了他们的腔调,避免了一场看似越来越近的战争。 不丹也由于此次事件,在全球媒体上获得了足够的曝光,为今后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打下了基础。可以说,不丹才是中印洞朗对峙事件中最大的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