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無之無”對“絕對之絕對”的解釋 一個人生到世界上,需要盡許多責任。 小時候,你被教育作好人。進入學校,老師教你要作一個有用的人。然後是在工作中作一個好員工。結婚了,作一個好丈夫/妻子,或好父親/母親。總還得盡點社會責任吧?當個什麼長,什麼裁,或什麼主席之類。運氣好點,說不定可以搞個皇帝噹噹也說不定,如我們的習大大。有一天說不定可以讓女兒接班作女皇(但是先別忘了先說女兒是“超天才”如當年林彪的兒子,否則老百姓恐怕不服的)。中國人的“三觀”基本落實如此了。百分之99的洋毛毛也是如此。不過如果你讀讀古希臘人的書,就知道他們還有一個概念叫作“人”。 什麼是作“人”呢?就是剝去你的,相貌,外表,年齡,性別,財產,社會地位,家庭聯繫等這些附加的,或後天取得的東西,以及它們的延伸物(笛卡爾稱為“臭皮囊”的肉體)的聯繫。純粹從一個“赤裸裸的精神”的角度想,從上帝將你發配到世界上這個角度看和你終將回去,你能帶走什麼呢?從這個角度看,你應該作什麼呢?答案只有一個求“知”。知道了死而無憾。這就是亞里士多德說的“All men desire to know。”(不必計較那時亞氏的重男輕女)。知的對象是真理,真理的最高端是絕對真理。遵循這個方向努力,我發現了範例。叔本華說,真理的發現要經歷三步:被認為是胡說,被認為是錯誤,被認為是常識”。當然他指得是普通真理。“哲人之石”是“絕對真理”的定義。要發現和認識,必然具有十倍百倍的困難,可想而知的。我認為範例不僅屬於真理,而且是唯一的“絕對真理”。是否如此,除非你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明範例不是,否則,我相信只有歷史可以告訴後人了。 範例有一個思想,認為“凡事與人有關,則必然遵循由相對走向絕對的運動”。 也就是說,物質是自身循環,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的發展,也是自身循環。而唯有人類和人類所接觸的一切,是走一個“不斷進步”運動的歷史,而非“原地循環”,如中國古人和印度教,佛教,所認為的那樣。其實這個運動的歷史,西方的哲學家也早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揭示過,最明顯不過的是在黑格爾。東方哲人認為的是“一切運動都是循環”,西方哲人認為是“運動的循環到此為止(絕對精神)”(黑格爾)。範例認為,既不是“一切”運動都是循環,也不是運動“循環到精神”為止。而是“只是與人發生關係的事物的運動不再循環”。那不再循環的運動是怎樣的呢?這就是“由相對走向絕對”的運動方向。 讓我從眼前開始簡單敘述一下這個運動過程。人類首先是物質,比如我們的身體,它必然要遵循物質的循環規律。從這個意義上,你可以認為人的各個器官將來都可以被更替,如果你是醫生或科學家的話。你,之所以是“你”,是一種“全體的性質”,而非部分(器官)所具有,根據亞里士多德“整體大於部分”的思想。物質的循環有兩個特性,一是內部的循環,二是在“宏觀世界”中,既有時間和空間之後從存在”。生命體的循環,如植物和動物,開始由循環的運動發生在不僅內部,而且必須與外部相關聯,既必須進行“物質交換”。植物需要太陽進行光合作用和土壤的營養,動物還需要吃食和繁殖,人的存在也脫離不了這兩個基本的動物需要部分。 人之為人,與動物界的根本區別,是精神的存在,具體地說,有一個思維和意識,這兩個功能。範例認為,人的精神具有“絕對”的本質。具體地說,精神是“局部的絕對”,既世界“背景”的一部分。而這個“背景”,則是“絕對的絕對”。範例進一步認為,1)精神產生思想(或大腦中產生思想),2)世界由“潛在的存在”發展到“大爆炸”和擴張,和 3)“絕對的絕對產生相對” – 這三者是統一的。第3太抽象,第2沒有科學進展,那麼我們就想想自己的第一個思想是如何來的(既然每人在肩膀上都扛最少一個腦袋,不用去借)。 任何複雜深刻的真理,都不是“百花齊放”,哪個“特別靈”的腦袋一轉就有了,而必須有繼承性,既,不是一二代人能完成發現的,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哥白尼的日心說,範例也是如此。早在古希臘,巴門尼德就認為,思想等同世界(《論自然》長詩,因為上帝不可能重複讓真理來自兩個地方)。巴氏的論證非常強大,但現實世界似乎不完全如此,你也許如此想。我夢裡的龍和現實的蛇是同一樣的事物嗎? 從範例的角度,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巴氏的看法是天才的也是樸素粗糙的。範例認為有“兩個世界”存在,宏觀和微觀世界。精神的產物如夢或思想,屬於微觀世界的範圍;而現實世界蛇的存在,屬於宏觀世界的範圍。微觀世界的特點是純粹的邏輯,形式和概念所居地;而宏觀世界,包含量的變化,時空的存在等,這是根本的區別。(代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