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一下,所谓“四国大战”并非真的几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而是一种棋类游戏,就是四国军棋(或陆战棋)的别称。军旗原本如象棋围棋一样,两人对弈,后来大概感觉多国战争更加热闹好玩的缘故,犹如协约国对同盟国一般,各自拉帮结派找一个“战略伙伴”,就变成了两两对弈的“四国大战”。 军旗不似围棋象棋般变化多端计算复杂,所以不会有人吃饱了撑的去发明一个百战不败的人工智能“法尔狗”(AL)去与军棋高手过招。但军旗也自有其乐趣,在输赢过程中让人体验一下兵不厌诈之类的军事谋略,尽管只是赵括纸上谈兵似的体验,但输赢之间还是多少给人战胜者的快感或战败者的耻辱与不甘乃至于产生为雪耻而再战的欲望。聂卫平仿佛说过他也喜欢“四国大战”,对于身为围棋棋圣的老聂而言,“四国大战”应是小菜一碟,但老聂说他喜欢有输赢的游戏,这也见得“四国大战”是自有其输赢之魅力的了。 军旗规则简单明了,简而言之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司令大小通吃,然而也有炸弹地雷制衡;工兵虽小却可以排除司令也奈何不得的地雷。各棋子之间强弱按序排列却又相克相生各有天敌,形成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有趣结构。另外与象棋围棋不同,军旗是所谓“暗棋”,排兵布阵暗度陈仓,不使对方知道底细;棋子相博带有盲目性,胜负取决于对于对方子力判断的正确与否。模拟真实战争的特点使军旗既有对抗性又具不确定性,扩大至于“四国大战”更使得局面成倍复杂多变,这是“四国大战”独特的魅力所在。 猜想本人同年代的中国人男性里不曾玩过“四国大战”的是凤毛麟角。本人自己从十多岁开始“驰骋”“四国”战场,直到数年前还会一时兴起上网去联众棋艺室里找人“厮杀”过过“四国大战”之瘾。想当初最早玩“四国大战”是同左邻右舍的小屁孩们。有的屁孩为了能够追踪司令,对之实行“斩首行动”,悄悄在棋子背面施加手脚做上印记,但这种“小儿科”伎俩总是被轻而易举看破,后来用来下“四国大战”的棋子外面都有一个纸张做成的“安全套”,且那“安全套”可以随意拆卸随时更换,如此便无法凭借印记斩首司令或军长了。 读中学时,也常常与同学下“四国大战”,几个人围一桌,一下便是一下午。时间仿佛转瞬即逝,厮杀正酣,父母下班回家,看到几个半大小子扯着发育嗓子在那里大呼小叫玩得乌烟瘴气,往往很不耐烦,甚至“威胁”要将棋子丢到窗外去,那是让人很扫兴的。在我的中学同学里有一个是军棋高手,大家给他起个外号叫“玉轩”,那是电影《侦察兵》里一个国军炮兵团长的名字,在电影里傻乎乎被王心刚假冒的国军军官骗得一愣一愣的。但我那同学被称之为“玉轩”却是因为他下棋极其狡猾,他总是用团长冒充司令横冲直撞到处扫荡,接二连三地吃掉几个小子后,骗得对家误判其为司令,用炸弹炸掉后不翻军棋,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不仅被吃了小子还浪费了炸弹,于是便给他起了“玉轩”的外号。我在观察“玉轩”棋路多时之后,曾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一回用仅比团长高一级的旅长设下埋伏,将他招摇过市的团长一举歼灭,并也打算冒充司令骗取“玉轩”炸弹。“玉轩”眨巴眨巴眼睛,沉默不语在我脸上来回打量半天,然后果断取出一子扑向我的旅长,我以为定是炸弹无疑双方会同归于尽,不料却被他给吃了。而且后来得知他吃我旅长的居然也是只高一级的师长。狡猾如此真不愧是“玉轩”! 在日本读大学期间也玩“四国大战”,几个上海同学窝在同学四贴半的肮脏小屋里你来我往斗智斗勇。其中一个同学完全是《南征北战》里李军长的作战风格,不断向同伴呼唤“看在党国的份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自己却总是见死不救。结果总被我们使用林彪粟裕屡试不爽的围城打援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给我们做公证人的是个上海小女生,对于“李军长”同学的畏缩不前看不下去,评论说他没魄力,惹得“李军长”面红耳赤回呛道:侬懂只屁啊! 2000年左右时起常常上网去联众棋艺室玩“四国大战”。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使“四国大战”不再需要一个旁人充当公证人,而且既可以与远在不同国度的朋友联手打外人,也可以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随意组合或交战。棋艺室分小兵营与军官营,赢得二十胜升为排长级别后便有资格进入军官营。军官营里高手如云,司令军长级别的高手一大堆,看看他们的战历介绍,不止“身经百战”,有的居然“身经万战”,使人怀疑这些司令军长大概吃喝拉撒不离战场。以排长身份打败旅长师长之类的高阶位棋手是让人心情愉悦的体验,尤其是对方骂骂咧咧不服输的时候。由此也可推想体验当初华野解放军在孟良崮歼灭张灵甫后的欢欣鼓舞和国军因失败而至的气急败坏。下棋可以看出人品,下棋时埋怨不断甚至口出秽言恶语的,即便阶级高至司令也不使人尊敬佩服。军官营里偶有棋艺人品皆好的棋手,印象深刻的有一个叫做“十五”,阶级是司令,“身经万战”,胜率极高。那人下棋风格仿佛林彪打仗凶狠果断毫不拖泥带水,而且下棋时沉默不语,任凭围观者撩拨搭话或提问,只是一声不吭。他下棋不挑对手和伙伴,伙伴走错棋或臭棋也从不埋怨。“十五”走棋边上的围观者多至一两百,里面司令军长应有尽有,大家边看边议论纷纷,由那些议论不难看出“十五”在军官营里广受推崇。 关于网上下棋还有一件趣事。我的一个朋友当初也常上网玩四国大战,他的小儿那时小学一二年级,常在边上观看。有一次那小儿瞒着父亲自己上阵与人较量。他的伙伴看他阶级和以往战历不错,欣然与之合作,走了几步却发现不对,完全是不符常规的无厘头走法,忍耐不住,打字骂他。那小孩看不懂中文,用英文打字告诉对方自己只是个七八岁大的加拿大小学生。结果对方不堪忍受中途逃离战场,使那小孩十分愤愤不平。 现在我已很久不玩“四国大战”了,甚至不知联众棋艺室是否依旧存在。如今的小孩都玩各种网上游戏,知道“四国大战”的孩子恐怕也很寥寥。上述我朋友的小孩已成魁伟青年,游戏大概也是高手,“四国大战”却未必记得。而我中学时候的同学“玉轩”,离开中学后几十年不曾联系,去年初听说移民到了美国,国外同学原本期待大家一聚,下半年忽然得到噩耗说他因病去世了。我听了震惊而意外,想起他当初眨巴着眼睛打量我,然后派出师长吃我旅长的情形,真实如在眼前,感觉仿佛梦幻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