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本博客
  流水主人长醉客, 他乡居处成故乡
我的名片
老本 ,18岁
来自: 美国
注册日期: 2008-08-13
访问总量: 511,42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再过钱塘
· 酒后过钱塘
· 遥远的花开
· 书依旧, 人已老
· 春梦和云过
· 我的庭院,我的天堂
· 别人的节日
友好链接
· 牢头:牢头博客
· 润涛阎:润涛阎的博客
· 昭君:昭君的博客
· 南星子:青雀西飞竟未回
· 天宇:天宇的空间
· 刘以栋:刘以栋的博客
分类目录
【读书札记】
· 书依旧, 人已老
· 看完《明朝那些事》
· 咬文嚼字(-)
· 管仲的色情业政策及其他
· 汉文帝不委过于人
· 历史上的日全食与灾难
· 三千年的喷嚏
· 古人的大“山东”
· 暮春三月客神伤
· 金钱万能《钱神论》
【诗词逸话】
· 花落花开,春去春回
· 春天里,老掉牙的奈情故事
· 毛主席的革命黄诗
· 侯门如海,佳期似梦
· 颠倒的唐诗
· 绿了草地,荒了心情
· 欣赏的魅力
· 永远的美女
· 明明白白和尚诗
· 寂寞早行客
【说三道四】
· 刘晓波,过节好
· 小学算数:中国矿难频发的根本原
· 从容的快乐:欣赏无忧
· 儒学、主义、歪嘴和尚
· 回族二三事
· 阉割和尚的提案
· 小小的文物,大大的爱国
· 今年矿难, 年年矿难
· 猴子的内政
· 倒霉的中国牛奶与肾疼的英国大臣
【时事杂谈】
· 国庆60周年阅兵随想
· 新闻、黄色、驴肝肺
· 范跑跑,小学生不跑,巴勒斯坦没
· 痛定思痛:毒奶粉不是很严重的问
· 北京归来话奥运, 有些热闹有点
· 穷小子算账: 北京与历届奥运会
· 余秋雨式的升华: 从无聊到无耻
【不知所云】
· 再过钱塘
· 酒后过钱塘
· 遥远的花开
【戏梦人生】
· 《花木兰》的一点历史背景
· 《蜗居》的官场、性和腐败
· 文气难得的《爱有来生》
· 与子同袍 --《我的团长我的团》
· 今夕何夕?看电影《海角七号》
· 浮华时代的感人故事,电影《江北
· 算算计计的《非诚勿扰》
· 陈冠希事件: 平下心来看是非
【廊下话禅】
· 一指禅、少林寺和其他
· 口头有禅也无禅
· 文人的借口, 老人的叹息 ---胡
· 谁解祖师西来意?
· 心中有佛
· 抱漂亮姑娘过河的故事
【闲话杂说】
· 海归话题:春江水暖鸭先知
· 五味世说(2)
· 五味世说(1)
· 海归:据说有奶,据说是娘
· 男女关系:什么样子才好?
· 我有十万
· 什么样的男女关系才不容易出问题
· 男人的奈情
· 诗: 万维的网名
· 我的老马甲
【微行旧事】
· 春梦和云过
· 我的庭院,我的天堂
· 别人的节日
· 土种烟叶、手工卷烟
· 走过南,闯过北,洗脚城里蹚过水
· 一个外遇的故事
· “老本”的一点学问
· 修车记
· 糊里糊涂来的儿子
· 曾经的才子佳人
存档目录
07/01/2019 - 07/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2/01/2015 - 02/28/2015
03/01/2013 - 03/31/2013
07/01/2012 - 07/31/2012
04/01/2011 - 04/30/2011
12/01/2010 - 12/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2/01/2010 - 02/28/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7/01/2009 - 07/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5/01/2009 - 05/31/2009
04/01/2009 - 04/30/2009
03/01/2009 - 03/31/2009
02/01/2009 - 02/28/2009
01/01/2009 - 01/31/2009
12/01/2008 - 12/31/2008
10/01/2008 - 10/31/2008
09/01/2008 - 09/30/2008
08/01/2008 - 08/31/200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与子同袍 --《我的团长我的团》
   

人常说“败军之将,何足言勇”,《我的团长我的团》,写的就是一群国军败兵,一位败将的感人故事。完整的电视剧故事简介附在下面。我一开始看就停不下来了,为看完这个剧,少有地熬了夜。

 

提到这部剧好的时候有人问:怎么个好法?我玩笑答到:男人很能打仗,女人特别温柔,男女特别爱情。故事真实可信,细节的真实是影视的生命所在。剧中的战争场面绝不像影视中常见的拙劣儿戏,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导演对生与死的感悟,处理,绝非中国现在99%的其他导演所能望其项背。演员表演出色,每一个人都出色,连只出现了两集的角色也是如此,演员水平高之外,导演康红雷自然功不可没。导演很高的品味,朴素无华,张弛有度,绝无以廉价噱头如女人脱衣服之类来讨巧。

 

在这部阳刚气贯彻始终的剧中只有两个女人的角色,迷龙溃败路上捡来的老婆,和孟烦了的情人妓女小醉,演员的表现都不是一般的好。开头孟烦了偷刚刚救了他的小醉的钱,把一个败兵的无赖显露无遗,而小醉是把一些对战死的哥哥的感情,放在了孟烦了身上。演小醉的演员姿色中等,但是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戏。一次孟烦了去找她,他刚好送了客人出来,见到孟的时候有些尴尬,第一个动作是去整理散开的领口。看孟的时候眼里闪出的光芒,非常动人,可爱的女子真的不一定是绝色佳人。小醉不做妓女後生活无着,院子里的鸡都卖掉了的细节也很好。

 

四十三集的剧,出彩的地方太多太多。

电视剧的结尾切换到现在的时间,给人一种历史感。剧省略掉了小说中的很大部分结尾的内容,整个剧剧情安排,故事发展更好一些,是非常成功的改动。

战争剧,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

 

让我们以朴素的良心,对抗战中牺牲的,几乎被国人淡忘的320万国军将士,和他们饱经磨难的亲人,致以深深的敬意。

患难与共是一个民族很高的境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剧情简介】(转载)

  时间回转到1942年,中国大地正深陷于抗日战争的苦难之中,各地军民的反抗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

  中国云南由于它特殊的地缘关系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场,它离海不远,可以借道出国、借船出海。向东,可以通过越南进入北部湾,通往太平洋,向西,可以利用缅甸、泰国、印度,借助孟加拉湾到印度洋。于是,滇缅公路、滇越铁路…60年前从红土高原延伸出了这样一条条抗战生命线,它们构筑了高原新的脊梁。中国军民如何前仆后继地浴血奋战消灭日寇保卫抗战生命线的真实历史故事,便成为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整个故事背景和立意所在。

  在一个离中缅边境不远叫作禅达的地方,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见的溃兵和百姓,因为种种命运际遇的原因而相会于此:北平人孟烦了、军医郝兽医、湖南兵不辣、上海军官阿译、东北佬迷龙、豆饼、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小醉……战争的苦难和身体的伤病让他们过着绝望的日子,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饿死不病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别无选择的他们不得不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组成一支小分队,在现实的困境中他们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于是义无返顾共同投入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

  一场战役过后小分队死伤惨重,硝烟弥漫中突然闯进一人,这个用诡计杀死了在仓库外封杀的五个日本兵的诡异男人自称是川军团副团长龙文章!回到禅达,龙文章被宪兵逮捕,原来他不是什么团长,只是一个在团副死后摘了团副军衔给自己挂上的中尉。其他人被关在收容站,就在众人揣测身世极端坎坷的龙文章已经被枪毙之际,传来新师长虞啸卿正式任命龙文章为团长的消息……

  在和日军凭怒江对峙的时刻,绝地求生的他们邂逅了一个有红色倾向的学生,龙文章和他相见恨晚,在理想与灵魂的辩论中面红耳赤…最后龙文章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太老,他们太年青……

  不久,龙文章拉出一支十三人突击队从红色学生说过的一处没被日军监控的湾流通过怒江去铜钹救回孟烦了的双亲。日占区的疮痍让众人觉得满心罪过,而龙文章把他所谓的搭救变成了一场渡江侦察,期间邂逅了一支共产党游击队,曾经和龙文章辩论的红色学生已经是共产党员……突击队成功撤回东岸,共产党游击队为了不让日军发现那条过江通道而全军覆没……

  虞啸卿正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渡江攻势,打算拿下已成心腹之患的南天门,一年多来日军已经把整座山改造成了庞大的堡垒,而以炮灰团从江那边得来的经验,这样的攻势一定是必败。龙文章力止,虞啸卿给他半个月时间去寻找放弃攻击的证据。龙文章和孟烦了被迫出没西岸,在日军眼皮底下绘制南天门工事图。在龙文章收集不可攻击的证据时,同样找到了攻下南天门的方法,但他无法说出“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因为他爱惜这个被戏称为炮灰团的每个人的性命,他心里清楚,“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将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从此将炮灰团深深烙在历史长轴上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死亡之战……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主旋律题材作品,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各地军民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全景图,突出了中国军民的民族大义和豪迈正气,其惨烈残酷、其艰苦卓绝、其无与伦比的历史真实度与深刻的历史存在感,将令每一个观看此剧的观众再一次地成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