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遮盖下的愚昧 在大学微信群里,转发了一个觉得能贴切反映国内现状的帖子——“国际标配:教科书+新闻联播+环球时报+抗日神剧+宫廷剧+四大名著电视剧+感动中国+春节晚会+快乐女声+非诚勿扰+心灵鸡汤+养生秘诀+吓尿体文章+各种八卦垃圾信息”。此帖一发出,一向单调、沉寂的群里顿时引来了一片议论。其中大多是拍砖的,这让我没有想到。 这个“标配”,感觉没有什么偏激或抹黑什么,而且挺有趣地说出了在群里和国内常联系的亲友现状,可没料到群里同学会如此敏感,认为这个“标配”是在贬低祖国。他们大概分了两头高调驳斥,一头是老生常谈,国内现在变化很大,繁荣富强世界瞩目,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另一头,很严肃:中国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那个国家没有问题,为什么就看不到祖国的好,即使中国再差,那也是我们的祖国,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这一句,迎来了一片喝彩和赞同。 回头想了一下,同学用这句家喻户晓的俗语含糊不清地来代替祖国、国家,政府,这明显是一个谬误,不得不让人思考。如果这是一个普遍现象,那不就成了整体人群的愚昧,所以不得不说一说。 这句俗语出自宋朝高僧释梵琮的偈颂:“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 ,后流传至今演变成“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成了一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是有学问的,还是没学问的都知道的俗语。这句俗语,非常朴素的告诉人们,做人不能忘本。表现出以家庭为主的传统道德伦理,且随着传统延续,这样的价值观念已经渗入了我们的骨髓。到了现在,成了我们对社会伤痛的自慰药丸。也就是说,无论是否正义,无论经历了再多的苦难,都可以不思反省的用“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掩盖过去。 这句俗语,如果仅仅是作为民间伦理,教化人尊老爱幼,不忘养育之恩,这也许还说得过去。但如何把它与国家管理联系起来,就非常荒谬了。这里我们始终有个误区,总是把“祖国”和“国家”混淆在一起。祖国是我们在这片土地上血脉及文化的历史传承,而国家却不相同,在我们的祖国出现过许多国,如果说爱国,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爱你所爱的国。你可以爱百家争鸣,言论自由的春秋战国;爱文化繁荣经济鼎盛的唐朝;爱追随宪政民主的民国;也可以爱现在的马列主义国,当然也可以爱或不爱历来的所有国,这是每个人选择的权利。但把国比喻成母亲,强迫所有人都必须去爱,是强权霸道,是剥夺了人应有的选择的权利。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地去遵从,就是懦弱愚昧了。 当今中国,是号称有着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国家。如果国家出现了丑陋现象,按照宪法,公民应有权利“嫌”国家的“丑”,并有义务改变和消灭蔓延的丑恶。但事实是丑恶不停的被掩盖,如毒奶粉、毒疫苗、毒空气、高污染、高腐败等等,已经到了空前泛滥地步。对于这些一个接着一个灾难性的丑恶,还能不“嫌”吗?不嫌的结果,事实已经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还不醒悟,突破底线产生的灾难必将层出不穷。 蓄意把“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混在祖国、国家、政府上,这种含糊不清混作一团的导向的确蒙蔽了太多的人。这一比喻荒谬之处就在于,把应该严格监管的政府可以撒手不管了,即使他们做了多大的丑事、恶事也可以“不嫌”地不了了之。让我们忘记了政府是所有纳税供养的,而不是相反,不该忘本的恰恰是政府他们。 从现代平等自由价值观而言,“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样的说法是与之相冲突的。因为这句话是以母亲的丑来说明一种伦理道德,反映出的是性别上的不平等。为什么不是说父亲,儿子男性丑或恶,偏偏选了女性,而且是母亲?这明显是以貌取人的性别歧视。这恐怕也与我们世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至今,我们世俗社会中,把女性特别是母亲和狗当做羞辱人的用词,这是中华骂文化的典型特征。所以,应该把“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句俗语,作为历史文化垃圾抛弃之。 今年发生在温哥华的孟晚舟事件,恰好反衬出被人蒙蔽、忽悠的事实。作为华为财务总监的孟晚舟,在温哥华被捕后才让人知道,其家财亿万,权势通天,嘴上喊着爱国,做出来的却是在温哥华购豪宅,老公成移民,四个子女全在北美上名牌大学。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显然她很清醒,看透了繁荣背后的丑陋和险恶。她作为母亲,应该说负起了把家庭安排妥当的责任,让自己的金钱、家庭能逃的全都逃(她是不是贪官,是不是罪犯是另一个话题)。而反观在国内的普通百姓,还在蒙蔽中自我情操地"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种糊涂已经沦落成了普遍的愚昧。所以说,利用对母亲的感情转换成对祖国、国家、政府的爱,来掩盖、漠视政府的劣迹,该是多么的邪恶。 如果真是爱自己的国家,就应该是揭露丑恶,伸张正义,这是个常识。
(这篇文章上半年在万维发过,修改了一下放在博客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